第14頁
*
一家人吃完晚飯,肚子撐得不行,正想著去哪裡散散步消消食,畢竟自從來了臨安,滿滿一直忙著忙那,竟然一直沒有時間帶爹娘走走逛逛,有些愧疚。
蘭嫂子聽說要出去,琢磨了一下,道:「我昨兒早上聽吳嫂子說,城西有有一片山奈,都已經結花苞了,說不定現在已經開了,要不去轉一轉?」
滿滿一聽,頓時計上心頭。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她正琢磨著做一些新的吃食呢,竟然有奈花,一道名菜瞬間出現在她腦中——奈花索粉。
所謂奈花,其實就是白茉莉;索粉,便和米粉差不多。然而用奈花做出的索粉,一口下去,便有淡淡的花香溢出,清爽又甘甜。
「爹,娘,要不,我們去采奈花做索粉吃吧?」
二人對視一眼,只見女兒眼裡光彩熠熠,也不忍拒絕,袁大哥道:「行,只是這大晚上的,能行嗎?我給你們娘倆點個燈籠?」
滿滿搖了搖頭:「從前在宮裡,採買的時候都只要卯時採下的奈花呢!夜深露重,此時正正香呢。」
二人見女兒興致勃勃,又想到一家人好容易有這樣一齊出去賞花的機會,雖是夜深霧重,但也別有踏月探花的意趣嘛,便一齊出發了。
滿滿特意用竹子削了三把竹刀,這庖廚之道,可大有講究,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從前教她的嬤嬤曾告訴她,若是用了鐵刀,這奈花也會沾了「金鐵之氣」,味兒也就不純了。
露水纏著城西林子不肯散,一家人挎著竹簍鑽進花田,露水順著奈花瓣往下滾,滿滿頭頂一涼,一滴露水滴在臉上。
這花兒怪得很,白日裡蔫頭耷腦,偏要趁著夜色釀香。
她捏著竹片削成的花刀,輕輕旋下半開的花苞,青白花瓣蹭過虎口,涼絲絲像接了捧新雪。
快要采了半籃子的時候,滿滿回頭一看,卻已經不見爹娘的身影。她往四周轉了一圈,口中喚著阿爹阿娘,卻沒有人應答。
夜色深沉,月光灑在一樹樹的奈花之上,這一片雪白便像是鍍了光一般,有風吹過,光也跟著搖動起來,篩下一簇簇星星點點的光斑,分不清是落在地上的奈花,還是疏疏朗朗的月色。
「袁小娘子。」
有人喚她?
她回過頭,卻見在奈樹下,月色中,竟然藏了一張檀木小几,一位穿圓領白袍的小官人坐在小几後邊,手裡輕輕捏著筆桿,桌上鋪著一張畫。
她愣了愣,視線向上,只見這小公子膚色雪白,唇紅而微開,眉目疏朗,鼻樑細而直,淡的如同一副寫意畫。直到這小官人眨了眨眼,一雙如同烏墨般的瞳仁中露出一絲慌忙的躲避,她才認出來,原來一樹奈花潔白下,翩翩而來的小官人,是今日前來送她模子的薛以安。
她心裡漏了一拍,忙上前問:「小官人,這麼晚,你在這裡……畫畫?」
薛以安輕輕點頭,心跳咚咚:「過幾日有一個流水宴席賽畫花,夜裡的奈花最雅,我今晚便來瞧一瞧。」
滿滿提著籃子,上前一瞧,只見畫上的奈花一簇簇栩栩如生,她不懂品鑑,只能訕笑道:
「畫的真好,倒像是真的一樣。」
她一轉身,風吹過來,籃子裡的奈花幾乎要倒出來,兩人都慌忙去扶,卻好巧不巧撞在一塊,滿滿腳下一滑,下一刻,竟然倒在薛以安的懷裡。籃子裡的奈花飄飄灑灑,落在兩人身上,落在桌上,落在畫裡。
二人心跳俱是一怔,臉頰燒的厲害,滿滿慌忙起來:
「我……我明日要做奈花索粉,會去老地方擺攤,你記得來嘗。」愣了愣,又連忙補充,「若是有空,可以來嘗一嘗。」
他抿了抿唇,小聲道:「一定。」
