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尤其宋逢林向來覺少,哪個點都精神抖擻,問:「你困嗎?困的話我來開。」
陳韻一腳油門拐上高速:「沒事,也就一個小時而已。」
又突然想到:「爸媽到寧江的第一年,14號線還沒開通,他倆聽人說森林公園那片有一家能自己摘草莓的特別甜,坐公交過去的,回來跟我說這要在老家都能奔省城去了。」
這也是很多老人從農村到大城市無法適應的原因。他們從前的世界太小,初來乍到一切距離都被拉遠,那麼大卻仿佛沒有容身之處。
宋逢林:「爸媽算是很能跑的了,李東說他媽來了一年多,連進家門口的地鐵站都犯暈。」
陳韻:「也不容易的,他倆剛來的時候別說地鐵,公交都坐錯過好多次。有一回末班車坐到新區去,那邊鬼影都還沒有,回程的車叫不到,我半夜從學校打車過去接。」
說來神奇,就這麼幾句話,宋逢林腦海里
好像有畫面。
他想岳父母下車的時候一定不是馬上打電話,老兩口會相互牽著在東南西北找找辦法,實在沒招了才找女兒,然後聽話地在原地邊嘮嗑邊等。
陳韻半夜過去的,回學校就進不了宿舍,只能到父母租的房子裡湊合。那個地方據說很小,但樓下有一家很好吃的燒烤,他們大概會吃一頓美美的宵夜,坐在一起談天說地。
每當想到這些,宋逢林都不會遺憾沒有參與她從前人生的機會,因為知道那時的自己並不能給她更多。
他道:「你好,爸媽也好。」
陳韻沒想到他有那麼多的發散思維,順著說:「你老婆好,你爸媽也好。同喜同喜。」
宋逢林其實還有很多想說的,但考慮到她在開車,止住話頭:「我不吵你,你專心開。」
心裡卻沒有一秒停止想起剛結婚的時候,岳父母都有工作,一個是不住家的阿姨,一個在裝修隊當小工。辛苦活,收入尚且過得去,再加上陳韻在外企工資不錯,一家三口掙得跟宋逢林持平。
那年回老家過年,長輩其實有點衣錦還鄉的意思,出於客氣把女婿捧得高高的,逢人就說他有多好。
不管哪家的親戚關係,都是有點難以形容的,自然有人起鬨:「那你們現在能享福養老了。」
劉迎霞鏗鏘有力:「那不行,我們不給孩子拖後腿的。」
他們不是說面子話,十年來貫徹執行。
人到中年,多數家庭的一地雞毛,基本都是因為不能所有人擰成一股繩過日子。
有小心思有計較是人之常情,但陳韻從沒體會過,也不知道有多麼的難能可貴。
說實話,宋逢林是很羨慕她,也慶幸是她。
他沒得到過的東西太多,有些哀嘆童年的人偶爾也能榨出一絲溫暖,以至於成為無法逃離原生家庭的理由。
但他真的沒有,回憶里永遠籠罩著一片灰灰的的天。
出於此,他很願意尊重岳父母在故鄉的生活,盡全力滿足他們在老家的虛榮心,哪怕為難之處也要硬著頭皮上。
--
車上坐著一家四口,陳韻一路都開得不快,比預計時間還晚十五分鐘才到家。
駕駛座的窗戶剛降下,她爸媽就迎上來:「小崽累不累啊?逢林餓不餓啊?哎呀寶寶睡覺呢。」
下一秒,陳星月姐弟倆的眼睛像閃電一樣睜開,出於父母平常的教育沒敢自己拉開車門,撲騰得像兩隻猴子。
陳勇忠劉迎霞一左一右打開門各抱一個,也沒忘記雨露均沾跟大的兩個說話。
陳韻擺擺手:「不用寒暄,直接帶走吧,讓我們消停會。」
劉迎霞嗔怪:「是誰一直跟我說能行的。」
陳韻一臉無辜:「反正不是我。」
行行行,她說不是就不行。
劉迎霞只問:「餓不餓?我煮粉墊一墊?」
陳韻:「不用,也快吃晚飯了。」
又說:「你們進去吧,我拿行李。」
哪用她出力,宋逢林一個人全搞定。
他扛著箱子來來回回跑二樓,最後叉著腰:「沒有電梯確實累。」
農村不乏富人,大家在蓋房子這件事上尤其肯花錢,村里好幾戶人家都有電梯。
但陳韻當時考慮到到底住得不多,設備放著容易老化生鏽,二來只有區區的兩層半,配個電梯實在有點大材小用,因此一票否決這個提議。
