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看到他那慌張表情,皇帝已經知道答案了。
第103章
潞王的案子牽連太廣,不說和他有勾結的孟家和嚴家被抄家治罪,就連那些只是和潞王有過一些接觸的官員,也被罷免了官職。
一時間京城上下人心惶惶。
就是上次南康事發時,皇帝清洗朝堂都沒有這次狠。
京城勛貴都是親連著親,嚴家和孟家的人四處求人,衛家和竇家自然也被求上門了,
兩邊的大嫂同時上門,她們想讓衛姜和竇紹看看是不是能幫著說說情,求皇上網開一面,對不知情的人從輕發落。
她們一個女兒嫁去了蘇家,一個兒子娶了蘇家女,感慨唇亡齒寒,想知道蘇家作為潞王妃的娘家,皇上會怎樣處置?
衛姜其實也不清楚,只能安慰她們案子還在審,不用太著急,且蘇國公和蘇家並沒有參與叛亂,想必不會太重。
其實她還有句話沒說,如今蘇國公還在邊疆和北蒙人打戰,皇上怎麼都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處置蘇家的。
等竇紹下值回府,衛姜把這事跟他說了一遍。
衛姜:「我也覺得皇上這次處置是不是太重了點,聽說孟家的那個老四孟文白並沒有參與潞王叛亂這事,可朝廷還是判了他流放寧古塔。」
竇紹低頭看著手中的茶杯,輕聲道:「誰讓他是孟家人呢。」
衛姜靠近他坐下:「你和太子就沒勸勸皇上嗎?」
嚴家和孟家是大族,嫡枝也算是罪有應得,就算是有人無辜那也是既得利益者,被牽連也說的過去,可那些旁枝就慘,好處沒享受到,大禍還要被牽連。
但最慘還要數那些小官員,其中很大一部分根本算不上潞王黨,只是潞王得勢時不得不聽從他罷了,可這些人皇上也殺了不少。
竇紹轉頭,鄭重交代:「你明日進宮千萬不要和皇上說這些,就算皇上主動問你看法,你也要謹慎應對,最好推說不知道。」
他的臉色很凝重,衛姜心裡咯噔一下:「出什麼事了?難道皇上還能對我起疑心不成?」
皇上不是這樣的人。衛姜覺得有些好笑
竇紹:「他是皇帝,君心難測。」
更何況是一個被兒子毒害昏迷剛剛醒轉的皇帝,他的疑心怒火可想而知。
平亂的三大營的將士早已經回營,皇帝也給了豐厚的賞賜,豐厚程度超過了竇紹的預估,這可不合常理。
還有,皇上寧願撐著病體處理朝政,也不願意讓太子監國
年老病弱的皇帝忌憚強壯盛年的太子,古往今來可不少。
竇紹如今的皇上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不,皇上不會這樣的。」衛姜很堅定的搖頭。
皇上最不齒先帝的做派,不可能又和他一樣防備太子。
竇紹跟他解釋:「普通人遭逢大難性格都會變,何況皇上?」
皇帝之前身體健康,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利,有著虎狼之威,不需要防備任何人,可如今的皇帝,遭受了最親之人的背叛,又因為中毒身體變得孱弱,他會不會戒備每一個人?
「我得到消息,昨夜皇上單獨見過潞王,雖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但聽說皇上大怒,潞王臨走前還在叫嚷著什麼便宜外人……」
就因為這些?衛姜覺得這都是竇紹想多了。
「可皇上今日派人來查我了,我沒把握能瞞得住皇上的人。」
竇紹輕飄飄的一句話震的衛姜三魂七魄都要散了。
什麼叫瞞住皇帝,他這話聽起來怎麼感覺不太好的樣子。
她欲哭無淚:「你幹了什麼?」她是真有些害怕了。
竇紹笑了一下,輕描淡寫道:「也沒做什麼,就是逼潞王早些狗急跳牆罷了。」
衛姜險些摔下椅子,這還叫沒什麼,她就說潞王怎麼忽然就動起來了。
她安慰自己,沒事,他也是為了早日救出皇上,是好心,跟皇上解釋清楚就好了。
「你也不用太害怕,皇上也許只是想知道發生什麼,畢竟朱公公的人也在查太子呢?」
還不如不解釋呢!
衛姜轉頭,不可置信:「查太子?」
太子有什麼可查的?
