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不然,弟媳還想讓她給孩子先吃點退燒藥,看看能不能退燒。

  楚彤就問:「那咱們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

  楚紅就道:「我明兒要去婦聯,要是他們今兒還沒回來,明兒就順路去看看情況。」

  宋支書就點頭:「那就明兒再說吧?」

  他說完又看了眼陰沉的天色,還有細雨紛紛:「趁著下雨,我得讓大家去把番薯種都種下去。」

  說完把碗裡的菜粥都扒拉到嘴裡,碗筷一放就急匆匆的出門了。

  楚紅聽到要下雨,也起身拿著雨衣:「我也得再去一趟,早上去嶺頭村的知青點,下午去嶺中村的知青點坐坐。」

  下雨天,也是鄉下人能喘口氣,歇一歇的日子。

  不是農忙,很少會催著大家下雨也下地幹活。

  要不然容易生病。

  吳秀就叮囑她:「那你慢點騎,自己小心點啊?」

  楚彤也關心的開口:「要不然讓楚丹陪你去吧?」

  哪怕現在離婚回家都一年了,但是她還是擔心自己前面的夫家,會藉機為難楚紅。

  楚丹也一口答應:「好啊,我陪二姐去。」

  她現在也要跟著割草,送去養殖場那邊餵雞鴨,雖然掙的公分不多,卻也不是無所事事。

  過些天就要春種了,那就不輕鬆了。

  主要是對村里太熟悉了,很想出去溜達一圈。

  楚紅卻擺手:「讓她去割草,我自己去就行。」

  說完穿好雨衣,騎著自行車出門。

  等楚紅來到嶺頭村的時候,原本天上的綿綿細雨,已經是越下越大了。

  楚紅熟門熟路的來到知青點,果然見男女知青們,大都湊在廚房裡桌子上一起打牌的,也有在說話的。

  張建明原先和顧辭就相處的不錯,原本在看書的,看到她就熱情的招呼:「宋同志你來了啊,快進來坐。」

  楚紅和他們寒暄了幾句,關心了一下他們的日常生活,再就是勸他們要是有合適的人,就處個對象,成家立業。

  其實楚紅心裡是想讓他們再堅持幾年的。

  要是她沒記錯,七七年就恢復高考了。

  就算是考不上,七八年開始,知青們就能陸續回去了。

  可現在才七一年,她也不能透露任何消息。

  再者她也明白,男女知青們也大都想結婚了,這樣就不是自己一個人奮鬥,而是能共同奮鬥。

  楚紅說的更多的,是讓大家不要急著處對象,而是要先了解清楚合不合適:「雖然我也盼著諸位都能有對象,能安家立業,扎地生根。」

  「但是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就算是怎麼謹慎也不為過。」

  有男知青就笑:「我看李勛結婚後,倒是過得很好,我也想成家了。」

  「宋同志,你給我介紹個你們村的女同志吧?哪怕當上門女婿也沒關係。」

  其實一般人家,都有兒子,都不會要上門女婿。

  像楚紅家,只有三個女兒的反而是少數。

  他這話里的意思,其實就是毛遂自薦,想當楚紅家的上門女婿。

  楚紅可不願當月老,就當自己沒聽懂:「等我回去問問,看看村裡有沒有想招女婿上門的人家。」

  有女知青就道:「反正我現在是不想處對象,陳梅嫁人後的日子也不好過。」

  另外女知青也附和:「可不是嘛,當初她還覺得自己找到好人家能享福了呢?」

  「可婆婆難纏,男人也夠體貼,這麼大的肚子,聽說不準備去醫院生呢?」

  女知青們還是不放心村裡的接生婆,都覺得應該去醫院生。

  倒是男知青覺得這不算大事:「也還好吧,陳梅嫁給蘇紅旗後,就去管倉庫了,這活多輕鬆啊?而且鄉下的女人不都在家裡生的嗎?你們幹嘛非得去醫院呢?離家遠還費錢?」

  楚紅聽後心裡不痛快,沒想到就連有文化的男知青們,也都覺得女人生產不算事。

  第261章 鼓勵

  楚紅一臉嚴肅:「現在上面領導還指望你們這些有文化,有見識知青同志們,提高農村婦女文化水平和思想水平。」

  「特別是優生優育也是很重要的。」

  「原本以為你們這些文化人,耳聞目睹城裡男女平等,會幫助農村婦女兒童維護合法權益。」

  「誰知道,你們倒是已經被鄉下男人給同化了。」

  男知青們聽得一臉愧色。

  女知青們也忍不住哭,離開家人,離開熟悉的環境,都覺得自己沒有了指望。

