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一眾吏部官員氣得胸口起伏。
但趙家兄弟倆說的都沒錯。
趙淩新錄入的五十個人,確實是從沒有確定官職的人員中挑選的,甚至還有幾名舉人。
考試報名也是採用公開自願原則。
一個有意招人,一個有意求職,考核通過就錄用,能有什麼問題?
簡單來說,朝中所有的官員的招聘調任等等,都是吏部管的。
現在趙淩無人可用,那就是吏部沒用。
這點說破天去,也是趙淩占理。
但,趙淩是很多人從小看著長大的,小時候還抱過呢,讓他們一直沒法把趙淩擺正在一個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總是不自覺地用上長輩的態度。
沒想到趙淩竟然會突然發難。
難道真的是把人逼急了?
顧潥看趙淩懟人,不知道怎麼就很高興,語氣溫和地問他:「瑞瑞說說你自己怎麼代勞?」
趙淩幾乎都不用想:「直接在當地通過公開考試選拔的方式,對一些要求比較低的職缺招收吏員。」公務員沒那麼多人,就招聘事業編嘛,再不然還可以業務外包呢。
地方衙門對所用的吏員是有一定的自主權的。
其實主要是看當地衙門養不養得起那麼多人。
官員的俸祿大部分來自於朝廷,小部分來自於就任衙門的補貼。
如果所在的衙門是個清水衙門,補貼就很少,甚至乾脆沒有。
要是像趙淩所在的市舶司這樣生財有道的衙門,那補貼就很可觀。
當然,更可觀的是那些肥缺。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貪墨來的錢有命拿,有沒有命花。
市舶司如今的吏員收入還可以,雖然在神都不值一提,但在地方上算得上中等偏上的收入,且在市舶司工作也算體面。
趙淩一說招聘吏員,吏部的人就不說話了。
官和吏,吏部管的主要是官員,吏員這部分真的很少管。
除非某位吏員做出巨大貢獻,破格提拔為官員之類的。
景侍郎瞪他:「要那麼多人,你真的有地方安排?」
趙淩理所當然:「當然有啊。現在大運河沿岸的碼頭都還沒鋪滿,只能算是勉強夠用。今年逐步建設大江沿岸碼頭。西川運河已經開通,距離能走貨船應該也要不了多久,接下來還有更大一個黑龍澤……整個大虞將來的主要河道都得沿途設立市舶司碼頭。」
他像是沒聽到吏部的官員們嘶嘶抽冷氣抽得跟蛇吐信子一樣,繼續說道,「明年我要去海州開一個新的市舶司衙門,到時候南方的糧食就能夠通過海運送往北方。」
有機會的話,他想去寧吳國看看,據說還真有人過去種地了。
順利的話,能從寧吳國進口糧食。
「海運?那漕運怎麼辦?」
「漕運還是漕運啊。海上只是能走更大的船而已。」採用蒸汽動力,能夠帶動更大的船隻,裝運更多的貨物。
「更大的船?有多大?」
「現在能有1.3萬石左右。」其實最新款已經可以裝到1.7萬石,大概相當於後世的一千噸。
相較於後世的貨船,千噸級別是小船,並不能夠滿足大量的貨運需求,只能走走內河航道。
現在這樣的「小船」卻得走近海航道。
當然現在的社會生產力沒那麼高,千噸級的船夠用了。
「趙瑞瑞你騙人!」眾人不信。
趙茂聽得要翻白眼:「這有什麼好騙的?漣河口海港就停著好幾艘,去了就能看到。」
可惜他在碼頭待了沒幾天,就被老爹派人抓回來考試,心情就很不愉快。
他還想多走走多看看,多積累積累。
現在好了,他只能勉強考個探花,證明自己跟老爹一樣菜。
他必然比他爹強!
再給他三年,必然能考上狀元!
臭爹!
一場對壘以趙家兄弟完勝告終。
鑑於現在官府人手不足,明年九月增開一次恩科。
市舶司可以自主招聘吏員。
市舶司現在管理的人員和範圍巨大,對應官員的官職進行上調。
趙淩這個市舶司使升至從四品,其他官員職位相應上調。
趙淩愣了一下:「我能升官了?」
吏部一眾官員聽得笑出聲:「你都幹了六年五品了,肯定得升官。」
看上去趙淩只是升了一級,其實市舶司使原來只是從五品,現在變成了從四品。
而同樣的品階,也分上下。
現在的市舶司使是從四品上。
不過趙淩這麼升官,沒人能說不合理。
主要是再不升官,是真的壓不住了。
趙淩做出那麼多實實在在的功績都不升官,那別的官員怎麼好意思升官?