當然要查,查他這段時間有沒有和朝臣勾結,查他有沒有拉攏武將。
查他會不會趁虛而入,畢竟剛平定叛亂,掌握大軍的太子距離皇位可就一步之遙了。
竇紹拉過她的手:「皇上現在疑心我和太子,在他徹底釋懷之前,我們不好為那些人求情,我希望你也不要說,以免惹的皇上不悅。」
不過一年的時間,連著兩次謀反作亂,皇上自然是要殺雞儆猴的。
若是他和太子求情,難免會讓皇帝以為太子招攬人心。
……
衛姜進宮,按照規矩要先去見皇后,可如今皇后和貴妃都被關起來了。
賢妃……賢妃就算了吧,皇上醒來後她上蹦下跳的表功績,惹的皇上一怒之下罰她回宮自省了。
她也是個人才,明明救駕有功,最後還被罰了。
衛姜走上最後一級台階,朱成帶著人等在殿外。
這還是衛姜自皇帝中毒昏迷後第一次見朱成,見他走路有些瘸,驚呼道:「朱公公,你的腿……」
朱成笑著道:「這是小傷,過幾日養好了就不礙事了,就是以後不能跑。」
「不過我跟在皇上身邊侍候,也用不著跑動。」
衛姜:「你怎麼不找莫院判給你開些藥,說不定能治好。」
朱成帶著她往裡走,邊走邊道:「其他太醫看過了,莫院判如今只負責皇上的脈案,皇上在宮裡專門給他劈了一間偏殿。」
「縣主,皇上在裡面等您呢。」
皇上正在批閱奏章,並沒有留意到衛姜進來。
等衛姜行完大禮後,皇上叫了起。
「朕這幾日太忙,一直沒時間見你,你這次立了
大功,朕得好好賞賜你,你說說想要什麼?朕都可以答應你。」
皇上笑眯眯地看著她。
衛姜卻覺得壓力山大,她能感覺到皇上這眼神中還帶著些打量。
什麼都能答應,這哪裡是要給人賞賜,更像是一種試探,難道還真被竇紹說對了?
皇上疑心竇紹,所以來試探她了。
皇上是不是想知道她會不會為竇紹求官求賞賜?
衛姜五味雜陳,再抬頭時臉上又掛著和以前一樣的笑容:「我什麼都不要,我只想舅舅長命百歲。」
皇上還以為她在客氣,正要再說什麼,被衛姜搶了先:「有您給我撐腰一輩子,不比什麼賞賜都好。」
皇上失笑:「你啊,就是不吃虧的性子,你放心,只要朕在,肯定一直給你撐腰。」
皇上這一笑,衛姜覺得熟悉的那位皇帝舅舅又回來了。
剛剛那迫人的威嚴不見了,皇帝又變回了和煦的舅舅。
「這次要不是你機智聰慧,朕只怕就被那孽障害了,你的功勞大著呢?」
皇帝招手讓她走近,案上擺在一張紙,上面寫了兩個字:安樂
「朕想加封你為郡主,這兩個字做你的新封號如何?」皇帝笑著問她,眼神直直地看著衛姜。
衛姜立馬跪下搖頭推辭:「舅舅,我不要……」
「你嫌這個封號不好,再換一個就是,長寧如何?」
衛姜抬頭:「舅舅,封號都是您取的,自然都很好,我怎麼會不喜歡,但我只想當個縣主?」
皇帝有些意外:「郡主不比縣主好?」
衛姜道:「我知道郡主爵位高,可我這個縣主已經是破例賜給我的了,我當個縣主也挺好的,在京城都能橫著走了。」
郡主爵非親王公主之女不可獲封。
皇上眼神有些厲,好像要逼出她心底的真正想法。
「你不用擔心朝臣和宗親,是朕要加封你,他們不敢非議什麼,何況你也值得,朕都聽說了,你為了進宮救朕,冒了不少險,要不是你用話拿住了皇后,只怕都等不到朕醒來。」
衛姜:「可我做這些只是為了救疼我寵我的舅舅,從來沒有想過要從您這裡獲得任何好處,何況舅舅若是要獎賞,賢妃帶我入宮,硬闖乾清宮功勞更大,還有皇后……」
「行了,朕知道了,賢妃那邊朕自有其他獎賞。」皇帝不想聽到她為皇后說好話,抬手打斷了她。
「可朕要是不賞你,別人會議論朕處事不公……」
衛姜笑道:「舅舅不是知道我最喜歡什麼了!」
皇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無奈道:「起來吧,隨你了。」
「你要知道,當了郡主你就是正經的皇室宗親了。」
衛姜當沒聽懂,裝傻:「縣主也很好啊!」
哪有娘是郡主,女兒也是郡主的,豈不是把她們架在火上烤。
衛姜指著案上那兩個字道:「那我是不是就叫安樂縣主了?」
皇上看她笑的沒有半點心機,對他是全然的信任,心中一軟,揉了那張紙。<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第103章
潞王的案子牽連太廣,不說和他有勾結的孟家和嚴家被抄家治罪,就連那些只是和潞王有過一些接觸的官員,也被罷免了官職。
一時間京城上下人心惶惶。
就是上次南康事發時,皇帝清洗朝堂都沒有這次狠。
京城勛貴都是親連著親,嚴家和孟家的人四處求人,衛家和竇家自然也被求上門了,
兩邊的大嫂同時上門,她們想讓衛姜和竇紹看看是不是能幫著說說情,求皇上網開一面,對不知情的人從輕發落。
她們一個女兒嫁去了蘇家,一個兒子娶了蘇家女,感慨唇亡齒寒,想知道蘇家作為潞王妃的娘家,皇上會怎樣處置?
