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過分了啊!」趙淩也跟著跳到船上,「你不能把我的船開走!」
趙婉瑜拿著的那個小包袱裡頭其實是孩子們的零食,真要直接開回去,一家四口哪裡會這麼少行李?更別說他們還有好幾個奴僕和下屬跟著。
趙淩也清楚,就是姐弟故意鬧騰。
這兩人演得還挺真情實感的,把其他人的戲精也給請上了身,一個兩個的加入進來,嗷嗷叫著要直接開回老家。
「回家!」
「回象州!」
「回瀘陽縣!」
「回趙家村!」
一群孩子都滿地跑的年輕男女嗷嗷叫著就把蒸汽船開起來,沒多一會兒就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長輩們突然反應過來:「這群臭小子!自己玩去了!」
哪有把長輩們丟下,自己玩的?像話嗎?
回來了罰他們抄書!
小船大概是船小,小蒸汽機帶動的馬力還挺足的。
雖然開起來確實得頻繁加煤,但速度比預想中的要快。
一群算數很好的趙家人,很快就計算出航行速度。
「嘶——這比現在的客船要快了三倍多,將近四倍?」趙淩最快得出結論,都有些懷疑自己算錯了。
其他趙家人都面面相覷,一時間竟然沒人說話。
對技術一竅不通的黃儀倒是站在船頭,專心看竇榮駕駛:「這速度,回家一個月的路程得縮短一半多吧?」
雖然神都很好,一路坐船也不累,但是那麼長的時間,帶著兩個孩子著實有些辛苦。
竇榮眼中帶笑:「是,應該能縮短到十天。」或者更短。
趙淩已經走到了船頭,聽到竇榮的話,看看黃儀吃驚的表情,笑道:「倒是方便接爺爺奶奶來神都看看。」
這船確實小,沒有能躺著睡覺的客房,只有座椅。
但講真船上的空間有限,哪怕是趙淩特意給自家人造的那艘客船,房間也就是稍微寬一點長一點,絕對不可能跟正常房間相提並論。
現在從象州到神都的大運河沿岸,市舶司碼頭已經全部到位,並且正常運行了起碼半年以上,客船上其實不需要客房,白天行船,晚上住碼頭的客棧即可,還吃住得更好。
船小也挺好的,能直接開到田家村。
接下來,竇榮就開始教人開船。
趙淩也會開,但是趙淩的技術沒竇榮的好。
現在船艙內基本還是空的。
等趙家人都學了個大概,趙淩他們就準備開始返程了。
小船最後全都安裝了座椅,兩層能夠坐下的人竟然還不少。
只是趙家人的心情比較緊張,並沒有那麼雀躍。
沒別的,誰跟皇帝、皇后、太后坐一條船上,能不緊張?
沒錯,這次顧潥跟著一起。
太后和皇帝皇后,以及幾名伺候的侍衛宮人待在上層,其他人待在下層。
顧潥的理由很充分:「你不是答應送給我一條船?這都第幾艘了?」出門在外,他決定就當個普通小老頭,也不朕啊朕的了。
趙淩理直氣壯:「前面的都是你的呀。你看我都沒給豆豆。」
顧潥抬手就要教訓忤逆學生:「你還好意思說?那些船我都沒怎麼上去過,竇翊那臭小子倒是天天在開!」
竇榮在駕駛艙內,假裝沒聽見。
他一個大外甥,玩一玩姨父家的玩具怎麼了?
