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皇帝年歲也就知天命,不知這次究竟了患了什麼病,看上去頭髮也帶著花白,垂垂老矣。
雲固眼睛內不免帶著些濕潤,跪著行了個大禮,「臣請問陛下,聖躬安否?」
皇帝在陳讀的攙扶下,微微回正了身子,輕輕擺擺手,示意雲固起身來,「朕躬安。」
「陛下安,臣等就安。」雲固邊起邊道。
皇帝對著他招了招手,雲固往前走了兩步,「上前來,朕的天官卿。」
陳讀已去搬了個木凳來,雲固還欲再推辭,陳讀笑著道:「陛下特意吩咐的。」
雲固又行了個禮,「臣謝陛下濃恩。」
皇帝笑著拉家常,道:「朕聽說雲家二娘與陳表郎家的幼子成婚了,是好姻緣啊。」
雲固在心中萬萬沒才想到皇帝竟然開口首先問的是晚輩嫁娶之事,他答:「是家父在京時訂下的。」
這回答不知是撞的還是送的,正好合皇帝心意,皇帝樂呵道:「老師是否已回了京都?他身子可還堅朗?」
「是,家父正在府上,身子硬朗,若陛下有召,臣......」
皇帝打斷了他的話,「老人家一把年紀了,朕還召見他,還不將他累著?」
雲固不知他這話究竟有什麼深意,也不容他細想,還是硬著答道:「君命下,家父定不俟駕而行。」
皇帝道:「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雲固答:「是。」隨即立即反應過來,莫非是皇帝也想念各位王爺了,還是在試探他對於儲君的想法,他很快就住了嘴。
皇帝也不等他再言,喚:「三郎。」
雲固道:「臣在。」
皇帝道:「誒?若是拋掉朕的這個身份,朕與你應是同輩。」
皇帝敢說。他卻不敢應。
雲固答:「陛下是天子,臣不敢僭越。」
皇帝嘆了一口氣,望著下面一老一少的起居郎,道:「你們都退下吧。」
這話一出,就代表著是密談了。
召臣子密談,這位皇帝在位期間極為罕見行為,在近期已多次發生了。
兩位起居郎都奉旨離了後,皇帝突然道:「朕同老師一樣,老了。」
「家父年邁,陛下尚英年神武,正如日中天。」
「你不用說這些話來安慰朕,朕有很多皇子,卻沒有兩個能入心的兒子,你說說看,對於儲君的選拔看法,」
來了,雲固就知道,儲君之問來了。
他起身向皇帝行了個大禮,殷殷道:「陛下,臣不敢對國本之事妄加揣測,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皇子們的德行還需陛下您來評估,您來冊立。」
皇帝使眼色,陳讀將人扶起來,皇帝晾了他一會兒,佯怒道:「朕想與你說些掏心窩子的話也不行?」
不等雲固回答,皇帝又道,「也是,你們是知了七郎被押入獄之事罷怨懟於朕。」
雲固道:「臣不敢。」
皇帝說,「那便說說你雲家對那個皇子有心目。」
雲固額前冒汗,這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皇帝話中的「雲家」二字一出,答了是自己一黨站隊,不答是對皇帝不忠,不忠這頂帽子扣下來干係可太大了,於是雲固只是思量半刻,瞬間的事,他答道:「臣以為齊王殿下當之,殿下為嫡長,按理而言,應立嫡長。」
「不是齊王的德行折服?」
雲固道:「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皇帝又喚他坐下,雲固小心坐下後皇帝道:「是了,七郎也是如此說的。」
第二次提到雲鶴。
雲固不知怎麼答,又覺得皇帝的話中提起雲鶴並沒有惡意,那就代表雲鶴沒有失去聖心,那怎麼還會?
「陛下聖明。」
皇帝道:「謝永節你還記得嗎?」
又是一個重磅的雷在雲固心中炸開,饒是他經歷這許多年的官場,卻依舊覺得皇帝道話語驚人。
背後已隱隱沁出汗來,但他只能實話實說,「記得,陛下卿點建德十五年的狀元郎。」
「齊王還在因他的死埋怨朕呢,」
雲固一時愣住,他聽見了什麼?這麼多年,齊王不回京的原因竟在這?