「誒,那不是咱們閨女嗎?」滿滿一驚,回過頭,只見袁大哥指著滿滿喊道,一旁的蘭嫂子則是意味深長的表情,恨鐵不成鋼地捂住了袁大哥的嘴。
見滿滿看過來,臉色通紅,蘭嫂子連忙上前,嘴喜氣洋洋地咧開,朝滿滿眨了眨眼睛:「滿滿,你早說呀,娘能不懂你嗎?你放心,你爹交給我,我們先回去了,你們繼續!繼續啊!」
滿滿連忙抓住蘭嫂子的袖子:「娘!你誤會了,走吧走吧,我們回去了!」
蘭嫂子還想說話,卻被滿滿瞪了一眼。滿滿回過頭,朝薛以安服了服身子:
「讓您見笑了,我們先……先回去了。」
三人走後,薛以安愣愣看著案上的畫,手中的筆微動,不過片刻,在一簇簇的奈花下,多了一個挎著籃子的小女郎。
*
滿滿回到鋪子裡,卻還得連夜把索粉做出來。周邊的攤販都羨慕這小娘子的手藝,運氣,她賺的在同等規模的食肆中是頂尖的,可是她卻也著實是比旁人努力幾分的。
有朝一日,她要開一家大大的酒樓。
灶間早備下粗陶瓮,底子鋪著閩南來的赤砂糖,顆粒粗糲,但卻甘甜醇厚。
滿滿把花苞按「三浮三沉」的規矩在鹽水裡過,手指頭叫涼水激得發紅。糖與花得層層疊著醃,每鋪一層都要拿木尺拍三下瓮壁,聽聲辨量。
從前嬤嬤總說瓮響不同:「悶聲是糖厚了,清音才是正正好。」
米粉用的隔年晚稻,石磨盤下墊著去年曬乾的荷葉。滿滿一邊推磨,一邊哼著小調,磨縫裡漏下的粉簌簌撲在青石案上,不一會兒,案板上便堆了白花花的米粉。再取一些綠豆,同樣研磨成粉,把米粉綠豆粉混在一塊,打上一個雞蛋,拌勻,用熱水燙了燙手,手心溫度揉面,直到整個麵團光滑潤澤。
最考人的是揉面,太軟太硬都不好。滿滿用的是師父傳的「七順三逆」手法,說是前朝宮裡嬤嬤的秘技。順著揉七圈,又逆著揉三圈,途中不斷摻入溫水,這樣揉出的面最是勁道,卻又不會太硬。少量多次地加入奈花,掌心溫度透過米粉,奈花也暖暖的,揉著揉著那青白的花瓣便融進了麵團里。
梁下吊了一個銅漏,側邊密密實實打了細細的孔,專用來做粉。滿滿踩著松木凳上去,舉起手來一下下敲著木槌。粉漿從針眼大的孔里漏下來,落進滾水便成了銀絲,打著旋兒掉進青瓷碗裡。灶膛火星子噼啪炸響,映得滿牆都是遊動的金蛇。
湯里的索粉隨著燒開的水浮動,上上下下,漸漸傳出誘人的香氣。這索粉需要滾三次,第一次定型,第二次則增加韌性,第三次用涼水沖一衝,再重新燙一燙,索粉便充滿勁道,嚼起來別有滋味。
末了要取青瓷碗,放上索粉,又澆上澆頭,嘗起來酸酸甜甜,清清涼涼,又別有一番
奈花的清香。最後隨意撒上幾朵奈花,看上去也更精巧些。
這般瑣碎功夫,滿街叫賣索粉的,任誰家也蒸不出這般光景:銀絲里纏著未化的糖花,咬下去先脆後糯,齒間留著奈花冷香,叫人回味無窮。
第14章 畫「入菜?這小娘子用這奈花做菜不成……
第二日一早,滿滿帶著「滴酥牡丹笑」和「奈花索粉」上御街擺攤。
新推出的「奈花索粉」要價三十文一份,所說比旁人家的貴些,但是小娘子的手藝這幾日下來大家都有目共睹,倒也都願意買單。
這小娘子賣的奈花索粉和一般的索粉不同,清清涼涼,正適合夏日的風味,嚼起來既不綿軟無味,也不會太硬,難以下咽。
滿滿早買好了編織好的小竹碗,其中鋪上一層油紙,便可以一邊走一邊吃。一個成本大約一文錢都不到。
攤子上,一個大缸子裡裝著白中帶綠的索粉,旁邊則是兩個小盆,一個放著洗淨的奈花,另一個則放著澆頭。有人來買,就拿起一個小竹碗,放上一碗索粉,用澆頭一淋,然後零星撒上幾朵奈花,便做成了,方便快捷。
