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聞笛冒出一身冷汗,想了想,發消息給尤珺,問她知不知道於靜怡會去哪裡。
尤珺說她馬上過來一起找。
聞笛拿鑰匙下樓,在小區門口原地踱了半個小時,一輛計程車停在路邊,尤珺開門下車,朝他跑過來。
兩人商量了一陣,決定還是先去學校。學校離得最近,對於靜怡來說也最熟悉。
「這樣吧,」尤珺說,「你去學堂路西邊,我去東邊,找到了發條消息。」
聞笛點頭同意,尤珺在路邊掃了輛共享單車,用校友卡刷進學校。
西側風景最好。二校門、大禮堂、草坪、荷塘,都是遊客的打卡勝地,常年人滿為患,不過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多,只有稀疏的幾個學生。
尤珺走過水木清華的匾額,看到假山旁那個消瘦的人影,長舒了一口氣。
她給聞笛發了個微信報平安,走到於靜怡旁邊,坐在另一塊假山石上。
「我想過你會不會在這裡,」尤珺說,「還記得嗎?大三的時候,你也是在這找到我的。」
那一年,尤珺在學業和社工的雙重壓迫下,作息崩壞,常年失眠,褪黑素因為經常服用,已經完全失效。實習上司是個繡花枕頭,只能利用打壓實習生的方式獲取成就感,對著她的報告百般挑剔,陰陽怪氣。就在瀕臨崩潰的時候,她發現男朋友劈腿了大一的學妹。他們三個在同一專業,消息瞬間傳遍了外文系。
那天晚上,她突然失聯後,於靜怡也是在這裡找到了她。
於靜怡看著滿塘的荷葉,沉默了一會兒,問:「你當時在想什麼?」
「跟你一樣,」尤珺說,「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覺得老天爺不長眼睛,想到一覺醒來又要看到那個上司,想到全系都知道我被綠了,我就好累,好害怕,好不想看到明天。」
但她沒有跳下去。她們在荷塘邊上坐了一夜,一起看到了明天的日出。
「你還記得你當時說了什麼嗎?」晚春的夜風吹來,荷塘里暗影浮動,尤珺裹緊身上的外套,「人生是幸運還是不幸,到死之前,是沒法下定論的。如果你跳下去了,那你的人生就框死在不幸里了。」
於靜怡盯著池塘,陷入了沉思。尤珺安靜地坐在旁邊,看著月亮一點一點沉下去,沉到樹梢上。
很久之後,於靜怡開口問:「我這麼不幸,是不是因為我經常去追求不屬於我的東西?」
尤珺感覺胸腔里有什麼東西沉重地墜落下去:「你怎麼會這麼想?」
「我非要去劍橋讀書,非要去外交部,」於靜怡說,「我不該奢求的。」
尤珺看了她半晌,暌違五年,對所謂的命運產生了深深的怨恨。「這個世界真是瘋了,居然讓你這樣的人產生這種想法,」她說,「你什麼都值得,最好的機會,最好的平台,本來就應該是你的。」
於靜怡沒說話。資源應該是按照能力分配的,可事實上,她最後什麼都沒得到。
她想起了過年時聞笛說的話:小說里的主人公,我希望他們都失敗。
這很正常,因為他們終究不是主人公,沒有主人公的氣運。她這樣的人要成功,本來就需要一路順遂。高考發揮要正常,選專業要選對,找工作要順利,選的行業要處於上升期,上司要慧眼識才,身體要健康……家裡人要平平安安。其中一個環節出了錯,一切就完了。
她錯了兩個。
尤珺看著她,腦中長久懸著的一個念頭變得越來越清晰。她握住於靜怡的手:「回去讀博吧。」
月色沉寂下來。
很久之後,於靜怡開口說:「你在開玩笑吧。」
「不,」尤珺說,「我知道你一直想做學術,你是我見過最適合做學術的人,你有能力,有天賦,認真踏實肯鑽研,又那麼喜歡語言學,為什麼不回去讀博?」
「我已經放棄了。」
「放棄了不能再撿起來嗎?」尤珺說,「你的導師那麼欣賞你,她也覺得你退學很可惜,你去找她談一談,說不定今年劍橋會給你獎學金。即使劍橋不給,你還可以申請其他有funding的項目。為什麼不試一試?」
「這……」於靜怡說,「不行啊,我讀的是語言學,不是CS,就算我讀出頭了,我去劍橋當了教授,能賺多少錢?它值得我再賠上幾年嗎?」
「你在做你喜歡的事,你實現你的夢想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於靜怡笑了笑:「要是我有錢,這麼想還可以,普通人追求什麼夢想啊。」
