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宋阿花繼續道:「發現情況不對勁,我就來求嚴當家救人,他答應了,也幸虧趕上了,若你們已經被關進大牢,再想把你們劫出來就沒這麼簡單了。」
「不瞞你們,嚴當家之所以願意幫我是因為我父親的情面,他生前沒什么正經活計,也是在嚴當家手下賣力的,立過不少功勞,在嚴當家那裡算有幾分薄面,但人畢竟走了,也不能真的指望什麼。」
「剛好,我家屋子雖然偏了些,但離河道近,他一直想要那一片地,和前後打通了蓋貨倉,礙於我父親的關係拉不下臉來談,所以這一次我就去求了他,我把屋子給他,他替我們解決麻煩,不止你們,還有我們三個人,嚴當家答應的條件是把我們五個人送出意州,安全送到我們想去的地方。」
趙明恆插話問到:「既然你有這樣的人脈,之前為何不用?」
這個之前指的是什麼時候趙明恆和宋阿花二人彼此心知肚明,宋阿花深吸一口氣道:「那時候——沒下定決心,忍慣了,突然不忍了,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做了,怕這個怕那個,想這個想那個,不敢離開呆慣了的地方,只想再忍一忍或許就過去了,出去——誰又知道出去以後的後果呢。」
她無聲擦了擦眼角,「但這次不行了,實在是忍不下去。」
若不親手解決了這樁事,她怕今後一生夜夜都無法安眠,所以
她讓那個無恥敗類先永眠了,讓他永遠冰冷地躺在地下,做一個孤魂野鬼,生生世世為他的惡行贖罪。
趙明恆目光微動,若有所思看她一眼。
溫素音並不知曉圍繞小杏兒那樁可怖的醜陋事,以為宋阿花說的是盜匪之事,心中不由深感愧疚,「阿花姑娘,是我們連累了你,區區盜匪而已,你不至於和我們一樣遠走異鄉。」在她看來,他們夫妻二人所惹的麻煩比宋阿花一家的麻煩要大的多,能成功脫逃,是他們占了大便宜。
宋阿花看一眼趙明恆,又看一眼滿臉憂心的溫素音,自嘲道:「蘇娘子,你不用這麼想,我宋阿花不是那種捨己為人的好人,雖然幫了你們,但幫我自己才是最主要的。」
「我也是到了絕地了,除此之外想不出什麼路可以走了,人說樹挪死人挪說,或許換個地方我宋阿花的運道就來了。」她似乎想到什麼,逐漸開心起來,「我這輩子都沒出過意州城,趁這個機會,剛好能見見世面,還有小杏兒,天天被我關著,本來就笨,這樣下去更傻了。」
小杏兒聽到自己名字,噔噔噔跑過來鑽進她懷裡,宋阿花摸摸她腦袋,「可能這就是天意,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再下去也不可能更壞了。」
溫素音心底觸動,聲音懇切:「你說的沒錯,再下去也不可能更壞了,阿花姑娘,我——我之前曾經有過萬念俱灰的時候,甚至想過去死,但你看,我也挺過來了,而且,你還有家裡人陪你,只要熬過去了,只會越來越好的。」
宋阿花眼底淚光閃過,「謝謝你。」她在臉上努力基礎笑來,以一種熱絡的語氣說:「對了,還得趕緊告訴他們往哪個方向去。」
「嚴當家問我想去哪裡,其實我哪知道,我又沒出過遠門,連周圍哪是哪都分不清,你們想去的是哪裡,如果不介意的話,咱們路上一起走吧。」
「我相信你們兩個肯定是有見識的,挑的地方肯定不會錯。」
溫素音和趙明恆異口同聲。
「京城。」
「阿花姑娘,京城如何?」
宋阿花先是一愣,而後很快興奮起來,「京城啊?你們真有膽氣!那可是好地方,肯定很好賺銀子!」
「好,就去京城!我這就和他們說!」
她完全沒有瞻前顧後,仿佛已經看見了白花花的銀子在向她招手,如此樂觀的做派倒是讓溫素音鬆了一口氣,她本來還擔心宋阿花會畏懼去京城而拒絕的。
「對了,阿花姑娘。」溫素音叫停宋阿花的腳步聲,「接下來要一路同行,我們也算是同伴了,你之後就叫我素素吧,其實我真名姓溫,名素音,我夫君姓秦,名秦煜。」
宋阿花眉峰一挑,並未糾結先前的隱瞞,爽朗應下,「素素,秦郎君。」
她走到門邊又回身,「素素,以後也別阿花姑娘阿花姑娘地叫我了,太文雅了我這人不習慣,直接叫我阿花就行。」
待宋阿花走遠,溫素音對趙明恆說:「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是這樣,上午被官差押著的時候我還以為這一次我們定然沒有希望了。」
「這就叫天無絕人之路。」趙明恆說,「我說過,我們會平安到京城。」
溫素音忽而一笑,如霽後天明,「我覺得我的運氣似乎越來越好了。」
第37章 神女
他們被嚴當家安排隨貨船出了意州城,而後轉馬車又走了十多日,這條路線是商隊走慣了的,各處關節都是長年打點著的,因此絲毫沒有碰到任何波折,甚至連盤問他們的人都沒有,這一路走得可以算輕鬆。
趙明恆的傷口也逐漸痊癒,眼前一切都在好轉起來了。
行到錦台府他們下車了,而後又在原地等待了幾天,嚴當家神通廣大,把他們塞進了一艘戲班子進京獻藝的大船上,最後一段路,他們便跟著這戲班坐船從水路進京。
戲班子人多,男女老少都有,帶的傢伙什也繁雜,看起來熱熱鬧鬧的,他們在其中一點也不顯眼。
接應他們的是戲班子的老闆,入京之前,要給他們各自安排身份好混過檢查,宋母成了戲班子裡做飯的,宋阿花是打雜跑腿的。
到了趙明恆這裡老闆有些為難,戲班子裡的年輕男人不管角大角小都是要上台扮上的,趙明恆這氣質實在不像,缺那麼一點味道,更別提他的眼角和常年臉上帶妝的眼角是完全不一樣的,總不能說是戲班子請了個護衛吧?
