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搖曳著的紅燭又滅了一盞。
姜虞將垂在臉側的碎發撩至耳後,仰起臉,清淡的嗓音與蠟芯爆開的聲音一同響起來:
「將軍在這兒歇一晚,讓我安穩睡一覺,好不好?」
第37章 「將軍似是很困」
沈知書就這麼在姜虞的床上躺了一夜。
被窩裡的雪鬆氣較平日裡更濃郁,沈知書甫一閉上眼,獨屬於姜虞的氣息就爭先恐後裹上來。
以至於她輾轉反側一個時辰,聽了半宿長公主平穩的呼吸聲,第二天早上頂著碩大的黑眼圈和一腦袋雞窩頭坐起身,感覺一閉眼就能暈過去。
姜虞早已起床,直挺挺在梳妝檯前坐著,看上去容光煥發:「將軍日安。」
沈知書頭昏腦脹,嘴皮子一碰:「……日不安。」
姜虞:?
沈知書:………
造孽。
下次死也不答應姜虞同床共眠的央告了!
-
姜虞說的織布局離長公主府並不算很遠,馬車行了半個時辰也便到了。
沈知書圍了口巾,待馬車停穩後,率先抓著門框蹦下來,而後將胳膊往門口一伸:「殿下當心,扶穩了再下。」
姜虞頓了頓,輕輕扶上她的胳膊,踩著腳凳施施然下了馬車。
沈知書落後姜虞半步,倆人一前一後走入織布局。
這家織布局是掛在長公主個人名下的生意,產供銷一體。姜虞甫一走進去,那掌柜的便笑盈盈迎上來,一疊聲道:「殿下今兒怎麼有興致來這兒逛逛?」
長公主瞥她一眼,沒接茬,倒是她身後的蘭苕替她出了聲:「殿下看了近日鋪子的流水,發現入帳少了不少,特來親自瞧瞧。這位是府內新來的管家,殿下今兒身子不適,一應事宜由管家代為察勘。」
沈知書今晨已看過織布局送來的帳簿,此刻上前一步,言語中頗有管家的風範:「織布局昨日送來的帳簿我已細細查看,發現其中一批麻布只賣了二十文一匹,又足足賣出了兩百匹。往日裡卻都是三兩銀子一匹的,這一筆帳怎麼算?」
那掌柜的「嗐」了一聲,擺擺手,說:「前些日子有人前來訂麻布,一開口便是兩百匹,且須得染成紅色,五日內便要的。我們便連夜趕工,好容易趕了兩百二十匹出來,誰知半夜大約是遭了耗子,那布匹都被咬了窟窿眼兒,眼見著全浪費了。」
「那人上門來時,我們交不出工,原想著去別的布莊買兩百匹來應付一下的,誰知她看了卻說這窟窿眼兒也無礙,她全要了,只是這價格得重新商議。我們想著,不賣她也是白放著,全是窟窿眼兒的布匹誰要呢?於是她說什麼價,我們便什麼價賣與她,二十文一匹便二十文一匹,好歹能回本兒一點點,比全打水漂強。」
沈知書蹙了一下眉:「你們可知她是什麼人?」
「是個打西邊來的商人。」掌柜的說,「說是那邊漸漸流行麻布起來,賣得貴,故此來這兒低價進去,再運到那兒高價出售。」
沈知書還欲再問些什麼,忽見身側人驀地上前一步。
雪鬆氣愈行愈遠,姜虞一步步走至那掌柜的面前,淡淡叫了聲「芳姐」:
「本殿有沒有與你說過,若是一月淨入帳沒有二百兩,用你自己的銀子充公?」