有人提議道:「小娘子,您何不備下幾個食盒?若是有人想吃,但又不便來買,找個閒漢便拎著食盒送過去。」
滿滿一聽,覺得有道理,改日便帶了三四個食盒,果不其然,有路人嘗了好吃,便又買了幾碗,滿滿放在食盒裡,雇了幾個閒漢送到客人家中,待送到後又把食盒送了回來。
還有人提前預定:「小娘子,明日辰時,送兩碗索粉,一份滴酥到雀安橋下王大發家中。」
滿滿拿了一個小帳本,一一記下,甚至還有人直接派人送來小紙條,上面寫明了何時何地,需要些什麼東西。
滿滿一邊擺攤,一邊不忘宣傳:「各位客官,我家鋪子又翻修了一遍,重新開業,樣樣都新鮮著呢,午間晚間都備下了時興的菜式,味道有保障,價格也比大酒樓便宜,各位記得來嘗嘗!」
不僅如此,薛以安送來的模子,她也印了試試,這樣一來,不用一張一張的畫,這模子還雕的很精細,印出來的畫栩栩如生,不像是尋常小作坊的樣式,倒像是大酒樓才有的排面。
滿滿去買菜的時候也不忘宣傳,給去過的菜攤子各留下了一沓,並囑咐道:「若是有客官拿著單子來我鋪子裡,只需報上哪裡拿到的,到時候,每成交一筆,我給各位老丈大娘五文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家人吃完晚飯,肚子撐得不行,正想著去哪裡散散步消消食,畢竟自從來了臨安,滿滿一直忙著忙那,竟然一直沒有時間帶爹娘走走逛逛,有些愧疚。
蘭嫂子聽說要出去,琢磨了一下,道:「我昨兒早上聽吳嫂子說,城西有有一片山奈,都已經結花苞了,說不定現在已經開了,要不去轉一轉?」
滿滿一聽,頓時計上心頭。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她正琢磨著做一些新的吃食呢,竟然有奈花,一道名菜瞬間出現在她腦中——奈花索粉。
所謂奈花,其實就是白茉莉;索粉,便和米粉差不多。然而用奈花做出的索粉,一口下去,便有淡淡的花香溢出,清爽又甘甜。
「爹,娘,要不,我們去采奈花做索粉吃吧?」
二人對視一眼,只見女兒眼裡光彩熠熠,也不忍拒絕,袁大哥道:「行,只是這大晚上的,能行嗎?我給你們娘倆點個燈籠?」
滿滿搖了搖頭:「從前在宮裡,採買的時候都只要卯時採下的奈花呢!夜深露重,此時正正香呢。」
二人見女兒興致勃勃,又想到一家人好容易有這樣一齊出去賞花的機會,雖是夜深霧重,但也別有踏月探花的意趣嘛,便一齊出發了。
滿滿特意用竹子削了三把竹刀,這庖廚之道,可大有講究,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從前教她的嬤嬤曾告訴她,若是用了鐵刀,這奈花也會沾了「金鐵之氣」,味兒也就不純了。
露水纏著城西林子不肯散,一家人挎著竹簍鑽進花田,露水順著奈花瓣往下滾,滿滿頭頂一涼,一滴露水滴在臉上。
這花兒怪得很,白日裡蔫頭耷腦,偏要趁著夜色釀香。
她捏著竹片削成的花刀,輕輕旋下半開的花苞,青白花瓣蹭過虎口,涼絲絲像接了捧新雪。
快要采了半籃子的時候,滿滿回頭一看,卻已經不見爹娘的身影。她往四周轉了一圈,口中喚著阿爹阿娘,卻沒有人應答。
夜色深沉,月光灑在一樹樹的奈花之上,這一片雪白便像是鍍了光一般,有風吹過,光也跟著搖動起來,篩下一簇簇星星點點的光斑,分不清是落在地上的奈花,還是疏疏朗朗的月色。
「袁小娘子。」
有人喚她?
