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樂安三十六年,春闈放榜,我出門赴宴。
請客的是戶部尚書謝秦的兒子謝文,榜上有名,入了殿試。按我朝律例,每年考生中只取十人入殿試,入殿試者必得官職。因殿試往往在放榜一月之後舉行,慶賀的事情便都放在了殿試結果出來之前——
待殿試名次出來,考生便立即上任了。
謝文他爹在朝中做官,這種事情本不應張揚,所以沒在府上設宴,選中的是一間叫榆春樓的小酒樓,為求清淨,整個酒樓都被包了下來,門口站著的都是他家的下人,只開了一扇小門,走進去,還專門有點禮的台子。
「硯台?」那下人接過我包好的盒子,麵皮隱隱一抽,對著我打量了又打量,白眼翻上去又翻下來:「恕小人眼拙,閣下……」
「他是我三哥,當朝三皇子,晉王殿下。」
我轉頭,瞧見景杉,也就是我的五弟,下了轎,笑盈盈走了過來。那僕役向他行了禮,又轉頭對著我,臉刷地白了,剛要張口說點什麼,又叫景杉給打斷了。
「我三皇兄平常不愛走動,別說是你,你家主子也不一定見過,本王替他免你失禮之罪了。」
他拉著我大搖大擺往樓上走,我與他邊走邊聊,走到一半才反應過來——
得,這廝比我還摳,什麼都沒帶就來了。
景杉似是看透我心中所想,拉著我的袖子一本正經道:「皇兄,咱們清白做人,不要授人於柄啊……」
話沒說完,門口又進來一人,容顏俊美,束一頂白玉冠,一襲青衣,袖子上滾了一圈金邊,張口就叫了一聲「晉王殿下」。
我跟景杉就這樣看著賀櫟山隨手往那點禮的僕從懷裡丟了一個金燦燦的盒子,快步走了過來。
景杉眼珠子就隨著那盒子下墜的方向轉了一圈,轉過頭道:「安王這是捎的什麼禮?「
賀櫟山回頭看了一眼,回了一句:「沒什麼,一顆夜明珠。」
景杉捂住心口,一副天塌下來的樣子,我笑道:「瞧瞧人家安王,禮數比你周全。」
「三哥,」景杉有氣無力地鬆開我的袖子,「我要是有他那樣有錢,整個京城你決計不能找到比我禮數還周全的人。」
安王賀櫟山,常為人說道的優點有三個。
一是有錢。
二是有錢。
三還是有錢。
賀櫟山他爹是太祖賜封的異姓王,風光無限,又老來得子,只有他這麼一個寶貝,從小寵得沒邊。傳聞他小時候喜歡夜明珠,他爹四方搜羅,一時珠價大漲,後來他帶著滿箱子夜明珠去了淮隱河,又一顆顆的將珠子扔進湖中,十分天真無忌地道,吃了我的珠子,這些魚就能發光了。
此事被好事之人作詩流傳,賀櫟山一躍成為臨安紈絝之首,連一向不言人是非的太傅都說過一句話,安王一世英名,皆毀於其子之手。「以珠飼魚」更是被引為典故,算得上是十分辱人臉面的諷詞。
唯有景杉對他頗為欽佩,說是「前朝趙玉金屋養狗,如今賀櫟山以珠飼魚。明珠值千金,這樣比起來還是我朝能人輩出,更勝一籌」。
再說回景杉。
我父皇膝下五子一女,景杉是最不像話的一個。讀書不行,騎射不會,還時常逃課,曾氣得徐司業當堂暈厥,醒後棄卷離宮,直言要告老還鄉。他又最會賣乖,父皇拿他沒轍,最後特批他先不入國子監,在寢殿自行參悟一年。
