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魂魄顏色變濃,便意味著她該往生了。魂魄一般會自行往生,而倘或濃到一定程度還沒有消失,說明有執念在身,這時我們就該出手了。」朋友說,「你想試試麼?送魂魄往生。」
「我可以嗎?」沈知書問。
「當然。」朋友說,「我教你結印。」
待沈知書結完了人生中第一個印後,畫面又是一轉。
黑雲漫空,天色灰沉。烈火鋪天蓋地,哭嚎漫山遍野。
仙門大戰接近尾聲,靈氣即將消耗殆盡。
沈知書垂下頭,看見自己手中死死抓著一柄劍。
她繼而抬眼,視線順著劍身往外滑,看見劍的末端插在朋友的胸口上。
朋友魂魄離體,似乎有許多話要講,最終卻只是搖搖頭。
沈知書如夢初醒,顫巍巍鬆開手。不屬於自己的鮮血粘了滿手滿身,她雙唇顫著,感受不到自己是不是在哭。
誰殺了朋友?是自己麼?
她一點一點抬起頭,看見朋友的魂魄逐漸顏色變濃,卻始終未消失。
——魂魄有執念。
她聽見朋友說:「我大約不能自行轉世了。」
「送我往生吧,佑書。」
第79章 「黃之文乃將軍亡妻轉世。」
沈知書再度醒來的時候,已過晌午,日光從窗欞間漫進來。
她抱著枕頭在床上枯坐了會兒,忽然感覺有點難過。
這種情緒毫無來由,硬要說的話,可能是夢中的最後一幕令人神傷。
這個夢實在太真了。她想。險些令她虛實不分。
大概是噩夢太耗費精氣神了,以至於她呆呆地坐了許久,聽著檐下的風鈴響了三聲,惆悵卻半分也沒褪去。
算了。沈知書心道。出去找口吃的吧。
她披衣趿鞋,推門走出去,登時有倆侍子圍上來,一個嚷著「將軍醒了」,另一個笑著回稟道:「淮安殿下來了,正在花廳內坐著。」
「嗯?」沈知書有些錯愕,「她怎麼來了?」
「說是有要事相商。」
……要事麼?
沈知書抿了一下唇,說不清內心是什麼滋味。
就好像有人翻山越嶺地來,只為看你一眼。分明不久前才分開,但時時刻刻膩在一塊兒似乎已成了常事,短暫的分離反而令人不習慣。
那侍子替沈知書披上大氅,「將軍先吃點東西墊墊,再去見淮安殿下不遲。小廚房溫著雞絲丸子湯,將軍可要來上一碗麼?」
沈知書點點頭,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忽然又道:「給長公主也盛一碗,端去花廳,我的那碗也端去花廳。」
說罷,她轉過身,三步並兩步下了台階,大步流星往外走。
侍子忙應「是」,憋著笑進了小廚房,抓過一個備膳的廚娘,眉飛色舞地說:「誒,你知道麼,將軍剛醒來就急著要去見淮安殿下,我勸她先吃飯,她說和淮安殿下一塊兒吃。」
廚娘當即丟下了手裡的活,也激動地八卦起來:「將軍這幾日都沒多少時辰在府里待著,倒是時時刻刻都與淮安殿下膩在一塊兒,她倆關係鐵定不一般!說不準將軍快成駙馬了呢!你說到時是將軍住進長公主府,還是淮安殿下住過來?」
「不拘誰住過來誰住過去,橫豎都是美事。」侍子笑道,「淮安殿下待下親和,短短几日便記住了我們的名姓,且聽她的侍子說,殿下時常打賞,出手比將軍還闊綽呢!這樣的主子便是多來一百個也沒妨礙的。」
廚娘點點頭,嘆了一口氣:「只可惜咱們的將軍似乎不解風情……誒,不若咱們幫她一把,如何?」
「怎麼幫?」
廚娘神秘兮兮地說:「你且看著。」
廚娘向灶上的罐中盛了兩碗雞絲丸子湯,而後執起筷子,從湯中揪出幾縷雞絲,三兩下彎成了心形。
於是兩碗湯麵上俱浮著一個愛心,廚娘左看看右看看,滿意地點點*頭:「這便是了,端去罷。」
侍子大讚「好主意」,小心翼翼地端著湯往花廳行去。
於是一盞茶後,沈知書與姜虞在花廳里與兩碗愛心雞絲湯大眼瞪小眼。
姜虞眨眨眼:「這是將軍的主意?」
沈知書:……
嘻嘻,小廚房真是好樣的。
請問現在將這批侍子發賣了還來得及麼?
