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他忽然見得門外黑影閃動,鬼鬼祟祟的不知站在那裡做什麼,當下喊道:「小薊,你在外邊兒磨磨蹭蹭做什麼呢!」
屋外響動了一聲,小薊絆著了門檻,磕磕巴巴的進來了,差點還摔跤:「楊、楊世子……」
寧離跟著看過去,好不疑惑:「你這平地都打跌嗎?」目光下移,落到了小薊手上,見到害得小薊差點摔了的罪魁禍首,不免詢問道:「這是抱著什麼呢……」
小薊趕緊進來,將懷中抱著的物事一托:「郎君,這是昨日裴郎君家的侍從取來的,說是要今天給您。」
寧離輕輕地「咦」了一聲:「他沒與我說呀……」
雖是這般說著,心中已生出了幾分好奇來。也不知行之囑咐小薊收來的,究竟是什麼物事。
那雕花木盒四四方方,十寸有餘,甚是狹長,上刻山水樓閣、蟲魚花鳥,高低錯落,栩栩如生,此時迎天光照映,金絲奪目,兼之芬芳撲鼻,端的是華美無匹。
單看這雕畫已是難得的珍品,也不知是何等的寶玩,被貯藏於其間。
楊青鯉看了又看,終於將「這大抵是宮中敕造」一句給吞了回去。想來也知道,這金絲楠木錦盒是陛下予以寧離的,是宮中之物,當真半點也不稀奇。
寧離也起了幾分興致:「這是什麼?」
小薊十分誠實:「不知道,裴郎君沒有說。」
但既已經給了寧離,那如何處置,肯定也是他的權力。
寧離撥開了當中的黃銅搭扣,起開那錦盒後,當先見得是一隻長長的下拉條。
他登時也愣住。
楊青鯉就在一旁,將木盒中光景盡收於眼底,想起寧離夜探皇宮的目標,再想想陛下那予取予求的態度,漸漸生出個猜測:「這送與你的……是一幅畫麼?」
雖是問著,但心中其實有八|九分篤定。
寧離倒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不善文辭,更不是那些個對書畫真跡痴醉著迷的人呀?
也不知行之是作何要送這畫卷與他。
那念頭將將轉過,忽然間有所醒悟,正逢楊青鯉在邊上開口:「打開看看罷,你應當會喜歡的。」
寧離不知為何心怦怦直跳,小心翼翼取出那下拉條,一寸寸緩慢展開來。
卷首所探,正是杏花開滿頭。
料峭寒意未曾消,細雨弄花梢,微風剪剪,綠雲擾擾,旌旗飄,僧衣揺,劍意浩。
還有個西蕃胡僧,耷頭拉腦。
瑩白指尖微微一頓,他已經明白,這畫卷上究竟繪著的是什麼……
是畫聖弟子吳彥之,元熙十九年見了佛會後,心中激盪,潑墨所繪的《春歸建初圖》。
他曾經數度被勾起興趣,卻從來都無緣得見,未料想,會以這種方式,突如其來的到了他的手中。
長卷一望而無盡頭,教人目眩而神迷。筆墨流轉間,彷佛將人帶到了當日的盛景。
與建初寺曾見過的有些相似,但又截然不同。
便是一向跳脫的楊青鯉,這時候也禁不住小心翼翼,屏住呼吸。無怪乎其他,只因這畫卷太過傳神、又太過珍貴,教人竟有些不敢觸碰。
「春歸建初……」寧離喃喃道。
「錯不了。」
那是手忙腳亂間將好些個長桌拼到了一處,終於能承載這曼妙絕倫的畫卷。此時楊青鯉正在長桌末端,聞言伸手,似是想要觸碰卻有所顧忌,終於道:「阿離,你過來看。」卻是招呼寧離到他的那一端來。
手指欲要落下,又十分猶豫,到底還是虛虛的浮在半空中。
楊青鯉道:「你看這落款,還有印章。」
無可辯駁的,吳彥之的鈐印。
宮中所藏,一貫不為外人所見,更何況……楊青鯉心道,既然陛下都已經將《春歸建初圖》送出,又怎麼會拿贗品將人打發了呢?