現在看來,是有點對不起壯勞力。
她伸出手豎個大拇指以示安慰:「加油,你是最棒的。」
宋逢林:「正好健身了。」
說完這句他一口氣把樓梯口的箱子都推進房間,按了下門口的燈。
陳韻跟在他後面,看著一塵不染的屋子:「自建房就是寬敞。」
他們住的是個大套間,進門處有小書房和大衣帽間,往裡走才是臥室和洗手間。
二樓這間房是最大的,另外兩間沒有書房是給陳星月姐弟倆的。
哪怕這樣,他倆上回回來都被這種空曠嚇到,堅決不肯像在寧江時自己睡。
想到這兒,陳韻:「不該把孩子的行李拿上來的,他們估計晚上要跟爺爺奶奶睡。」
宋逢林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錯雜,在晚上中間夾燈泡和再跑一趟中間只思考兩秒,就決定:「那我再拿下去。」
跑得夠快的,陳韻心想果然有健身就是不一樣,干起活來英姿颯爽。
她光是開車就有點禁不住,也懶得現在把箱子裡的東西倒騰出來,行使這個家掌上明珠的最大權利,到一樓的沙發上癱著玩手機,徹底大解放。
劉迎霞從廚房切了水果出來,擺在客廳的茶几上:「晚上想吃什麼?」
陳韻笑嘻嘻:「我固定三件套啊,你肯定買了。」
一手養大的女兒,劉迎霞還能不知道口味,但每次還是習慣性問一句,再按順序到女婿。
宋逢林累得有點出汗,剛從洗手間洗完臉出來,抹一把滴下來的水:「我吃肉。」
劉迎霞頓時心疼:「是該多吃點肉,都瘦了。」
她看誰都瘦,還堅稱孫子孫女必然瘦了有十斤,晚飯使勁地給他們夾菜。
小朋友們剛到家就跟著爺爺在院子裡撒歡踢球,食慾正好大開,很給面子敞開肚皮。
心疼得劉迎霞連女婿都罵:「看給孩子餓的。」
陳韻跟著幫腔:「看給娃餓的。」
她故意帶點佟湘玉口音,宋逢林憋不住想笑,垂著頭掩蓋不住肩膀在動。
陳韻見此立刻發難:「哎呀,居然還敢笑,可見沒反省。媽,罰他三天不許吃飯。」
劉迎霞拍她的手:「你也不乖,少說話多吃飯。」
但一家人在一起,誰的話也不少,連細碎的日常也能翻出來花。
第66章
吃過飯,老兩口想帶孩子去村裡的籃球場乘涼遛一遛。
陳韻樂於撒手,往沙發上一趟:「再見了諸位。」
宋逢林的天平朝她傾斜,把小朋友的保溫杯遞給長輩:「那我也在家吧。」
劉迎霞:「行,柜子里有零食,冰箱還有西瓜和柚子,我給你們切?」
宋逢林:「剛吃飽,等會我再切。」
也行,他們這麼大人了,劉迎霞也沒什麼好叮囑的,兩代人相攜而去。
人一走,安靜得池塘的蛙叫和樹上的蟬鳴都吱吱哇哇的。
陳韻聽著也不嫌煩,自顧自玩手機,眼角餘光看見宋逢林手背在身後滿客廳踱步。
她道:「你這樣很像大領導。」
宋逢林垂頭看肚子,覺得最近的努力應該讓自己已經初步脫離了大領導的範疇,收收腹,肩胛骨像蝴蝶一樣展開,企圖讓整個人顯得更挺拔:「這樣呢?」
陳韻笑:「我是說你走四方步啦。」
宋逢林:「什麼叫四方步?」
陳韻:「就狄仁傑那樣的。」
能舉的例子很多,偏偏是狄仁傑。
宋逢林不自覺嘆口氣,沒料到聲音還挺大。
陳韻放下手機:「誇你你還嘆氣。」
宋逢林:「你誇我像狄仁傑,我……」
他對這位演員沒有意見,但此刻真的很難開心得起來。
陳韻:「我是說你走路好看!肩特別挺,不像有的男生長得高,脖子就往下縮!」
哦,是這個啊。
宋逢林尷尬撓撓臉:「不好意思,我們胖子比較敏感。」
說起來,他體重暴漲不是一兩年,但陳韻好像還是第一次聽他用「胖子」這種自稱來調侃,心想原來他會介意這件事,說:「現在已經不是胖子了。」
宋逢林早上出門的時候剛稱過,露出點興奮:「已經瘦了二十五斤。」
距離他說要減肥才兩個月,成果就如此斐然。
陳韻坐不住,撲騰一下站起來:「我胖了兩斤!」
宋逢林沒敢說覺得她太瘦了,嘴上安慰:「我都沒看出來。」