芳姐腦門上浮出了一層薄汗,囁嚅道:「這月本應是能淨掙二百三四十兩的,然那批麻布一分未掙,反倒賠出去近二百兩銀子……雖總數是賺的,但確實未達殿下的要求。只是奴家一時真拿不出那麼多銀子,殿下看看,能否寬限幾日?」
沈知書在一旁納悶兒:「我若是你,賠進去那麼多銀子,必得追查一下那窟窿眼兒的由來。難不成庫房裡忽然跑出來百八十隻耗子,就逮著那一批布匹咬麼?這也忒說不過去。」
芳姐嘆了口:「查過的,怎麼沒查過?將全局上下都挨個兒審了一番,卻一個子兒都沒問出來。這批布用的麻確實令耗子喜歡,曾也出過被咬窟窿眼兒的狀況的。若不是耗子,便只能是鬼了。然我想著,織布局近日也沒做什麼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
沈知書:……
沈知書扯過姜虞的袖子,低頭附在她耳畔說小話:「你這哪兒招來的掌柜?怎麼還神神叨叨?」
姜虞輕聲回答:「路上撿的。」
沈知書:……
「沒誆你。」姜虞道,「之前她討飯沒處去,被我撞見,便命人查了她的家世,發現是個乾淨的,又有管事的才幹,遂將她帶來此慢慢歷練。人挺好,就是確是迷信些。」
沈知書張嘴想問「怎麼迷信」,芳姐已然身體力行地驗證了姜虞的評價,一揮手道:「我知曉了,定是前些日子犯小人!來財,把萬神冊拿來看看。」
來財是個留著平頭的小孩兒,爬著梯子從老高高的架子上抓下一本厚厚的冊子,熟練地翻到中間,一板一眼念道:「葵丑年臘月初七,東南方向遇小人,鞭炮送之,可大安。」
「這便是了。」芳姐一拍腦袋,有些懊惱,「怎麼早沒想到翻萬神冊呢?偏庫房正是在織布局東南方向,所以說還真是撞了小人。」
沈知書:……
沈知書對鬼神之說一向沒什麼興致,只是抱著胳膊在一旁杵著,看著芳姐著人抬出六百六十六響的鞭炮。
鞭炮噼里啪啦一陣響,這小人就算送完了。芳姐拍去手上的灰,命其餘人將紅色的紙屑清掃乾淨,叉著腰笑道:「這回算是積福了。」
沈知書:……這福也來得忒容易一些。
沈知書摸不准姜虞的意思,但就自己看來,這事頗有蹊蹺。
她轉頭看向長公主,只見姜虞眸光低垂,若有所思。
沈知書眯了一下眼,將腦袋轉回來,看向掌柜的:「你確定店鋪上下一應人等都盤問過了麼?」
掌柜的點頭如搗蒜,想了一想,長吁短嘆地說:「您想想,此事若是人為,那幕後之人圖什麼呢?若說是為了低價收購,可這兩百匹布破成這樣定是沒法兒用的了,沒道理買一堆破爛回去;若說是為了來咱們織布局搞事,然大費周章也只讓咱賠了二百多兩,究竟算不得什麼天文數目……」
沈知書點點頭:「是啊,圖什麼呢?」
掌柜的忙接道:「所以我認為此事就是個意外——」
「我說的是那『打西邊來的商人』圖什麼。」沈知書笑著打斷了她,「你方才也說了,沒道理買一堆破爛回去。那你認為那『商人』是揣著什麼道理買你這破布的?」