衛姜其實也不清楚,只能安慰她們案子還在審,不用太著急,且蘇國公和蘇家並沒有參與叛亂,想必不會太重。
其實她還有句話沒說,如今蘇國公還在邊疆和北蒙人打戰,皇上怎麼都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處置蘇家的。
等竇紹下值回府,衛姜把這事跟他說了一遍。
衛姜:「我也覺得皇上這次處置是不是太重了點,聽說孟家的那個老四孟文白並沒有參與潞王叛亂這事,可朝廷還是判了他流放寧古塔。」
竇紹低頭看著手中的茶杯,輕聲道:「誰讓他是孟家人呢。」
衛姜靠近他坐下:「你和太子就沒勸勸皇上嗎?」
嚴家和孟家是大族,嫡枝也算是罪有應得,就算是有人無辜那也是既得利益者,被牽連也說的過去,可那些旁枝就慘,好處沒享受到,大禍還要被牽連。
但最慘還要數那些小官員,其中很大一部分根本算不上潞王黨,只是潞王得勢時不得不聽從他罷了,可這些人皇上也殺了不少。
竇紹轉頭,鄭重交代:「你明日進宮千萬不要和皇上說這些,就算皇上主動問你看法,你也要謹慎應對,最好推說不知道。」
他的臉色很凝重,衛姜心裡咯噔一下:「出什麼事了?難道皇上還能對我起疑心不成?」
皇上不是這樣的人。衛姜覺得有些好笑
竇紹:「他是皇帝,君心難測。」
更何況是一個被兒子毒害昏迷剛剛醒轉的皇帝,他的疑心怒火可想而知。
平亂的三大營的將士早已經回營,皇帝也給了豐厚的賞賜,豐厚程度超過了竇紹的預估,這可不合常理。
還有,皇上寧願撐著病體處理朝政,也不願意讓太子監國
年老病弱的皇帝忌憚強壯盛年的太子,古往今來可不少。
竇紹如今的皇上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不,皇上不會這樣的。」衛姜很堅定的搖頭。
皇上最不齒先帝的做派,不可能又和他一樣防備太子。
竇紹跟他解釋:「普通人遭逢大難性格都會變,何況皇上?」
皇帝之前身體健康,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利,有著虎狼之威,不需要防備任何人,可如今的皇帝,遭受了最親之人的背叛,又因為中毒身體變得孱弱,他會不會戒備每一個人?
「我得到消息,昨夜皇上單獨見過潞王,雖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但聽說皇上大怒,潞王臨走前還在叫嚷著什麼便宜外人……」
就因為這些?衛姜覺得這都是竇紹想多了。
「可皇上今日派人來查我了,我沒把握能瞞得住皇上的人。」
竇紹輕飄飄的一句話震的衛姜三魂七魄都要散了。
什麼叫瞞住皇帝,他這話聽起來怎麼感覺不太好的樣子。
她欲哭無淚:「你幹了什麼?」她是真有些害怕了。
竇紹笑了一下,輕描淡寫道:「也沒做什麼,就是逼潞王早些狗急跳牆罷了。」
衛姜險些摔下椅子,這還叫沒什麼,她就說潞王怎麼忽然就動起來了。
她安慰自己,沒事,他也是為了早日救出皇上,是好心,跟皇上解釋清楚就好了。
「你也不用太害怕,皇上也許只是想知道發生什麼,畢竟朱公公的人也在查太子呢?」
還不如不解釋呢!
衛姜轉頭,不可置信:「查太子?」
太子有什麼可查的?