別人更加不可能。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陳韻一腳油門拐上高速:「沒事,也就一個小時而已。」
又突然想到:「爸媽到寧江的第一年,14號線還沒開通,他倆聽人說森林公園那片有一家能自己摘草莓的特別甜,坐公交過去的,回來跟我說這要在老家都能奔省城去了。」
這也是很多老人從農村到大城市無法適應的原因。他們從前的世界太小,初來乍到一切距離都被拉遠,那麼大卻仿佛沒有容身之處。
宋逢林:「爸媽算是很能跑的了,李東說他媽來了一年多,連進家門口的地鐵站都犯暈。」
陳韻:「也不容易的,他倆剛來的時候別說地鐵,公交都坐錯過好多次。有一回末班車坐到新區去,那邊鬼影都還沒有,回程的車叫不到,我半夜從學校打車過去接。」
說來神奇,就這麼幾句話,宋逢林腦海里
好像有畫面。
他想岳父母下車的時候一定不是馬上打電話,老兩口會相互牽著在東南西北找找辦法,實在沒招了才找女兒,然後聽話地在原地邊嘮嗑邊等。
陳韻半夜過去的,回學校就進不了宿舍,只能到父母租的房子裡湊合。那個地方據說很小,但樓下有一家很好吃的燒烤,他們大概會吃一頓美美的宵夜,坐在一起談天說地。
每當想到這些,宋逢林都不會遺憾沒有參與她從前人生的機會,因為知道那時的自己並不能給她更多。
他道:「你好,爸媽也好。」
陳韻沒想到他有那麼多的發散思維,順著說:「你老婆好,你爸媽也好。同喜同喜。」
宋逢林其實還有很多想說的,但考慮到她在開車,止住話頭:「我不吵你,你專心開。」
心裡卻沒有一秒停止想起剛結婚的時候,岳父母都有工作,一個是不住家的阿姨,一個在裝修隊當小工。辛苦活,收入尚且過得去,再加上陳韻在外企工資不錯,一家三口掙得跟宋逢林持平。
那年回老家過年,長輩其實有點衣錦還鄉的意思,出於客氣把女婿捧得高高的,逢人就說他有多好。
不管哪家的親戚關係,都是有點難以形容的,自然有人起鬨:「那你們現在能享福養老了。」
劉迎霞鏗鏘有力:「那不行,我們不給孩子拖後腿的。」
他們不是說面子話,十年來貫徹執行。
人到中年,多數家庭的一地雞毛,基本都是因為不能所有人擰成一股繩過日子。
有小心思有計較是人之常情,但陳韻從沒體會過,也不知道有多麼的難能可貴。
說實話,宋逢林是很羨慕她,也慶幸是她。
他沒得到過的東西太多,有些哀嘆童年的人偶爾也能榨出一絲溫暖,以至於成為無法逃離原生家庭的理由。
但他真的沒有,回憶里永遠籠罩著一片灰灰的的天。
出於此,他很願意尊重岳父母在故鄉的生活,盡全力滿足他們在老家的虛榮心,哪怕為難之處也要硬著頭皮上。
--
車上坐著一家四口,陳韻一路都開得不快,比預計時間還晚十五分鐘才到家。
駕駛座的窗戶剛降下,她爸媽就迎上來:「小崽累不累啊?逢林餓不餓啊?哎呀寶寶睡覺呢。」
下一秒,陳星月姐弟倆的眼睛像閃電一樣睜開,出於父母平常的教育沒敢自己拉開車門,撲騰得像兩隻猴子。
陳勇忠劉迎霞一左一右打開門各抱一個,也沒忘記雨露均沾跟大的兩個說話。
陳韻擺擺手:「不用寒暄,直接帶走吧,讓我們消停會。」
劉迎霞嗔怪:「是誰一直跟我說能行的。」
陳韻一臉無辜:「反正不是我。」
行行行,她說不是就不行。
劉迎霞只問:「餓不餓?我煮粉墊一墊?」
陳韻:「不用,也快吃晚飯了。」
又說:「你們進去吧,我拿行李。」
哪用她出力,宋逢林一個人全搞定。
他扛著箱子來來回回跑二樓,最後叉著腰:「沒有電梯確實累。」
農村不乏富人,大家在蓋房子這件事上尤其肯花錢,村里好幾戶人家都有電梯。
但陳韻當時考慮到到底住得不多,設備放著容易老化生鏽,二來只有區區的兩層半,配個電梯實在有點大材小用,因此一票否決這個提議。
現在看來,是有點對不起壯勞力。
她伸出手豎個大拇指以示安慰:「加油,你是最棒的。」
