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姐姐,咱們是不是可以進去堵人了?”懷夏小聲對何念新道是。

  身後精兵簇擁而上,那宮門便終於像是紙糊的似的,被推開了。

  懷夏這是第一次從正門步入宮中。她一手挽著何念新,在精兵的簇擁下,終於與原本高不可攀,而今灰頭土臉的今上對視。

  懷夏微微揚起了下巴,她這應該是她此生的第一次用這樣的角度去與那個男人四目相接,原本在她記憶里威嚴的男人,此刻已經只剩下滿臉陰鷙。

  “不曾想,太后都能與你里通外合。朕懷疑過了後宮裡的每一個妃子,唯獨不曾懷疑過太后……”這男人竟對懷夏道是。

  懷夏也發覺了男人身後沒有太后,也沒有任何一個後宮裡的女人。

  她長嘆一聲:“父皇,您還是懷疑錯了人。皇祖母是為了您好,是您錯了。”她小的時候不敢說,但她現在,已經敢站在這裡,說是這個男人錯了。

  男人提高了聲音:“朕?!”

  不等懷夏或者今上再說什麼,倒是九王爺搶了一步出來。

  兄弟二人已然是多年未見,而今終於見著了彼此,卻也談不得溫情。

  賢王似是念著什麼,伸出手來要攔,卻反而被九王爺給擋下了。九王爺道是:“王兄,你答應過本王,本王才來助你的。”

  他又道是:“皇兄,臣當年便對你說過了,你不適合這個位置,那時你不肯聽我的。現在,臣還是那句話,請你下罪己詔,退位吧。”

  ***

  懷夏拉著何念新,趕緊去後宮。

  太后宮門前也是有侍衛把手,卻是忠於太后的人馬。人數不多,將這小宮殿保護起來,倒是足夠了。見來的並不是今上那邊的人,這些侍衛想了想,卻進去通稟了。

  不多時,門內派人來請他們。

  太后穿著厚重朝服,正襟危坐。身畔是賢、淑二妃,具是坐立不安的模樣。但見來人是懷夏之後,賢妃終於坐不住了,迎了上去。

  她將女兒攬在了懷裡,立刻便潸然淚下。

  太后卻又問道:“外間如何了?”

  這個問題她曾經問過何念新一次了,此時再問,聲音中竟帶了幾絲顫抖。

  “回太后,叛軍已滅,父王和九王叔趕來救駕了。”何念新笑稟。

  老太后終於沒能忍住,也垂了淚。

  便在這時,聽得有宮女來報:“太后,德妃娘娘喜得龍鱗!”

  老太后的淚便終於帶了絲喜悅。

  第111章 壹

  塵封的賢王府終於迎回了主人。

  府中下人不多, 偌大的院落, 很是忙碌了幾日, 才徹底灑掃乾淨。何念新站在自家門口, 叉著腰,往裡望去。

  “你在瞧什麼?還不趕緊進來。”賢王呵她。

  “多瞧幾眼, 以後我可就未必住這兒了。”何念新笑嘻嘻道是,卻也不把話明說, 轉而問自家父王, “父王, 阿娘什麼時候回來呀?”

  賢王給出了一個日子。

  那日一場動亂之後,九王爺竟果然帶走了他那位皇兄。那人自是不情願的, 到了最後, 竟破口大罵起來。賢王被罵多了反賊,倒是也不惱不悲了,只正色道是, 他只忠天下,不忠君。

  罪己詔頒下來, 倒也沒人去追究那詔書究竟是不是果真出自已然退位的太上皇之手。太上皇這些年來留在朝中的臣子已然都是些膽小怕事的傢伙了, 竟無人敢提出異議, 甚至有那些見風就倒的牆頭草已經在琢磨著要擁立九王爺為新帝了。

  便連太后也是看好這個小兒子,偏偏九王爺自己冷著一張臉,拒不肯受,只道是:“本王看得清皇兄不適合,自然也看得清本王自己也不適合那位子。”

  這位王爺甚至不肯在梁京多待, 生怕自己被扣押下似的,拎著太上皇便離開了這一處,又回去了自己的封地。

  賢王倒是不怕被扣下,仍舊施施然留在梁京。他本就是老賢王抱養的孩子,皇位繼承人無論怎麼算也落不到他頭上來。

  而今朝堂上每日為這事吵得厲害。太上皇只剩下兩個幼子,都是德妃膝下,三皇子上回受了驚嚇,而今將自己關在殿中死不肯出門,小皇子又還在襁褓之中,都不堪擔當大業,更何況德妃乃是叛將之女,其父業已伏誅。

  “父王,那你還回不回涼城了?”何念新又問賢王道是。

  賢王瞥她一眼:“若要立幼主,那麼本王最好是留在朝中。”

  滿朝小人,好處是沒那種有膽識的維護太上皇,壞處卻是新皇同樣是近乎無人可用。

  何念新聽了這回答,也不知在想什麼,竟然陷入了沉思似的。

  這時前門有小廝來通稟:“清平公主、三公主來訪。”

  這小廝面露古怪,心道是原先這些公主深藏在深宮,而今竟然都隨意地便出來了。

  何念新這才從沉思中□□,高高興興去迎。

  千曲在城外藏賢王別院藏了些日子,跟賢王府的不少下人混熟了,而今很自在地便進來找人。懷夏倒是迎上了何念新,卻也只是握著她的手,又往賢王這兒來了。

  賢王問道:“清平公主,莫非是來找本王的?”

  “王叔。”懷夏一禮,而後便掏出了一本冊子。

  小冊子薄薄的,乃是懷夏用她那娟秀有骨的字手謄。賢王接過,打開一看,是本花名冊,記了朝上大大小小的官,以及判了此人是否可用,該用在何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