還有溫素音,一個盲女,在他們這一行雖然少見但也有,一般是唱曲,或者稍微機靈一點的會想辦法拜師學個三弦啦琵琶啦之類,邊彈邊唱。
老闆思索片刻,很快尋了個主意,他從倉庫里翻出來一把閒置的琵琶,讓溫素音抱著。
溫素音懷裡被塞進一把琵琶,木頭做的,觸手圓潤,她愣了一下,垂首不語,依言抱在胸前。
「這樣看著還真有幾分味道,很像那麼回事兒。」老闆先贊了一聲,又掏出剛才一併尋出來的一根簫,讓趙明恆別在腰間。
他後退兩步,端詳了兩人一眼,囑咐道:「我在進城的單子上就說你們兩人是一個小班子,夫妻二人一個彈琴一個吹簫,跟著我們進京一起來賣藝的,若有人上船來檢查,千萬記得,裝得像一些,但也別太高調,抱著東西混人堆里,老老實實縮一邊就可以。」
「你們也不必太擔心,我讓他們儘量把行頭都帶上,熱熱鬧鬧一片,一點都不扎眼。」
的確如老闆所說,到了入城的時候,船上所有人都集合在甲板上等待兵丁上來檢查,高高低低擠成了團。也不止他們這一條船,等待入城的大大小小的船排成了好幾列,甚至還有海上來的異域商人,哭叫聲、說話聲、笑鬧聲,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處,甚至到了讓溫素音的耳朵有些負擔的地步。
這份喧鬧繁華是獨屬於京城的,每一個初到這裡的人都會切實感受到什麼叫大國氣象。
宋阿花一手抓緊小杏兒,一邊趴在船的圍欄上目不轉睛看著周圍所有一切新奇的景象,一秒鐘都不捨得漏過,生平第一次出意州城就看到了京師,這給她這個土包子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
「乖乖,這就是京城啊,這城樓抵我們那裡有五個大了,這裡得有多少人啊!」宋阿花覺得自己這一次賭對了,京城的確是個好地方。
溫素音問:「我怎麼聞到了草料味道,還有——羊在叫的聲音?」
終於順利來到京城腳下,趙明恆的心情也放鬆不少,他抱手站在溫素音身側,聽到她的話,十分樂意替她解惑:「不是羊,是駱駝,是大食國那邊來的駝隊,它們是生活在沙子裡的,大概是第一次坐船吧,都害怕得很。」
「大食國?那是在哪裡?」宋阿花從沒聽過這地方,忍不住插話問到,「趙郎君連大食國都知道?」
「大食國在大雍的西邊,往西域走,出了玉門關後繼續一路向西,要走一年才能到,他們很喜歡中原產的絲綢。」說到這趙明恆帶出幾分志得意滿,「前朝開始兩邊商人來往便很密切,後來由於戰亂斷過幾十年,不過從太祖重新打通商路之後,從西域來的商隊就越來越多了,已經超過了前朝。」
這其中也有他的功勞,當年他帶兵大勝北狄,又主持修整了好幾處重要關隘工事,才使得北狄再無力滋擾,確保商道安然通暢,只是這些此刻此地都不能說出口。
幾人說話間,輪到他們這一艘船了,四個手持長矛的兵士在戲班老闆和船老大一左一右的殷勤簇擁中走了上來。
戲班老闆對這套流程顯然已經十分熟稔了,忙不迭把手裡一疊紙地上,「官爺,咱們鵲喜班是每年都來京城的,去年您也見過,都是原班原樣的人,都在這裡了,您點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瞞你們,嚴當家之所以願意幫我是因為我父親的情面,他生前沒什么正經活計,也是在嚴當家手下賣力的,立過不少功勞,在嚴當家那裡算有幾分薄面,但人畢竟走了,也不能真的指望什麼。」
「剛好,我家屋子雖然偏了些,但離河道近,他一直想要那一片地,和前後打通了蓋貨倉,礙於我父親的關係拉不下臉來談,所以這一次我就去求了他,我把屋子給他,他替我們解決麻煩,不止你們,還有我們三個人,嚴當家答應的條件是把我們五個人送出意州,安全送到我們想去的地方。」
趙明恆插話問到:「既然你有這樣的人脈,之前為何不用?」
這個之前指的是什麼時候趙明恆和宋阿花二人彼此心知肚明,宋阿花深吸一口氣道:「那時候——沒下定決心,忍慣了,突然不忍了,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做了,怕這個怕那個,想這個想那個,不敢離開呆慣了的地方,只想再忍一忍或許就過去了,出去——誰又知道出去以後的後果呢。」
