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海州好熱鬧。」
「海州好熱。」
趙淩笑著帶他們去落腳:「走吧,去家屬院。」
趙縉一家聽到家屬院都不由自主笑了起來:「這兒還有家屬院呢?」
「那是。這邊的家屬院比鐵脊關的好多了。你現在是從六,院子也比以前的大。」趙淩帶著他們坐上敞篷的馬車,「這裡氣候炎熱,不要吃太多水果,格外注意驅蟲。」
竇榮多提醒一句:「海州潮濕,家裡吃的儘量別儲存太多。物品放置的時候也注意些防潮防霉。回頭這些家屬院的大管家都會給你們一一安排,你們有什麼不懂的,也去問她。」
「好。」
趙淩和竇榮是要去寧吳任職的。
趙縉也不是小孩子了,他們把人安排完,停留了一晚,就繼續帶著王延和林氏往寧吳去。
這次船沿著內河一路行駛了三天,才到了一座正在大興土木的城池。
「這裡是吳州的新州府,一切都還在建設中,條件沒海州那麼好。」趙淩一邊說著,一邊和竇榮一起,一人一個扶著兩位老人家下船。
兩個老人腿腳利索,只不過到底坐了那麼長時間的船,腳踩到地上,總感覺腳底下在晃悠。
竇榮說道:「慢些介紹。先回府好好洗個澡,再慢慢說。」
這一路過來,時序剛進入二月。
他們離開神都的時候還是冬天,一個個都裹得里三層外三層的,連抹布都穿了厚衣服。
前幾日到海州的時候,已經有一種暮春的感覺。
這會兒已經完全是夏天了。
平整的水泥路兩邊,到處都是濃綠翠綠的植物,各種從未見過的花卉開出色彩濃艷的花朵,有些看著是花朵的,近看才發現是葉片。
路邊的一些樹上還掛著奇形怪狀的果子。
饒是王延再怎麼學富五車,頭一回見到這樣的場景,嘴巴里只一會兒一個「嗨呀」。
林氏的詞彙量顯然更豐富一些,一會兒跟趙淩說:「瑞瑞啊,他們在吃什麼啊?」
趙淩就說:「椰子,一種本地水果,一會兒我讓人買幾個來嘗嘗。這邊還開了個加工椰子的作坊,外婆感興趣的話去看看。」
一會兒,林氏又跟竇榮說:「翊兒,他們手上拿的是什麼?」
竇榮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是本地的粽子,用芭蕉葉包的。」
當地人顯然都認識趙淩和竇榮,有膽大的往車上扔花。
趙淩笑眯眯地把花編成兩個花環,給王延和林氏各戴了一個。
兩個老人家一邊不好意思,一邊又很高興。
林氏笑道:「我都這把年紀了,還簪花。」
「就是個普通的花環,簪花我可不會。外婆會的話教教我,我學會了天天給您和外公簪花。」
城內的水泥路並沒有全部覆蓋,除了縱橫兩條主路外,其餘的道路寬窄不一。
位於吳州府城中心的是吳州府衙,同一中軸線向北,則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翠宮。
趙淩說道:「這是陛下來這裡居住的行宮,我們可以在這兒辦公居住。我一會兒安排人帶你們去沐浴更衣,明天帶你們去遊玩,過幾日我要去寧州那邊,再帶你們去那裡。寧州和吳州很不一樣。」
王延終於反應了過來:「你把寧吳州……拆了?」
第160章
目前在大虞官方, 寧吳州還是寧吳州,但在寧吳本地,官府已經拆分了, 還是在顧潥還在寧吳的時候拆的。
王延看了看整個吳州城的建設規模, 肯定不是一年兩年就能造出來的, 覺得這是顧潥的授意, 就沒再放在心上。
其實幹這個事情是趙淩一手促成的。
要不是人手不夠, 他還準備把寧吳再拆分出兩個州。
不過快了,很快就有人了。
趙淩很快就投入到作為一名吏部左侍郎的工作中, 開始主持各種教育和考試工作,並且主持新生入學。
竇榮反倒是沒有太多的事情做, 帶著王延和林氏逛街遊玩了沒兩天,就被忙得要死的趙淩抓來給自己打下手。
竇榮還是頭一回這麼長時間處理文書和政務工作, 把吳州新年的一攤子事情忙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 就被趙淩打包帶去寧州, 繼續幹活。
還好寧州府的知府比較老練,大部分事情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趙淩從神都帶回來的各種政令,以及他這一路琢磨出來的東西。