她回過頭,卻見在奈樹下,月色中,竟然藏了一張檀木小几,一位穿圓領白袍的小官人坐在小几後邊,手裡輕輕捏著筆桿,桌上鋪著一張畫。
她愣了愣,視線向上,只見這小公子膚色雪白,唇紅而微開,眉目疏朗,鼻樑細而直,淡的如同一副寫意畫。直到這小官人眨了眨眼,一雙如同烏墨般的瞳仁中露出一絲慌忙的躲避,她才認出來,原來一樹奈花潔白下,翩翩而來的小官人,是今日前來送她模子的薛以安。
她心裡漏了一拍,忙上前問:「小官人,這麼晚,你在這裡……畫畫?」
薛以安輕輕點頭,心跳咚咚:「過幾日有一個流水宴席賽畫花,夜裡的奈花最雅,我今晚便來瞧一瞧。」
滿滿提著籃子,上前一瞧,只見畫上的奈花一簇簇栩栩如生,她不懂品鑑,只能訕笑道:
「畫的真好,倒像是真的一樣。」
她一轉身,風吹過來,籃子裡的奈花幾乎要倒出來,兩人都慌忙去扶,卻好巧不巧撞在一塊,滿滿腳下一滑,下一刻,竟然倒在薛以安的懷裡。籃子裡的奈花飄飄灑灑,落在兩人身上,落在桌上,落在畫裡。
二人心跳俱是一怔,臉頰燒的厲害,滿滿慌忙起來:
「我……我明日要做奈花索粉,會去老地方擺攤,你記得來嘗。」愣了愣,又連忙補充,「若是有空,可以來嘗一嘗。」
他抿了抿唇,小聲道:「一定。」
「誒,那不是咱們閨女嗎?」滿滿一驚,回過頭,只見袁大哥指著滿滿喊道,一旁的蘭嫂子則是意味深長的表情,恨鐵不成鋼地捂住了袁大哥的嘴。
見滿滿看過來,臉色通紅,蘭嫂子連忙上前,嘴喜氣洋洋地咧開,朝滿滿眨了眨眼睛:「滿滿,你早說呀,娘能不懂你嗎?你放心,你爹交給我,我們先回去了,你們繼續!繼續啊!」
滿滿連忙抓住蘭嫂子的袖子:「娘!你誤會了,走吧走吧,我們回去了!」
蘭嫂子還想說話,卻被滿滿瞪了一眼。滿滿回過頭,朝薛以安服了服身子:
「讓您見笑了,我們先……先回去了。」
三人走後,薛以安愣愣看著案上的畫,手中的筆微動,不過片刻,在一簇簇的奈花下,多了一個挎著籃子的小女郎。
*
滿滿回到鋪子裡,卻還得連夜把索粉做出來。周邊的攤販都羨慕這小娘子的手藝,運氣,她賺的在同等規模的食肆中是頂尖的,可是她卻也著實是比旁人努力幾分的。
有朝一日,她要開一家大大的酒樓。
灶間早備下粗陶瓮,底子鋪著閩南來的赤砂糖,顆粒粗糲,但卻甘甜醇厚。
滿滿把花苞按「三浮三沉」的規矩在鹽水裡過,手指頭叫涼水激得發紅。糖與花得層層疊著醃,每鋪一層都要拿木尺拍三下瓮壁,聽聲辨量。
從前嬤嬤總說瓮響不同:「悶聲是糖厚了,清音才是正正好。」
米粉用的隔年晚稻,石磨盤下墊著去年曬乾的荷葉。滿滿一邊推磨,一邊哼著小調,磨縫裡漏下的粉簌簌撲在青石案上,不一會兒,案板上便堆了白花花的米粉。再取一些綠豆,同樣研磨成粉,把米粉綠豆粉混在一塊,打上一個雞蛋,拌勻,用熱水燙了燙手,手心溫度揉面,直到整個麵團光滑潤澤。
最考人的是揉面,太軟太硬都不好。滿滿用的是師父傳的「七順三逆」手法,說是前朝宮裡嬤嬤的秘技。順著揉七圈,又逆著揉三圈,途中不斷摻入溫水,這樣揉出的面最是勁道,卻又不會太硬。少量多次地加入奈花,掌心溫度透過米粉,奈花也暖暖的,揉著揉著那青白的花瓣便融進了麵團里。