她無聲擦了擦眼角,「但這次不行了,實在是忍不下去。」
若不親手解決了這樁事,她怕今後一生夜夜都無法安眠,所以
她讓那個無恥敗類先永眠了,讓他永遠冰冷地躺在地下,做一個孤魂野鬼,生生世世為他的惡行贖罪。
趙明恆目光微動,若有所思看她一眼。
溫素音並不知曉圍繞小杏兒那樁可怖的醜陋事,以為宋阿花說的是盜匪之事,心中不由深感愧疚,「阿花姑娘,是我們連累了你,區區盜匪而已,你不至於和我們一樣遠走異鄉。」在她看來,他們夫妻二人所惹的麻煩比宋阿花一家的麻煩要大的多,能成功脫逃,是他們占了大便宜。
宋阿花看一眼趙明恆,又看一眼滿臉憂心的溫素音,自嘲道:「蘇娘子,你不用這麼想,我宋阿花不是那種捨己為人的好人,雖然幫了你們,但幫我自己才是最主要的。」
「我也是到了絕地了,除此之外想不出什麼路可以走了,人說樹挪死人挪說,或許換個地方我宋阿花的運道就來了。」她似乎想到什麼,逐漸開心起來,「我這輩子都沒出過意州城,趁這個機會,剛好能見見世面,還有小杏兒,天天被我關著,本來就笨,這樣下去更傻了。」
小杏兒聽到自己名字,噔噔噔跑過來鑽進她懷裡,宋阿花摸摸她腦袋,「可能這就是天意,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再下去也不可能更壞了。」
溫素音心底觸動,聲音懇切:「你說的沒錯,再下去也不可能更壞了,阿花姑娘,我——我之前曾經有過萬念俱灰的時候,甚至想過去死,但你看,我也挺過來了,而且,你還有家裡人陪你,只要熬過去了,只會越來越好的。」
宋阿花眼底淚光閃過,「謝謝你。」她在臉上努力基礎笑來,以一種熱絡的語氣說:「對了,還得趕緊告訴他們往哪個方向去。」
「嚴當家問我想去哪裡,其實我哪知道,我又沒出過遠門,連周圍哪是哪都分不清,你們想去的是哪裡,如果不介意的話,咱們路上一起走吧。」
「我相信你們兩個肯定是有見識的,挑的地方肯定不會錯。」
溫素音和趙明恆異口同聲。
「京城。」
「阿花姑娘,京城如何?」
宋阿花先是一愣,而後很快興奮起來,「京城啊?你們真有膽氣!那可是好地方,肯定很好賺銀子!」
「好,就去京城!我這就和他們說!」
她完全沒有瞻前顧後,仿佛已經看見了白花花的銀子在向她招手,如此樂觀的做派倒是讓溫素音鬆了一口氣,她本來還擔心宋阿花會畏懼去京城而拒絕的。
「對了,阿花姑娘。」溫素音叫停宋阿花的腳步聲,「接下來要一路同行,我們也算是同伴了,你之後就叫我素素吧,其實我真名姓溫,名素音,我夫君姓秦,名秦煜。」
宋阿花眉峰一挑,並未糾結先前的隱瞞,爽朗應下,「素素,秦郎君。」
她走到門邊又回身,「素素,以後也別阿花姑娘阿花姑娘地叫我了,太文雅了我這人不習慣,直接叫我阿花就行。」
待宋阿花走遠,溫素音對趙明恆說:「沒有想到,最後竟然是這樣,上午被官差押著的時候我還以為這一次我們定然沒有希望了。」
「這就叫天無絕人之路。」趙明恆說,「我說過,我們會平安到京城。」
溫素音忽而一笑,如霽後天明,「我覺得我的運氣似乎越來越好了。」
第37章 神女
他們被嚴當家安排隨貨船出了意州城,而後轉馬車又走了十多日,這條路線是商隊走慣了的,各處關節都是長年打點著的,因此絲毫沒有碰到任何波折,甚至連盤問他們的人都沒有,這一路走得可以算輕鬆。
趙明恆的傷口也逐漸痊癒,眼前一切都在好轉起來了。
行到錦台府他們下車了,而後又在原地等待了幾天,嚴當家神通廣大,把他們塞進了一艘戲班子進京獻藝的大船上,最後一段路,他們便跟著這戲班坐船從水路進京。
戲班子人多,男女老少都有,帶的傢伙什也繁雜,看起來熱熱鬧鬧的,他們在其中一點也不顯眼。
接應他們的是戲班子的老闆,入京之前,要給他們各自安排身份好混過檢查,宋母成了戲班子裡做飯的,宋阿花是打雜跑腿的。
到了趙明恆這裡老闆有些為難,戲班子裡的年輕男人不管角大角小都是要上台扮上的,趙明恆這氣質實在不像,缺那麼一點味道,更別提他的眼角和常年臉上帶妝的眼角是完全不一樣的,總不能說是戲班子請了個護衛吧?