-
沈知書與姜虞安安靜靜喝完了湯,坐一塊兒聊起了天。
日頭偏西,屋子兩側都擺了盆臘梅,姜虞往旁瞥了一眼,且不急著說正事,轉而問:「前些日子不見有這個。」
「管事家裡送的,我看著好看,便命人擺在了這兒。」沈知書笑道,「殿下可是喜歡?待走時,我命人給殿下裝車。」
姜虞搖搖頭:「我家中有。」
「倒未曾見。」
姜虞揶揄道:「將軍在這等小事上一向不留心,便連你府中侍子的名兒都不記得,如何能記得我屋內的擺設?」
「這話可不興說。」沈知書順口接話,「誰說我在小事上不留心?我記得殿下屁股上有三顆痣。」
姜虞:……
對上姜虞無波無瀾的眸光後,沈知書才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裝腔作勢地攥著杯盞喝了一口茶,繼而連忙轉移話題:「那什麼,殿下今兒來所為何事?才睡了這麼會兒,不困?」
「睡了四個時辰,夠了。」姜虞也抿了一小口花茶,「倒是將軍,這會兒才起,得有五個時辰了?」
沈知書「嗐」了一聲:「昨兒實在有些累,便睡得久了些。再者,殿下不知道,我今早被謝瑾鬧了一通。」
「謝將軍來做甚?」
「她說夢著了一個名兒,問我認不認識。我說你都不認識我怎麼會認識呢?我又說幫她問問殿下,將她打發走了。」
「什麼名兒?」
「稽元。」
姜虞的眉心微微蹙起來:「這名兒……」
「殿下認得?」
「有些耳熟。」姜虞想了半日,恍然大悟,「大帝姬曾提過,是黃世忠么女的表字。」
沈知書挑眉問:「我記得她女兒尚未及笈,這便有表字了麼?」
「正是前幾日起的。大帝姬說小姑娘近日有些心神不寧,黃世忠便替女兒起了表字,說是給壓一壓。」
沈知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轉身吩咐侍子:「去請謝瑾來。」
兩刻鐘後,謝瑾飛奔而至。
她來得匆匆忙忙,獨身一人騎著馬,侍子都未帶,一進門便直奔花廳而來,笑道:「到底是殿下有能耐,這便有結果了。說罷,『稽元』是誰?」
沈知書神秘兮兮地說:「你猜。」
「我可猜不著。」謝瑾將頭一扭,自顧自抓起茶盞灌了一口,喘著氣說,「快些罷,別賣關子了。」
沈知書於是道:「說出來你可別吃驚。是你女兒新交的朋友,黃……黃啥來著?」
姜虞接話:「黃之文。」
沈知書點點頭:「對,黃之文。」
謝瑾挑眉問:「黃之文是誰?」
沈知書笑道:「我看你對謝大是一點兒不上心。黃之文,黃三,黃將軍么女。」
「怎麼會是她?!」謝瑾一陣錯愕,「她不是有自己名字麼?怎麼又叫『稽元』?」
沈知書於是將姜虞方才那「表字」的說辭如此這般地複述了一遍。
謝瑾苦著臉說:「你別蒙我。實話告訴你罷,我夢見了我夫人的臉,她在夢中便是叫這名兒。」
沈知書「嘶」了一聲:「竟是如此麼?照理說黃三不應當與嫂子扯上關係啊。又許是同音,其實兩者並不搭界。」
謝瑾長舒一口氣:「我也覺著如此。亦或是不拘在哪兒聽著了這個詞,又太想我夫人了,於是在夢中便稀里糊塗地將它安到了我夫人頭上。」
沈知書道「定是如此」,待話音出口,卻忽然感覺身邊少了點什麼。
她繼而意識到,姜虞已然很久很久沒有出聲了。
「殿下……」沈知書眨眨眼,「殿下莫非想到了何事?」
姜虞轉向謝瑾,開門見山:「夫人是十二年前亡故的麼?」
「不錯。」謝瑾拱手道,「殿下心細如髮,竟能留意至此。能被殿下記得,也是她的榮幸。」
「將軍不必如此客套。」姜虞淡聲道,「只是我突然想起來……黃之文今年恰好十二。」
話音落下,殿內驀地安靜下來。
「是啊……」沈知書拍拍謝瑾的肩,「嫂子前腳病逝,黃三後腳出生。」
謝瑾恍若未聞。
怎會如此之巧?她想。夢中那長得與亡妻相似之人與黃三同名,而亡妻剛死,黃三便呱呱墜地。
就好像……黃三正是為她夫人而生。
謝瑾兀自出神半晌,一盞茶的功夫後終於出了聲:「殿下這是何意?」
「將軍可曾聞得與國師相關的訊息?」姜虞說,「說國師身負詛咒,活了三百餘年。」
「是有聞得。」謝瑾琢磨半晌,點點頭。
「我可以嗎?」沈知書問。
「當然。」朋友說,「我教你結印。」
待沈知書結完了人生中第一個印後,畫面又是一轉。
黑雲漫空,天色灰沉。烈火鋪天蓋地,哭嚎漫山遍野。
仙門大戰接近尾聲,靈氣即將消耗殆盡。
沈知書垂下頭,看見自己手中死死抓著一柄劍。
她繼而抬眼,視線順著劍身往外滑,看見劍的末端插在朋友的胸口上。
朋友魂魄離體,似乎有許多話要講,最終卻只是搖搖頭。
沈知書如夢初醒,顫巍巍鬆開手。不屬於自己的鮮血粘了滿手滿身,她雙唇顫著,感受不到自己是不是在哭。
誰殺了朋友?是自己麼?
