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面對對方的左右試探,容言一律敷衍過去了,她實在是沒這心思,趙韞一見到容言這表情,自然知道對方想到了什麼,一時間有些尷尬,不由得催促容言。

  「走吧,我們這就去見見人吧,別讓人太久等了!」

  第378章 山河破碎(35)

  容言其實有想過姜吾或者夏珣會找過來,這些日子可不僅僅是其他人派人前來查探他們的情況。

  從蘭城出去的商鋪可不僅僅只是賣些東西掙錢,更重要的作用是收集情報,畢竟若是對其他人的動向一無所知,很容易被人給直接一鍋端了。

  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雖然這兩年來因為錦繡閣的存在,百姓們的日子好過了不少,但也僅僅只是不餓死而已。

  西南的面積不小,但即便是將整個西南都種上了他們早就出來的作物,想要滿足天下百姓的溫飽是絕對不可能的。

  更何況西南地區多山,即便糧食的產量提到最高,也遠遠滿足不了整個夏國百姓的需求。

  從她的人探聽來的消息可以知道,不論是姜吾還是夏珣,兩人都不是暴戾之人,不然也不會想盡辦法想要填飽底下人的肚子。

  只是他們並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容言在知道這種情況之後,曾經派人前往兩人的地盤,只是到底做起事來束手束腳,又沒有足夠的人手,到底沒什麼起色。

  容言也知道這事怪不到他們的身上,因為當時她最先要做的是讓西南百姓不餓死,所以研究的最多的就是西南這種環境下存活率最高的作物。

  而因地制宜這個道理她最是清楚不過了,況且她因為系統的存在跳過了很多的培育步驟。

  要是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光是篩選出優良種子就已經能夠花費她很長的時間了。

  而她之所以不認為夏珣會第一個來蘭城,最重要的是夏珣跟姜吾不同,姜吾本就是一個普通人,因為壓迫才反抗憑藉自己走了如今的地位。

  這姜吾說來也是個能守住自己本心的,要知道權勢是最容易動人心的,大部分人一旦獨攬大權就會不自覺想要彰顯自己的優越。

  姜吾跟那些人比起來似乎有些顯得格格不入,容言得到的關於姜吾最多的消息,就是他平時除了練兵,就是跟趙韞一般下田。

  據說他起義之前就是這伺弄莊稼的一把好手,要不是後來沒地種了,他還沒想著造反。

  和一般的莊稼人不同,這姜吾以前除了經常待在田裡跟村裡的老把式們聊天,就是在家裡讀一些雜書,而且他還都是自學的。

  所以他在知道西南地區百姓的生活,以及那些興修的學堂、醫館,他會找過來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夏珣只是這身份就有所不同了,他雖然並非生下來就在這太子之位,但也是夏皇的長子,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子。

  其實他原本不該坐上這太子之位的,只是夏皇子嗣不豐,加上他也只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其中另一位嫡長子本應封為太子,只是那位在狩獵之中因意外死亡。

  所以在夏皇駕崩之前,只能讓夏珣繼位,從劇情中來看,夏珣不曾被作為一個繼承人培養,他的才能連拓拔無殤都比不上。

  不然也不會一退再退,可再是如何他這太子的身份早已將他給高高掛起來了,所以容言是真沒想過他會在姜吾之前到來。

  看來這夏珣即便已經離開了帝都,那裡也依然有一些舊派支撐,想來是這拓拔無殤即將要有什麼大動作,或許對方已經開始了……

  容言猜測拓拔無殤面對自己的兩個對手,應當會選擇優先針對夏珣,從她得到的消息來看,突厥即便已經入主帝都,但跟百姓總是衝突不斷。

  換句話說就是他不得人心,這對上位者是一個大忌,即便現如今這帝都的百姓們無力反抗,但時間再長上一些,雖不能推翻他的統治,但說不定真能給他捅個大窟窿。

  而在這個時代,只要他能得到原來正統的承認加上上天的旨意,再稍加一些手段,他就能夠將大部分人的反對壓下。

  原劇情中,突厥對夏國的百姓們來說就是外族人,而葉舞就是深知如何成為正統,在這上面大做文章讓拓拔無殤成功登頂。

  此時成為拓拔無殤眼中釘的夏珣,別說是想保住底下人的性命了,就是他自己都危在旦夕。

  不過具體的情況還得等見到人才能知道,容言很快就壓下了自己內心的想法,跟著趙韞一起往前走。

  很快兩人就走到了大堂之中,只見一個身著一身青衣的青年正坐著喝茶,夏珣見到正走來的兩人連忙起身,他大概能猜出兩人的身份。

  親身進了這蘭城,他才知道自己之前得到的消息不及親眼所見的十分之一,這幾年在也總是忙著,但看到西南百姓的精神面貌,他無比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底下的百姓們過得有多苦。