好不容易全都忙活完, 兩人回到翠宮, 竇榮難得顯得有些沒精打采:「早知道這樣,成親的時候我就該棄武從文。」
「就你這態度當文官,不出三個月就得遞辭呈。」趙淩看他躺在泳池邊的躺椅上, 跟後世度假只差一副墨鏡。
竇榮看他坐到自己身邊的躺椅上,沒有躺下來,就坐起身看他, 結果見他抱著抹布給剪指甲:「你有耐心。還是打仗比較利落。」
趙淩想到自己在鐵脊關的時候,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你打仗是利落,後續收拾爛攤子得不知道多久。」
軍隊的內務本來就非常多。
人數過萬的士兵和配套服務人員,每天光是這些人的衣食住行就能滋生出許許多多的問題。
更別說打仗還涉及到武器、馬匹、鎧甲等等。
打仗之後產生的傷員,死亡士兵的身份確認及撫恤,戰俘的身份確認和看守等等,全都是事。
竇榮去跟塔爾罕打仗前前後後大大小小的仗加起來也就是一兩個月,但趙淩收拾善後差不多花了小一年。
竇榮聽他提起鐵脊關的事情,頓時不敢說話,捧起邊上的椰子,用稻秸稈吸椰子汁喝,睜著一雙大眼睛,一臉無辜。
趙淩咔咔咔地剪完了抹布的前爪,抓後爪的時候瞟了一眼竇榮,看他這幅樣子,忍不住笑了一聲:「幾歲了,還裝可愛。」
「唉……」竇榮站起來,硬是跟他擠在一張躺椅上坐下,「這不是歲數上來了不可愛了,才需要裝嘛。不然我們家水靈得瞧不上了。」
「怎麼感覺你到了寧吳整個人都輕鬆了?那麼喜歡寧吳?」
指甲剪完,抹布喵嗚一聲就跳下趙淩的膝蓋,抖了抖毛,自己玩耍去了。
竇榮放下椰子,把自己的手伸到趙淩面前,也要剪指甲:「也不是喜歡寧吳。主要是這邊沒那麼多事情,你的全部時間都是我的。」
趙淩想換一把剪刀,結果竇榮不介意,非得要用抹布的剪刀。
趙淩無奈照做,感覺竇榮的心情不太能理解:「這邊的事情還不多?」
他回來到現在,也就這會兒才算是能稍微休息一下。
「不是工作上的事情。」竇榮用一種「跟你說你也不明白」的眼神看了一眼趙淩,「我給你剪指甲。」
趙淩把自己的手伸開:「我新剪過,不用剪。」
竇榮不死心:「那我給你掏耳朵。」
「行叭。」老婆硬要提供服務。
竇榮給趙淩掏完耳朵,就說:「我再給你按一按。」
「嗯。」
趙淩被按得快要睡著了,轉眼就被抱到屋裡。
老婆硬♂要提供服務。
連續忙了一個多月後的休息天,趙淩感覺自己好像是休息了,又好像沒休息。
不過好在他作為目前寧吳地區的最高長官,需要他親力親為的事情並不多,忙過這一陣之後,就可以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中去了。
做長官的好處就是出去玩,可以說成是出去考察。
趙淩陪著王延和林氏「考察」寧吳很多地方。
王延和林氏玩夠了,開始感到寧吳熱得有些受不了了,就要求回去了。
趙淩和竇榮就送他們回去海州,正好趙淩去海州的市舶司看看,竇榮也去海州的水軍轉轉。
趙縉一家已經完全適應了海州的生活,工作也已經上手,處理事情又快又準確,還不耽誤他跟趙淩聊天:「你這次過來海州待幾天?」
「頂多兩三天。」趙淩隨手拿過他桌上的文件看,問他,「三嫂現在在幹嘛?」
之前羊氏在鐵脊關的時候是負責管理一家羊毛相關的作坊,來海州之後不知道工作怎麼安排。
提起自己的妻子,趙縉下意識笑了笑:「她啊,閒不下來的性子。回神都的時候,她還說要好好休息幾年,在家教孩子,結果來了海州之後學著娘,開始辦學了。你別把我文件翻亂。」
趙淩「哦」了一聲:「三嫂辦了什麼學?要我去跟知府打招呼嗎?」
「不用。知府那邊很支持。」頓了頓,趙縉壓低了聲音說道,「知府夫人很支持。你三嫂辦的女學,知府夫人也去當夫子了。」
「女學?」
「對。你不是說要送靈靈去上國子監嘛。我們做爹娘的也得做些事情。」趙縉想到自己女兒的學習,忍不住就是滿臉的笑意,「不是我吹,我家靈靈的腦子像娘。你三嫂說是像她。我覺得靈靈聰明多了……這話你別跟你三嫂說。你來都來了,不如去女校上幾堂課?」