當然要查,查他這段時間有沒有和朝臣勾結,查他有沒有拉攏武將。
查他會不會趁虛而入,畢竟剛平定叛亂,掌握大軍的太子距離皇位可就一步之遙了。
竇紹拉過她的手:「皇上現在疑心我和太子,在他徹底釋懷之前,我們不好為那些人求情,我希望你也不要說,以免惹的皇上不悅。」
不過一年的時間,連著兩次謀反作亂,皇上自然是要殺雞儆猴的。
若是他和太子求情,難免會讓皇帝以為太子招攬人心。
……
衛姜進宮,按照規矩要先去見皇后,可如今皇后和貴妃都被關起來了。
賢妃……賢妃就算了吧,皇上醒來後她上蹦下跳的表功績,惹的皇上一怒之下罰她回宮自省了。
她也是個人才,明明救駕有功,最後還被罰了。
衛姜走上最後一級台階,朱成帶著人等在殿外。
這還是衛姜自皇帝中毒昏迷後第一次見朱成,見他走路有些瘸,驚呼道:「朱公公,你的腿……」
朱成笑著道:「這是小傷,過幾日養好了就不礙事了,就是以後不能跑。」
「不過我跟在皇上身邊侍候,也用不著跑動。」
衛姜:「你怎麼不找莫院判給你開些藥,說不定能治好。」
朱成帶著她往裡走,邊走邊道:「其他太醫看過了,莫院判如今只負責皇上的脈案,皇上在宮裡專門給他劈了一間偏殿。」
「縣主,皇上在裡面等您呢。」
皇上正在批閱奏章,並沒有留意到衛姜進來。
等衛姜行完大禮後,皇上叫了起。
「朕這幾日太忙,一直沒時間見你,你這次立了
大功,朕得好好賞賜你,你說說想要什麼?朕都可以答應你。」
皇上笑眯眯地看著她。
衛姜卻覺得壓力山大,她能感覺到皇上這眼神中還帶著些打量。
什麼都能答應,這哪裡是要給人賞賜,更像是一種試探,難道還真被竇紹說對了?
皇上疑心竇紹,所以來試探她了。
皇上是不是想知道她會不會為竇紹求官求賞賜?
衛姜五味雜陳,再抬頭時臉上又掛著和以前一樣的笑容:「我什麼都不要,我只想舅舅長命百歲。」
皇上還以為她在客氣,正要再說什麼,被衛姜搶了先:「有您給我撐腰一輩子,不比什麼賞賜都好。」
皇上失笑:「你啊,就是不吃虧的性子,你放心,只要朕在,肯定一直給你撐腰。」
皇上這一笑,衛姜覺得熟悉的那位皇帝舅舅又回來了。
剛剛那迫人的威嚴不見了,皇帝又變回了和煦的舅舅。
「這次要不是你機智聰慧,朕只怕就被那孽障害了,你的功勞大著呢?」
皇帝招手讓她走近,案上擺在一張紙,上面寫了兩個字:安樂
「朕想加封你為郡主,這兩個字做你的新封號如何?」皇帝笑著問她,眼神直直地看著衛姜。
衛姜立馬跪下搖頭推辭:「舅舅,我不要……」
「你嫌這個封號不好,再換一個就是,長寧如何?」
衛姜抬頭:「舅舅,封號都是您取的,自然都很好,我怎麼會不喜歡,但我只想當個縣主?」
皇帝有些意外:「郡主不比縣主好?」
衛姜道:「我知道郡主爵位高,可我這個縣主已經是破例賜給我的了,我當個縣主也挺好的,在京城都能橫著走了。」
郡主爵非親王公主之女不可獲封。
皇上眼神有些厲,好像要逼出她心底的真正想法。
「你不用擔心朝臣和宗親,是朕要加封你,他們不敢非議什麼,何況你也值得,朕都聽說了,你為了進宮救朕,冒了不少險,要不是你用話拿住了皇后,只怕都等不到朕醒來。」
衛姜:「可我做這些只是為了救疼我寵我的舅舅,從來沒有想過要從您這裡獲得任何好處,何況舅舅若是要獎賞,賢妃帶我入宮,硬闖乾清宮功勞更大,還有皇后……」
「行了,朕知道了,賢妃那邊朕自有其他獎賞。」皇帝不想聽到她為皇后說好話,抬手打斷了她。
「可朕要是不賞你,別人會議論朕處事不公……」
衛姜笑道:「舅舅不是知道我最喜歡什麼了!」
皇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無奈道:「起來吧,隨你了。」
「你要知道,當了郡主你就是正經的皇室宗親了。」
衛姜當沒聽懂,裝傻:「縣主也很好啊!」
哪有娘是郡主,女兒也是郡主的,豈不是把她們架在火上烤。
衛姜指著案上那兩個字道:「那我是不是就叫安樂縣主了?」
皇上看她笑的沒有半點心機,對他是全然的信任,心中一軟,揉了那張紙。<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