「誰說的,」尤珺說,「夢這麼虛無縹緲的東西,本來就是普通人追求的。有錢人才不會追求夢想,對於他們來說,那叫實現目標。」
於靜怡看著她。
「去吧,」尤珺說,「我們兩個裡面,至少得有一個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於靜怡沉默了很久,搖了搖頭。「萬一我今年申不到獎學金怎麼辦?」她說,「我攢了一點錢,但那是給我媽買房子用的。」
「我借給你。」
於靜怡徹徹底底地呆住了。尤珺的表情很嚴肅,就像IPO前的匯報會議。她是認真的。
「那你呢?」於靜怡問,「你不是要攢錢,等到四十歲之後拍電影嗎?」
尤珺笑了起來。「我在拍電影啊,」她說,「我在等一個貧困縣的女孩成為劍橋教授。」
於靜怡看著她,突然有種抱著她嚎啕大哭的衝動。雖然周圍的夜色還是漫無邊際,但她覺得身體是溫暖的,這溫暖撕破了黑暗,在夜裡燃起一束光。
這時,一個人影順著荷塘邊的石板路走過來。女孩們抬頭,看到拿著手機的聞笛。
他把手機遞給於靜怡:「伯母給你打的電話。」
於靜怡接過手機,猶豫著放在耳邊:「媽。」
對面沉默了一瞬,只說了一句:「你去吧。」
於靜怡頓了頓,淚水忽然涌了出來,像衝破堤壩的洪流一樣肆意流淌。
「我知道你在攢錢,想把房子買回來。真是的,那房子本來就是給你讀書用的,你老想著它幹什麼?自己的身體不要了?」對面說,「媽這兩年在姥姥家不也過得挺好嗎?你不給我買房,我就只能住在大街上了?」
「可是……」
「那套房子,你買不買回來,我一輩子都只能住在這個縣城裡,」她說,「你要去更遠的地方。」
於靜怡一邊叫著媽媽一邊落淚。也許這個詞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僅僅是它的聲音,就能治癒一切傷痛。
聞笛看著伏在朋友肩頭痛哭的室友,突然有一種預感。
也許,這一次,獎學金是會出現的。
也許,劇本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也許,冥冥之中有一種修正力,那些錯亂的人和事,經過時間的沉澱,經過無數彎路,終究會回到它該去的地方。
第61章 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
慶祝會推遲了幾個月。
那時,聞笛已經完成了開題報告,而於靜怡正在苦惱如何選擇。她聯繫了劍橋的導師,如果辦理重新入學的手續,她可以試著申請國內留學基金委的獎學金,加上助教的工資,應該足夠生活所需。但她同時找到了瑞士的一個項目,有funding,每月的工資更高一些。那邊的導師很樂意接收她,鑑於她在劍橋修完了一部分課程,可以免掉一些學分要求,不用從頭讀起。
脫離了考公準備和瘋狂上課,於靜怡的臉色比往常亮了許多。
聞笛思來想去,決定把慶祝會和喬遷宴放在一塊辦,不去餐館,就在公寓里弄個便餐,紀念這段黑戶歲月的終結。
聚餐地點在301,參加人員除了3樓住戶,就只有尤珺、宋宇馳和他的水母對象。聞笛看著這個陣容,總覺得是補辦小型婚宴。
宋宇馳一進門就四處曬貓,指著照片上的黑臉暹羅說:「長得像我吧。」仿佛這是他和對象的愛情結晶。
邊城不接受物種隔離的相似度:「哪裡看出來的?」
宋宇馳指著貓貓說:「你看這小黑臉,像不像挖煤工?」
能源動力專業常被戲稱為「燒鍋爐的」。宋宇馳看著貓一臉寵溺:「她是挖煤的,我是燒煤的,這不就是天生的一家人。」
聞笛看著照片十分嫉妒。他也想養貓,但以邊城的潔癖程度,無法接受家裡貓毛四散。
蔣南澤一進門就聽到了江羽房間裡動畫片的聲音,他一個激靈,叫了聲「托馬斯小火車!」,就跑過去盤腿坐下,跟江羽一起跟著汽笛舉起手,發出「嗚嗚」的聲音。
「我喜歡托馬斯。」江羽說。
「好眼光,」蔣南澤誇讚道,「我也喜歡。」
「都別聊了,」聞笛用鍋鏟敲了敲煤氣灶,「過來盛飯。」
電飯鍋上冒著滾滾白煙,邊城拿著飯勺打開鍋蓋,聽到宋宇馳在旁邊讚嘆:「好美的流體啊。」