他也沒說拿回家去。
其實顧潥跟著,主要是被趙淩的畫給勾的。
顧潥本來就有想去看看自己江山的想法,只是皇帝出行,要是按照正經排場來,那一路的花銷堪稱勞民傷財。
大虞國力確實蒸蒸日上,但顧潥覺得自己已經能夠作為明君名垂青史,不想在後半程功虧一簣,在史書上留下好大喜功的評價。
但趙淩畫的那些圖,送回來的各種模型著實吸引人。
他去京郊的碼頭看過,那裡也建造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市舶司碼頭。
他們出發的這天,明明才剛過完年,碼頭上已經開始有了大量的工人在幹活。
各種人流車流,川流不息。
大運河沿岸種了不少花草樹木,幾乎每經過一天行程,草木都會有所變化。
其實現在沿岸的很多樹都光禿禿的,看不出什麼來。
顧家人了解這麼多,還是趙淩在邊上講解。
他講具體種了一些什麼花草樹木,為什麼選擇這些植物,平日裡養護需要的人力和花費等等,如數家珍。
漸漸河邊的樹木不那麼禿,常綠樹木變多,象州碼頭已經在眼前。
一行人在象州府停留了兩日,黃儀和趙婉瑜一家從這兒下船回家。
如今趙婉瑜為了經商方便,把家宅置辦在象州府城內,現在基本就住在府城。
其他人對象州府城的興趣不大,雖說象州府城和神都是不一樣的繁華,但其實大差不差。
趙淩帶著他們前往市舶司總舵……不是,是市舶司衙門。
市舶司海港碼頭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座嶄新的、完全不同於傳統城池的新城。
海港屬於象州府,在各方面又相對獨立於象州府。
如今的象州知府眼饞海港的稅賦不假,但更加為自己的前程考慮。
他今年還不到五十,再做出多少功績來,老實說他自己也不相信,反倒是全力配合著趙淩建設海港,靠著日漸繁榮的海上貿易,給象州府增加了不少稅賦,說不定還能往上走一走。
像趙淩這樣在六部任職,且戶部、工部雙擔的官員,哪怕品級比他低,也是大腿。
平時他去神都述職,這樣的大腿他想見還不一定見得到。
哪裡像現在,只要趙淩在象州,他想見幾乎隨時可以見。
趙淩也沒什麼架子,休沐的時候也會住在府城,去外家的時候,順勢會來府衙轉一圈,有什麼問題問他,他有些當場就回答了,不能解決的,他也會推薦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趙淩的人脈廣到不可思議。
這樣在神都都很難抱到的大腿,已經把腿都伸到眼前了,不抱那是腦子有問題。
象州知府絕對是個聰明人,堅定團結在趙淩身邊,一切跟隨趙淩的指示走,讓趙淩的市舶司發展愈發順風順水。
其他各地的官員也是差不多的態度。
這也是市舶司能夠發展這麼快的原因之一。
不然,光是處理那些人際關係,可能沒個一兩年都搞不定。
趙淩扶著太后,仔細跟她講解海港碼頭的各種設施,為什麼要人車分流,其中一些檢驗檢疫措施等等。
小船繼續開往海上,到了下島的船廠之後,趙淩指著一座巨大的船塢說道:「先生,您的兵書還可以再完善。」
趙淩很少會這麼鄭重地稱呼太后「先生」。
顧潥跟在太后身後,聽得咬牙,剛想開口說什麼,就被皇后掐了一下胳膊。
嘶……不嘶!
保持威嚴!
顧潥對自己的皇后怒目而視,對上皇后同樣生氣的眼神,頓時泄氣。
嘖,他不說還不行嗎?
皇后一個眼神擺平這臭不要臉的,走進船塢,視線跟著趙淩抬高的手臂,看向不知道有幾層樓高的大船。
一瞬間,她好像看到了這艘巨大的船帶領著許多船隻在海上馳騁,就像她以前騎著馬在戰場廝殺。
她忘記了自己已經年近半百,仿佛自己還是那個十歲就敢提槍殺敵的少女。
她突然想直接坐上船,想看看這一望無際的大洋彼岸的風光。
趙淩解說的聲音輕了下來,感覺後背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他要是一隻貓,這會兒尾巴毛都能炸開。
他徹底閉上了嘴,感覺身邊三個人的氣勢完全變了。
跟隨在一行人身邊的侍衛和宮人們的氣勢也發生了改變,像是一群被將領率領的軍隊,手已經按在了刀柄上,隨時都準備衝鋒陷陣。
趙淩咽了咽口水,感覺渾身僵硬。
果然他是業餘選手,哪怕殺敵過百,也只是戰場擦邊球,不能算是真正上過戰場。
打破這一切的是竇榮。
小船到達象州府城後,竇榮並沒有在府城停留,直接先去了海港,安排水軍的各項事宜。
今天他剛訓練完,聽說趙淩在這裡,就追了過來。
顧潥他們並沒有表明身份,趙淩介紹的時候也沒明確說,只是暗示顧潥是自己的上司。
市舶司和船廠的官吏們就想當然地以為顧潥是戶部或者工部的某位高官,只是比較好奇怎麼帶著家眷。
皇帝皇后什麼的,他們是想破腦袋都想不到的。
至於為什麼參觀的時候,要清退一眾工人,在他們看來屬於高官必要的排場。
畢竟不是每個高官都跟趙淩和竇榮似的,經常身邊帶著兩三個人就來來回回跑。
竇榮把自己的隨從留在船塢外面,等守在門口的侍衛進去通報之後才進門。
趙婉瑜拿著的那個小包袱裡頭其實是孩子們的零食,真要直接開回去,一家四口哪裡會這麼少行李?更別說他們還有好幾個奴僕和下屬跟著。
趙淩也清楚,就是姐弟故意鬧騰。
這兩人演得還挺真情實感的,把其他人的戲精也給請上了身,一個兩個的加入進來,嗷嗷叫著要直接開回老家。
「回家!」
「回象州!」
「回瀘陽縣!」
「回趙家村!」
一群孩子都滿地跑的年輕男女嗷嗷叫著就把蒸汽船開起來,沒多一會兒就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長輩們突然反應過來:「這群臭小子!自己玩去了!」
哪有把長輩們丟下,自己玩的?像話嗎?