她一點一點抬起頭,看見朋友的魂魄逐漸顏色變濃,卻始終未消失。
——魂魄有執念。
她聽見朋友說:「我大約不能自行轉世了。」
「送我往生吧,佑書。」
第79章 「黃之文乃將軍亡妻轉世。」
沈知書再度醒來的時候,已過晌午,日光從窗欞間漫進來。
她抱著枕頭在床上枯坐了會兒,忽然感覺有點難過。
這種情緒毫無來由,硬要說的話,可能是夢中的最後一幕令人神傷。
這個夢實在太真了。她想。險些令她虛實不分。
大概是噩夢太耗費精氣神了,以至於她呆呆地坐了許久,聽著檐下的風鈴響了三聲,惆悵卻半分也沒褪去。
算了。沈知書心道。出去找口吃的吧。
她披衣趿鞋,推門走出去,登時有倆侍子圍上來,一個嚷著「將軍醒了」,另一個笑著回稟道:「淮安殿下來了,正在花廳內坐著。」
「嗯?」沈知書有些錯愕,「她怎麼來了?」
「說是有要事相商。」
……要事麼?
沈知書抿了一下唇,說不清內心是什麼滋味。
就好像有人翻山越嶺地來,只為看你一眼。分明不久前才分開,但時時刻刻膩在一塊兒似乎已成了常事,短暫的分離反而令人不習慣。
那侍子替沈知書披上大氅,「將軍先吃點東西墊墊,再去見淮安殿下不遲。小廚房溫著雞絲丸子湯,將軍可要來上一碗麼?」
沈知書點點頭,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忽然又道:「給長公主也盛一碗,端去花廳,我的那碗也端去花廳。」
說罷,她轉過身,三步並兩步下了台階,大步流星往外走。
侍子忙應「是」,憋著笑進了小廚房,抓過一個備膳的廚娘,眉飛色舞地說:「誒,你知道麼,將軍剛醒來就急著要去見淮安殿下,我勸她先吃飯,她說和淮安殿下一塊兒吃。」
廚娘當即丟下了手裡的活,也激動地八卦起來:「將軍這幾日都沒多少時辰在府里待著,倒是時時刻刻都與淮安殿下膩在一塊兒,她倆關係鐵定不一般!說不準將軍快成駙馬了呢!你說到時是將軍住進長公主府,還是淮安殿下住過來?」
「不拘誰住過來誰住過去,橫豎都是美事。」侍子笑道,「淮安殿下待下親和,短短几日便記住了我們的名姓,且聽她的侍子說,殿下時常打賞,出手比將軍還闊綽呢!這樣的主子便是多來一百個也沒妨礙的。」
廚娘點點頭,嘆了一口氣:「只可惜咱們的將軍似乎不解風情……誒,不若咱們幫她一把,如何?」
「怎麼幫?」
廚娘神秘兮兮地說:「你且看著。」
廚娘向灶上的罐中盛了兩碗雞絲丸子湯,而後執起筷子,從湯中揪出幾縷雞絲,三兩下彎成了心形。
於是兩碗湯麵上俱浮著一個愛心,廚娘左看看右看看,滿意地點點*頭:「這便是了,端去罷。」
侍子大讚「好主意」,小心翼翼地端著湯往花廳行去。
於是一盞茶後,沈知書與姜虞在花廳里與兩碗愛心雞絲湯大眼瞪小眼。
姜虞眨眨眼:「這是將軍的主意?」
沈知書:……
嘻嘻,小廚房真是好樣的。
請問現在將這批侍子發賣了還來得及麼?
