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哎呀,之後說不定就能研究出來逆轉形態的藥劑了呢?」汪姝不懂科學,汪姝只懂怎麼哄晚涼開心。
「希望是這樣。」晚涼把頭拱進汪姝的懷裡。
永夜和獸化的危機解除,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快要發生了。
晚涼始終提心弔膽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幾個月後,隨著一聲雞叫。
天亮了。
第103章 光明
一個平凡的、因長期節律失調而不知晝夜的的某一時刻,一聲刺破寂靜的「咔噠——」從遠處的山體深處傳來,像是巨獸在沉睡中翻了個身。
緊接著,密密的、像針刺一樣的碎裂聲此起彼伏——冰層裂了。
這個時候,有些人還因為獸化導致在家裡呼呼大睡,有的人則在外面巡邏維護治安。
不論是誰,山城的所有人們幾乎是同時從當前正在做的事情中轉移掉全部的注意力,彼此交換眼神時,心底的那個念頭幾乎同步點燃:
溫度,要升起來了?
警報聲拉響,綠色家園這邊,張教授及時站出來帶領業主們把冰層下放置的所有生存需要的設備——鍋碗瓢盆就不說了,業主大澡堂也要趕緊收拾起來,還有各種小溫室里的作物和家畜等等,都得緊急撤離此處。
所有人都行動起來,吭哧吭哧地往樓上搬東西。
這群末世前大多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城市小中產的鄰居,早就被磨礪出來比泡健身房還結實靈活的一身牛力。
城南那邊也是如此。安城往山城這裡建的物資運輸帶更是反應迅速——她們本就在建立之初就做好了有一天冰雪會消融的準備,當下更是不著急。
主要還是怕洪水再臨。
但大家很快發現,情況比想像中要好得多。
冰裂並未帶來災難性的洪水,而是化作了細流,在舊街巷和樓宇之間流淌。
河床重新顯現,積雪慢慢褪去,被壓在下面的草莖從泥土中微微探頭,一點綠色,仿佛一道宣告——
末世的冬天結束了。
緊接而來的,是天邊裂開的雲隙。
太陽,回來了。
隨著日升三寸,真正的陽光穿透雲層——不是蘑菇照明果的暖光,不是模擬月升燈的寒光,是實打實的、帶著輕微刺眼感的日光。
一瞬間,不少人呆住了。甚至有人紅了眼眶,直接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像是那些壓抑了太久的悲傷終於找到了出口。
當然,來自早已獸化的人群的動靜並不好聽,晚涼覺得更像是以前在動物園裡能聽到的那種鬼哭狼嚎的聲音。
「月亮都不是好東西,她們怎麼敢就這樣去曬太陽的…」武昭全副武裝躲在窗簾後面,很有些無語地吐槽。
武昭說得一點沒錯,只是追逐光明本就是生物的本性,別說沒什麼科學素養的普通老百姓了,就是綠色家園的教授大軍們也戴著墨鏡跑到樓底下野人一樣撒起歡。
伸出胳膊在太陽下感受了一下,晚涼只覺得暖和舒適。
晚涼直覺覺得這次是真的好事回來了。
不過,確實還是要保險起見。
「我去通知張教授她們,再傳達給所有居民。」晚涼說著,把武昭渾身穿戴著的防輻射的服裝扒了下來套在自己身上。
「哎,你不怕,我怕啊。」武昭氣急,汪姝默默把她拎走。
晚涼腳程很快,不多時廣播就響起。
「請全體居民注意——太陽升起不代表安全已恢復。根據安城與山城科學聯合調查小組的判斷,目前初步無法確認太陽光線的輻射波段是否穩定。所有居民暫時不得擅自離開遮蔽區域。重複一次——不得擅自暴露於陽光下。」
這一刻,人們從狂喜中硬生生被拽了回來。
還是那句話,大家已經被訓練出來了很好的服從性,雖然還是有人偷偷地拉開窗簾讓陽光多照進一些進屋裡,但在外面溜達的人顯著少了很多。
山城這邊如此,安城那邊更不用說。
科學家們最先警覺,早就布設好的對於可能的「日升」情況的多點檢測站即刻啟動,採集地表反射率、紫外線強度、伽馬射線散布數據,甚至早在太陽還未真正升起前,就開始模擬復光狀態下的空氣分子振動頻率變化。
「晝夜節律的重建並不意味著這一切是真正的『回歸』。」安城內部的線上論壇里滾動放著發布會的視頻,首席科學家蹙眉翻著手上的數據,「尤其是在永夜與高濃度月光照射之後,我們必須排除光譜污染、太陽反常等可能。」
安城的光學天文組給出的初步結論更讓人擔憂:太陽光譜中的可見光主峰波長,出現了輕微紅移,說明其輻射組成極有可能出現異變。
這不是舊世界科學能夠完全解釋的事情。