  這讓夏珣感到十分慚愧,他自小以來雖然也算飽讀詩書,但對於如何治理國家,他並不擅長於此道。

  比起這些東西他其實更加喜歡這大好河山,只是這終究是人算不如天算,他被趕鴨子上架登上了這太子之位。

  「兩位。」夏珣看著來到自己面前的兩人,做了一個拱手禮,這是直接將容言和趙韞直接放在了同等位置上面。

  容言面色不變回了對方一個禮,只是趙韞卻沒有容言這般自在了,他以前畢竟是夏國的官員,說起來夏珣還是他的頂頭上司,還是最頂上的那一位。

  好不容易穩了穩心神,趙韞這才故作淡定的回了對方一個禮,他安慰著自己現如今夏國都不在了……

  容言哪能看不出他的彆扭之處,不過她也知道這種觀念可以說是在趙韞啟蒙時期就被灌輸的,也沒笑話對方。

  夏珣也看出了趙韞的不自然,不過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其實說起來夏珣這人比較心胸寬廣,又能承擔責任,即便是寄情山水,也在關鍵時刻承擔了屬於自己的擔子,雖然做得不是很好,但也無功無過。

  「我一路過來時,看到了不少百姓前往一處學堂,不知這蘭城百姓進入學堂可有什麼要求?」

  夏珣沒有說其他的事情,反而先問起了他來時印象最為深刻的,要說這建立學堂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以前帝都也有不少學堂,但大多都只是讓孩童們識字,這還是比較富裕的百姓家,再想往上就沒了什麼意義。

  第379章 山河破碎(36)

  因為就是以前夏國的官員,大多都是採用舉薦的方式,一般都是世家和一些大士族的子弟。

  普通百姓懂那些東西也沒用,因為在夏國並不能因為讀書多而成為官員,所以一般的人家也只是讓家中孩子識字。

  而他在經過學堂的時候卻是看到了不少年紀不小的百姓,其中甚至有些不惑之年的百姓,所以這才讓夏珣有了疑惑。

  容言聽到他的問話,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意,她現在是徹底相信了這夏珣還真是將百姓放在了心上。

  夏珣身在皇宮,以他的地位自然是認識不少人,而這些大多是出身大家族,因為這種壟斷夏國的官員自然是有滿腹經綸的,但也有混吃等死的。

  夏珣清楚的知道,有些蛀蟲對夏國的發展極為不利,但對此他也毫無辦法,僅憑他一己之力一旦觸及了世家的利益,也得不到什麼好下場。

  所以在看到蘭城這裡人人都能上學的景象時,夏珣是發自內心的有了疑問。

  而蘭城經過三年的發展,除了一開始的幾門學科,因為不斷的實踐還增加了農學。

  「因為讀書有用,你若是得了空閒便可在這蘭城左右逛逛,相信很快便能知道這蘭城百姓為何如此如饑似渴的求學。」

  「不管是這田間地頭看做的百姓還是幹著買賣行當的商家,讀書讓他們能夠收穫更多的東西,不管是糧食還是錢財。」

  容言沒有跟他詳細說太多,因為她知道夏珣一定會選擇在蘭城多待一陣,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百姓。

  經過三年的發展,這蘭城如今已經成為了銅牆鐵壁,夏珣在這裡就沒人能取了他的性命。

  當然,容言更相信他要是想要將底下的百姓們交到她的手下,自然會聽聽蘭城百姓口中的話。

  畢竟不論是她還是趙韞,僅憑他們倆的一面之詞,是不可能讓夏珣放心交出自己手中的利劍。

  夏珣雖然被拓拔無殤逼得一退再退,但他手上還是有些不少兵力的,只是如今這情況他養不起如此龐大的軍隊,總不可能全部讓底下的士兵全都下田種地吧?

  就是讓他們都下田了,恐怕也種不出什麼名堂來,其實夏珣不是沒有試過,只是結果不盡如人意。

  夏珣聽到容言的話也點了點頭,左右聽她說得再多不如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聽,他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危,一來他過來的時候帶了不少人馬,現如今都在城外不遠處。

  二來他一路所見所聞,讓他將心裡懸著的心放下了不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