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她靠著聞嬤嬤,陸念抱著瓷罐,從水路轉官道,在金燦燦的秋日回到故土。
而這一次,他們一路向中州去,積雪化盡,樹上抽枝,目光所及之處,迎著一片春意盎然。
他們便是在這樣的春景里,踏入了中州地界。
第245章 番外2 這是祖父給我做的(求月票)
元敬去年夏天才來過一趟中州,算是熟門熟路,安排好了住所。
稍作休息後,一行人去了衙門裡。
元敬去歲來時並沒有明確表示身份,拿著塊鎮撫司的腰牌說「調查舊案」。
這次再來,還有衙役認得他。
「還真把舊案給查了啊……」那人與他打招呼。
元敬上前去,道:「巫蠱案翻了,金太師恢復名譽,金家後人要來遷金知州夫婦的靈。」
「金家哪有後人?」
京城發往底下州府的文書告示上寫的都是大事。
金家活下來一個姑娘這樣的,並未在上頭提及,因而中州這裡並不清楚狀況,更不知道那後人就是當年從中州跑了的小丫頭。
「我們指揮使親自來了,」元敬指了指沈臨毓,道,「你把你們大人請出來。」
小吏倒吸了口涼氣,趕緊跑了進去。
不多時,整個州府衙門,大大小小的官,一溜煙全出來了,老老實實站好隊。
王知州心裡直擂鼓。
京中巡按地方,一早就會發文書,他們早早做準備,等人到了從城門口一路迎到衙門裡,這才是尋常規矩。
結果這位指揮使神不知鬼不覺地來了,殺到了衙門裡,他們才知道。
可鎮撫司指揮使的腰牌做不得假,王知州前年入京述職時也見過沈臨毓。
指揮使未必記得他,但王知州還真就認識指揮使。
等王知州領著一眾人行了禮,沈臨毓問他:「十年前金知州夫婦行刑時,負責的是誰?現如今誰最了解狀況?」
王知州在這兒前後做了六年官,確實沒有經歷過當時。
十年時間,官員多有調任,不怎麼變動的是三班六房的吏役。
要麼是自己幹上半輩子,要麼是傳給家中晚輩,正是自成一體的三班六房為地頭蛇,才讓一些外來的、底子不硬的官員做事束手束腳。
當年的幾個老吏都被叫了出來。
「金知州一家確實都伏法、蒙難了。」
「這麼多年了,葬在哪兒,一時還真不知道。」
「後人?不知道啊……」
幾人推脫著,惟有那個去年被元敬撬開了嘴的,縮著脖子不願吭聲。
元敬直接問他:「金家姑娘不是丟了嗎?金夫人急得小產,京中文書下達時,金知州一面操心夫人,一面讓家僕小心打聽姑娘下落,不是嗎?」
那人苦著臉道:「才六歲的娃娃,丟了和死了,也差不多的。小的連金大人葬在哪兒都不知道,他女兒的下落就更……」
話說到一半,突然響起一道清脆的少女聲音。
「我活著,」阿薇起先和陸致一塊,站在陸駿後頭,她又帶著帷帽,也無人注意她,此刻出聲,她便走到前頭來,摘了帽子,道,「我活著,沒死。當年我父母蒙難時,我在不在身邊,我想諸位經歷過當年事的應該都清楚。」
一雙雙眼睛,驟然瞪大看著阿薇。
被人這麼尋上門,這些老吏也不能睜眼說瞎話,指著「大變活人」咬死「假貨冒充」。
阿薇面上沒有多少表情,但一字一句清楚明確。
「我不是來找諸位麻煩的。」
「當年諸位若是竭盡全力尋找、上報,我恐怕無法順利離開中州,平平安安活到今日。」
「不管當時衙門裡存了何種想法,總之,得了好處的是我。」
「我再回中州,只是想知道父母身在何方,當年由誰收殮,葬在何處?」
「我給諸位時間,仔細回憶打聽,但我不想諸位翻上幾夜的舊檔,隨便往城外哪個亂墳崗一指,說我父母就在其中。」
「還請諸位不要讓我失望。」
待阿薇等人離開後,衙門裡炸成了一鍋亂粥。
新來的「不知道」地順理成章、腰杆筆直,老人們眼前發黑、一時無從回憶起。
饒是清楚難找,一連三天都沒有進展,還是讓阿薇著急了下。
陸致接連兩天大清早吃了燉肉,味道雖好,也難免膩味,偏大半夜睡夢裡還是燉肉香氣,蒙頭睡覺都不好使。
沈臨毓去了廚房裡,見阿薇坐在灶前,也搬了把杌子坐下來。