前一日寧離還想著法子偷偷摸摸的去看,這一遭便正大光明到了他手上。
這委實是……
恩寵深隆。
。
千迴百轉不知如何說,楊青鯉最終道:「難怪你老念著他,他待你果然是不同……」
「青鯉。」寧離喊他,先前要看畫是膽大包天,如今畫真到了手上,卻又遷延躊躇,「這是不是太珍貴了些。」
楊青鯉輕哼了一聲,心道原來你也曉得這物事珍貴?哼道:「那當然了……吳彥之傳世最有名的一幅呢。」
說完卻沒聽見答語,只因案前的人,全副心神已沉入了那畫中去。
終卷的孤傲劍客,當中的少年將軍,至於畫首……正是那風華皎然的僧人。
身在凡世,卻不染塵埃。
寧離目不轉睛的盯著那畫卷,好一會兒了,才終於回神。卻見楊青鯉並不曾與他一般看畫,反而是饒有興致的將他盯著。
見寧離目光,楊青鯉也不慌不忙,懶洋洋道:「如何,這下你可心滿意足了?」
寧離不知為何,總覺得楊青鯉似乎有些揶揄,可又像只是他的錯覺。
只訥訥道:「你說什麼呢。」
所以到最後,還是麻煩了行之。
。
他面上露出些猶豫糾結的神色,悉數落入了楊青鯉的眼中,倒是弄得楊青鯉好生納悶兒。
這怎的了?心心念念的畫卷到了手中,怎麼開心了沒有多久,反而瞻顧了起來?
楊青鯉道:「怎的了,阿離?千金一擲呢,你也不欣喜麼。」
寧離搖了搖頭:「不是的,行之應當是借給我。他之前與我說過,若我真的想看,他可以替我從宮中借來一觀。」
楊青鯉:「……」
。
「是是是。」楊青鯉從善如流,瘋狂點頭,「你說的都沒有錯。」
他還能說什麼,他只能附和著說對。
儘管眼睛已經瞥著邊上的小薊,心想,他可沒聽到,小薊抱著那雕花金絲楠盒來時,有提及那位「裴郎君」,說了要還啊?
有的借出是完璧歸趙,而有的借出……
人家主人根本沒提「借」字呢。
恐怕陛下將這幅畫卷拿出來的時候,就沒有想過再拿回去。
。
他那點頭的應答甚是敷衍,寧離哪裡看不出來。
寧離瞪他:「你當我說笑的呢!」
楊青鯉頓時告饒:「哪有,哪有,我真心實意的呢!」伸手一指那畫卷上,誇張道:「哇,阿 離,你快看,這少年將軍真是英姿颯爽器宇軒昂,你知不知道他是誰呀!」
寧離想說這也太假了,這語氣跟哄三歲小孩兒一樣,轉移話題也是這麼轉移的麼?
結果一低頭見那畫中人英朗眉目、鐵甲寒衣,頓時樂滋滋道:「是我阿耶!算你有眼光……」
楊青鯉成功糊弄過這一節。
。
寧離被打了個岔,注意力又回到那畫上,此時有了吳彥之原作,忍不住與先前在建初寺里見過的一點點對比。
只是他對這書畫文墨的,著實是一竅不通。
看來看去了,也只能隱隱約約的琢磨出來,絹紙畫卷上的神韻,彷佛更加宛轉靈動。
元熙十九年,建初佛會,那故事熱鬧極了,可他總覺得,那其中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麼。分明那時,他還未曾來到這世間。
上一次的家書里,已經去問了阿耶,可是阿耶的回信,遲遲都沒有到建鄴來。
也不知是路上被什麼事給耽擱。
。
「寧寧來了。」
還是昨日的地方,那別有洞天的幽篁館,曲徑深處,清風習習,綠竹猗猗。
那軒中身影清越,正在攬袖烹茶。
寧離被分了一杯,只是燙得緊,於是暫且先擱在案上。
只聽裴昭徐徐問道:「怎麼想起來上了那樣一道摺子?」
寧離「哦」了一聲,倒是半點不意外,裴昭已經知道了。
暗衛嘛,還是已經做到了統領的那一種,長耳飛目,消息靈通,不稀奇,不稀奇。
寧離托著臉,半點也沒有隱瞞:「行之,你說陛下他寬宏大度,所以我選擇坦誠以待啦。」
那語調輕快得很,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活潑,像銀鈴曳曳,像花梢翩翩。
裴昭目光低垂,掠過他雪白的面頰。
的確是坦白極了,與他先前所想的,一般無二。