「海州好熱。」
趙淩笑著帶他們去落腳:「走吧,去家屬院。」
趙縉一家聽到家屬院都不由自主笑了起來:「這兒還有家屬院呢?」
「那是。這邊的家屬院比鐵脊關的好多了。你現在是從六,院子也比以前的大。」趙淩帶著他們坐上敞篷的馬車,「這裡氣候炎熱,不要吃太多水果,格外注意驅蟲。」
竇榮多提醒一句:「海州潮濕,家裡吃的儘量別儲存太多。物品放置的時候也注意些防潮防霉。回頭這些家屬院的大管家都會給你們一一安排,你們有什麼不懂的,也去問她。」
「好。」
趙淩和竇榮是要去寧吳任職的。
趙縉也不是小孩子了,他們把人安排完,停留了一晚,就繼續帶著王延和林氏往寧吳去。
這次船沿著內河一路行駛了三天,才到了一座正在大興土木的城池。
「這裡是吳州的新州府,一切都還在建設中,條件沒海州那麼好。」趙淩一邊說著,一邊和竇榮一起,一人一個扶著兩位老人家下船。
兩個老人腿腳利索,只不過到底坐了那麼長時間的船,腳踩到地上,總感覺腳底下在晃悠。
竇榮說道:「慢些介紹。先回府好好洗個澡,再慢慢說。」
這一路過來,時序剛進入二月。
他們離開神都的時候還是冬天,一個個都裹得里三層外三層的,連抹布都穿了厚衣服。
前幾日到海州的時候,已經有一種暮春的感覺。
這會兒已經完全是夏天了。
平整的水泥路兩邊,到處都是濃綠翠綠的植物,各種從未見過的花卉開出色彩濃艷的花朵,有些看著是花朵的,近看才發現是葉片。
路邊的一些樹上還掛著奇形怪狀的果子。
饒是王延再怎麼學富五車,頭一回見到這樣的場景,嘴巴里只一會兒一個「嗨呀」。
林氏的詞彙量顯然更豐富一些,一會兒跟趙淩說:「瑞瑞啊,他們在吃什麼啊?」
趙淩就說:「椰子,一種本地水果,一會兒我讓人買幾個來嘗嘗。這邊還開了個加工椰子的作坊,外婆感興趣的話去看看。」
一會兒,林氏又跟竇榮說:「翊兒,他們手上拿的是什麼?」
竇榮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是本地的粽子,用芭蕉葉包的。」
當地人顯然都認識趙淩和竇榮,有膽大的往車上扔花。
趙淩笑眯眯地把花編成兩個花環,給王延和林氏各戴了一個。
兩個老人家一邊不好意思,一邊又很高興。
林氏笑道:「我都這把年紀了,還簪花。」
「就是個普通的花環,簪花我可不會。外婆會的話教教我,我學會了天天給您和外公簪花。」
城內的水泥路並沒有全部覆蓋,除了縱橫兩條主路外,其餘的道路寬窄不一。
位於吳州府城中心的是吳州府衙,同一中軸線向北,則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翠宮。
趙淩說道:「這是陛下來這裡居住的行宮,我們可以在這兒辦公居住。我一會兒安排人帶你們去沐浴更衣,明天帶你們去遊玩,過幾日我要去寧州那邊,再帶你們去那裡。寧州和吳州很不一樣。」
王延終於反應了過來:「你把寧吳州……拆了?」
第160章
目前在大虞官方, 寧吳州還是寧吳州,但在寧吳本地,官府已經拆分了, 還是在顧潥還在寧吳的時候拆的。
王延看了看整個吳州城的建設規模, 肯定不是一年兩年就能造出來的, 覺得這是顧潥的授意, 就沒再放在心上。
其實幹這個事情是趙淩一手促成的。
要不是人手不夠, 他還準備把寧吳再拆分出兩個州。
不過快了,很快就有人了。
趙淩很快就投入到作為一名吏部左侍郎的工作中, 開始主持各種教育和考試工作,並且主持新生入學。
竇榮反倒是沒有太多的事情做, 帶著王延和林氏逛街遊玩了沒兩天,就被忙得要死的趙淩抓來給自己打下手。
竇榮還是頭一回這麼長時間處理文書和政務工作, 把吳州新年的一攤子事情忙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 就被趙淩打包帶去寧州, 繼續幹活。
還好寧州府的知府比較老練,大部分事情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趙淩從神都帶回來的各種政令,以及他這一路琢磨出來的東西。