「我們不能讓居民暴露在可能發生突變的陽光下。」裴普寧拍板道,「如果這不是陽光,而是某種類似激發體內獸化因子的外源能量,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廣播一遍又一遍地響徹在大街小巷。
「未獲得許可者禁止擅自進入光照區域。」
「所有遮陽篷、原臨時通道、原避難點維持原封閉狀態。」
「目前仍處於陽光安全性驗證階段,請配合科研組與安全小隊的巡視。」
居民們很快再次陷入了情緒混亂。
尤其是第一個夜晚到來後,大家的恐怖情緒達到巔峰。
有人忿忿不平地在遮陽板下低聲咒罵:「太陽都回來了還不讓出門?是不是想永遠把我們關在籠子裡?現在天又黑了!!以後怎麼辦??」
即便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也有孩子望著那道明媚得近乎聖潔的晨光發呆,小聲問母親:「媽媽,天亮了,我們還不能出去玩嗎?」
所幸,比起永夜與月亮帶來的恐懼,日夜的正常交替,讓眾人的心裡,還是長出希望的種子。
但,科學組最先出示的數據顯示:有個別個體暴露陽光後,那些異變基因表達量短暫活躍了5%以上。
不知道是不是和之前的抑制劑有反作用的緣故。
晚涼再次被接來了安城。
她親自進入一處模擬光照的試驗站。她戴上厚重的護鏡與反光衣,走入配有高靈敏度生物檢測的溫室艙。那裡正模擬「真實陽光照射」條件。
她在裡面站了整整兩個小時。
當她摘下護鏡,連睫毛根部都沁出細汗時,科研組長一邊記錄一邊低聲說:「你確實沒事…但你和其她普通人類實在不一樣。」
晚涼的血液、植物異能、精神抗性,讓她成為一個理想卻極不具普適性的試驗體。
但也是最佳的,新試劑的供體。
此外,裴朴寧作為安城的領導者,提出更激進的方案:讓山城與安城分別挑選一批曾使用過抑制劑的中低風險獸化者,在嚴格監控與連續監測下逐步接受自然光照暴露測試。
而在晚涼的堅持下,這些人被給予足夠的知情權,全部以志願原則招募。
山城居民有很多人響應。
「我們願意相信陽光。」
「哪怕真的變異,那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看看藍天。」
人類就是這樣,被命運和自然耍得團團轉,但也不懼怕改變,主動用身體驗證新生的可能性。
這一日,測驗小組的腳步遍布山谷、路口與每一片殘雪尚未融化的原野。
她們穿著舊軍裝,肩膀被曬出紅印,臉上掛著尚未完全放下的警惕。但陽光照耀下,那一雙雙眼,都是亮的。
天亮後的不知多少個清晨,一管管的血液從晚涼的身體裡取出再輸給其她人。
實驗報告終於提交——所有志願者未出現高風險反應;太陽光譜波動指數已穩定;氣溫回暖為正常周期回升。
科學家們也忍不住哽咽,大聲宣布:晝夜節律,真的恢復了。
不再有月光狂化的恐懼,不再需要依靠模擬光源調節情緒。一切都像是回到了「正常」這個詞還有意義的年代。
至於形態各異的身體狀態…以後會好的。
反正大家是願意這麼相信的。
氣溫維持在一個30度上下的溫熱程度,好在氣候還算正常,有風有雨,不算難捱。
在各種基建項目重新調整前,各地居民們還有別的事情要做。
——把退冰後的地面殘餘給打掃乾淨。
關於這項行動的名字,「綠色家園」和城南起了爭執——可能是閒得吧,畢竟很久很久都沒有能夠悠哉悠哉地坐著浪費時間只是為了開一些沒有意義的會議——城南堅持要接地氣,於是起名為「地面清掃計劃」;一向不在小事上和人糾結的張教授卻非要把它起名叫「晨光行動」。
、
爭執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行吧,就各論各的。
反正都是白天清理,夜晚休整。
青年們穿上防毒服,戴著護目鏡,帶著工具成隊下到地面,剷除爛肉、清理喪屍、挖掘通道、修復道路。
「希望是這樣。」晚涼把頭拱進汪姝的懷裡。
永夜和獸化的危機解除,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快要發生了。
晚涼始終提心弔膽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幾個月後,隨著一聲雞叫。
天亮了。
第103章 光明
一個平凡的、因長期節律失調而不知晝夜的的某一時刻,一聲刺破寂靜的「咔噠——」從遠處的山體深處傳來,像是巨獸在沉睡中翻了個身。
緊接著,密密的、像針刺一樣的碎裂聲此起彼伏——冰層裂了。
這個時候,有些人還因為獸化導致在家裡呼呼大睡,有的人則在外面巡邏維護治安。
不論是誰,山城的所有人們幾乎是同時從當前正在做的事情中轉移掉全部的注意力,彼此交換眼神時,心底的那個念頭幾乎同步點燃:
溫度,要升起來了?
