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公主府內的書房正壁,掛著一副極美的畫。
那是沈硯送她的新婚賀禮,她很喜歡那畫上的逍遙意境。
可這畫跡,同眼前的一幅幅字畫,竟重疊起來。
一模一樣的字跡,不知為何,她有些慌亂,但還是強裝鎮定地問眼前曬畫的宮女:
「這些?都是她畫的?」
宮女沉默點頭,長寧公主腦中轟然一炸。
那年母后寢殿外匆匆一面,那雙眼睛……
2
那段她最不願回憶的記憶突然又閃現腦海,地窖,幼童,她狠狠掐著幼童脖頸,她滿眼滔天恨意,那雙眼睛淚眼朦朧,可憐地喚她:「娘親……」
長寧覺得自己的腦袋即將炸開。
怎麼可能,當年她回到京城,昏迷了很久很久,醒來時,她什麼都不願說。
但她心底知道,是那個她恨極了的女娃,將血衣送到了京城。
但她不想去問,那個女娃去了哪裡,後來舅父告訴她,所有和陶莊有關的人,都以被皇兄派人秘密處死。
這是皇室的尊嚴。
那時她想,她死了,也不足以贖罪。
她恨透了和那裡有關的人,甚至,包括她自己。
如果不是魏清,她覺得自己大概一生都無法同一個正常人一般活著。
她瘋了似地跑去找母后,母后剛醒來,看見她的模樣,卻無半分驚訝。
太后將服侍的宮人都打發了出去,殿內只餘下母女二人。
長寧公主看著頭髮花白的母親,眸中痛楚:
「母后,為什麼?」
為什麼要救她,為什麼偷偷把自己最大的恥辱養在宮裡,為什麼讓自己如此痛苦。
她在心底生出一種深深的怨恨。
太后看著自己失而復得的女兒,她望著自己,淚流滿面,痛苦至極。
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當初在地牢看著那雙與長寧相似的眼睛,一個七歲女娃,隻身千里奔赴京城送血衣,她的確是一場冤孽,可錯,真的在她嗎?
七歲的女娃被關在不見天日的地牢半年,她見她第一眼,便看見了那雙眼睛的澄澈,沒有怨恨,沒有期盼,也沒有恐懼。
所以,年過半百的太后娘娘也不知為何,一時心軟,將她帶回了皇宮。
宮中數年,太后讓人教導她讀書識字,她也安守本分,從未生事。
她實在是過於規矩和懂事。
太后有時會想,如果她不是那樣的出生,她應當是會很喜歡這個外孫女的。
而這一點,落冤亦然明白,所以她從來都是恭恭敬敬地喚太后娘娘,她知道太后待她好,但並不親近。
後來戰事起,太后對她說,她本就是一場冤孽,送她去和親,是一場圓滿的ŧűṬū贖罪。
太后一生吃齋念佛,她有著自己篤信的道,所以,她堅信,自己所為,是對的。
可那小小少女來同她道別時,還為她修好了那串碎裂的佛珠,太后在那一刻,終於心生了不忍。
有那麼一刻,太后有點想對她說,可以喚她一聲外祖母。
但最終,太后什麼都沒說。
直到後來,太后得知,她死在了北狄,是皇帝告知她的。
從前皇帝是極為厭惡這個小女娃的,可那日,破天荒地贊了她。
她是為大魏而死的。
皇帝走後,太后覺得有些頭痛,她早早地睡了去。
可那夜疾風驟雨,她被雷聲驚醒,嬤嬤點了安神香,太后望著香,突然發現,自己眼角有些濕潤。
……
3
長寧公主回府後衝進了書房,將那幅掛在書房正壁的畫扯了下來,撕了個粉碎。
她神色癲狂,滿眼的痛苦。
書房外下人跪了一地,魏清趕回來將她緊緊抱在懷中。
長寧公主那顆亂到極致的心才終於安定了幾分,她縮在魏清懷裡,止不住打著哆嗦:
「魏郎,我好痛,好痛……」
魏清看著滿地的狼藉,心疼地抱緊懷中之人,什麼都沒問。
而自那日起,長寧公主的精神便越來越不好,有一日還突然發了狂,將四歲的小嘉玉推倒在地,狠狠掐著她的脖頸。
若非下人及時制止,小嘉玉只怕要被自己的娘親掐死。
而長寧清醒後,便將自己鎖了起來,連魏清也不肯見了。