雖是參悟,但還是配了先生,每月另需寫策論一篇交予父皇查閱。大哥二哥都是省得輕重的人,唯我那時候年少無知,允下幫他寫策論欺瞞父皇,最後東窗事發,被罰跪了兩天兩夜。
最最可氣的是,父皇稱他年幼,都是因著我才貪玩好耍,免去了他的責罰。
好在他良心未泯,曉得我都是替他遭罪,便常常給我帶些好玩的物件,對我噓寒問暖,一來二去,幾個兄弟當中,就只有他與我經常走動。
我離京之前一直待在宮中,不像賀櫟山在宮外自在,認識的朋友不多,有什麼郊遊或者聚宴,他便總是將我捎帶上,免得我在京中寂寞。
景杉天性好玩,也是個愛湊熱鬧的主,今天這局謝文沒遞過請帖,是上次吃酒的時候賀櫟山提到京中有個叫謝文的才子,作詩很厲害,景杉便說想見識一下,拉著我一同要來。
來的都是風雅人物,加之顧及我三人身份,席間客氣得很,放不大開,飯吃到一半,景杉又覺得無趣,便一味吃酒,把自己灌醉了,讓我送他回去,賀櫟山於是抽身離席,跟我一起將景杉扶了出去。
他醉到門口,又好像清醒一些了,走路沒那麼軟了,我一時也摸不准他真醉假醉,說了一句「夜明珠掉地上了」。他立馬瞪大了眼睛埋頭去地上找,賀櫟山吭哧一笑,景杉幽幽轉過頭,頂著一臉嫣紅說:「三哥,你又打趣我。」
他再轉過臉跟賀櫟山道:「你怎麼送他這麼貴重的東西。」
他這話說得有意思,仿若賀櫟山的錢跟他有什麼關係似的。
賀櫟山沉吟片刻,道:「平日也少來這等宴席,想來慶祝高中,應景些的也當是風雅之物,家中都是些金銀珠寶,雖藏著幾幅前人的字畫,但都是心愛之物,不太捨得,只有這夜明珠稍稍合適。」
景杉十分疑惑地道:「哪裡合適了?」
賀櫟山神神秘秘道:「康王沒聽說過兩個故事?」
景杉醉醺醺晃著腦袋:「什麼故事?」
賀櫟山舉扇子往空中一點,道:「一個叫囊螢映雪,一個叫鑿壁偷光。有了這珠子,不就不用鑿牆壁,也不用捉螢火蟲了?」
景杉再用幽怨的目光將賀櫟山盯住——饒是他腦子再缺根筋,也明白賀櫟山逗著他玩呢。
我將景杉塞進轎子,吩咐轎夫將他們家王爺好生送回府,等轎子走遠了,轉身跟賀櫟山道:「還是安王考慮得周到,等他謝文窮得用不上油燈的時候,就可以用你送的這顆夜明珠看書了。」
賀櫟山笑道:「殿下說得是。」
他扭頭往酒樓外看了幾眼,問:「殿下沒乘轎子過來嗎?」
我道:「沒。」
賀櫟山道:「緣何?」
我道:「轎子壞了,正教人修呢。」
賀櫟山點了點頭:「夜路獨行不甚方便,殿下若不嫌棄,不如與我同乘?」
我住的宅子有一些遠,他要先將我送回去,馬車行了許久,我喝得不少,也有些倦意,但馬車顛簸,無論如何都無法入睡,車裡空氣悶,我於是掀開車簾透氣。夜裡不知道為何突然下了小雨,就在這一會兒,飄進來綿綿雨絲。
我將車簾放了下來,道:「要不是安王,我還真不知道要怎麼回府。」
「殿下同我客氣什麼。」賀櫟山頓了頓,又道,「殿下出去一躺回來,客氣生分不少,反倒叫我不知如何面對了。」
夜已經深了,周遭寂靜,只有「啪嗒」「啪嗒」的馬蹄聲,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春闈之前,殿下曾經叫我幫忙要過記載全部考生的名錄。」
我轉頭看賀櫟山:「怎麼了?」