宋逢林:「正好健身了。」
說完這句他一口氣把樓梯口的箱子都推進房間,按了下門口的燈。
陳韻跟在他後面,看著一塵不染的屋子:「自建房就是寬敞。」
他們住的是個大套間,進門處有小書房和大衣帽間,往裡走才是臥室和洗手間。
二樓這間房是最大的,另外兩間沒有書房是給陳星月姐弟倆的。
哪怕這樣,他倆上回回來都被這種空曠嚇到,堅決不肯像在寧江時自己睡。
想到這兒,陳韻:「不該把孩子的行李拿上來的,他們估計晚上要跟爺爺奶奶睡。」
宋逢林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錯雜,在晚上中間夾燈泡和再跑一趟中間只思考兩秒,就決定:「那我再拿下去。」
跑得夠快的,陳韻心想果然有健身就是不一樣,干起活來英姿颯爽。
她光是開車就有點禁不住,也懶得現在把箱子裡的東西倒騰出來,行使這個家掌上明珠的最大權利,到一樓的沙發上癱著玩手機,徹底大解放。
劉迎霞從廚房切了水果出來,擺在客廳的茶几上:「晚上想吃什麼?」
陳韻笑嘻嘻:「我固定三件套啊,你肯定買了。」
一手養大的女兒,劉迎霞還能不知道口味,但每次還是習慣性問一句,再按順序到女婿。
宋逢林累得有點出汗,剛從洗手間洗完臉出來,抹一把滴下來的水:「我吃肉。」
劉迎霞頓時心疼:「是該多吃點肉,都瘦了。」
她看誰都瘦,還堅稱孫子孫女必然瘦了有十斤,晚飯使勁地給他們夾菜。
小朋友們剛到家就跟著爺爺在院子裡撒歡踢球,食慾正好大開,很給面子敞開肚皮。
心疼得劉迎霞連女婿都罵:「看給孩子餓的。」
陳韻跟著幫腔:「看給娃餓的。」
她故意帶點佟湘玉口音,宋逢林憋不住想笑,垂著頭掩蓋不住肩膀在動。
陳韻見此立刻發難:「哎呀,居然還敢笑,可見沒反省。媽,罰他三天不許吃飯。」
劉迎霞拍她的手:「你也不乖,少說話多吃飯。」
但一家人在一起,誰的話也不少,連細碎的日常也能翻出來花。
第66章
吃過飯,老兩口想帶孩子去村裡的籃球場乘涼遛一遛。
陳韻樂於撒手,往沙發上一趟:「再見了諸位。」
宋逢林的天平朝她傾斜,把小朋友的保溫杯遞給長輩:「那我也在家吧。」
劉迎霞:「行,柜子里有零食,冰箱還有西瓜和柚子,我給你們切?」
宋逢林:「剛吃飽,等會我再切。」
也行,他們這麼大人了,劉迎霞也沒什麼好叮囑的,兩代人相攜而去。
人一走,安靜得池塘的蛙叫和樹上的蟬鳴都吱吱哇哇的。
陳韻聽著也不嫌煩,自顧自玩手機,眼角餘光看見宋逢林手背在身後滿客廳踱步。
她道:「你這樣很像大領導。」
宋逢林垂頭看肚子,覺得最近的努力應該讓自己已經初步脫離了大領導的範疇,收收腹,肩胛骨像蝴蝶一樣展開,企圖讓整個人顯得更挺拔:「這樣呢?」
陳韻笑:「我是說你走四方步啦。」
宋逢林:「什麼叫四方步?」
陳韻:「就狄仁傑那樣的。」
能舉的例子很多,偏偏是狄仁傑。
宋逢林不自覺嘆口氣,沒料到聲音還挺大。
陳韻放下手機:「誇你你還嘆氣。」
宋逢林:「你誇我像狄仁傑,我……」
他對這位演員沒有意見,但此刻真的很難開心得起來。
陳韻:「我是說你走路好看!肩特別挺,不像有的男生長得高,脖子就往下縮!」
哦,是這個啊。
宋逢林尷尬撓撓臉:「不好意思,我們胖子比較敏感。」
說起來,他體重暴漲不是一兩年,但陳韻好像還是第一次聽他用「胖子」這種自稱來調侃,心想原來他會介意這件事,說:「現在已經不是胖子了。」
宋逢林早上出門的時候剛稱過,露出點興奮:「已經瘦了二十五斤。」
距離他說要減肥才兩個月,成果就如此斐然。
陳韻坐不住,撲騰一下站起來:「我胖了兩斤!」
宋逢林沒敢說覺得她太瘦了,嘴上安慰:「我都沒看出來。」
別人更加不可能。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