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完全是他心目中愉快的退休生活。
竇榮聽他現在一口一個常二哥, 以前一口一個常禾叫:「你現在倒是好說話,以前你還打你常二哥手板。」
「那是他不好好讀書!」
「不是你被先生打了手板,才遷怒你常二哥?」
「絕對不是!我總共也沒打過常二哥幾次!」他自己經常被先生們打。
他下意識低頭, 把兩隻手攤開,攥一攥拳頭再鬆開,又來迴轉了轉手腕, 心疼自己的左手:「我左手都被打厚了。」
竇榮把他的兩隻手握住了仔細檢查:「我看看。」過了一會兒湊到嘴邊,「我親親。」
桃溪巷的住戶沒幾家,白天有不少人上門來求著辦事的,傍晚倒是沒什麼人。
「光天化日的,吃我豆腐。」趙淩本來還想出去遛個彎,現在聽到上司提桶跑路的噩耗後,已經沒這個心情了,拉著竇榮轉身回家,「陪我甩兩竿。」
「晚上我們住船上?」
夏天悶熱,睡在房裡,哪怕放了冰盆也難感到涼爽。
兩人有時候要做一些小運動,也不適合再跟小時候那樣,直接把床搬院子裡睡。
睡船上,趙淩沒想過。
桃花溪不算寬,現在家裡的小船塢里停靠著家裡最早的畫舫。
畫舫里本來就有客房,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竇榮讓人去安排。
侯府的下人們動作利索,很快就把畫舫安排好。
河上的風吹著帶了一絲涼意,兩人晚上倒是難得睡了個好覺。
半夜的時候,趙淩感覺身邊的竇榮動了動,也沒睜開眼睛,問了一句:「豆豆?」
竇榮很喜歡他這樣帶著點鼻音叫自己小名,湊過去親了親他的臉,小聲道:「沒事,下雨了,我關窗。」
「唔。」趙淩等竇榮重新躺回來,一伸手把人抱住,才安穩下來。
竇榮輕輕拍撫他的後背,聽著雨點打在琉璃窗上的聲音,畫舫在水面上輕輕搖晃,很快也睡了過去。
早上起來的時候,雨已經停了。
雨後的清晨氣溫還沒升上來,站在河邊竟然還有一點涼。
趙淩走到岸邊,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真想多睡一會兒。」為什麼還有上班這回事情?
竇榮回京之後,也沒什么正經上班的地方,勉強跟他工作搭邊的地方,一個是碼頭那兒的水軍巡邏隊,另外一個就是靠近皇陵的秘密軍營。
這兩個地方他用不著每天都去,平時有專門的人訓練,他只要一個月去幾次就行,反倒是把精力放在和趙王氏一起籌備大學上。
他準備開設一個專門研究武器的學院,現在已經搜羅了一些人手:「趙郎中有沒有空一點的,周圍沒什麼人的地方借我?」
趙淩聽他這個稱呼,就問他:「憑欄湖那邊的舊船廠不行?」
竇榮一想,頓時哂笑:「行。剛去過就忘了。」那邊甚至還有宿舍。
往後長期發展確實不適合,但短時間過度一下已經夠用了。
「行就好。」趙淩懶懶往他身上靠,沒一會兒就熱得自己站直了,「你有什麼需求跟我說,之前我說讓工部先把軍工學院蓋起來,你還推。」
「這不是想著其它學院招生比較容易,先把大學開起來再說嘛。」
確實,軍工學院無論師生,審查肯定得更加嚴格。
趙淩覺得自己這個工部郎中的官職還是很好用的,跟竇榮得意:「景尚書還天天嚷嚷著要把我郎中的職給革了,現在他自己都要跑路了,看誰還來革我?」
等他收拾完,換上官服,頓時一口氣就蔫兒了:「我要寫個分四季官服的奏摺。夏天穿這個簡直沒人性。」
竇榮以為他是開玩笑的,沒想到趙淩還真的寫了四季官服的奏摺,連官服的式樣都寫了進去。
式樣壓根不用特意設計。
畢竟是官服,沒那麼多花里胡哨的講究,講究端莊大氣,適合大部分人的身形。
夏裝的款式,寧吳那邊有現成的,甚至連更加透氣的布料都是現成的。
讓人在一個冬天氣溫都能升上三十度的地方穿長袖官服,跟謀殺有什麼區別?