他閉著眼,臉頰中央泛著淡淡的紅——大抵也是有些醉了,沉默了好長時間,才又開口道:「我沒有給殿下吳州籍貫考生的名錄。」
我拉開車簾,對車夫呵了一聲「停車」。車停下來,駕車的兩名僕從被我驅使去了遠處的屋檐下等候,車上只剩下了我和賀櫟山兩人。
我撫了撫額頭,下車轉了兩圈,雨不大,雨絲綿綿拍在我腦門上,稍微將我澆清醒了,我再坐上車,儘量平緩地開口:「為何?」
賀櫟山道:「科舉舞弊是大罪。」
我深吸了一口氣,按了按額頭:「你認為有人找我通融,你以為我要徇私?我從吳州回來,你覺得這個考生是吳州人?你倒是好會揣測。」
賀櫟山轉過頭,一雙桃花眼清明無比,一動不動將我看著,道:「殿下如今反應,倒是驗證了我心中猜想。」
我不語。
賀櫟山道:「若真有抱負學問,蠅營狗苟的勾當,斷然是看不上眼的。殿下,科舉事關重大,春闈一到,各大考官家裡面都是拜帖,鑽研之輩四處請託,殿下身居高位,何必為了這種人犯險。」
我嘆一口氣,無奈道:「從未有人找過我要行這方便。」
賀櫟山道:「即便不是此人主動,但讓殿下動了幫忙的心思,又怎麼能說他沒有經營此道呢?」
我道:「安王是想說本王愚鈍,受騙上當。」
賀櫟山道:「小王絕無此意。小王是想說——」
我打斷他:「如今春闈已過,本王就是有力氣也沒處使了,安王若是願意,不知道可否將先前刪去的那部分考生名字重新交給本王看看?」
賀櫟山遲疑片刻 ,道:「殿下若是需要,小王就去給殿下尋來。」
我鬆了一口氣,道:「多謝安王。」
賀櫟山又是沉默,片刻,說:「所以小王說殿下出去一趟,生分不少。」
請客的是戶部尚書謝秦的兒子謝文,榜上有名,入了殿試。按我朝律例,每年考生中只取十人入殿試,入殿試者必得官職。因殿試往往在放榜一月之後舉行,慶賀的事情便都放在了殿試結果出來之前——
待殿試名次出來,考生便立即上任了。
謝文他爹在朝中做官,這種事情本不應張揚,所以沒在府上設宴,選中的是一間叫榆春樓的小酒樓,為求清淨,整個酒樓都被包了下來,門口站著的都是他家的下人,只開了一扇小門,走進去,還專門有點禮的台子。
「硯台?」那下人接過我包好的盒子,麵皮隱隱一抽,對著我打量了又打量,白眼翻上去又翻下來:「恕小人眼拙,閣下……」
「他是我三哥,當朝三皇子,晉王殿下。」
我轉頭,瞧見景杉,也就是我的五弟,下了轎,笑盈盈走了過來。那僕役向他行了禮,又轉頭對著我,臉刷地白了,剛要張口說點什麼,又叫景杉給打斷了。
「我三皇兄平常不愛走動,別說是你,你家主子也不一定見過,本王替他免你失禮之罪了。」
他拉著我大搖大擺往樓上走,我與他邊走邊聊,走到一半才反應過來——
得,這廝比我還摳,什麼都沒帶就來了。
景杉似是看透我心中所想,拉著我的袖子一本正經道:「皇兄,咱們清白做人,不要授人於柄啊……」
話沒說完,門口又進來一人,容顏俊美,束一頂白玉冠,一襲青衣,袖子上滾了一圈金邊,張口就叫了一聲「晉王殿下」。
我跟景杉就這樣看著賀櫟山隨手往那點禮的僕從懷裡丟了一個金燦燦的盒子,快步走了過來。
景杉眼珠子就隨著那盒子下墜的方向轉了一圈,轉過頭道:「安王這是捎的什麼禮?「