還有溫素音,一個盲女,在他們這一行雖然少見但也有,一般是唱曲,或者稍微機靈一點的會想辦法拜師學個三弦啦琵琶啦之類,邊彈邊唱。
老闆思索片刻,很快尋了個主意,他從倉庫里翻出來一把閒置的琵琶,讓溫素音抱著。
溫素音懷裡被塞進一把琵琶,木頭做的,觸手圓潤,她愣了一下,垂首不語,依言抱在胸前。
「這樣看著還真有幾分味道,很像那麼回事兒。」老闆先贊了一聲,又掏出剛才一併尋出來的一根簫,讓趙明恆別在腰間。
他後退兩步,端詳了兩人一眼,囑咐道:「我在進城的單子上就說你們兩人是一個小班子,夫妻二人一個彈琴一個吹簫,跟著我們進京一起來賣藝的,若有人上船來檢查,千萬記得,裝得像一些,但也別太高調,抱著東西混人堆里,老老實實縮一邊就可以。」
「你們也不必太擔心,我讓他們儘量把行頭都帶上,熱熱鬧鬧一片,一點都不扎眼。」
的確如老闆所說,到了入城的時候,船上所有人都集合在甲板上等待兵丁上來檢查,高高低低擠成了團。也不止他們這一條船,等待入城的大大小小的船排成了好幾列,甚至還有海上來的異域商人,哭叫聲、說話聲、笑鬧聲,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處,甚至到了讓溫素音的耳朵有些負擔的地步。
這份喧鬧繁華是獨屬於京城的,每一個初到這裡的人都會切實感受到什麼叫大國氣象。
宋阿花一手抓緊小杏兒,一邊趴在船的圍欄上目不轉睛看著周圍所有一切新奇的景象,一秒鐘都不捨得漏過,生平第一次出意州城就看到了京師,這給她這個土包子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
「乖乖,這就是京城啊,這城樓抵我們那裡有五個大了,這裡得有多少人啊!」宋阿花覺得自己這一次賭對了,京城的確是個好地方。
溫素音問:「我怎麼聞到了草料味道,還有——羊在叫的聲音?」
終於順利來到京城腳下,趙明恆的心情也放鬆不少,他抱手站在溫素音身側,聽到她的話,十分樂意替她解惑:「不是羊,是駱駝,是大食國那邊來的駝隊,它們是生活在沙子裡的,大概是第一次坐船吧,都害怕得很。」
「大食國?那是在哪裡?」宋阿花從沒聽過這地方,忍不住插話問到,「趙郎君連大食國都知道?」
「大食國在大雍的西邊,往西域走,出了玉門關後繼續一路向西,要走一年才能到,他們很喜歡中原產的絲綢。」說到這趙明恆帶出幾分志得意滿,「前朝開始兩邊商人來往便很密切,後來由於戰亂斷過幾十年,不過從太祖重新打通商路之後,從西域來的商隊就越來越多了,已經超過了前朝。」
這其中也有他的功勞,當年他帶兵大勝北狄,又主持修整了好幾處重要關隘工事,才使得北狄再無力滋擾,確保商道安然通暢,只是這些此刻此地都不能說出口。
幾人說話間,輪到他們這一艘船了,四個手持長矛的兵士在戲班老闆和船老大一左一右的殷勤簇擁中走了上來。
戲班老闆對這套流程顯然已經十分熟稔了,忙不迭把手裡一疊紙地上,「官爺,咱們鵲喜班是每年都來京城的,去年您也見過,都是原班原樣的人,都在這裡了,您點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