他沉吟道:「……你便是這般坦白的?將所有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
當時聽聞寧離上摺的新鮮已經忘卻,可其中的內容裴昭記得清楚,開門見山就是請罪。
那摺子字不如何,寫得倒是情真意切,通篇看下來,就是一個意思:夜闖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他這沙州寧氏小頑劣一手策劃,陛下若是要罰,那他一人做事一人當,千萬勿要殃及旁人,至於楊青鯉,那就是個迫不得已被威脅了的小可憐。
若如寧離所說,那是他強搶了楊青鯉寶物,又威脅楊青鯉在建春門外等,沒想到撞見了蕭九齡,迫不得已在淨居寺藏了一晚上。
屋外響動了一聲,小薊絆著了門檻,磕磕巴巴的進來了,差點還摔跤:「楊、楊世子……」
寧離跟著看過去,好不疑惑:「你這平地都打跌嗎?」目光下移,落到了小薊手上,見到害得小薊差點摔了的罪魁禍首,不免詢問道:「這是抱著什麼呢……」
小薊趕緊進來,將懷中抱著的物事一托:「郎君,這是昨日裴郎君家的侍從取來的,說是要今天給您。」
寧離輕輕地「咦」了一聲:「他沒與我說呀……」
雖是這般說著,心中已生出了幾分好奇來。也不知行之囑咐小薊收來的,究竟是什麼物事。
那雕花木盒四四方方,十寸有餘,甚是狹長,上刻山水樓閣、蟲魚花鳥,高低錯落,栩栩如生,此時迎天光照映,金絲奪目,兼之芬芳撲鼻,端的是華美無匹。
單看這雕畫已是難得的珍品,也不知是何等的寶玩,被貯藏於其間。
楊青鯉看了又看,終於將「這大抵是宮中敕造」一句給吞了回去。想來也知道,這金絲楠木錦盒是陛下予以寧離的,是宮中之物,當真半點也不稀奇。
寧離也起了幾分興致:「這是什麼?」
小薊十分誠實:「不知道,裴郎君沒有說。」
但既已經給了寧離,那如何處置,肯定也是他的權力。
寧離撥開了當中的黃銅搭扣,起開那錦盒後,當先見得是一隻長長的下拉條。
他登時也愣住。
楊青鯉就在一旁,將木盒中光景盡收於眼底,想起寧離夜探皇宮的目標,再想想陛下那予取予求的態度,漸漸生出個猜測:「這送與你的……是一幅畫麼?」
雖是問著,但心中其實有八|九分篤定。
寧離倒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不善文辭,更不是那些個對書畫真跡痴醉著迷的人呀?
也不知行之是作何要送這畫卷與他。
那念頭將將轉過,忽然間有所醒悟,正逢楊青鯉在邊上開口:「打開看看罷,你應當會喜歡的。」
寧離不知為何心怦怦直跳,小心翼翼取出那下拉條,一寸寸緩慢展開來。
卷首所探,正是杏花開滿頭。
料峭寒意未曾消,細雨弄花梢,微風剪剪,綠雲擾擾,旌旗飄,僧衣揺,劍意浩。
還有個西蕃胡僧,耷頭拉腦。
瑩白指尖微微一頓,他已經明白,這畫卷上究竟繪著的是什麼……
是畫聖弟子吳彥之,元熙十九年見了佛會後,心中激盪,潑墨所繪的《春歸建初圖》。
他曾經數度被勾起興趣,卻從來都無緣得見,未料想,會以這種方式,突如其來的到了他的手中。
長卷一望而無盡頭,教人目眩而神迷。筆墨流轉間,彷佛將人帶到了當日的盛景。
與建初寺曾見過的有些相似,但又截然不同。
便是一向跳脫的楊青鯉,這時候也禁不住小心翼翼,屏住呼吸。無怪乎其他,只因這畫卷太過傳神、又太過珍貴,教人竟有些不敢觸碰。
「春歸建初……」寧離喃喃道。
「錯不了。」
那是手忙腳亂間將好些個長桌拼到了一處,終於能承載這曼妙絕倫的畫卷。此時楊青鯉正在長桌末端,聞言伸手,似是想要觸碰卻有所顧忌,終於道:「阿離,你過來看。」卻是招呼寧離到他的那一端來。
手指欲要落下,又十分猶豫,到底還是虛虛的浮在半空中。
楊青鯉道:「你看這落款,還有印章。」
無可辯駁的,吳彥之的鈐印。
宮中所藏,一貫不為外人所見,更何況……楊青鯉心道,既然陛下都已經將《春歸建初圖》送出,又怎麼會拿贗品將人打發了呢?