冬天的款式就更簡單了,外袍加厚,再添一件大氅就好。
趙淩到了吏部之後飛快寫完奏摺,正好顧朻叫他去開小朝會,就抄起奏摺直接帶去了御書房,商量完事情後,就把奏摺呈上去。
其他大臣還沒走,聽趙淩說四季官服的事情,紛紛表示贊同,並且表示只要給個式樣,他們可以自己做。
神都的夏天又干又熱,昨天晚上下了雨之後早晨還算涼爽,但是太陽一升起來,很快變成了濕熱,人像是待在蒸籠里一樣,難受無比。
有些對自己外貌有所追求的官員,常年塗脂抹粉,夏季是最難以忍受的季節。
雖說換個輕薄一些的官服也不是不會出汗,但總好過穿現在的衣服。
趙淩他們這些官員,不少也就是到御書房才把衣服穿得板正,在自己衙門裡的時候,不少是光膀子的。
顧朻在寧吳待過一陣,對官員穿短袖乃至於無袖並沒有什麼意見:「那就由趙瑞瑞……趙卿安排下去。」
「是,陛下。」趙淩應下,也不在御書房蹭飯,直接去安排新官服了。
曾星萬萬沒想到自己製衣廠的第一批訂單竟然來的如此之快,偏他還要陪未婚妻去象州,一時間陷入兩難。
趙淩沒給他糾結的時間:「安心陪壯壯去。官服會由宮裡的人盯著,多一個少一個你沒什麼關係。」
主要也是曾星的製衣廠各方面都很成熟,主要是有大批手藝精湛的繡娘和裁縫,相互之間還配合默契,甚至在曾星採購到足夠數量的縫紉機後,他們也都非常熟練。
畢竟是官服,製衣廠沒什麼需要自行採購的東西,只是一個來料加工的訂單。
曾星不怎麼放心地跟著未婚妻南下了。
夏裝官服也在不久之後陸續被官吏們換上。
哪怕只是穿到一個夏天的尾巴,神都的官吏們也覺得整個人輕鬆了許多。
神都以外的官吏們則沒這麼好的待遇了。
哪怕製衣廠的工人們加班加點,那麼多官服也不可能那麼快就生產出來。
再說現在晚上也沒電燈,加班加點也加不到哪裡去。
點蠟燭製衣什麼的,想多了。
布料這種易燃物邊上點明火,是怕太安全?
再說刺繡這種對光線要求很高的工作,根本不可能通過燭火的那點照明來完成。
曾星的製衣廠,店還沒開起來,訂單已經快要忙不完了。
哪怕有許多官員的官服自己製作,他這一波也賺了個盆滿缽滿,跟沈妝感慨:「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啊。」
夏裝結束了,冬裝馬上又得做起來。
沈妝沒空搭理他,看他在製衣廠視察完,立刻催他:「我要去見四舅舅,你還去不去?」
「去!」必須得感謝四舅舅。
兩人的馬車從碼頭下來,在新城略微停留了一小會兒,家都沒回,立刻就直奔侯府,得知趙淩還沒下班,沈妝馬上就轉道去了吏部。
見她這麼著急,常禾跟著一起過去。
吏部的門房認識常禾,見他帶著一個姑娘進門也不攔著,讓常禾帶著沈妝和曾星進去。
沈妝跟著常禾快步走到趙淩辦公的廂房,一眼就看到趙淩:「四舅舅,你看我找到了個厲害的樹膠!」
她說著,就把自己帶著的一個背包拿下來,從裡面拿出一個罈子,又從裡面拿出一塊乳白色的軟彈的東西,遞給趙淩:「這個東西產量很高。我在象州碼頭看到,有外國商人直接裝了一棵樹過來。我感覺比杜仲厲害。」
趙淩瞪大眼睛,看向沈妝手上的東西。
啥運氣!
沈壯壯竟然找到了橡膠!
他為了橡膠在寧吳待了那麼多年,還好幾次下南洋都沒找到……等等,橡膠好像不是南洋的作物。
可是這個世界和他原來的又不一樣。
嘶……不去想了,現在找到了!
第182章
杜仲膠在工業中的需求太高了, 無論是作為緩衝還是密封件,優異的性能簡直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杜仲膠太難搞了,產量太低。
哪怕現在其它方面的生產工藝也不怎麼先進, 杜仲膠也遠遠沒法滿足。
這東西稀缺到什麼程度呢?
趙淩的馬車扎胎了, 想要補胎都得排隊等上兩三天。
現在能夠用得起輪胎的人家還是極少數。
橡膠這個東西產量比杜仲膠可高多了, 哪怕性能方面比杜仲膠差一點, 但是量管夠!