梁下吊了一個銅漏,側邊密密實實打了細細的孔,專用來做粉。滿滿踩著松木凳上去,舉起手來一下下敲著木槌。粉漿從針眼大的孔里漏下來,落進滾水便成了銀絲,打著旋兒掉進青瓷碗裡。灶膛火星子噼啪炸響,映得滿牆都是遊動的金蛇。
湯里的索粉隨著燒開的水浮動,上上下下,漸漸傳出誘人的香氣。這索粉需要滾三次,第一次定型,第二次則增加韌性,第三次用涼水沖一衝,再重新燙一燙,索粉便充滿勁道,嚼起來別有滋味。
末了要取青瓷碗,放上索粉,又澆上澆頭,嘗起來酸酸甜甜,清清涼涼,又別有一番
奈花的清香。最後隨意撒上幾朵奈花,看上去也更精巧些。
這般瑣碎功夫,滿街叫賣索粉的,任誰家也蒸不出這般光景:銀絲里纏著未化的糖花,咬下去先脆後糯,齒間留著奈花冷香,叫人回味無窮。
第14章 畫「入菜?這小娘子用這奈花做菜不成……
第二日一早,滿滿帶著「滴酥牡丹笑」和「奈花索粉」上御街擺攤。
新推出的「奈花索粉」要價三十文一份,所說比旁人家的貴些,但是小娘子的手藝這幾日下來大家都有目共睹,倒也都願意買單。
這小娘子賣的奈花索粉和一般的索粉不同,清清涼涼,正適合夏日的風味,嚼起來既不綿軟無味,也不會太硬,難以下咽。
滿滿早買好了編織好的小竹碗,其中鋪上一層油紙,便可以一邊走一邊吃。一個成本大約一文錢都不到。
攤子上,一個大缸子裡裝著白中帶綠的索粉,旁邊則是兩個小盆,一個放著洗淨的奈花,另一個則放著澆頭。有人來買,就拿起一個小竹碗,放上一碗索粉,用澆頭一淋,然後零星撒上幾朵奈花,便做成了,方便快捷。
有人提議道:「小娘子,您何不備下幾個食盒?若是有人想吃,但又不便來買,找個閒漢便拎著食盒送過去。」
滿滿一聽,覺得有道理,改日便帶了三四個食盒,果不其然,有路人嘗了好吃,便又買了幾碗,滿滿放在食盒裡,雇了幾個閒漢送到客人家中,待送到後又把食盒送了回來。
還有人提前預定:「小娘子,明日辰時,送兩碗索粉,一份滴酥到雀安橋下王大發家中。」
滿滿拿了一個小帳本,一一記下,甚至還有人直接派人送來小紙條,上面寫明了何時何地,需要些什麼東西。
滿滿一邊擺攤,一邊不忘宣傳:「各位客官,我家鋪子又翻修了一遍,重新開業,樣樣都新鮮著呢,午間晚間都備下了時興的菜式,味道有保障,價格也比大酒樓便宜,各位記得來嘗嘗!」
不僅如此,薛以安送來的模子,她也印了試試,這樣一來,不用一張一張的畫,這模子還雕的很精細,印出來的畫栩栩如生,不像是尋常小作坊的樣式,倒像是大酒樓才有的排面。
滿滿去買菜的時候也不忘宣傳,給去過的菜攤子各留下了一沓,並囑咐道:「若是有客官拿著單子來我鋪子裡,只需報上哪裡拿到的,到時候,每成交一筆,我給各位老丈大娘五文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