前一日寧離還想著法子偷偷摸摸的去看,這一遭便正大光明到了他手上。
這委實是……
恩寵深隆。
。
千迴百轉不知如何說,楊青鯉最終道:「難怪你老念著他,他待你果然是不同……」
「青鯉。」寧離喊他,先前要看畫是膽大包天,如今畫真到了手上,卻又遷延躊躇,「這是不是太珍貴了些。」
楊青鯉輕哼了一聲,心道原來你也曉得這物事珍貴?哼道:「那當然了……吳彥之傳世最有名的一幅呢。」
說完卻沒聽見答語,只因案前的人,全副心神已沉入了那畫中去。
終卷的孤傲劍客,當中的少年將軍,至於畫首……正是那風華皎然的僧人。
身在凡世,卻不染塵埃。
寧離目不轉睛的盯著那畫卷,好一會兒了,才終於回神。卻見楊青鯉並不曾與他一般看畫,反而是饒有興致的將他盯著。
見寧離目光,楊青鯉也不慌不忙,懶洋洋道:「如何,這下你可心滿意足了?」
寧離不知為何,總覺得楊青鯉似乎有些揶揄,可又像只是他的錯覺。
只訥訥道:「你說什麼呢。」
所以到最後,還是麻煩了行之。
。
他面上露出些猶豫糾結的神色,悉數落入了楊青鯉的眼中,倒是弄得楊青鯉好生納悶兒。
這怎的了?心心念念的畫卷到了手中,怎麼開心了沒有多久,反而瞻顧了起來?
楊青鯉道:「怎的了,阿離?千金一擲呢,你也不欣喜麼。」
寧離搖了搖頭:「不是的,行之應當是借給我。他之前與我說過,若我真的想看,他可以替我從宮中借來一觀。」
楊青鯉:「……」
。
「是是是。」楊青鯉從善如流,瘋狂點頭,「你說的都沒有錯。」
他還能說什麼,他只能附和著說對。
儘管眼睛已經瞥著邊上的小薊,心想,他可沒聽到,小薊抱著那雕花金絲楠盒來時,有提及那位「裴郎君」,說了要還啊?
有的借出是完璧歸趙,而有的借出……
人家主人根本沒提「借」字呢。
恐怕陛下將這幅畫卷拿出來的時候,就沒有想過再拿回去。
。
他那點頭的應答甚是敷衍,寧離哪裡看不出來。
寧離瞪他:「你當我說笑的呢!」
楊青鯉頓時告饒:「哪有,哪有,我真心實意的呢!」伸手一指那畫卷上,誇張道:「哇,阿 離,你快看,這少年將軍真是英姿颯爽器宇軒昂,你知不知道他是誰呀!」
寧離想說這也太假了,這語氣跟哄三歲小孩兒一樣,轉移話題也是這麼轉移的麼?
結果一低頭見那畫中人英朗眉目、鐵甲寒衣,頓時樂滋滋道:「是我阿耶!算你有眼光……」
楊青鯉成功糊弄過這一節。
。
寧離被打了個岔,注意力又回到那畫上,此時有了吳彥之原作,忍不住與先前在建初寺里見過的一點點對比。
只是他對這書畫文墨的,著實是一竅不通。
看來看去了,也只能隱隱約約的琢磨出來,絹紙畫卷上的神韻,彷佛更加宛轉靈動。
元熙十九年,建初佛會,那故事熱鬧極了,可他總覺得,那其中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麼。分明那時,他還未曾來到這世間。
上一次的家書里,已經去問了阿耶,可是阿耶的回信,遲遲都沒有到建鄴來。
也不知是路上被什麼事給耽擱。
。
「寧寧來了。」
還是昨日的地方,那別有洞天的幽篁館,曲徑深處,清風習習,綠竹猗猗。
那軒中身影清越,正在攬袖烹茶。
寧離被分了一杯,只是燙得緊,於是暫且先擱在案上。
只聽裴昭徐徐問道:「怎麼想起來上了那樣一道摺子?」
寧離「哦」了一聲,倒是半點不意外,裴昭已經知道了。
暗衛嘛,還是已經做到了統領的那一種,長耳飛目,消息靈通,不稀奇,不稀奇。
寧離托著臉,半點也沒有隱瞞:「行之,你說陛下他寬宏大度,所以我選擇坦誠以待啦。」
那語調輕快得很,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活潑,像銀鈴曳曳,像花梢翩翩。
裴昭目光低垂,掠過他雪白的面頰。
的確是坦白極了,與他先前所想的,一般無二。
他沉吟道:「……你便是這般坦白的?將所有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
當時聽聞寧離上摺的新鮮已經忘卻,可其中的內容裴昭記得清楚,開門見山就是請罪。
那摺子字不如何,寫得倒是情真意切,通篇看下來,就是一個意思:夜闖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他這沙州寧氏小頑劣一手策劃,陛下若是要罰,那他一人做事一人當,千萬勿要殃及旁人,至於楊青鯉,那就是個迫不得已被威脅了的小可憐。
若如寧離所說,那是他強搶了楊青鯉寶物,又威脅楊青鯉在建春門外等,沒想到撞見了蕭九齡,迫不得已在淨居寺藏了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