賀櫟山回頭看了一眼,回了一句:「沒什麼,一顆夜明珠。」
景杉捂住心口,一副天塌下來的樣子,我笑道:「瞧瞧人家安王,禮數比你周全。」
「三哥,」景杉有氣無力地鬆開我的袖子,「我要是有他那樣有錢,整個京城你決計不能找到比我禮數還周全的人。」
安王賀櫟山,常為人說道的優點有三個。
一是有錢。
二是有錢。
三還是有錢。
賀櫟山他爹是太祖賜封的異姓王,風光無限,又老來得子,只有他這麼一個寶貝,從小寵得沒邊。傳聞他小時候喜歡夜明珠,他爹四方搜羅,一時珠價大漲,後來他帶著滿箱子夜明珠去了淮隱河,又一顆顆的將珠子扔進湖中,十分天真無忌地道,吃了我的珠子,這些魚就能發光了。
此事被好事之人作詩流傳,賀櫟山一躍成為臨安紈絝之首,連一向不言人是非的太傅都說過一句話,安王一世英名,皆毀於其子之手。「以珠飼魚」更是被引為典故,算得上是十分辱人臉面的諷詞。
唯有景杉對他頗為欽佩,說是「前朝趙玉金屋養狗,如今賀櫟山以珠飼魚。明珠值千金,這樣比起來還是我朝能人輩出,更勝一籌」。
再說回景杉。
我父皇膝下五子一女,景杉是最不像話的一個。讀書不行,騎射不會,還時常逃課,曾氣得徐司業當堂暈厥,醒後棄卷離宮,直言要告老還鄉。他又最會賣乖,父皇拿他沒轍,最後特批他先不入國子監,在寢殿自行參悟一年。
雖是參悟,但還是配了先生,每月另需寫策論一篇交予父皇查閱。大哥二哥都是省得輕重的人,唯我那時候年少無知,允下幫他寫策論欺瞞父皇,最後東窗事發,被罰跪了兩天兩夜。
最最可氣的是,父皇稱他年幼,都是因著我才貪玩好耍,免去了他的責罰。
好在他良心未泯,曉得我都是替他遭罪,便常常給我帶些好玩的物件,對我噓寒問暖,一來二去,幾個兄弟當中,就只有他與我經常走動。
我離京之前一直待在宮中,不像賀櫟山在宮外自在,認識的朋友不多,有什麼郊遊或者聚宴,他便總是將我捎帶上,免得我在京中寂寞。
景杉天性好玩,也是個愛湊熱鬧的主,今天這局謝文沒遞過請帖,是上次吃酒的時候賀櫟山提到京中有個叫謝文的才子,作詩很厲害,景杉便說想見識一下,拉著我一同要來。
來的都是風雅人物,加之顧及我三人身份,席間客氣得很,放不大開,飯吃到一半,景杉又覺得無趣,便一味吃酒,把自己灌醉了,讓我送他回去,賀櫟山於是抽身離席,跟我一起將景杉扶了出去。
他醉到門口,又好像清醒一些了,走路沒那麼軟了,我一時也摸不准他真醉假醉,說了一句「夜明珠掉地上了」。他立馬瞪大了眼睛埋頭去地上找,賀櫟山吭哧一笑,景杉幽幽轉過頭,頂著一臉嫣紅說:「三哥,你又打趣我。」
他再轉過臉跟賀櫟山道:「你怎麼送他這麼貴重的東西。」
他這話說得有意思,仿若賀櫟山的錢跟他有什麼關係似的。
賀櫟山沉吟片刻,道:「平日也少來這等宴席,想來慶祝高中,應景些的也當是風雅之物,家中都是些金銀珠寶,雖藏著幾幅前人的字畫,但都是心愛之物,不太捨得,只有這夜明珠稍稍合適。」
景杉十分疑惑地道:「哪裡合適了?」
賀櫟山神神秘秘道:「康王沒聽說過兩個故事?」
景杉醉醺醺晃著腦袋:「什麼故事?」