說出去沒道理啊。
趙淩自己倒是對升不升官沒啥訴求。
其他人看他驚訝過後一點高興的情緒都沒有,感到奇怪:「怎麼了?從四品的位置還太低嗎?」倒也不是不能商量。
畢竟現在的市舶司已經變成了一個相當龐大的衙門,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對於整個大虞的影響力也非常巨大,無論是南來北往的客貨運輸,還是源源不斷從海外運來的奇珍異寶等等。
商貿的繁榮帶來的是大量的人口找到了能夠養家餬口的工作。
碼頭的特殊性也讓一部分人為了謀生離開原本的宗族社會,更多的以小家庭為單位生活。
這對上層統治階級來說,更加易於管理。
對於實際在市舶司碼頭工作並且生活的人來說,這裡是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地方。
無論男女,只要勤勞,就能找到足以謀生的工作;只要勤學,就能學到一技之長。
生活有盼頭,就會降低一些社會風險。
絕大多數老百姓的忍耐力很強,但凡有一點希望能夠活下去,他們就不會選擇鋌而走險。
天生壞種肯定也有,只是總體社會面貌是平靜祥和的。
加上未來市舶司還要在繼續擴張,從四品的官職確實是可以再繼續上調。
趙淩有些奇怪地看著問完話之後,真的在認真考慮的景侍郎:「能提高到什麼程度?三品?」這不就跟他爹一樣了嗎?
「三品也不是不……」景侍郎向來是贊成論功行賞,熬資歷的都是無用之輩。
既然趙淩有才華,當然得給予對應的官職予以肯定。
「不行。」這次是顧潥開口,「先從四品吧。明年大考,你把市舶司再擴大一下規模,到時候給你再往上提,別人也說不出話來。」
趙淩知道這算是結論,規規矩矩地謝恩。
顧潥看他:「怎麼?瞧著還不滿意?」
趙淩語氣輕鬆:「這不是想著三品的話,就能跟我爹一樣了嘛~」內心激動搓手。
果然他比老爹強!
他現在分店……呸,是市舶司辦事處已經很成熟了,從選擇地址、建造碼頭、培訓人員,到招商引資、規範市場,都有專業團隊在做。
趙婉瑜現在借著夫家的名頭,承接了碼頭的建造工作,賺得盆滿缽滿,就是心思愈發活絡,準備出海,天天琢磨著堵趙淩,讓幫忙造一艘蒸汽大船。
這次趙淩回神都,趙婉瑜也來了。
趙淩在宮裡面扯皮完回家,趙婉瑜正被趙婉蝶帶著偷草莓,背後還跟著慢慢。
「小蝶你就不能教點好的?」現在來家裡玩的大人孩子,頭一件事情就偷草莓。
現在草莓已經推廣了出去,並且成為小琉璃宮的標配。趙婉蝶自己家也種上了,非得要來這兒偷。
明明可以大大方方地吃,偏偏一個比一個偷感更重。
難道偷著吃能更好吃嗎?
趙婉瑜哈哈大笑:「晚了,我已經學會了。來,我帶帳本過來了,在這兒看還是去書房看?」
趙淩一聽就頭大:「說了生意你自己做,怎麼還要賴上我?」
「傻不傻?送你錢你都不要。」趙婉瑜出嫁多年,如今比起姑娘時候的技術宅,說話做事已經非常幹練。
她這種幹練跟當家主母不一樣,而是完全的當家人的姿態。
趙淩只能帶著她去書房對帳,想著趙婉瑜分給他的利,問:「我也不在乎這點錢,你留著自己花不好?」
書房裡早就有趙婉瑜帶來的一位大管事,姓黃,四十來歲,和趙婉瑜的夫家同姓,但不是同族,是趙婉瑜自己另外找的。
聞言,黃大管事笑道:「也就你們姐弟倆,會為了錢推來推去。別家親兄弟為了錢都能鬧起來。」這話是實話,也是恭維他們姐弟敢情好。
有外人,趙淩也不再多說。
不過趙淩看到趙婉瑜送過來的錢,等黃大管事離開書房後,就跟趙婉瑜笑道:「你這麼往外送錢,婆家沒意見?」
趙婉瑜對他眨了眨眼:「有意見他們也不敢提。得虧你給我弄了個縣主的身份,不然我在婆家過日子,受委屈談不上,但真的沒法像現在這樣輕鬆自在。
但趙家兄弟倆說的都沒錯。
趙淩新錄入的五十個人,確實是從沒有確定官職的人員中挑選的,甚至還有幾名舉人。
考試報名也是採用公開自願原則。
一個有意招人,一個有意求職,考核通過就錄用,能有什麼問題?