警報聲拉響,綠色家園這邊,張教授及時站出來帶領業主們把冰層下放置的所有生存需要的設備——鍋碗瓢盆就不說了,業主大澡堂也要趕緊收拾起來,還有各種小溫室里的作物和家畜等等,都得緊急撤離此處。
所有人都行動起來,吭哧吭哧地往樓上搬東西。
這群末世前大多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城市小中產的鄰居,早就被磨礪出來比泡健身房還結實靈活的一身牛力。
城南那邊也是如此。安城往山城這裡建的物資運輸帶更是反應迅速——她們本就在建立之初就做好了有一天冰雪會消融的準備,當下更是不著急。
主要還是怕洪水再臨。
但大家很快發現,情況比想像中要好得多。
冰裂並未帶來災難性的洪水,而是化作了細流,在舊街巷和樓宇之間流淌。
河床重新顯現,積雪慢慢褪去,被壓在下面的草莖從泥土中微微探頭,一點綠色,仿佛一道宣告——
末世的冬天結束了。
緊接而來的,是天邊裂開的雲隙。
太陽,回來了。
隨著日升三寸,真正的陽光穿透雲層——不是蘑菇照明果的暖光,不是模擬月升燈的寒光,是實打實的、帶著輕微刺眼感的日光。
一瞬間,不少人呆住了。甚至有人紅了眼眶,直接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像是那些壓抑了太久的悲傷終於找到了出口。
當然,來自早已獸化的人群的動靜並不好聽,晚涼覺得更像是以前在動物園裡能聽到的那種鬼哭狼嚎的聲音。
「月亮都不是好東西,她們怎麼敢就這樣去曬太陽的…」武昭全副武裝躲在窗簾後面,很有些無語地吐槽。
武昭說得一點沒錯,只是追逐光明本就是生物的本性,別說沒什麼科學素養的普通老百姓了,就是綠色家園的教授大軍們也戴著墨鏡跑到樓底下野人一樣撒起歡。
伸出胳膊在太陽下感受了一下,晚涼只覺得暖和舒適。
晚涼直覺覺得這次是真的好事回來了。
不過,確實還是要保險起見。
「我去通知張教授她們,再傳達給所有居民。」晚涼說著,把武昭渾身穿戴著的防輻射的服裝扒了下來套在自己身上。
「哎,你不怕,我怕啊。」武昭氣急,汪姝默默把她拎走。
晚涼腳程很快,不多時廣播就響起。
「請全體居民注意——太陽升起不代表安全已恢復。根據安城與山城科學聯合調查小組的判斷,目前初步無法確認太陽光線的輻射波段是否穩定。所有居民暫時不得擅自離開遮蔽區域。重複一次——不得擅自暴露於陽光下。」
這一刻,人們從狂喜中硬生生被拽了回來。
還是那句話,大家已經被訓練出來了很好的服從性,雖然還是有人偷偷地拉開窗簾讓陽光多照進一些進屋裡,但在外面溜達的人顯著少了很多。
山城這邊如此,安城那邊更不用說。
科學家們最先警覺,早就布設好的對於可能的「日升」情況的多點檢測站即刻啟動,採集地表反射率、紫外線強度、伽馬射線散布數據,甚至早在太陽還未真正升起前,就開始模擬復光狀態下的空氣分子振動頻率變化。
「晝夜節律的重建並不意味著這一切是真正的『回歸』。」安城內部的線上論壇里滾動放著發布會的視頻,首席科學家蹙眉翻著手上的數據,「尤其是在永夜與高濃度月光照射之後,我們必須排除光譜污染、太陽反常等可能。」
安城的光學天文組給出的初步結論更讓人擔憂:太陽光譜中的可見光主峰波長,出現了輕微紅移,說明其輻射組成極有可能出現異變。
這不是舊世界科學能夠完全解釋的事情。
「我們不能讓居民暴露在可能發生突變的陽光下。」裴普寧拍板道,「如果這不是陽光,而是某種類似激發體內獸化因子的外源能量,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廣播一遍又一遍地響徹在大街小巷。