魏清無奈進了宮,他去見了太后,終於得知了讓長寧如此痛苦的原因。
那晚,他和長寧隔著房門說話。
最初時,長寧說,她什麼都不想聽,她說自己病了,好不了了。
魏清在門外沉默了許久,隔著窗牗上的薄紙,他以手剪影,皎皎月光灑落庭院,長寧公主看見一隻小兔子在窗紙上跳舞。
這是少年時,魏清討她歡心時,最愛做的事。
她的眼淚如決堤,聽見魏清溫柔的聲音:
「阿寧,其實我知道,令你難過的,不止是恨,還有你不願承認的愧,對嗎?」
「你別怕,你要記得,我永遠伴你身側,當初會過去,如今也會過去,總有一日,你會願意坦然面對自己,給自己一點時間,好嗎?」
她的魏郎,是這世上最懂她的人。
經年已去,他一如過往,而她,也應往前走。
4
長寧公主的病漸漸好轉,她和魏清說,想帶著嘉玉去一趟江南,看今年新夏盛開的蓮花。
魏清自然說好。
他們一家人來到江南,如同尋常百姓一般,泛舟湖上,欣賞江南風光。
然而這日,小嘉玉走丟了。
長寧公主急哭了,她對當年的事心有餘悸,所以去哪裡都會帶上足夠的護衛。
可沒想到,素來乖巧的嘉玉被巷子口的一隻黃狗給吸引了,偷偷躲到了馬車下面。
小孩其實都是機靈的,她知道爹娘不讓她和路邊的野狗玩,她悄咪咪地跑到巷子口……
那頭長寧公主和魏清幾乎要將整條街都給翻過來了,還是未找到人。
兩人都心急如焚,顧不得什麼身份跟著護衛滿大街找,魏清還派人去請了當地的縣官。
直到日暮西斜時,長寧公主在客棧外落淚,魏清遠遠看見,一個綠衣衫的姑娘,手裡牽著嘉玉,走了過來。
長寧公主一見到女兒,就抱著她哭得泣不成聲。
魏清卻是驚疑不定地看著送女兒回來的姑娘。
這如何可能。
長寧公主也在這時回過神來,魏清確定了,她是沈落冤。
他小心翼翼地側目看向妻子,妻子面色是出乎意料的平靜。
沈落冤沒有說話,只是輕輕頷首後,便轉身離開了。
身旁妻子仍然平靜地站在原地,只是小嘉玉在喚她娘親,她卻未有反應。
魏清輕輕拉住她的手,道:「去追她吧。」
「我和嘉玉,在這裡等你。」
長寧公主垂下眸,默了片刻,最終,她循著沈落冤離開的方向,追了去。
蓮湖廊橋處,沈落冤在和一位賣蓮蓬的婦人說話。
她們看上去很親近。
長寧公主站在人群中,看見她靠在那婦人的肩上,與她一起剝蓮子,她們似乎在說什麼有趣的事,笑得開懷。
長寧公主沒想到,原來,她也會有這樣肆意柔情的女兒笑。
或許在她心底深處,隱約覺得她應該成長為一個自卑怯懦又小心翼翼的人。
她就這樣靜靜看了許久,直到天色漸暗,餘暉盡散,婦人收攤離開,沈落冤同她告別。
然後,沈落冤朝她走了過來。
她手裡是一個裝了蓮蓬的竹籃,她注視著自己,露出一個柔和的笑:
「這是今日新采的,口感最好。」
那隻竹籃被輕輕擱在了她的裙邊。
她看著面前人放下竹籃後,轉身欲離開,才終於開了口:
「你……」
她還是不知道,自己同她,有何可說。
沈落冤停下腳步,看上去是極為的姿態。
她望著長寧公主,神情溫柔淺淡,她緩緩開口,說出了從很久之前,她就想說的話。
「公主,你既不需要原諒我,也不需要接受我,更無需,因我受困。」
遠處集市人聲鼎沸,人間煙火裊裊,伴隨蓮湖陣陣清香,山水逍遙處,人間冷暖心。
長寧公主立於原地,心上之弦驟然崩斷,情緒翻湧又撕裂,卻又覺得,心生釋懷。
那抹俏麗綠影隱於人海之中,長街盡頭,蓮湖側畔,有人待她歸家。
他們相依相偎,她嬌俏俏同那人撒嬌:「夫君,我好喜歡你呀。」
第20章 番外 2
阿七在很小的時候,是個。
他生下來就沒見過父母,他是被一頭母豹子奶大的。
再大些時,他能走能爬了,母豹子不管他了,他便獨自在山裡捕獵。