簡單來說,朝中所有的官員的招聘調任等等,都是吏部管的。
現在趙淩無人可用,那就是吏部沒用。
這點說破天去,也是趙淩占理。
但,趙淩是很多人從小看著長大的,小時候還抱過呢,讓他們一直沒法把趙淩擺正在一個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總是不自覺地用上長輩的態度。
沒想到趙淩竟然會突然發難。
難道真的是把人逼急了?
顧潥看趙淩懟人,不知道怎麼就很高興,語氣溫和地問他:「瑞瑞說說你自己怎麼代勞?」
趙淩幾乎都不用想:「直接在當地通過公開考試選拔的方式,對一些要求比較低的職缺招收吏員。」公務員沒那麼多人,就招聘事業編嘛,再不然還可以業務外包呢。
地方衙門對所用的吏員是有一定的自主權的。
其實主要是看當地衙門養不養得起那麼多人。
官員的俸祿大部分來自於朝廷,小部分來自於就任衙門的補貼。
如果所在的衙門是個清水衙門,補貼就很少,甚至乾脆沒有。
要是像趙淩所在的市舶司這樣生財有道的衙門,那補貼就很可觀。
當然,更可觀的是那些肥缺。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貪墨來的錢有命拿,有沒有命花。
市舶司如今的吏員收入還可以,雖然在神都不值一提,但在地方上算得上中等偏上的收入,且在市舶司工作也算體面。
趙淩一說招聘吏員,吏部的人就不說話了。
官和吏,吏部管的主要是官員,吏員這部分真的很少管。
除非某位吏員做出巨大貢獻,破格提拔為官員之類的。
景侍郎瞪他:「要那麼多人,你真的有地方安排?」
趙淩理所當然:「當然有啊。現在大運河沿岸的碼頭都還沒鋪滿,只能算是勉強夠用。今年逐步建設大江沿岸碼頭。西川運河已經開通,距離能走貨船應該也要不了多久,接下來還有更大一個黑龍澤……整個大虞將來的主要河道都得沿途設立市舶司碼頭。」
他像是沒聽到吏部的官員們嘶嘶抽冷氣抽得跟蛇吐信子一樣,繼續說道,「明年我要去海州開一個新的市舶司衙門,到時候南方的糧食就能夠通過海運送往北方。」
有機會的話,他想去寧吳國看看,據說還真有人過去種地了。
順利的話,能從寧吳國進口糧食。
「海運?那漕運怎麼辦?」
「漕運還是漕運啊。海上只是能走更大的船而已。」採用蒸汽動力,能夠帶動更大的船隻,裝運更多的貨物。
「更大的船?有多大?」
「現在能有1.3萬石左右。」其實最新款已經可以裝到1.7萬石,大概相當於後世的一千噸。
相較於後世的貨船,千噸級別是小船,並不能夠滿足大量的貨運需求,只能走走內河航道。
現在這樣的「小船」卻得走近海航道。
當然現在的社會生產力沒那麼高,千噸級的船夠用了。
「趙瑞瑞你騙人!」眾人不信。
趙茂聽得要翻白眼:「這有什麼好騙的?漣河口海港就停著好幾艘,去了就能看到。」
可惜他在碼頭待了沒幾天,就被老爹派人抓回來考試,心情就很不愉快。
他還想多走走多看看,多積累積累。
現在好了,他只能勉強考個探花,證明自己跟老爹一樣菜。
他必然比他爹強!
再給他三年,必然能考上狀元!
臭爹!
一場對壘以趙家兄弟完勝告終。
鑑於現在官府人手不足,明年九月增開一次恩科。
市舶司可以自主招聘吏員。
市舶司現在管理的人員和範圍巨大,對應官員的官職進行上調。
趙淩這個市舶司使升至從四品,其他官員職位相應上調。
趙淩愣了一下:「我能升官了?」
吏部一眾官員聽得笑出聲:「你都幹了六年五品了,肯定得升官。」
看上去趙淩只是升了一級,其實市舶司使原來只是從五品,現在變成了從四品。
而同樣的品階,也分上下。
現在的市舶司使是從四品上。
不過趙淩這麼升官,沒人能說不合理。
主要是再不升官,是真的壓不住了。
趙淩做出那麼多實實在在的功績都不升官,那別的官員怎麼好意思升官?