趙淩直接提溜著外甥女去見了朻咪……不是, 是見了皇帝。
顧朻一看到橡膠,立刻就明白了這東西的作用:「象州碼頭有多少這種樹?現在在哪兒?」
沈妝在私下場合見過不少次顧朻, 現在換了地方見面也不緊張:「大樹就一棵,樹苗有十棵, 我都給買下了,寄存在二舅公的私塾里, 讓專人照看著。兩棵小樹帶來神都了。運來這種樹的外國商人我讓人留下了,他畫了一張海圖, 不過……」說著, 她從背包里把外國商人畫的海圖拿出來。
竇榮聽他現在一口一個常二哥, 以前一口一個常禾叫:「你現在倒是好說話,以前你還打你常二哥手板。」
「那是他不好好讀書!」
「不是你被先生打了手板,才遷怒你常二哥?」
「絕對不是!我總共也沒打過常二哥幾次!」他自己經常被先生們打。
他下意識低頭, 把兩隻手攤開,攥一攥拳頭再鬆開,又來迴轉了轉手腕, 心疼自己的左手:「我左手都被打厚了。」
竇榮把他的兩隻手握住了仔細檢查:「我看看。」過了一會兒湊到嘴邊,「我親親。」
桃溪巷的住戶沒幾家,白天有不少人上門來求著辦事的,傍晚倒是沒什麼人。
「光天化日的,吃我豆腐。」趙淩本來還想出去遛個彎,現在聽到上司提桶跑路的噩耗後,已經沒這個心情了,拉著竇榮轉身回家,「陪我甩兩竿。」
「晚上我們住船上?」
夏天悶熱,睡在房裡,哪怕放了冰盆也難感到涼爽。
兩人有時候要做一些小運動,也不適合再跟小時候那樣,直接把床搬院子裡睡。
睡船上,趙淩沒想過。
桃花溪不算寬,現在家裡的小船塢里停靠著家裡最早的畫舫。
畫舫里本來就有客房,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竇榮讓人去安排。
侯府的下人們動作利索,很快就把畫舫安排好。
河上的風吹著帶了一絲涼意,兩人晚上倒是難得睡了個好覺。
半夜的時候,趙淩感覺身邊的竇榮動了動,也沒睜開眼睛,問了一句:「豆豆?」
竇榮很喜歡他這樣帶著點鼻音叫自己小名,湊過去親了親他的臉,小聲道:「沒事,下雨了,我關窗。」
「唔。」趙淩等竇榮重新躺回來,一伸手把人抱住,才安穩下來。
竇榮輕輕拍撫他的後背,聽著雨點打在琉璃窗上的聲音,畫舫在水面上輕輕搖晃,很快也睡了過去。
早上起來的時候,雨已經停了。
雨後的清晨氣溫還沒升上來,站在河邊竟然還有一點涼。
趙淩走到岸邊,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真想多睡一會兒。」為什麼還有上班這回事情?
竇榮回京之後,也沒什么正經上班的地方,勉強跟他工作搭邊的地方,一個是碼頭那兒的水軍巡邏隊,另外一個就是靠近皇陵的秘密軍營。
這兩個地方他用不著每天都去,平時有專門的人訓練,他只要一個月去幾次就行,反倒是把精力放在和趙王氏一起籌備大學上。
他準備開設一個專門研究武器的學院,現在已經搜羅了一些人手:「趙郎中有沒有空一點的,周圍沒什麼人的地方借我?」
趙淩聽他這個稱呼,就問他:「憑欄湖那邊的舊船廠不行?」
竇榮一想,頓時哂笑:「行。剛去過就忘了。」那邊甚至還有宿舍。
往後長期發展確實不適合,但短時間過度一下已經夠用了。
「行就好。」趙淩懶懶往他身上靠,沒一會兒就熱得自己站直了,「你有什麼需求跟我說,之前我說讓工部先把軍工學院蓋起來,你還推。」
「這不是想著其它學院招生比較容易,先把大學開起來再說嘛。」
確實,軍工學院無論師生,審查肯定得更加嚴格。
趙淩覺得自己這個工部郎中的官職還是很好用的,跟竇榮得意:「景尚書還天天嚷嚷著要把我郎中的職給革了,現在他自己都要跑路了,看誰還來革我?」
等他收拾完,換上官服,頓時一口氣就蔫兒了:「我要寫個分四季官服的奏摺。夏天穿這個簡直沒人性。」
竇榮以為他是開玩笑的,沒想到趙淩還真的寫了四季官服的奏摺,連官服的式樣都寫了進去。
式樣壓根不用特意設計。
畢竟是官服,沒那麼多花里胡哨的講究,講究端莊大氣,適合大部分人的身形。
夏裝的款式,寧吳那邊有現成的,甚至連更加透氣的布料都是現成的。
讓人在一個冬天氣溫都能升上三十度的地方穿長袖官服,跟謀殺有什麼區別?