他舉著手機走過來,打開手電筒照著白煙,沖蔣南澤說:「你看你看。」
尤珺說她馬上過來一起找。
聞笛拿鑰匙下樓,在小區門口原地踱了半個小時,一輛計程車停在路邊,尤珺開門下車,朝他跑過來。
兩人商量了一陣,決定還是先去學校。學校離得最近,對於靜怡來說也最熟悉。
「這樣吧,」尤珺說,「你去學堂路西邊,我去東邊,找到了發條消息。」
聞笛點頭同意,尤珺在路邊掃了輛共享單車,用校友卡刷進學校。
西側風景最好。二校門、大禮堂、草坪、荷塘,都是遊客的打卡勝地,常年人滿為患,不過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多,只有稀疏的幾個學生。
尤珺走過水木清華的匾額,看到假山旁那個消瘦的人影,長舒了一口氣。
她給聞笛發了個微信報平安,走到於靜怡旁邊,坐在另一塊假山石上。
「我想過你會不會在這裡,」尤珺說,「還記得嗎?大三的時候,你也是在這找到我的。」
那一年,尤珺在學業和社工的雙重壓迫下,作息崩壞,常年失眠,褪黑素因為經常服用,已經完全失效。實習上司是個繡花枕頭,只能利用打壓實習生的方式獲取成就感,對著她的報告百般挑剔,陰陽怪氣。就在瀕臨崩潰的時候,她發現男朋友劈腿了大一的學妹。他們三個在同一專業,消息瞬間傳遍了外文系。
那天晚上,她突然失聯後,於靜怡也是在這裡找到了她。
於靜怡看著滿塘的荷葉,沉默了一會兒,問:「你當時在想什麼?」
「跟你一樣,」尤珺說,「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覺得老天爺不長眼睛,想到一覺醒來又要看到那個上司,想到全系都知道我被綠了,我就好累,好害怕,好不想看到明天。」
但她沒有跳下去。她們在荷塘邊上坐了一夜,一起看到了明天的日出。
「你還記得你當時說了什麼嗎?」晚春的夜風吹來,荷塘里暗影浮動,尤珺裹緊身上的外套,「人生是幸運還是不幸,到死之前,是沒法下定論的。如果你跳下去了,那你的人生就框死在不幸里了。」
於靜怡盯著池塘,陷入了沉思。尤珺安靜地坐在旁邊,看著月亮一點一點沉下去,沉到樹梢上。
很久之後,於靜怡開口問:「我這麼不幸,是不是因為我經常去追求不屬於我的東西?」
尤珺感覺胸腔里有什麼東西沉重地墜落下去:「你怎麼會這麼想?」
「我非要去劍橋讀書,非要去外交部,」於靜怡說,「我不該奢求的。」
尤珺看了她半晌,暌違五年,對所謂的命運產生了深深的怨恨。「這個世界真是瘋了,居然讓你這樣的人產生這種想法,」她說,「你什麼都值得,最好的機會,最好的平台,本來就應該是你的。」
於靜怡沒說話。資源應該是按照能力分配的,可事實上,她最後什麼都沒得到。
她想起了過年時聞笛說的話:小說里的主人公,我希望他們都失敗。
這很正常,因為他們終究不是主人公,沒有主人公的氣運。她這樣的人要成功,本來就需要一路順遂。高考發揮要正常,選專業要選對,找工作要順利,選的行業要處於上升期,上司要慧眼識才,身體要健康……家裡人要平平安安。其中一個環節出了錯,一切就完了。
她錯了兩個。
尤珺看著她,腦中長久懸著的一個念頭變得越來越清晰。她握住於靜怡的手:「回去讀博吧。」
月色沉寂下來。
很久之後,於靜怡開口說:「你在開玩笑吧。」
「不,」尤珺說,「我知道你一直想做學術,你是我見過最適合做學術的人,你有能力,有天賦,認真踏實肯鑽研,又那麼喜歡語言學,為什麼不回去讀博?」
「我已經放棄了。」
「放棄了不能再撿起來嗎?」尤珺說,「你的導師那麼欣賞你,她也覺得你退學很可惜,你去找她談一談,說不定今年劍橋會給你獎學金。即使劍橋不給,你還可以申請其他有funding的項目。為什麼不試一試?」
「這……」於靜怡說,「不行啊,我讀的是語言學,不是CS,就算我讀出頭了,我去劍橋當了教授,能賺多少錢?它值得我再賠上幾年嗎?」
「你在做你喜歡的事,你實現你的夢想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於靜怡笑了笑:「要是我有錢,這麼想還可以,普通人追求什麼夢想啊。」