他這幾日也沒有空著,白天一直在衙門裡。
此次來中州,為的是尋找阿薇的父母,並未身擔巡按一職。
不過他閒著也是閒著,乾脆翻看這兩年案卷,也是讓衙門那些官吏都緊一緊皮,別想著敷衍了事。
但是,威懾歸威懾,沈臨毓也不可能撬開那些人的腦袋,看看其中到底裝沒裝有用訊息。
阿薇拿火鉗撥弄著柴火,開口道:「我也不是耐不住性子,只是覺得這麼下去很難有收穫。」
沈臨毓看著她,問:「確實如此,而且一味等著不是你的性格,你向來主動出擊。」
沒有消息,那就去收集消息。
以前在京里,有聞嬤嬤與娘子嬤嬤們嘮家常,有許富德和混街頭的年輕男子們打聽事,甚至阿薇母女兩人也閒不住,盯上誰了就主動尋上門去。
讓她坐等進展,確實不適應。
「我看案卷時想到的,中州府里,認識你父母的不止那些官吏,還有不少百姓,」沈臨毓緩聲道,「收殮一事,也不是只有官吏才做。」
握著火鉗的手頓了下,而後阿薇倏然笑了起來。
「想到一塊去了,」阿薇把火鉗放下,抓住了沈臨毓的手,仔細說她的想法,「我那時年紀小,記得的事很少,但我父親一定是個好官。
他受祖父教養,定不會做個自墮門楣的昏官,他又是當朝太師之子,衙門裡就算有地頭蛇,也不敢在他這裡耍威風。
那兩年,他一定是以他自己的想法來做中州的父母官。
不敢說百姓人人稱頌,但他經手的政務、查辦的案子,總有人會記得他吧?
若是有重大的案子,他主持了公道,那苦主在他和母親去世後,會不會幫著收殮?」
掌心溫暖。
沈臨毓極其自然地反手握住,寬慰道:「既有方向了,那明日你和我一道去衙門,讓他們把令尊經手的案卷都翻出來,記下名字住處,一家家尋、一家家問。」
阿薇頷首。
「現在,你該回去歇覺了,」沈臨毓說著,朝門外抬了抬下顎,「半夜不睡覺,你舅舅擔心。」
才剛剛走到門邊的陸駿聞聲,腳步立刻停下。
他也是被燉肉香氣熏醒的。
想到阿薇又睡不著,陸駿思來想去,起身來看看。
一來,肚子餓了,就著肉湯下碗麵條。
二來,開導開導阿薇。
他沒有那麼會開解人,但酒後好說話,吃飽了也是一個道理。
他們一人一碗麵,吃得身子暖和了、心情舒暢些。
陸駿沒想到,沈臨毓竟然在廚房裡,且還聽到了他猶豫的腳步聲。
他在猶豫什麼呢?
自然是「別做個掃興的大人!」
大姐的話如雷一般響徹腦海,陸駿心一橫,轉過身去:「舅舅沒來過,沒來過!」
說完,三步並兩步離開。
阿薇失笑,站起身來活動了下脖子肩膀,對沈臨毓道:「我這就回去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翌日。
阿薇一道去了衙門裡。
王知州到底配合,但畢竟是老案卷,不好找,找出來的保存狀況也堪憂。
不過,聊勝於無。
陸駿和陸致也來幫忙,從那些七零八落的案卷上找到些訊息,又讓元敬、管事和嬤嬤們去打聽。
如此忙了兩三日,才有了些許進展。
「這婦人被誣告殺夫,全靠金大人還她清白,行刑後的夜裡,她到了法場、想趁著夜色收殮,但法場那兒已經空了。」
「她與附近的人打聽了,說是有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男子來收殮了。」
「那人很是仔細,看著是要好好安葬的模樣。」
阿薇聽了,長長舒了一口氣。
雖然並不清楚那男子是誰,但起碼她知道了,父母遺骨應是有被安葬。
那就還能尋得著。
而這個人,也終於浮出了水面。
一位小吏從自家長輩口中得知,當年曾收過一人銀錢,讓他得以收殮金勝霖夫婦。
那人叫辛躍,自稱是金伯瀚的徒弟。
辛躍並不住在中州首府,他如今住在底下一小縣城中。
阿薇尋上門去。
開門的辛躍看著來人,足足愣了好一會兒,顫抖著聲音問:「是、是阿薇嗎?」
「您認得我?」阿薇訝異。