冬天的款式就更簡單了,外袍加厚,再添一件大氅就好。
趙淩到了吏部之後飛快寫完奏摺,正好顧朻叫他去開小朝會,就抄起奏摺直接帶去了御書房,商量完事情後,就把奏摺呈上去。
其他大臣還沒走,聽趙淩說四季官服的事情,紛紛表示贊同,並且表示只要給個式樣,他們可以自己做。
神都的夏天又干又熱,昨天晚上下了雨之後早晨還算涼爽,但是太陽一升起來,很快變成了濕熱,人像是待在蒸籠里一樣,難受無比。
有些對自己外貌有所追求的官員,常年塗脂抹粉,夏季是最難以忍受的季節。
雖說換個輕薄一些的官服也不是不會出汗,但總好過穿現在的衣服。
趙淩他們這些官員,不少也就是到御書房才把衣服穿得板正,在自己衙門裡的時候,不少是光膀子的。
顧朻在寧吳待過一陣,對官員穿短袖乃至於無袖並沒有什麼意見:「那就由趙瑞瑞……趙卿安排下去。」
「是,陛下。」趙淩應下,也不在御書房蹭飯,直接去安排新官服了。
曾星萬萬沒想到自己製衣廠的第一批訂單竟然來的如此之快,偏他還要陪未婚妻去象州,一時間陷入兩難。
趙淩沒給他糾結的時間:「安心陪壯壯去。官服會由宮裡的人盯著,多一個少一個你沒什麼關係。」
主要也是曾星的製衣廠各方面都很成熟,主要是有大批手藝精湛的繡娘和裁縫,相互之間還配合默契,甚至在曾星採購到足夠數量的縫紉機後,他們也都非常熟練。
畢竟是官服,製衣廠沒什麼需要自行採購的東西,只是一個來料加工的訂單。
曾星不怎麼放心地跟著未婚妻南下了。
夏裝官服也在不久之後陸續被官吏們換上。
哪怕只是穿到一個夏天的尾巴,神都的官吏們也覺得整個人輕鬆了許多。
神都以外的官吏們則沒這麼好的待遇了。
哪怕製衣廠的工人們加班加點,那麼多官服也不可能那麼快就生產出來。
再說現在晚上也沒電燈,加班加點也加不到哪裡去。
點蠟燭製衣什麼的,想多了。
布料這種易燃物邊上點明火,是怕太安全?
再說刺繡這種對光線要求很高的工作,根本不可能通過燭火的那點照明來完成。
曾星的製衣廠,店還沒開起來,訂單已經快要忙不完了。
哪怕有許多官員的官服自己製作,他這一波也賺了個盆滿缽滿,跟沈妝感慨:「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啊。」
夏裝結束了,冬裝馬上又得做起來。
沈妝沒空搭理他,看他在製衣廠視察完,立刻催他:「我要去見四舅舅,你還去不去?」
「去!」必須得感謝四舅舅。
兩人的馬車從碼頭下來,在新城略微停留了一小會兒,家都沒回,立刻就直奔侯府,得知趙淩還沒下班,沈妝馬上就轉道去了吏部。
見她這麼著急,常禾跟著一起過去。
吏部的門房認識常禾,見他帶著一個姑娘進門也不攔著,讓常禾帶著沈妝和曾星進去。
沈妝跟著常禾快步走到趙淩辦公的廂房,一眼就看到趙淩:「四舅舅,你看我找到了個厲害的樹膠!」
她說著,就把自己帶著的一個背包拿下來,從裡面拿出一個罈子,又從裡面拿出一塊乳白色的軟彈的東西,遞給趙淩:「這個東西產量很高。我在象州碼頭看到,有外國商人直接裝了一棵樹過來。我感覺比杜仲厲害。」
趙淩瞪大眼睛,看向沈妝手上的東西。
啥運氣!
沈壯壯竟然找到了橡膠!
他為了橡膠在寧吳待了那麼多年,還好幾次下南洋都沒找到……等等,橡膠好像不是南洋的作物。
可是這個世界和他原來的又不一樣。
嘶……不去想了,現在找到了!
第182章
杜仲膠在工業中的需求太高了, 無論是作為緩衝還是密封件,優異的性能簡直可以運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杜仲膠太難搞了,產量太低。
哪怕現在其它方面的生產工藝也不怎麼先進, 杜仲膠也遠遠沒法滿足。
這東西稀缺到什麼程度呢?
趙淩的馬車扎胎了, 想要補胎都得排隊等上兩三天。
現在能夠用得起輪胎的人家還是極少數。
橡膠這個東西產量比杜仲膠可高多了, 哪怕性能方面比杜仲膠差一點, 但是量管夠!
趙淩直接提溜著外甥女去見了朻咪……不是, 是見了皇帝。
顧朻一看到橡膠,立刻就明白了這東西的作用:「象州碼頭有多少這種樹?現在在哪兒?」
沈妝在私下場合見過不少次顧朻, 現在換了地方見面也不緊張:「大樹就一棵,樹苗有十棵, 我都給買下了,寄存在二舅公的私塾里, 讓專人照看著。兩棵小樹帶來神都了。運來這種樹的外國商人我讓人留下了,他畫了一張海圖, 不過……」說著, 她從背包里把外國商人畫的海圖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