「未獲得許可者禁止擅自進入光照區域。」
「所有遮陽篷、原臨時通道、原避難點維持原封閉狀態。」
「目前仍處於陽光安全性驗證階段,請配合科研組與安全小隊的巡視。」
居民們很快再次陷入了情緒混亂。
尤其是第一個夜晚到來後,大家的恐怖情緒達到巔峰。
有人忿忿不平地在遮陽板下低聲咒罵:「太陽都回來了還不讓出門?是不是想永遠把我們關在籠子裡?現在天又黑了!!以後怎麼辦??」
即便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也有孩子望著那道明媚得近乎聖潔的晨光發呆,小聲問母親:「媽媽,天亮了,我們還不能出去玩嗎?」
所幸,比起永夜與月亮帶來的恐懼,日夜的正常交替,讓眾人的心裡,還是長出希望的種子。
但,科學組最先出示的數據顯示:有個別個體暴露陽光後,那些異變基因表達量短暫活躍了5%以上。
不知道是不是和之前的抑制劑有反作用的緣故。
晚涼再次被接來了安城。
她親自進入一處模擬光照的試驗站。她戴上厚重的護鏡與反光衣,走入配有高靈敏度生物檢測的溫室艙。那裡正模擬「真實陽光照射」條件。
她在裡面站了整整兩個小時。
當她摘下護鏡,連睫毛根部都沁出細汗時,科研組長一邊記錄一邊低聲說:「你確實沒事…但你和其她普通人類實在不一樣。」
晚涼的血液、植物異能、精神抗性,讓她成為一個理想卻極不具普適性的試驗體。
但也是最佳的,新試劑的供體。
此外,裴朴寧作為安城的領導者,提出更激進的方案:讓山城與安城分別挑選一批曾使用過抑制劑的中低風險獸化者,在嚴格監控與連續監測下逐步接受自然光照暴露測試。
而在晚涼的堅持下,這些人被給予足夠的知情權,全部以志願原則招募。
山城居民有很多人響應。
「我們願意相信陽光。」
「哪怕真的變異,那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看看藍天。」
人類就是這樣,被命運和自然耍得團團轉,但也不懼怕改變,主動用身體驗證新生的可能性。
這一日,測驗小組的腳步遍布山谷、路口與每一片殘雪尚未融化的原野。
她們穿著舊軍裝,肩膀被曬出紅印,臉上掛著尚未完全放下的警惕。但陽光照耀下,那一雙雙眼,都是亮的。
天亮後的不知多少個清晨,一管管的血液從晚涼的身體裡取出再輸給其她人。
實驗報告終於提交——所有志願者未出現高風險反應;太陽光譜波動指數已穩定;氣溫回暖為正常周期回升。
科學家們也忍不住哽咽,大聲宣布:晝夜節律,真的恢復了。
不再有月光狂化的恐懼,不再需要依靠模擬光源調節情緒。一切都像是回到了「正常」這個詞還有意義的年代。
至於形態各異的身體狀態…以後會好的。
反正大家是願意這麼相信的。
氣溫維持在一個30度上下的溫熱程度,好在氣候還算正常,有風有雨,不算難捱。
在各種基建項目重新調整前,各地居民們還有別的事情要做。
——把退冰後的地面殘餘給打掃乾淨。
關於這項行動的名字,「綠色家園」和城南起了爭執——可能是閒得吧,畢竟很久很久都沒有能夠悠哉悠哉地坐著浪費時間只是為了開一些沒有意義的會議——城南堅持要接地氣,於是起名為「地面清掃計劃」;一向不在小事上和人糾結的張教授卻非要把它起名叫「晨光行動」。
、
爭執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行吧,就各論各的。
反正都是白天清理,夜晚休整。
青年們穿上防毒服,戴著護目鏡,帶著工具成隊下到地面,剷除爛肉、清理喪屍、挖掘通道、修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