辛躍的眼眶通紅:「認得、怎麼不認得?你和師母年輕時那麼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而這一次,他們一路向中州去,積雪化盡,樹上抽枝,目光所及之處,迎著一片春意盎然。
他們便是在這樣的春景里,踏入了中州地界。
第245章 番外2 這是祖父給我做的(求月票)
元敬去年夏天才來過一趟中州,算是熟門熟路,安排好了住所。
稍作休息後,一行人去了衙門裡。
元敬去歲來時並沒有明確表示身份,拿著塊鎮撫司的腰牌說「調查舊案」。
這次再來,還有衙役認得他。
「還真把舊案給查了啊……」那人與他打招呼。
元敬上前去,道:「巫蠱案翻了,金太師恢復名譽,金家後人要來遷金知州夫婦的靈。」
「金家哪有後人?」
京城發往底下州府的文書告示上寫的都是大事。
金家活下來一個姑娘這樣的,並未在上頭提及,因而中州這裡並不清楚狀況,更不知道那後人就是當年從中州跑了的小丫頭。
「我們指揮使親自來了,」元敬指了指沈臨毓,道,「你把你們大人請出來。」
小吏倒吸了口涼氣,趕緊跑了進去。
不多時,整個州府衙門,大大小小的官,一溜煙全出來了,老老實實站好隊。
王知州心裡直擂鼓。
京中巡按地方,一早就會發文書,他們早早做準備,等人到了從城門口一路迎到衙門裡,這才是尋常規矩。
結果這位指揮使神不知鬼不覺地來了,殺到了衙門裡,他們才知道。
可鎮撫司指揮使的腰牌做不得假,王知州前年入京述職時也見過沈臨毓。
指揮使未必記得他,但王知州還真就認識指揮使。
等王知州領著一眾人行了禮,沈臨毓問他:「十年前金知州夫婦行刑時,負責的是誰?現如今誰最了解狀況?」
王知州在這兒前後做了六年官,確實沒有經歷過當時。
十年時間,官員多有調任,不怎麼變動的是三班六房的吏役。
要麼是自己幹上半輩子,要麼是傳給家中晚輩,正是自成一體的三班六房為地頭蛇,才讓一些外來的、底子不硬的官員做事束手束腳。
當年的幾個老吏都被叫了出來。
「金知州一家確實都伏法、蒙難了。」
「這麼多年了,葬在哪兒,一時還真不知道。」
「後人?不知道啊……」
幾人推脫著,惟有那個去年被元敬撬開了嘴的,縮著脖子不願吭聲。
元敬直接問他:「金家姑娘不是丟了嗎?金夫人急得小產,京中文書下達時,金知州一面操心夫人,一面讓家僕小心打聽姑娘下落,不是嗎?」
那人苦著臉道:「才六歲的娃娃,丟了和死了,也差不多的。小的連金大人葬在哪兒都不知道,他女兒的下落就更……」
話說到一半,突然響起一道清脆的少女聲音。
「我活著,」阿薇起先和陸致一塊,站在陸駿後頭,她又帶著帷帽,也無人注意她,此刻出聲,她便走到前頭來,摘了帽子,道,「我活著,沒死。當年我父母蒙難時,我在不在身邊,我想諸位經歷過當年事的應該都清楚。」
一雙雙眼睛,驟然瞪大看著阿薇。
被人這麼尋上門,這些老吏也不能睜眼說瞎話,指著「大變活人」咬死「假貨冒充」。
阿薇面上沒有多少表情,但一字一句清楚明確。
「我不是來找諸位麻煩的。」
「當年諸位若是竭盡全力尋找、上報,我恐怕無法順利離開中州,平平安安活到今日。」
「不管當時衙門裡存了何種想法,總之,得了好處的是我。」
「我再回中州,只是想知道父母身在何方,當年由誰收殮,葬在何處?」
「我給諸位時間,仔細回憶打聽,但我不想諸位翻上幾夜的舊檔,隨便往城外哪個亂墳崗一指,說我父母就在其中。」
「還請諸位不要讓我失望。」
待阿薇等人離開後,衙門裡炸成了一鍋亂粥。
新來的「不知道」地順理成章、腰杆筆直,老人們眼前發黑、一時無從回憶起。
饒是清楚難找,一連三天都沒有進展,還是讓阿薇著急了下。
陸致接連兩天大清早吃了燉肉,味道雖好,也難免膩味,偏大半夜睡夢裡還是燉肉香氣,蒙頭睡覺都不好使。
沈臨毓去了廚房裡,見阿薇坐在灶前,也搬了把杌子坐下來。
他這幾日也沒有空著,白天一直在衙門裡。
此次來中州,為的是尋找阿薇的父母,並未身擔巡按一職。