回來了罰他們抄書!
小船大概是船小,小蒸汽機帶動的馬力還挺足的。
雖然開起來確實得頻繁加煤,但速度比預想中的要快。
一群算數很好的趙家人,很快就計算出航行速度。
「嘶——這比現在的客船要快了三倍多,將近四倍?」趙淩最快得出結論,都有些懷疑自己算錯了。
其他趙家人都面面相覷,一時間竟然沒人說話。
對技術一竅不通的黃儀倒是站在船頭,專心看竇榮駕駛:「這速度,回家一個月的路程得縮短一半多吧?」
雖然神都很好,一路坐船也不累,但是那麼長的時間,帶著兩個孩子著實有些辛苦。
竇榮眼中帶笑:「是,應該能縮短到十天。」或者更短。
趙淩已經走到了船頭,聽到竇榮的話,看看黃儀吃驚的表情,笑道:「倒是方便接爺爺奶奶來神都看看。」
這船確實小,沒有能躺著睡覺的客房,只有座椅。
但講真船上的空間有限,哪怕是趙淩特意給自家人造的那艘客船,房間也就是稍微寬一點長一點,絕對不可能跟正常房間相提並論。
現在從象州到神都的大運河沿岸,市舶司碼頭已經全部到位,並且正常運行了起碼半年以上,客船上其實不需要客房,白天行船,晚上住碼頭的客棧即可,還吃住得更好。
船小也挺好的,能直接開到田家村。
接下來,竇榮就開始教人開船。
趙淩也會開,但是趙淩的技術沒竇榮的好。
現在船艙內基本還是空的。
等趙家人都學了個大概,趙淩他們就準備開始返程了。
小船最後全都安裝了座椅,兩層能夠坐下的人竟然還不少。
只是趙家人的心情比較緊張,並沒有那麼雀躍。
沒別的,誰跟皇帝、皇后、太后坐一條船上,能不緊張?
沒錯,這次顧潥跟著一起。
太后和皇帝皇后,以及幾名伺候的侍衛宮人待在上層,其他人待在下層。
顧潥的理由很充分:「你不是答應送給我一條船?這都第幾艘了?」出門在外,他決定就當個普通小老頭,也不朕啊朕的了。
趙淩理直氣壯:「前面的都是你的呀。你看我都沒給豆豆。」
顧潥抬手就要教訓忤逆學生:「你還好意思說?那些船我都沒怎麼上去過,竇翊那臭小子倒是天天在開!」
竇榮在駕駛艙內,假裝沒聽見。
他一個大外甥,玩一玩姨父家的玩具怎麼了?