雲固答:「齊王殿下仁孝之至……」
皇帝答:「他仁孝?朕病了,陳王都偷溜回京了,他沒有什麼動作,只是寫了一封書遞上來,就幾句話,他眼中還有朕這個父親嗎?」
皇帝說完,吩咐陳讀將那齊王上的書拿出來,遞給雲固,雲固這怎麼敢接,這是皇家的家書,他咽下一口唾沫,手上卻遲遲沒有動作。
皇帝道:「罷了。」皇帝虛著眼睛,只他不敢接,他自己從陳讀手上搶過,一字一句念起來,除卻稱謂,只有八句話,前六句都是封地的情狀,只有最後一句,「臣請問陛下聖躬安否。你說朕躬安還是不安?」
這都是例行問候。
是臣子對皇帝的問候。
不是兒子給父親的。
再加上一點,皇帝竟知道陳王回京了。
陳王回京無任何苛責,若是齊王私下回京,恐怕又會橫生許多波瀾。
提到陳王,是在點正準備上書參他的自己嗎?
「陛下龍體應當保重。」
他回了句怎麼都不會錯的話。
皇帝道:「罷了,你來替朕擬旨,將齊王召回京,是密詔。」
密詔怎麼不找翰林學士,找自己擬,雲固答:「臣遵旨。」
四周一片靜寂,小黃門上了紙筆桌案後,撤出了宮殿,除了珠簾偶爾被風吹響,就只聞不遠處的鶴唳。
雲固晃了一下神,那日陛下提起從方,提起謝懷,難道是此給了鶴兒上書的底氣,除卻他自請離京,伴駕也有不少年歲了,可是還是揣摩不透陛下的心思。
罷了,也不能想了,什麼時候知道鶴兒寫了什麼時才能解了。
他寫完擱筆時,皇帝問:「潭州私礦一事,」
雲固豎起耳朵聽著。
皇帝停頓了一下。
陳讀將詔書拿上,呈給皇帝。
皇帝看了,「正是此意。」
又扔給陳讀。
陳讀識趣。
接了密詔唱了個「諾」便出去了。
皇帝半閉著眼,斜斜靠著,道:「潭州私礦一事,怎麼言官不參?」
潭州私礦,先前不是已經定了案嗎?
皇帝究竟何意?
他只道:「臣記得,潭州私礦一事在一年以前刑部就定了,以潭州知州抄家流放,下屬知縣畏罪自盡為結。可是還有什麼冤情?」
皇帝慢慢睜開眼,想起來,雲固趕忙上去扶他,皇帝被扶起後,道:「這麼說,你不知道?」
自己該知道什麼。
一個已結了年余的案子,牽涉不大,沒有什麼可在意的。
「陛下恕罪,臣有愧,臣不知耶。」
皇帝道:「那下去好好查查。」
雲固一整日都心事重重,有同僚過來旁擊側敲,都被他擋了,直到回到府上,官服都未脫下就衝著父親書房去了。
父親書房正燈火璀璨,好幾個人坐在裡面,有人在他來之前還急得從椅子上站起來走來走去,是姜斗。
「三郎怎麼還不回來?」
老相公老神在在坐於上位,捧著茶,卻不喝,聞言答道:「莫急,上值回府正是這個時辰。」
「二郎都回來了。」
雲密訕訕一笑,「我那是閒職。」
姜斗又望向霍友。
老相公連忙打斷,「春遠,你這老兒也不嫌累,快坐下吧,莫讓小輩看了笑話 。」
姜斗道:「老夫坐不下!老夫的外孫還在獄中,老夫怎麼能坐得下啊。」
老相公道:「也是我的孫兒,我也自是擔憂萬分。」
直到雲固敲門。
姜斗忙去看了門。
惹得雲固受寵若驚,趕忙行了個禮。
雲密回府就給父親說了皇帝獨召小弟。
自然,眾人也是在府上等著知曉皇帝究竟如何。
畢竟早朝也沒開一會便叫停了。
哪兒知,雲固進來一一行了禮,看見他身上的官服,老相公皺了眉,剛想訓斥,就聽見他說:「陛下密召齊王回京,」
這無疑是一件往油鍋滴水之事,瞬間引起了幾人的心思。
雲固又道:
「陛下還讓我去查潭州私礦一事,是這私礦背後還另有隱情嗎?」
老相公道:「這事是你哥哥經的手,背後牽涉到蕭黨,陛下當時未處理,怎麼如今是記上了?」
雲固又道:「我今兒還聽見陛下說了一件事,你們可知齊王與陛下不想見的由頭?竟是謝永節之死!」
第177章
比之潭州私礦之事,老相公早早便猜到這對父子早已離心離德,滿朝文武只知皇帝不喜歡人提起聞言不驚訝,只是將話題摘回去,「那潭州私礦之事,得立即著手去查。」