  女知青也都都很迷茫很傷心:「我們幹活不如他們,一直被嫌棄,掙的工分又少,養活自己都難。」

  「可我們也不想嫁人,你說我們以後怎麼辦?」

  楚紅心裡也嘆氣。

  沒想到陳梅嫁人後的日子,倒是讓女知青們更不願意結婚了。

  哪怕她接到的任務,是勸大家「紮根」農村。

  但是她並不想勸大家結婚,等以後大規模返城時,婚姻就受到嚴峻考驗。

  已婚知青選擇了離婚,孩子就可憐了。

  起碼得十年後,計劃經濟退出歷史舞台,遺留問題才能逐步得到解決。

  反正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貧賤夫妻百事哀。

  楚紅猶豫了會後,才道:「不管是嶺頭村還是我們嶺下村,都是山坡多,良田少,你們要是有興趣,也可以辦養殖場,或者是種果樹。」

  「真的嗎?」張建明眼睛一亮,他和顧辭之前交情不錯,也去嶺下村找過顧辭幾回。

  自然是知道,現在嶺下村的養殖場,就是顧辭接手的。

  因此也明白,養殖場裡要緊的就是科學餵養,還有保持乾淨衛生,這可比下地幹活輕鬆多了,而且工分高,還能時常打牙祭。

  別問他怎麼知道的,都不用明說,去宋支書家吃過幾次飯,不是雞蛋羹,就是炒鴨蛋,醃鴨蛋。

  當然也不是說顧辭中飽私囊,畢竟他們分家了,養的雞鴨多。

  還有就是養殖場裡肯定會有些磕碰壞的瑕疵蛋,也是全都送到村委那邊,讓需要的人家,都拿著粗糧去換的。

  當然價格很實惠,就算是再窮的人家也不心疼。

  為了人人有份,只能規定每家每次換五個蛋,還能保證每個月輪到兩回。

  其實養殖場那邊,肯定是不可能有這麼多瑕疵蛋的,只是該送去收購站那邊的數量後,這邊就能給大家弄點福利。

  當然對外就說每家換一個雞蛋,鴨蛋。

  人人有份,才會更加保密,誰也不會傳出去。

  楚紅也不是純好心,只是自家村里辦了養殖場後,今年上面領導就讓他們幫附近村民脫貧致富,共創和諧集體。

  再者,先前金溝村的人為什麼動手,就是窮鬧得。

  而且除了他們,別的村也有人去偷摸著在養殖場附近出沒。

  現在又不能搞個體戶,嶺下村養殖場的收益,也不是落入楚紅家裡。

  可是盯著他們的人卻太多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讓附近村里都共同富裕,這才能讓他們家不明顯。

  而且還能落到個好名聲。

  因此楚紅現在才會給知青建議辦養殖場:「對,你們要是有興趣,到時候可以去學習,我們那邊可以提供雞苗鴨苗。」

  這下知青們都很激動,這簡直就是瞌睡送來了枕頭,恨不得現在就定下合同。

  楚紅當然不可能就這麼答應了:「你們得先和村里幹部商量好,再寫好報告交到市里,那邊同意了再來找我們。」

  張建明立馬道:「今兒下大雨,支書隊長不是在村委,就是在家歇著,挺好找的,我們這就去和他們商量一下,等全都辦好了,再去找你們。」

  楚紅想到上回見到陳梅挺著大肚子,一臉浮腫憔悴的樣子,也開口道:「我和你們一起去,陳知青肚子太大,我得建議蘇支書把人送去醫院檢查一下。」

  知青們也都知道,陳梅算是搶了宋同志大姐的男人,按說是恨不得看到陳梅倒霉,沒想到她卻還是會關心陳梅,都忍不住敬佩的看著她。

  覺得人家真不愧是婦女主任,這覺悟就是高。

  其實楚紅不是覺悟高,也不是聖母。

  她只是覺得,大姐離開蘇家,反而是好事,要不然陳梅現在艱難辛苦的樣子,就是大姐在承受。

  再說,蘇紅旗自己齊了別的心思,他想要兒子,就算不是陳梅,也會有別的女同志。

  更要緊的是,陳梅也是知青,上面現在重視知青的情況,她可不想等陳梅出事後,自己也會被牽連。

  她現在是婦女主任,在其位謀其政,關心婦女兒童,就是她該做的。

  而且蘇家人要面子,自己上門指出他們不足,其實就像是一巴掌摔在他們臉上,絕對是下他們的面子。

  偏偏自己還是有理有據。

  知青們也都撐著雨傘,陪著楚紅一起過去。

  這下雨天,外面冷,蘇支書是個愛惜自己身體的人,也已經回家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