-
沈知書與姜虞安安靜靜喝完了湯,坐一塊兒聊起了天。
日頭偏西,屋子兩側都擺了盆臘梅,姜虞往旁瞥了一眼,且不急著說正事,轉而問:「前些日子不見有這個。」
「管事家裡送的,我看著好看,便命人擺在了這兒。」沈知書笑道,「殿下可是喜歡?待走時,我命人給殿下裝車。」
姜虞搖搖頭:「我家中有。」
「倒未曾見。」
姜虞揶揄道:「將軍在這等小事上一向不留心,便連你府中侍子的名兒都不記得,如何能記得我屋內的擺設?」
「這話可不興說。」沈知書順口接話,「誰說我在小事上不留心?我記得殿下屁股上有三顆痣。」
姜虞:……
對上姜虞無波無瀾的眸光後,沈知書才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裝腔作勢地攥著杯盞喝了一口茶,繼而連忙轉移話題:「那什麼,殿下今兒來所為何事?才睡了這麼會兒,不困?」
「睡了四個時辰,夠了。」姜虞也抿了一小口花茶,「倒是將軍,這會兒才起,得有五個時辰了?」
沈知書「嗐」了一聲:「昨兒實在有些累,便睡得久了些。再者,殿下不知道,我今早被謝瑾鬧了一通。」
「謝將軍來做甚?」
「她說夢著了一個名兒,問我認不認識。我說你都不認識我怎麼會認識呢?我又說幫她問問殿下,將她打發走了。」
「什麼名兒?」
「稽元。」
姜虞的眉心微微蹙起來:「這名兒……」
「殿下認得?」
「有些耳熟。」姜虞想了半日,恍然大悟,「大帝姬曾提過,是黃世忠么女的表字。」
沈知書挑眉問:「我記得她女兒尚未及笈,這便有表字了麼?」
「正是前幾日起的。大帝姬說小姑娘近日有些心神不寧,黃世忠便替女兒起了表字,說是給壓一壓。」
沈知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轉身吩咐侍子:「去請謝瑾來。」
兩刻鐘後,謝瑾飛奔而至。
她來得匆匆忙忙,獨身一人騎著馬,侍子都未帶,一進門便直奔花廳而來,笑道:「到底是殿下有能耐,這便有結果了。說罷,『稽元』是誰?」
沈知書神秘兮兮地說:「你猜。」
「我可猜不著。」謝瑾將頭一扭,自顧自抓起茶盞灌了一口,喘著氣說,「快些罷,別賣關子了。」
沈知書於是道:「說出來你可別吃驚。是你女兒新交的朋友,黃……黃啥來著?」
姜虞接話:「黃之文。」
沈知書點點頭:「對,黃之文。」
謝瑾挑眉問:「黃之文是誰?」
沈知書笑道:「我看你對謝大是一點兒不上心。黃之文,黃三,黃將軍么女。」
「怎麼會是她?!」謝瑾一陣錯愕,「她不是有自己名字麼?怎麼又叫『稽元』?」
沈知書於是將姜虞方才那「表字」的說辭如此這般地複述了一遍。
謝瑾苦著臉說:「你別蒙我。實話告訴你罷,我夢見了我夫人的臉,她在夢中便是叫這名兒。」
沈知書「嘶」了一聲:「竟是如此麼?照理說黃三不應當與嫂子扯上關係啊。又許是同音,其實兩者並不搭界。」
謝瑾長舒一口氣:「我也覺著如此。亦或是不拘在哪兒聽著了這個詞,又太想我夫人了,於是在夢中便稀里糊塗地將它安到了我夫人頭上。」
沈知書道「定是如此」,待話音出口,卻忽然感覺身邊少了點什麼。
她繼而意識到,姜虞已然很久很久沒有出聲了。
「殿下……」沈知書眨眨眼,「殿下莫非想到了何事?」
姜虞轉向謝瑾,開門見山:「夫人是十二年前亡故的麼?」
「不錯。」謝瑾拱手道,「殿下心細如髮,竟能留意至此。能被殿下記得,也是她的榮幸。」
「將軍不必如此客套。」姜虞淡聲道,「只是我突然想起來……黃之文今年恰好十二。」
話音落下,殿內驀地安靜下來。
「是啊……」沈知書拍拍謝瑾的肩,「嫂子前腳病逝,黃三後腳出生。」
謝瑾恍若未聞。
怎會如此之巧?她想。夢中那長得與亡妻相似之人與黃三同名,而亡妻剛死,黃三便呱呱墜地。
就好像……黃三正是為她夫人而生。
謝瑾兀自出神半晌,一盞茶的功夫後終於出了聲:「殿下這是何意?」
「將軍可曾聞得與國師相關的訊息?」姜虞說,「說國師身負詛咒,活了三百餘年。」
「是有聞得。」謝瑾琢磨半晌,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