「對了,陛下可提到鶴兒?如何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雲固眼睛內不免帶著些濕潤,跪著行了個大禮,「臣請問陛下,聖躬安否?」
皇帝在陳讀的攙扶下,微微回正了身子,輕輕擺擺手,示意雲固起身來,「朕躬安。」
「陛下安,臣等就安。」雲固邊起邊道。
皇帝對著他招了招手,雲固往前走了兩步,「上前來,朕的天官卿。」
陳讀已去搬了個木凳來,雲固還欲再推辭,陳讀笑著道:「陛下特意吩咐的。」
雲固又行了個禮,「臣謝陛下濃恩。」
皇帝笑著拉家常,道:「朕聽說雲家二娘與陳表郎家的幼子成婚了,是好姻緣啊。」
雲固在心中萬萬沒才想到皇帝竟然開口首先問的是晚輩嫁娶之事,他答:「是家父在京時訂下的。」
這回答不知是撞的還是送的,正好合皇帝心意,皇帝樂呵道:「老師是否已回了京都?他身子可還堅朗?」
「是,家父正在府上,身子硬朗,若陛下有召,臣......」
皇帝打斷了他的話,「老人家一把年紀了,朕還召見他,還不將他累著?」
雲固不知他這話究竟有什麼深意,也不容他細想,還是硬著答道:「君命下,家父定不俟駕而行。」
皇帝道:「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雲固答:「是。」隨即立即反應過來,莫非是皇帝也想念各位王爺了,還是在試探他對於儲君的想法,他很快就住了嘴。
皇帝也不等他再言,喚:「三郎。」
雲固道:「臣在。」
皇帝道:「誒?若是拋掉朕的這個身份,朕與你應是同輩。」
皇帝敢說。他卻不敢應。
雲固答:「陛下是天子,臣不敢僭越。」
皇帝嘆了一口氣,望著下面一老一少的起居郎,道:「你們都退下吧。」
這話一出,就代表著是密談了。
召臣子密談,這位皇帝在位期間極為罕見行為,在近期已多次發生了。
兩位起居郎都奉旨離了後,皇帝突然道:「朕同老師一樣,老了。」
「家父年邁,陛下尚英年神武,正如日中天。」
「你不用說這些話來安慰朕,朕有很多皇子,卻沒有兩個能入心的兒子,你說說看,對於儲君的選拔看法,」
來了,雲固就知道,儲君之問來了。
他起身向皇帝行了個大禮,殷殷道:「陛下,臣不敢對國本之事妄加揣測,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皇子們的德行還需陛下您來評估,您來冊立。」
皇帝使眼色,陳讀將人扶起來,皇帝晾了他一會兒,佯怒道:「朕想與你說些掏心窩子的話也不行?」
不等雲固回答,皇帝又道,「也是,你們是知了七郎被押入獄之事罷怨懟於朕。」
雲固道:「臣不敢。」
皇帝說,「那便說說你雲家對那個皇子有心目。」
雲固額前冒汗,這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皇帝話中的「雲家」二字一出,答了是自己一黨站隊,不答是對皇帝不忠,不忠這頂帽子扣下來干係可太大了,於是雲固只是思量半刻,瞬間的事,他答道:「臣以為齊王殿下當之,殿下為嫡長,按理而言,應立嫡長。」
「不是齊王的德行折服?」
雲固道:「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皇帝又喚他坐下,雲固小心坐下後皇帝道:「是了,七郎也是如此說的。」
第二次提到雲鶴。
雲固不知怎麼答,又覺得皇帝的話中提起雲鶴並沒有惡意,那就代表雲鶴沒有失去聖心,那怎麼還會?
「陛下聖明。」
皇帝道:「謝永節你還記得嗎?」
又是一個重磅的雷在雲固心中炸開,饒是他經歷這許多年的官場,卻依舊覺得皇帝道話語驚人。
背後已隱隱沁出汗來,但他只能實話實說,「記得,陛下卿點建德十五年的狀元郎。」
「齊王還在因他的死埋怨朕呢,」
雲固一時愣住,他聽見了什麼?這麼多年,齊王不回京的原因竟在這?