他也沒說拿回家去。
其實顧潥跟著,主要是被趙淩的畫給勾的。
顧潥本來就有想去看看自己江山的想法,只是皇帝出行,要是按照正經排場來,那一路的花銷堪稱勞民傷財。
大虞國力確實蒸蒸日上,但顧潥覺得自己已經能夠作為明君名垂青史,不想在後半程功虧一簣,在史書上留下好大喜功的評價。
但趙淩畫的那些圖,送回來的各種模型著實吸引人。
他去京郊的碼頭看過,那裡也建造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市舶司碼頭。
他們出發的這天,明明才剛過完年,碼頭上已經開始有了大量的工人在幹活。
各種人流車流,川流不息。
大運河沿岸種了不少花草樹木,幾乎每經過一天行程,草木都會有所變化。
其實現在沿岸的很多樹都光禿禿的,看不出什麼來。
顧家人了解這麼多,還是趙淩在邊上講解。
他講具體種了一些什麼花草樹木,為什麼選擇這些植物,平日裡養護需要的人力和花費等等,如數家珍。
漸漸河邊的樹木不那麼禿,常綠樹木變多,象州碼頭已經在眼前。
一行人在象州府停留了兩日,黃儀和趙婉瑜一家從這兒下船回家。
如今趙婉瑜為了經商方便,把家宅置辦在象州府城內,現在基本就住在府城。
其他人對象州府城的興趣不大,雖說象州府城和神都是不一樣的繁華,但其實大差不差。
趙淩帶著他們前往市舶司總舵……不是,是市舶司衙門。
市舶司海港碼頭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座嶄新的、完全不同於傳統城池的新城。
海港屬於象州府,在各方面又相對獨立於象州府。
如今的象州知府眼饞海港的稅賦不假,但更加為自己的前程考慮。
他今年還不到五十,再做出多少功績來,老實說他自己也不相信,反倒是全力配合著趙淩建設海港,靠著日漸繁榮的海上貿易,給象州府增加了不少稅賦,說不定還能往上走一走。
像趙淩這樣在六部任職,且戶部、工部雙擔的官員,哪怕品級比他低,也是大腿。
平時他去神都述職,這樣的大腿他想見還不一定見得到。
哪裡像現在,只要趙淩在象州,他想見幾乎隨時可以見。
趙淩也沒什麼架子,休沐的時候也會住在府城,去外家的時候,順勢會來府衙轉一圈,有什麼問題問他,他有些當場就回答了,不能解決的,他也會推薦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趙淩的人脈廣到不可思議。
這樣在神都都很難抱到的大腿,已經把腿都伸到眼前了,不抱那是腦子有問題。
象州知府絕對是個聰明人,堅定團結在趙淩身邊,一切跟隨趙淩的指示走,讓趙淩的市舶司發展愈發順風順水。
其他各地的官員也是差不多的態度。
這也是市舶司能夠發展這麼快的原因之一。
不然,光是處理那些人際關係,可能沒個一兩年都搞不定。
趙淩扶著太后,仔細跟她講解海港碼頭的各種設施,為什麼要人車分流,其中一些檢驗檢疫措施等等。
小船繼續開往海上,到了下島的船廠之後,趙淩指著一座巨大的船塢說道:「先生,您的兵書還可以再完善。」
趙淩很少會這麼鄭重地稱呼太后「先生」。
顧潥跟在太后身後,聽得咬牙,剛想開口說什麼,就被皇后掐了一下胳膊。
嘶……不嘶!
保持威嚴!
顧潥對自己的皇后怒目而視,對上皇后同樣生氣的眼神,頓時泄氣。
嘖,他不說還不行嗎?
皇后一個眼神擺平這臭不要臉的,走進船塢,視線跟著趙淩抬高的手臂,看向不知道有幾層樓高的大船。
一瞬間,她好像看到了這艘巨大的船帶領著許多船隻在海上馳騁,就像她以前騎著馬在戰場廝殺。
她忘記了自己已經年近半百,仿佛自己還是那個十歲就敢提槍殺敵的少女。
她突然想直接坐上船,想看看這一望無際的大洋彼岸的風光。
趙淩解說的聲音輕了下來,感覺後背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他要是一隻貓,這會兒尾巴毛都能炸開。
他徹底閉上了嘴,感覺身邊三個人的氣勢完全變了。
跟隨在一行人身邊的侍衛和宮人們的氣勢也發生了改變,像是一群被將領率領的軍隊,手已經按在了刀柄上,隨時都準備衝鋒陷陣。
趙淩咽了咽口水,感覺渾身僵硬。
果然他是業餘選手,哪怕殺敵過百,也只是戰場擦邊球,不能算是真正上過戰場。
打破這一切的是竇榮。
小船到達象州府城後,竇榮並沒有在府城停留,直接先去了海港,安排水軍的各項事宜。
今天他剛訓練完,聽說趙淩在這裡,就追了過來。
顧潥他們並沒有表明身份,趙淩介紹的時候也沒明確說,只是暗示顧潥是自己的上司。
市舶司和船廠的官吏們就想當然地以為顧潥是戶部或者工部的某位高官,只是比較好奇怎麼帶著家眷。
皇帝皇后什麼的,他們是想破腦袋都想不到的。
至於為什麼參觀的時候,要清退一眾工人,在他們看來屬於高官必要的排場。
畢竟不是每個高官都跟趙淩和竇榮似的,經常身邊帶著兩三個人就來來回回跑。
竇榮把自己的隨從留在船塢外面,等守在門口的侍衛進去通報之後才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