不過他閒著也是閒著,乾脆翻看這兩年案卷,也是讓衙門那些官吏都緊一緊皮,別想著敷衍了事。
但是,威懾歸威懾,沈臨毓也不可能撬開那些人的腦袋,看看其中到底裝沒裝有用訊息。
阿薇拿火鉗撥弄著柴火,開口道:「我也不是耐不住性子,只是覺得這麼下去很難有收穫。」
沈臨毓看著她,問:「確實如此,而且一味等著不是你的性格,你向來主動出擊。」
沒有消息,那就去收集消息。
以前在京里,有聞嬤嬤與娘子嬤嬤們嘮家常,有許富德和混街頭的年輕男子們打聽事,甚至阿薇母女兩人也閒不住,盯上誰了就主動尋上門去。
讓她坐等進展,確實不適應。
「我看案卷時想到的,中州府里,認識你父母的不止那些官吏,還有不少百姓,」沈臨毓緩聲道,「收殮一事,也不是只有官吏才做。」
握著火鉗的手頓了下,而後阿薇倏然笑了起來。
「想到一塊去了,」阿薇把火鉗放下,抓住了沈臨毓的手,仔細說她的想法,「我那時年紀小,記得的事很少,但我父親一定是個好官。
他受祖父教養,定不會做個自墮門楣的昏官,他又是當朝太師之子,衙門裡就算有地頭蛇,也不敢在他這裡耍威風。
那兩年,他一定是以他自己的想法來做中州的父母官。
不敢說百姓人人稱頌,但他經手的政務、查辦的案子,總有人會記得他吧?
若是有重大的案子,他主持了公道,那苦主在他和母親去世後,會不會幫著收殮?」
掌心溫暖。
沈臨毓極其自然地反手握住,寬慰道:「既有方向了,那明日你和我一道去衙門,讓他們把令尊經手的案卷都翻出來,記下名字住處,一家家尋、一家家問。」
阿薇頷首。
「現在,你該回去歇覺了,」沈臨毓說著,朝門外抬了抬下顎,「半夜不睡覺,你舅舅擔心。」
才剛剛走到門邊的陸駿聞聲,腳步立刻停下。
他也是被燉肉香氣熏醒的。
想到阿薇又睡不著,陸駿思來想去,起身來看看。
一來,肚子餓了,就著肉湯下碗麵條。
二來,開導開導阿薇。
他沒有那麼會開解人,但酒後好說話,吃飽了也是一個道理。
他們一人一碗麵,吃得身子暖和了、心情舒暢些。
陸駿沒想到,沈臨毓竟然在廚房裡,且還聽到了他猶豫的腳步聲。
他在猶豫什麼呢?
自然是「別做個掃興的大人!」
大姐的話如雷一般響徹腦海,陸駿心一橫,轉過身去:「舅舅沒來過,沒來過!」
說完,三步並兩步離開。
阿薇失笑,站起身來活動了下脖子肩膀,對沈臨毓道:「我這就回去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翌日。
阿薇一道去了衙門裡。
王知州到底配合,但畢竟是老案卷,不好找,找出來的保存狀況也堪憂。
不過,聊勝於無。
陸駿和陸致也來幫忙,從那些七零八落的案卷上找到些訊息,又讓元敬、管事和嬤嬤們去打聽。
如此忙了兩三日,才有了些許進展。
「這婦人被誣告殺夫,全靠金大人還她清白,行刑後的夜裡,她到了法場、想趁著夜色收殮,但法場那兒已經空了。」
「她與附近的人打聽了,說是有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男子來收殮了。」
「那人很是仔細,看著是要好好安葬的模樣。」
阿薇聽了,長長舒了一口氣。
雖然並不清楚那男子是誰,但起碼她知道了,父母遺骨應是有被安葬。
那就還能尋得著。
而這個人,也終於浮出了水面。
一位小吏從自家長輩口中得知,當年曾收過一人銀錢,讓他得以收殮金勝霖夫婦。
那人叫辛躍,自稱是金伯瀚的徒弟。
辛躍並不住在中州首府,他如今住在底下一小縣城中。
阿薇尋上門去。
開門的辛躍看著來人,足足愣了好一會兒,顫抖著聲音問:「是、是阿薇嗎?」
「您認得我?」阿薇訝異。
辛躍的眼眶通紅:「認得、怎麼不認得?你和師母年輕時那麼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