雲固答:「齊王殿下仁孝之至……」
皇帝答:「他仁孝?朕病了,陳王都偷溜回京了,他沒有什麼動作,只是寫了一封書遞上來,就幾句話,他眼中還有朕這個父親嗎?」
皇帝說完,吩咐陳讀將那齊王上的書拿出來,遞給雲固,雲固這怎麼敢接,這是皇家的家書,他咽下一口唾沫,手上卻遲遲沒有動作。
皇帝道:「罷了。」皇帝虛著眼睛,只他不敢接,他自己從陳讀手上搶過,一字一句念起來,除卻稱謂,只有八句話,前六句都是封地的情狀,只有最後一句,「臣請問陛下聖躬安否。你說朕躬安還是不安?」
這都是例行問候。
是臣子對皇帝的問候。
不是兒子給父親的。
再加上一點,皇帝竟知道陳王回京了。
陳王回京無任何苛責,若是齊王私下回京,恐怕又會橫生許多波瀾。
提到陳王,是在點正準備上書參他的自己嗎?
「陛下龍體應當保重。」
他回了句怎麼都不會錯的話。
皇帝道:「罷了,你來替朕擬旨,將齊王召回京,是密詔。」
密詔怎麼不找翰林學士,找自己擬,雲固答:「臣遵旨。」
四周一片靜寂,小黃門上了紙筆桌案後,撤出了宮殿,除了珠簾偶爾被風吹響,就只聞不遠處的鶴唳。
雲固晃了一下神,那日陛下提起從方,提起謝懷,難道是此給了鶴兒上書的底氣,除卻他自請離京,伴駕也有不少年歲了,可是還是揣摩不透陛下的心思。
罷了,也不能想了,什麼時候知道鶴兒寫了什麼時才能解了。
他寫完擱筆時,皇帝問:「潭州私礦一事,」
雲固豎起耳朵聽著。
皇帝停頓了一下。
陳讀將詔書拿上,呈給皇帝。
皇帝看了,「正是此意。」
又扔給陳讀。
陳讀識趣。
接了密詔唱了個「諾」便出去了。
皇帝半閉著眼,斜斜靠著,道:「潭州私礦一事,怎麼言官不參?」
潭州私礦,先前不是已經定了案嗎?
皇帝究竟何意?
他只道:「臣記得,潭州私礦一事在一年以前刑部就定了,以潭州知州抄家流放,下屬知縣畏罪自盡為結。可是還有什麼冤情?」
皇帝慢慢睜開眼,想起來,雲固趕忙上去扶他,皇帝被扶起後,道:「這麼說,你不知道?」
自己該知道什麼。
一個已結了年余的案子,牽涉不大,沒有什麼可在意的。
「陛下恕罪,臣有愧,臣不知耶。」
皇帝道:「那下去好好查查。」
雲固一整日都心事重重,有同僚過來旁擊側敲,都被他擋了,直到回到府上,官服都未脫下就衝著父親書房去了。
父親書房正燈火璀璨,好幾個人坐在裡面,有人在他來之前還急得從椅子上站起來走來走去,是姜斗。
「三郎怎麼還不回來?」
老相公老神在在坐於上位,捧著茶,卻不喝,聞言答道:「莫急,上值回府正是這個時辰。」
「二郎都回來了。」
雲密訕訕一笑,「我那是閒職。」
姜斗又望向霍友。
老相公連忙打斷,「春遠,你這老兒也不嫌累,快坐下吧,莫讓小輩看了笑話 。」
姜斗道:「老夫坐不下!老夫的外孫還在獄中,老夫怎麼能坐得下啊。」
老相公道:「也是我的孫兒,我也自是擔憂萬分。」
直到雲固敲門。
姜斗忙去看了門。
惹得雲固受寵若驚,趕忙行了個禮。
雲密回府就給父親說了皇帝獨召小弟。
自然,眾人也是在府上等著知曉皇帝究竟如何。
畢竟早朝也沒開一會便叫停了。
哪兒知,雲固進來一一行了禮,看見他身上的官服,老相公皺了眉,剛想訓斥,就聽見他說:「陛下密召齊王回京,」
這無疑是一件往油鍋滴水之事,瞬間引起了幾人的心思。
雲固又道:
「陛下還讓我去查潭州私礦一事,是這私礦背後還另有隱情嗎?」
老相公道:「這事是你哥哥經的手,背後牽涉到蕭黨,陛下當時未處理,怎麼如今是記上了?」
雲固又道:「我今兒還聽見陛下說了一件事,你們可知齊王與陛下不想見的由頭?竟是謝永節之死!」
第177章
比之潭州私礦之事,老相公早早便猜到這對父子早已離心離德,滿朝文武只知皇帝不喜歡人提起聞言不驚訝,只是將話題摘回去,「那潭州私礦之事,得立即著手去查。」
「對了,陛下可提到鶴兒?如何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