可獵物不是那麼好捕的,他那時什麼都不懂,掉入了獵人製作的陷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是沈硯送她的新婚賀禮,她很喜歡那畫上的逍遙意境。
可這畫跡,同眼前的一幅幅字畫,竟重疊起來。
一模一樣的字跡,不知為何,她有些慌亂,但還是強裝鎮定地問眼前曬畫的宮女:
「這些?都是她畫的?」
宮女沉默點頭,長寧公主腦中轟然一炸。
那年母后寢殿外匆匆一面,那雙眼睛……
2
那段她最不願回憶的記憶突然又閃現腦海,地窖,幼童,她狠狠掐著幼童脖頸,她滿眼滔天恨意,那雙眼睛淚眼朦朧,可憐地喚她:「娘親……」
長寧覺得自己的腦袋即將炸開。
怎麼可能,當年她回到京城,昏迷了很久很久,醒來時,她什麼都不願說。
但她心底知道,是那個她恨極了的女娃,將血衣送到了京城。
但她不想去問,那個女娃去了哪裡,後來舅父告訴她,所有和陶莊有關的人,都以被皇兄派人秘密處死。
這是皇室的尊嚴。
那時她想,她死了,也不足以贖罪。
她恨透了和那裡有關的人,甚至,包括她自己。
如果不是魏清,她覺得自己大概一生都無法同一個正常人一般活著。
她瘋了似地跑去找母后,母后剛醒來,看見她的模樣,卻無半分驚訝。
太后將服侍的宮人都打發了出去,殿內只餘下母女二人。
長寧公主看著頭髮花白的母親,眸中痛楚:
「母后,為什麼?」
為什麼要救她,為什麼偷偷把自己最大的恥辱養在宮裡,為什麼讓自己如此痛苦。
她在心底生出一種深深的怨恨。
太后看著自己失而復得的女兒,她望著自己,淚流滿面,痛苦至極。
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當初在地牢看著那雙與長寧相似的眼睛,一個七歲女娃,隻身千里奔赴京城送血衣,她的確是一場冤孽,可錯,真的在她嗎?
七歲的女娃被關在不見天日的地牢半年,她見她第一眼,便看見了那雙眼睛的澄澈,沒有怨恨,沒有期盼,也沒有恐懼。
所以,年過半百的太后娘娘也不知為何,一時心軟,將她帶回了皇宮。
宮中數年,太后讓人教導她讀書識字,她也安守本分,從未生事。
她實在是過於規矩和懂事。
太后有時會想,如果她不是那樣的出生,她應當是會很喜歡這個外孫女的。
而這一點,落冤亦然明白,所以她從來都是恭恭敬敬地喚太后娘娘,她知道太后待她好,但並不親近。
後來戰事起,太后對她說,她本就是一場冤孽,送她去和親,是一場圓滿的ŧűṬū贖罪。
太后一生吃齋念佛,她有著自己篤信的道,所以,她堅信,自己所為,是對的。
可那小小少女來同她道別時,還為她修好了那串碎裂的佛珠,太后在那一刻,終於心生了不忍。
有那麼一刻,太后有點想對她說,可以喚她一聲外祖母。
但最終,太后什麼都沒說。
直到後來,太后得知,她死在了北狄,是皇帝告知她的。
從前皇帝是極為厭惡這個小女娃的,可那日,破天荒地贊了她。
她是為大魏而死的。
皇帝走後,太后覺得有些頭痛,她早早地睡了去。
可那夜疾風驟雨,她被雷聲驚醒,嬤嬤點了安神香,太后望著香,突然發現,自己眼角有些濕潤。
……
3
長寧公主回府後衝進了書房,將那幅掛在書房正壁的畫扯了下來,撕了個粉碎。
她神色癲狂,滿眼的痛苦。
書房外下人跪了一地,魏清趕回來將她緊緊抱在懷中。
長寧公主那顆亂到極致的心才終於安定了幾分,她縮在魏清懷裡,止不住打著哆嗦:
「魏郎,我好痛,好痛……」
魏清看著滿地的狼藉,心疼地抱緊懷中之人,什麼都沒問。
而自那日起,長寧公主的精神便越來越不好,有一日還突然發了狂,將四歲的小嘉玉推倒在地,狠狠掐著她的脖頸。
若非下人及時制止,小嘉玉只怕要被自己的娘親掐死。
而長寧清醒後,便將自己鎖了起來,連魏清也不肯見了。
魏清無奈進了宮,他去見了太后,終於得知了讓長寧如此痛苦的原因。