賀櫟山舉扇子往空中一點,道:「一個叫囊螢映雪,一個叫鑿壁偷光。有了這珠子,不就不用鑿牆壁,也不用捉螢火蟲了?」
景杉再用幽怨的目光將賀櫟山盯住——饒是他腦子再缺根筋,也明白賀櫟山逗著他玩呢。
我將景杉塞進轎子,吩咐轎夫將他們家王爺好生送回府,等轎子走遠了,轉身跟賀櫟山道:「還是安王考慮得周到,等他謝文窮得用不上油燈的時候,就可以用你送的這顆夜明珠看書了。」
賀櫟山笑道:「殿下說得是。」
他扭頭往酒樓外看了幾眼,問:「殿下沒乘轎子過來嗎?」
我道:「沒。」
賀櫟山道:「緣何?」
我道:「轎子壞了,正教人修呢。」
賀櫟山點了點頭:「夜路獨行不甚方便,殿下若不嫌棄,不如與我同乘?」
我住的宅子有一些遠,他要先將我送回去,馬車行了許久,我喝得不少,也有些倦意,但馬車顛簸,無論如何都無法入睡,車裡空氣悶,我於是掀開車簾透氣。夜裡不知道為何突然下了小雨,就在這一會兒,飄進來綿綿雨絲。
我將車簾放了下來,道:「要不是安王,我還真不知道要怎麼回府。」
「殿下同我客氣什麼。」賀櫟山頓了頓,又道,「殿下出去一躺回來,客氣生分不少,反倒叫我不知如何面對了。」
夜已經深了,周遭寂靜,只有「啪嗒」「啪嗒」的馬蹄聲,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春闈之前,殿下曾經叫我幫忙要過記載全部考生的名錄。」
我轉頭看賀櫟山:「怎麼了?」
他閉著眼,臉頰中央泛著淡淡的紅——大抵也是有些醉了,沉默了好長時間,才又開口道:「我沒有給殿下吳州籍貫考生的名錄。」
我拉開車簾,對車夫呵了一聲「停車」。車停下來,駕車的兩名僕從被我驅使去了遠處的屋檐下等候,車上只剩下了我和賀櫟山兩人。
我撫了撫額頭,下車轉了兩圈,雨不大,雨絲綿綿拍在我腦門上,稍微將我澆清醒了,我再坐上車,儘量平緩地開口:「為何?」
賀櫟山道:「科舉舞弊是大罪。」
我深吸了一口氣,按了按額頭:「你認為有人找我通融,你以為我要徇私?我從吳州回來,你覺得這個考生是吳州人?你倒是好會揣測。」
賀櫟山轉過頭,一雙桃花眼清明無比,一動不動將我看著,道:「殿下如今反應,倒是驗證了我心中猜想。」
我不語。
賀櫟山道:「若真有抱負學問,蠅營狗苟的勾當,斷然是看不上眼的。殿下,科舉事關重大,春闈一到,各大考官家裡面都是拜帖,鑽研之輩四處請託,殿下身居高位,何必為了這種人犯險。」
我嘆一口氣,無奈道:「從未有人找過我要行這方便。」
賀櫟山道:「即便不是此人主動,但讓殿下動了幫忙的心思,又怎麼能說他沒有經營此道呢?」
我道:「安王是想說本王愚鈍,受騙上當。」
賀櫟山道:「小王絕無此意。小王是想說——」
我打斷他:「如今春闈已過,本王就是有力氣也沒處使了,安王若是願意,不知道可否將先前刪去的那部分考生名字重新交給本王看看?」
賀櫟山遲疑片刻 ,道:「殿下若是需要,小王就去給殿下尋來。」
我鬆了一口氣,道:「多謝安王。」
賀櫟山又是沉默,片刻,說:「所以小王說殿下出去一趟,生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