掌柜的磕磕巴巴地囁嚅道:「約莫是、是心善,或是、或是拿回去做些不費布料的小玩意兒?」
「這話說出來你信麼?」沈知書笑道,「這商鋪還是你最熟悉,現給你五日令你追查因果。若五日後沒消息,你這掌柜的位置大約也是不想做了,便退位讓賢,可好?」
她唇角雖勾著,聲音也浸著清朗的笑意,然那笑意卻不達眼底。低頭朝人望去的時候,壓迫感排山倒海,令人只覺風雨欲來。
芳姐猛地縮了一縮脖子,一疊聲道「是」:「管家放心,我五日後定會給殿下與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沈知書微微頷首,轉頭問姜虞:「殿下可有旁的吩咐?」
她這才發現姜虞一直在注視著她,神色淡漠涼薄。
她下意識以為自己說錯了話,或是自作主張壞了姜虞的事兒,片刻後反應過來,姜虞的眼神一直是這樣的。
但也許是昨夜的姜虞與自己印象里那清冷孤高的長公主實在太不一樣,於是與那樣的她同床共枕一晚後,此刻面對淡然無話的姜虞,自己竟然有些不習慣了。
沈知書斂了眸光,微微挑了一點眉:「殿下這麼看著我做甚?」
姜虞眨了眨眼,垂下眼皮,沒接這句話,轉頭向掌柜的道:「既如此,我便五日後再來。」
-
回程的馬車開得慢了些。
厚厚的帘子一放,北風與寒氣俱被隔絕在了外頭。手爐自然是齊備的,牆角塞了梅花枝,馬車正中擱了一張紅松木機,上頭擺著梅花酥與春山白茶。
車廂內實在太安適,馬車又駕得穩,以至於昨夜半宿沒閤眼的沈知書不覺犯了困。
她大大咧咧靠著軟墊,頭一點一點,眼睛漸漸眯去,意識時有時無。
直到不知過了多久,姜虞用那清淡的嗓音喚了自己一聲後,沈知書才恍然驚醒。
「殿下這馬車實在太舒服。」她揉揉眼睛,打了一個哈欠,「可是到長公主府了?我也該回府了,今兒午後約了謝瑾練劍——」
侍子掀起帘子,她的話音戛然而止——
車門外赫然是一條街,還是一條有些眼熟的街。
睡懵了的腦子逐漸開機,沈知書終於認出了這是哪兒:
「殿下怎麼又將我帶至重宴閣了???」
這一嗓子嚎得有點響,姜虞先她一步下了馬車,在馬車旁攏著手爐站著,淡聲說:「將軍幫了我好大一忙,我請將軍吃頓飯也是人之常情,將軍不必如此疑惑。」
姜虞將垂在臉側的碎發撩至耳後,仰起臉,清淡的嗓音與蠟芯爆開的聲音一同響起來:
「將軍在這兒歇一晚,讓我安穩睡一覺,好不好?」
第37章 「將軍似是很困」
沈知書就這麼在姜虞的床上躺了一夜。
被窩裡的雪鬆氣較平日裡更濃郁,沈知書甫一閉上眼,獨屬於姜虞的氣息就爭先恐後裹上來。
以至於她輾轉反側一個時辰,聽了半宿長公主平穩的呼吸聲,第二天早上頂著碩大的黑眼圈和一腦袋雞窩頭坐起身,感覺一閉眼就能暈過去。
姜虞早已起床,直挺挺在梳妝檯前坐著,看上去容光煥發:「將軍日安。」
沈知書頭昏腦脹,嘴皮子一碰:「……日不安。」
姜虞:?
沈知書:………
造孽。
下次死也不答應姜虞同床共眠的央告了!