「誰說的,」尤珺說,「夢這麼虛無縹緲的東西,本來就是普通人追求的。有錢人才不會追求夢想,對於他們來說,那叫實現目標。」
於靜怡看著她。
「去吧,」尤珺說,「我們兩個裡面,至少得有一個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於靜怡沉默了很久,搖了搖頭。「萬一我今年申不到獎學金怎麼辦?」她說,「我攢了一點錢,但那是給我媽買房子用的。」
「我借給你。」
於靜怡徹徹底底地呆住了。尤珺的表情很嚴肅,就像IPO前的匯報會議。她是認真的。
「那你呢?」於靜怡問,「你不是要攢錢,等到四十歲之後拍電影嗎?」
尤珺笑了起來。「我在拍電影啊,」她說,「我在等一個貧困縣的女孩成為劍橋教授。」
於靜怡看著她,突然有種抱著她嚎啕大哭的衝動。雖然周圍的夜色還是漫無邊際,但她覺得身體是溫暖的,這溫暖撕破了黑暗,在夜裡燃起一束光。
這時,一個人影順著荷塘邊的石板路走過來。女孩們抬頭,看到拿著手機的聞笛。
他把手機遞給於靜怡:「伯母給你打的電話。」
於靜怡接過手機,猶豫著放在耳邊:「媽。」
對面沉默了一瞬,只說了一句:「你去吧。」
於靜怡頓了頓,淚水忽然涌了出來,像衝破堤壩的洪流一樣肆意流淌。
「我知道你在攢錢,想把房子買回來。真是的,那房子本來就是給你讀書用的,你老想著它幹什麼?自己的身體不要了?」對面說,「媽這兩年在姥姥家不也過得挺好嗎?你不給我買房,我就只能住在大街上了?」
「可是……」
「那套房子,你買不買回來,我一輩子都只能住在這個縣城裡,」她說,「你要去更遠的地方。」
於靜怡一邊叫著媽媽一邊落淚。也許這個詞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僅僅是它的聲音,就能治癒一切傷痛。
聞笛看著伏在朋友肩頭痛哭的室友,突然有一種預感。
也許,這一次,獎學金是會出現的。
也許,劇本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也許,冥冥之中有一種修正力,那些錯亂的人和事,經過時間的沉澱,經過無數彎路,終究會回到它該去的地方。
第61章 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
慶祝會推遲了幾個月。
那時,聞笛已經完成了開題報告,而於靜怡正在苦惱如何選擇。她聯繫了劍橋的導師,如果辦理重新入學的手續,她可以試著申請國內留學基金委的獎學金,加上助教的工資,應該足夠生活所需。但她同時找到了瑞士的一個項目,有funding,每月的工資更高一些。那邊的導師很樂意接收她,鑑於她在劍橋修完了一部分課程,可以免掉一些學分要求,不用從頭讀起。
脫離了考公準備和瘋狂上課,於靜怡的臉色比往常亮了許多。
聞笛思來想去,決定把慶祝會和喬遷宴放在一塊辦,不去餐館,就在公寓里弄個便餐,紀念這段黑戶歲月的終結。
聚餐地點在301,參加人員除了3樓住戶,就只有尤珺、宋宇馳和他的水母對象。聞笛看著這個陣容,總覺得是補辦小型婚宴。
宋宇馳一進門就四處曬貓,指著照片上的黑臉暹羅說:「長得像我吧。」仿佛這是他和對象的愛情結晶。
邊城不接受物種隔離的相似度:「哪裡看出來的?」
宋宇馳指著貓貓說:「你看這小黑臉,像不像挖煤工?」
能源動力專業常被戲稱為「燒鍋爐的」。宋宇馳看著貓一臉寵溺:「她是挖煤的,我是燒煤的,這不就是天生的一家人。」
聞笛看著照片十分嫉妒。他也想養貓,但以邊城的潔癖程度,無法接受家裡貓毛四散。
蔣南澤一進門就聽到了江羽房間裡動畫片的聲音,他一個激靈,叫了聲「托馬斯小火車!」,就跑過去盤腿坐下,跟江羽一起跟著汽笛舉起手,發出「嗚嗚」的聲音。
「我喜歡托馬斯。」江羽說。
「好眼光,」蔣南澤誇讚道,「我也喜歡。」
「都別聊了,」聞笛用鍋鏟敲了敲煤氣灶,「過來盛飯。」
電飯鍋上冒著滾滾白煙,邊城拿著飯勺打開鍋蓋,聽到宋宇馳在旁邊讚嘆:「好美的流體啊。」
他舉著手機走過來,打開手電筒照著白煙,沖蔣南澤說:「你看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