好不容易全都忙活完, 兩人回到翠宮, 竇榮難得顯得有些沒精打采:「早知道這樣,成親的時候我就該棄武從文。」
「就你這態度當文官,不出三個月就得遞辭呈。」趙淩看他躺在泳池邊的躺椅上, 跟後世度假只差一副墨鏡。
竇榮看他坐到自己身邊的躺椅上,沒有躺下來,就坐起身看他, 結果見他抱著抹布給剪指甲:「你有耐心。還是打仗比較利落。」
趙淩想到自己在鐵脊關的時候,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你打仗是利落,後續收拾爛攤子得不知道多久。」
軍隊的內務本來就非常多。
人數過萬的士兵和配套服務人員,每天光是這些人的衣食住行就能滋生出許許多多的問題。
更別說打仗還涉及到武器、馬匹、鎧甲等等。
打仗之後產生的傷員,死亡士兵的身份確認及撫恤,戰俘的身份確認和看守等等,全都是事。
竇榮去跟塔爾罕打仗前前後後大大小小的仗加起來也就是一兩個月,但趙淩收拾善後差不多花了小一年。
竇榮聽他提起鐵脊關的事情,頓時不敢說話,捧起邊上的椰子,用稻秸稈吸椰子汁喝,睜著一雙大眼睛,一臉無辜。
趙淩咔咔咔地剪完了抹布的前爪,抓後爪的時候瞟了一眼竇榮,看他這幅樣子,忍不住笑了一聲:「幾歲了,還裝可愛。」
「唉……」竇榮站起來,硬是跟他擠在一張躺椅上坐下,「這不是歲數上來了不可愛了,才需要裝嘛。不然我們家水靈得瞧不上了。」
「怎麼感覺你到了寧吳整個人都輕鬆了?那麼喜歡寧吳?」
指甲剪完,抹布喵嗚一聲就跳下趙淩的膝蓋,抖了抖毛,自己玩耍去了。
竇榮放下椰子,把自己的手伸到趙淩面前,也要剪指甲:「也不是喜歡寧吳。主要是這邊沒那麼多事情,你的全部時間都是我的。」
趙淩想換一把剪刀,結果竇榮不介意,非得要用抹布的剪刀。
趙淩無奈照做,感覺竇榮的心情不太能理解:「這邊的事情還不多?」
他回來到現在,也就這會兒才算是能稍微休息一下。
「不是工作上的事情。」竇榮用一種「跟你說你也不明白」的眼神看了一眼趙淩,「我給你剪指甲。」
趙淩把自己的手伸開:「我新剪過,不用剪。」
竇榮不死心:「那我給你掏耳朵。」
「行叭。」老婆硬要提供服務。
竇榮給趙淩掏完耳朵,就說:「我再給你按一按。」
「嗯。」
趙淩被按得快要睡著了,轉眼就被抱到屋裡。
老婆硬♂要提供服務。
連續忙了一個多月後的休息天,趙淩感覺自己好像是休息了,又好像沒休息。
不過好在他作為目前寧吳地區的最高長官,需要他親力親為的事情並不多,忙過這一陣之後,就可以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中去了。
做長官的好處就是出去玩,可以說成是出去考察。
趙淩陪著王延和林氏「考察」寧吳很多地方。
王延和林氏玩夠了,開始感到寧吳熱得有些受不了了,就要求回去了。
趙淩和竇榮就送他們回去海州,正好趙淩去海州的市舶司看看,竇榮也去海州的水軍轉轉。
趙縉一家已經完全適應了海州的生活,工作也已經上手,處理事情又快又準確,還不耽誤他跟趙淩聊天:「你這次過來海州待幾天?」
「頂多兩三天。」趙淩隨手拿過他桌上的文件看,問他,「三嫂現在在幹嘛?」
之前羊氏在鐵脊關的時候是負責管理一家羊毛相關的作坊,來海州之後不知道工作怎麼安排。
提起自己的妻子,趙縉下意識笑了笑:「她啊,閒不下來的性子。回神都的時候,她還說要好好休息幾年,在家教孩子,結果來了海州之後學著娘,開始辦學了。你別把我文件翻亂。」
趙淩「哦」了一聲:「三嫂辦了什麼學?要我去跟知府打招呼嗎?」
「不用。知府那邊很支持。」頓了頓,趙縉壓低了聲音說道,「知府夫人很支持。你三嫂辦的女學,知府夫人也去當夫子了。」
「女學?」
「對。你不是說要送靈靈去上國子監嘛。我們做爹娘的也得做些事情。」趙縉想到自己女兒的學習,忍不住就是滿臉的笑意,「不是我吹,我家靈靈的腦子像娘。你三嫂說是像她。我覺得靈靈聰明多了……這話你別跟你三嫂說。你來都來了,不如去女校上幾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