-
姜虞說的織布局離長公主府並不算很遠,馬車行了半個時辰也便到了。
沈知書圍了口巾,待馬車停穩後,率先抓著門框蹦下來,而後將胳膊往門口一伸:「殿下當心,扶穩了再下。」
姜虞頓了頓,輕輕扶上她的胳膊,踩著腳凳施施然下了馬車。
沈知書落後姜虞半步,倆人一前一後走入織布局。
這家織布局是掛在長公主個人名下的生意,產供銷一體。姜虞甫一走進去,那掌柜的便笑盈盈迎上來,一疊聲道:「殿下今兒怎麼有興致來這兒逛逛?」
長公主瞥她一眼,沒接茬,倒是她身後的蘭苕替她出了聲:「殿下看了近日鋪子的流水,發現入帳少了不少,特來親自瞧瞧。這位是府內新來的管家,殿下今兒身子不適,一應事宜由管家代為察勘。」
沈知書今晨已看過織布局送來的帳簿,此刻上前一步,言語中頗有管家的風範:「織布局昨日送來的帳簿我已細細查看,發現其中一批麻布只賣了二十文一匹,又足足賣出了兩百匹。往日裡卻都是三兩銀子一匹的,這一筆帳怎麼算?」
那掌柜的「嗐」了一聲,擺擺手,說:「前些日子有人前來訂麻布,一開口便是兩百匹,且須得染成紅色,五日內便要的。我們便連夜趕工,好容易趕了兩百二十匹出來,誰知半夜大約是遭了耗子,那布匹都被咬了窟窿眼兒,眼見著全浪費了。」
「那人上門來時,我們交不出工,原想著去別的布莊買兩百匹來應付一下的,誰知她看了卻說這窟窿眼兒也無礙,她全要了,只是這價格得重新商議。我們想著,不賣她也是白放著,全是窟窿眼兒的布匹誰要呢?於是她說什麼價,我們便什麼價賣與她,二十文一匹便二十文一匹,好歹能回本兒一點點,比全打水漂強。」
沈知書蹙了一下眉:「你們可知她是什麼人?」
「是個打西邊來的商人。」掌柜的說,「說是那邊漸漸流行麻布起來,賣得貴,故此來這兒低價進去,再運到那兒高價出售。」
沈知書還欲再問些什麼,忽見身側人驀地上前一步。
雪鬆氣愈行愈遠,姜虞一步步走至那掌柜的面前,淡淡叫了聲「芳姐」:
「本殿有沒有與你說過,若是一月淨入帳沒有二百兩,用你自己的銀子充公?」
芳姐腦門上浮出了一層薄汗,囁嚅道:「這月本應是能淨掙二百三四十兩的,然那批麻布一分未掙,反倒賠出去近二百兩銀子……雖總數是賺的,但確實未達殿下的要求。只是奴家一時真拿不出那麼多銀子,殿下看看,能否寬限幾日?」
沈知書在一旁納悶兒:「我若是你,賠進去那麼多銀子,必得追查一下那窟窿眼兒的由來。難不成庫房裡忽然跑出來百八十隻耗子,就逮著那一批布匹咬麼?這也忒說不過去。」
芳姐嘆了口:「查過的,怎麼沒查過?將全局上下都挨個兒審了一番,卻一個子兒都沒問出來。這批布用的麻確實令耗子喜歡,曾也出過被咬窟窿眼兒的狀況的。若不是耗子,便只能是鬼了。然我想著,織布局近日也沒做什麼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
沈知書:……
沈知書扯過姜虞的袖子,低頭附在她耳畔說小話:「你這哪兒招來的掌柜?怎麼還神神叨叨?」
姜虞輕聲回答:「路上撿的。」
沈知書:……
「沒誆你。」姜虞道,「之前她討飯沒處去,被我撞見,便命人查了她的家世,發現是個乾淨的,又有管事的才幹,遂將她帶來此慢慢歷練。人挺好,就是確是迷信些。」
沈知書張嘴想問「怎麼迷信」,芳姐已然身體力行地驗證了姜虞的評價,一揮手道:「我知曉了,定是前些日子犯小人!來財,把萬神冊拿來看看。」
來財是個留著平頭的小孩兒,爬著梯子從老高高的架子上抓下一本厚厚的冊子,熟練地翻到中間,一板一眼念道:「葵丑年臘月初七,東南方向遇小人,鞭炮送之,可大安。」
