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於這一點,有說那女子難產而亡的,又有說寧王實在不喜那女子滅口了的,總之種種傳言不一。

  而只有某些極少數——

  並且大多是朝中重臣權貴們隱約有些猜測,在知道這個孩子的消息後,想起了那個今年一直在行宮居住的太后。

  寧王和太后之間種種,無有確鑿實證,但一眾老狐狸哪個不是心眼多的跟篩子一樣,早早就察覺出了端倪。

  不過,別管這個孩子是不是太后所生,眼下既然進了寧王府,那就還算是個好消息。

  要是太后將這個孩子放到哪個宗室人家,然後要想方設法把現在龍椅上那位換下去,那就要生亂子了。

  不過轉念一想,當初先帝去時太后都沒這樣做,現在這樣做的可能性不大。

  這個想法,朝臣們清楚,小皇帝周嘉辰更清楚。

  說到底,終歸是僥倖更多。

  搖光躲了大半年的清閒,乍一回宮,險些沒能受住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一頭扎進去開始各種清理安排,還一直惦記著不在身邊的孩子,整日幾乎是度日如年。

  好在她藉口說想見周瑕的孩子,所以他第二天就把孩子帶進了宮,才總算一解她的思念。

  沒孩子的時候還沒感覺,如今有了,只覺那就好像牽著自己的魂一樣,一時不見就惦念的心慌,坐立不安,總想看一眼才能心安。

  不過她也不捨得每天讓周瑕帶著孩子跑來跑去,索性就冠冕堂皇的藉口寧王府沒女主人照顧不好孩子,把孩子留在了身邊。

  這一點更加驗證了某些人的猜測,但誰也沒貿然說。

  他們都在等待,都在看,只要太后和寧王不會因為這個孩子做出一切不該做的事情,那他們就什麼都不會做。

  但若有個萬一——

  因著這個突如其來的孩子,安生了好多年的朝堂隱約又翻滾起了暗涌。

  在這樣的氛圍中,一年又一年過去。

  這個被太后偏愛的寧王獨子被取名為單字一個昭,周昭,在滿歲後寧王親自請旨,將他立為世子。而這位雖然是寧王府世子,卻差不多是在宮中長大的,太后一直將他養在膝下,悉心教導,百般愛護。

  但,太后行止有度,雖寵愛寧王世子昭,卻從未影響到少帝,而少帝周嘉辰更是與這位寧王世子以兄弟相城,感情甚篤。

  對於這件事,史書只記載了寥寥幾筆,後才猜測,應當是因為太后與寧王親若姐弟,而寧王周瑕又是文帝周嘉辰師傅的緣故,是以這對出了名關係好的母子才會對他的世子如此偏愛。

  至於野史中說,太后與寧王有不倫之情,世子乃二人親子這一點,因為沒有證據,所以也只是流傳罷了。

  關於這位世子,史書上記:

  世子昭性沉靜,聰敏過人,丰神俊秀,年十六繼承寧王之位,輔佐陛下,君臣相得。

  至於那位出了名貌美近妖的寧王周瑕為何壯年就將王位給年紀尚少的二字,大多都猜測是因為他英年早逝,而實際上——

  自十三歲後,搖光就將朝事一步一步交給周嘉辰,待他十六歲後,她更是徹底擺脫了攝政這件事,每年帶著人四下去行宮放心小住。

  一直到她的寶貝兒子阿昭十六歲,她更是徹底放下了心,把他往王府一扔,便和周瑕開始滿天下遊玩,雖然說是在行宮,其實誰也不知道鏈各個人跑哪兒去了。要不是每個月還有書信遞往京都,周昭哪裡能坐得住。每到這個時候,彼時已經成家,孩子都十來歲的皇帝周嘉辰和他很有話說,兩人幾乎可以說是同病相憐了——

  當初搖光將他扔在皇宮,周嘉辰就是這個感覺,雖然他現在對朝政已經徹底上手,但也不影響他回憶時的悲憤。

  但有一說一,眼見著母后的親生兒子她都是這樣對待,他心裡舒服多了。

  在偶然一次看透周嘉辰的想法後,周昭心中呵呵。

  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兄長。

  並且將這一點寫進了書信了,控訴那那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

  而此時此刻,搖光正在和周瑕看日出雲海。

  她現在已經不年輕了,這個歲數,哪怕再如何細心的養護,年齡的痕跡也是遮掩不住的,一旁的周瑕也是如此,不過兩人外貌出眾,哪怕有歲月的痕跡,也是很好看的。每每出行,若遇到那嘴巧會說的,都要誇讚一句貴夫婦真是恩愛。

  這個時候,周瑕都會不由開心。

  見著他如此,搖光就也笑了。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二人終老,依舊恩愛不減。

  葬入皇陵的只是一具空棺木,搖光和周瑕擇了一處風景秀麗之地合葬。

  二人,生時不能正大光明的同衾,死後卻要同穴。

  如此,輪迴一遭,也不寂寞。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