那晚,他和長寧隔著房門說話。
最初時,長寧說,她什麼都不想聽,她說自己病了,好不了了。
魏清在門外沉默了許久,隔著窗牗上的薄紙,他以手剪影,皎皎月光灑落庭院,長寧公主看見一隻小兔子在窗紙上跳舞。
這是少年時,魏清討她歡心時,最愛做的事。
她的眼淚如決堤,聽見魏清溫柔的聲音:
「阿寧,其實我知道,令你難過的,不止是恨,還有你不願承認的愧,對嗎?」
「你別怕,你要記得,我永遠伴你身側,當初會過去,如今也會過去,總有一日,你會願意坦然面對自己,給自己一點時間,好嗎?」
她的魏郎,是這世上最懂她的人。
經年已去,他一如過往,而她,也應往前走。
4
長寧公主的病漸漸好轉,她和魏清說,想帶著嘉玉去一趟江南,看今年新夏盛開的蓮花。
魏清自然說好。
他們一家人來到江南,如同尋常百姓一般,泛舟湖上,欣賞江南風光。
然而這日,小嘉玉走丟了。
長寧公主急哭了,她對當年的事心有餘悸,所以去哪裡都會帶上足夠的護衛。
可沒想到,素來乖巧的嘉玉被巷子口的一隻黃狗給吸引了,偷偷躲到了馬車下面。
小孩其實都是機靈的,她知道爹娘不讓她和路邊的野狗玩,她悄咪咪地跑到巷子口……
那頭長寧公主和魏清幾乎要將整條街都給翻過來了,還是未找到人。
兩人都心急如焚,顧不得什麼身份跟著護衛滿大街找,魏清還派人去請了當地的縣官。
直到日暮西斜時,長寧公主在客棧外落淚,魏清遠遠看見,一個綠衣衫的姑娘,手裡牽著嘉玉,走了過來。
長寧公主一見到女兒,就抱著她哭得泣不成聲。
魏清卻是驚疑不定地看著送女兒回來的姑娘。
這如何可能。
長寧公主也在這時回過神來,魏清確定了,她是沈落冤。
他小心翼翼地側目看向妻子,妻子面色是出乎意料的平靜。
沈落冤沒有說話,只是輕輕頷首後,便轉身離開了。
身旁妻子仍然平靜地站在原地,只是小嘉玉在喚她娘親,她卻未有反應。
魏清輕輕拉住她的手,道:「去追她吧。」
「我和嘉玉,在這裡等你。」
長寧公主垂下眸,默了片刻,最終,她循著沈落冤離開的方向,追了去。
蓮湖廊橋處,沈落冤在和一位賣蓮蓬的婦人說話。
她們看上去很親近。
長寧公主站在人群中,看見她靠在那婦人的肩上,與她一起剝蓮子,她們似乎在說什麼有趣的事,笑得開懷。
長寧公主沒想到,原來,她也會有這樣肆意柔情的女兒笑。
或許在她心底深處,隱約覺得她應該成長為一個自卑怯懦又小心翼翼的人。
她就這樣靜靜看了許久,直到天色漸暗,餘暉盡散,婦人收攤離開,沈落冤同她告別。
然後,沈落冤朝她走了過來。
她手裡是一個裝了蓮蓬的竹籃,她注視著自己,露出一個柔和的笑:
「這是今日新采的,口感最好。」
那隻竹籃被輕輕擱在了她的裙邊。
她看著面前人放下竹籃後,轉身欲離開,才終於開了口:
「你……」
她還是不知道,自己同她,有何可說。
沈落冤停下腳步,看上去是極為的姿態。
她望著長寧公主,神情溫柔淺淡,她緩緩開口,說出了從很久之前,她就想說的話。
「公主,你既不需要原諒我,也不需要接受我,更無需,因我受困。」
遠處集市人聲鼎沸,人間煙火裊裊,伴隨蓮湖陣陣清香,山水逍遙處,人間冷暖心。
長寧公主立於原地,心上之弦驟然崩斷,情緒翻湧又撕裂,卻又覺得,心生釋懷。
那抹俏麗綠影隱於人海之中,長街盡頭,蓮湖側畔,有人待她歸家。
他們相依相偎,她嬌俏俏同那人撒嬌:「夫君,我好喜歡你呀。」
第20章 番外 2
阿七在很小的時候,是個。
他生下來就沒見過父母,他是被一頭母豹子奶大的。
再大些時,他能走能爬了,母豹子不管他了,他便獨自在山裡捕獵。
可獵物不是那麼好捕的,他那時什麼都不懂,掉入了獵人製作的陷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