「這便是了。」芳姐一拍腦袋,有些懊惱,「怎麼早沒想到翻萬神冊呢?偏庫房正是在織布局東南方向,所以說還真是撞了小人。」
沈知書:……
沈知書對鬼神之說一向沒什麼興致,只是抱著胳膊在一旁杵著,看著芳姐著人抬出六百六十六響的鞭炮。
鞭炮噼里啪啦一陣響,這小人就算送完了。芳姐拍去手上的灰,命其餘人將紅色的紙屑清掃乾淨,叉著腰笑道:「這回算是積福了。」
沈知書:……這福也來得忒容易一些。
沈知書摸不准姜虞的意思,但就自己看來,這事頗有蹊蹺。
她轉頭看向長公主,只見姜虞眸光低垂,若有所思。
沈知書眯了一下眼,將腦袋轉回來,看向掌柜的:「你確定店鋪上下一應人等都盤問過了麼?」
掌柜的點頭如搗蒜,想了一想,長吁短嘆地說:「您想想,此事若是人為,那幕後之人圖什麼呢?若說是為了低價收購,可這兩百匹布破成這樣定是沒法兒用的了,沒道理買一堆破爛回去;若說是為了來咱們織布局搞事,然大費周章也只讓咱賠了二百多兩,究竟算不得什麼天文數目……」
沈知書點點頭:「是啊,圖什麼呢?」
掌柜的忙接道:「所以我認為此事就是個意外——」
「我說的是那『打西邊來的商人』圖什麼。」沈知書笑著打斷了她,「你方才也說了,沒道理買一堆破爛回去。那你認為那『商人』是揣著什麼道理買你這破布的?」
掌柜的磕磕巴巴地囁嚅道:「約莫是、是心善,或是、或是拿回去做些不費布料的小玩意兒?」
「這話說出來你信麼?」沈知書笑道,「這商鋪還是你最熟悉,現給你五日令你追查因果。若五日後沒消息,你這掌柜的位置大約也是不想做了,便退位讓賢,可好?」
她唇角雖勾著,聲音也浸著清朗的笑意,然那笑意卻不達眼底。低頭朝人望去的時候,壓迫感排山倒海,令人只覺風雨欲來。
芳姐猛地縮了一縮脖子,一疊聲道「是」:「管家放心,我五日後定會給殿下與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沈知書微微頷首,轉頭問姜虞:「殿下可有旁的吩咐?」
她這才發現姜虞一直在注視著她,神色淡漠涼薄。
她下意識以為自己說錯了話,或是自作主張壞了姜虞的事兒,片刻後反應過來,姜虞的眼神一直是這樣的。
但也許是昨夜的姜虞與自己印象里那清冷孤高的長公主實在太不一樣,於是與那樣的她同床共枕一晚後,此刻面對淡然無話的姜虞,自己竟然有些不習慣了。
沈知書斂了眸光,微微挑了一點眉:「殿下這麼看著我做甚?」
姜虞眨了眨眼,垂下眼皮,沒接這句話,轉頭向掌柜的道:「既如此,我便五日後再來。」
-
回程的馬車開得慢了些。
厚厚的帘子一放,北風與寒氣俱被隔絕在了外頭。手爐自然是齊備的,牆角塞了梅花枝,馬車正中擱了一張紅松木機,上頭擺著梅花酥與春山白茶。
車廂內實在太安適,馬車又駕得穩,以至於昨夜半宿沒閤眼的沈知書不覺犯了困。
她大大咧咧靠著軟墊,頭一點一點,眼睛漸漸眯去,意識時有時無。
直到不知過了多久,姜虞用那清淡的嗓音喚了自己一聲後,沈知書才恍然驚醒。
「殿下這馬車實在太舒服。」她揉揉眼睛,打了一個哈欠,「可是到長公主府了?我也該回府了,今兒午後約了謝瑾練劍——」
侍子掀起帘子,她的話音戛然而止——
車門外赫然是一條街,還是一條有些眼熟的街。
睡懵了的腦子逐漸開機,沈知書終於認出了這是哪兒:
「殿下怎麼又將我帶至重宴閣了???」
這一嗓子嚎得有點響,姜虞先她一步下了馬車,在馬車旁攏著手爐站著,淡聲說:「將軍幫了我好大一忙,我請將軍吃頓飯也是人之常情,將軍不必如此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