說出去沒道理啊。
趙淩自己倒是對升不升官沒啥訴求。
其他人看他驚訝過後一點高興的情緒都沒有,感到奇怪:「怎麼了?從四品的位置還太低嗎?」倒也不是不能商量。
畢竟現在的市舶司已經變成了一個相當龐大的衙門,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對於整個大虞的影響力也非常巨大,無論是南來北往的客貨運輸,還是源源不斷從海外運來的奇珍異寶等等。
商貿的繁榮帶來的是大量的人口找到了能夠養家餬口的工作。
碼頭的特殊性也讓一部分人為了謀生離開原本的宗族社會,更多的以小家庭為單位生活。
這對上層統治階級來說,更加易於管理。
對於實際在市舶司碼頭工作並且生活的人來說,這裡是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地方。
無論男女,只要勤勞,就能找到足以謀生的工作;只要勤學,就能學到一技之長。
生活有盼頭,就會降低一些社會風險。
絕大多數老百姓的忍耐力很強,但凡有一點希望能夠活下去,他們就不會選擇鋌而走險。
天生壞種肯定也有,只是總體社會面貌是平靜祥和的。
加上未來市舶司還要在繼續擴張,從四品的官職確實是可以再繼續上調。
趙淩有些奇怪地看著問完話之後,真的在認真考慮的景侍郎:「能提高到什麼程度?三品?」這不就跟他爹一樣了嗎?
「三品也不是不……」景侍郎向來是贊成論功行賞,熬資歷的都是無用之輩。
既然趙淩有才華,當然得給予對應的官職予以肯定。
「不行。」這次是顧潥開口,「先從四品吧。明年大考,你把市舶司再擴大一下規模,到時候給你再往上提,別人也說不出話來。」
趙淩知道這算是結論,規規矩矩地謝恩。
顧潥看他:「怎麼?瞧著還不滿意?」
趙淩語氣輕鬆:「這不是想著三品的話,就能跟我爹一樣了嘛~」內心激動搓手。
果然他比老爹強!
他現在分店……呸,是市舶司辦事處已經很成熟了,從選擇地址、建造碼頭、培訓人員,到招商引資、規範市場,都有專業團隊在做。
趙婉瑜現在借著夫家的名頭,承接了碼頭的建造工作,賺得盆滿缽滿,就是心思愈發活絡,準備出海,天天琢磨著堵趙淩,讓幫忙造一艘蒸汽大船。
這次趙淩回神都,趙婉瑜也來了。
趙淩在宮裡面扯皮完回家,趙婉瑜正被趙婉蝶帶著偷草莓,背後還跟著慢慢。
「小蝶你就不能教點好的?」現在來家裡玩的大人孩子,頭一件事情就偷草莓。
現在草莓已經推廣了出去,並且成為小琉璃宮的標配。趙婉蝶自己家也種上了,非得要來這兒偷。
明明可以大大方方地吃,偏偏一個比一個偷感更重。
難道偷著吃能更好吃嗎?
趙婉瑜哈哈大笑:「晚了,我已經學會了。來,我帶帳本過來了,在這兒看還是去書房看?」
趙淩一聽就頭大:「說了生意你自己做,怎麼還要賴上我?」
「傻不傻?送你錢你都不要。」趙婉瑜出嫁多年,如今比起姑娘時候的技術宅,說話做事已經非常幹練。
她這種幹練跟當家主母不一樣,而是完全的當家人的姿態。
趙淩只能帶著她去書房對帳,想著趙婉瑜分給他的利,問:「我也不在乎這點錢,你留著自己花不好?」
書房裡早就有趙婉瑜帶來的一位大管事,姓黃,四十來歲,和趙婉瑜的夫家同姓,但不是同族,是趙婉瑜自己另外找的。
聞言,黃大管事笑道:「也就你們姐弟倆,會為了錢推來推去。別家親兄弟為了錢都能鬧起來。」這話是實話,也是恭維他們姐弟敢情好。
有外人,趙淩也不再多說。
不過趙淩看到趙婉瑜送過來的錢,等黃大管事離開書房後,就跟趙婉瑜笑道:「你這麼往外送錢,婆家沒意見?」
趙婉瑜對他眨了眨眼:「有意見他們也不敢提。得虧你給我弄了個縣主的身份,不然我在婆家過日子,受委屈談不上,但真的沒法像現在這樣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