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頁
「等出現問題了再說吧,人家現在好著呢,犯不著你在人家最開心的時候教人家做事,還潑冷水。」
到了8月,余尋光又要和李中桓、王宗倫一起去跑《禮物》的路演。畢竟是滬市電影廠的劇,同行的又有其他演員,這回的媒體比上次的溫和很多,但余尋光仍像大哥一樣護著兩位導演。
這部片子最後以10.81億的票房下映,觀眾里亦是好評居多。
「衝著余尋光和方正蓉的合作去看的,原本想著爺青回一次,結果兩位演員演出了和《風雅頌》完全不同的感覺——不,不同的是角色性格,那種骨子裡的堅守和忠貞卻是一致的,只不過這回的對象不是愛人,而是時代與國家。」
「非常好的獻禮片。感覺雖然是以電影製片廠為主題,但思想核心還是國家的發展與建設與騰飛。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編劇和導演巧妙地運用影視敘事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個相對宏觀的畫卷。不多說了,三代人的性格絲滑展示,先給余尋光磕一個。」
「這種歷史正向的片子簡直是余尋光的統治區。他不僅是掌管文藝片的神,他也是如今正劇向文藝作品的皇帝!」
這段時間,網上掀起了余尋光「誇誇風」,為了避免反噬,葉興瑜工作室在不停地聯繫平台限流,余尋光也配合地「銷聲匿跡」。
《少年之死》便在這種極其低調的環境中舉行了開機儀式。
第200章 大齡「少年」余尋光
這回余尋光並不是像以往那樣, 進組後再了解到劇組的具體情況。由著他和潘澤永關係近,所以哪怕是在前期,余尋光也對《少年之死》的劇組進度了如指掌。
就拿劇組的組織架構來說, 余尋光就知道《少年之死》的劇組裡有原來李恕坤團隊的人, 有潘澤永自己的人,也有武晨遠帶來的人,剩餘還有一些因人手缺少而外招的人。
余尋光最開始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下意識地皺眉發問:「這樣會不會不太好管理?」
潘澤永沉吟了片刻,顯然也是想到了這個方面。他道:「老師團隊裡的一些老師傅要麼順勢退休, 要麼另謀高就, 現在留下來的是曾經跟著我在《辰起時》磨合過的,基本上已經和我的團隊互相帶得差不多了。小武懂事, 這回他帶進來的同學全部都任助理、或者是副職的活。我之前去見過,都是一些想做作品, 很謙虛的年輕人。」
年輕人只要定下心,還是很聽話的。
說實話,願意帶著他們,也是潘澤永心好,願意給他們一個能在一線劇組「實習」的機會。再者這是武晨遠弄出的劇本,他也在電影中飾演男二,有他壓著, 再加上有餘尋光坐鎮,不怕出什麼問題。
「就是那些臨時進來的人……」潘澤永說到這裡撓了撓眉毛,也不害怕在余尋光面前露怯,「我吧,有點小人之心,確實有些擔心他們手腳不乾淨。」
《少年之死》前期拉來了一個億的投資, 這些錢該怎麼花,他要是心裡沒數,很容易被下面的人當傻子騙。
劇組的貪污情況在圈內一直存在,這種事十幾年前就有過過分的先例了,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什麼幾千塊錢一個的道具需要每天報損,明明只請了30個群演卻開了個3000的單子,有些膽子大的甚至敢直接當著媒體的面吹噓自己找來的價值數十萬的「絕版」手工道具。這類情況欺負的就是導演或者投資製片人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把他們當傻子糊弄。
老實說,潘澤永的執導經驗並不多,他迄今為止也沒單獨當過家。劇組事多,潘澤永既要忙拍攝,又要忙管理,難免會有注意不到的地方。
他琢磨著「壞心思」,伸舌頭舔了舔嘴唇,又往前坐,把整個身體都往余尋光這邊傾。余尋光一看這動作就知道他指定想開口求自己什麼,不主動吱聲,也沒動彈,就笑著等著他開口。
潘澤永看出來了,伸出手指點了點他,「你小子,焉兒壞。」
余尋光揚眉,端起杯子喝水,還故意咂嘴,把架勢拿足了。
「幫幫忙唄。就是你那助理,小陳,不,陳老師,」潘澤永搭著余尋光的胳膊,好一番小鳥依人求人之態,「我之前就瞅著他貼心,細緻。要不這回你把他借哥哥用用?」
余尋光做驚訝狀,「咦,你怎麼知道我們家陳老師剛好在學影視製作呀?」
潘澤永順著他的話往下接,「所以這不是巧了嗎?」
余尋光笑完了,把杯子放下,「我不給你做中間人,你自己去問他,答不答應都憑他。」
潘澤永當然知道這事兒得你情我願,只有一個,「我撬了你助理,你有人用?」
余尋光點頭,覺得這個不是問題,「有,公司那邊備著呢。」
小米有空的話完全可以讓他來。
潘澤永心裡更加有底,「行,這樣我也有個交代。」
那會兒離定組大概還有兩個來月的光陰,小陳被潘澤永找了一回,拿不準主意,又覺得這像是在跳槽,不太好意思找余尋光,便先找了易崇。
易崇聽了前因後果後建議小陳答應。
「小余前些年就在想你的安排了,你應該也知道,他沒想把你留在身邊一直做助理。」
小陳當然清楚,他今年上半年去央戲的大專班學影視也是余尋光推薦的。
小陳大名陳泰英,如今三十多歲了,也走上了成家立業的道路。余尋光和他十來年的交情,當然會為他考慮。
易崇說:「圈子裡也有很多助理後來轉了攝影或者是副導演的,你這叫職務調動,不算出格。再一個,潘澤永導演是正兒八經學導演出身的,前有中外專業院校的學習經歷,後來又有李恕坤導演培養,還入了央視的眼。跟著他幹活,對你有很大好處。」
積累好經驗,無論以後他是往哪個方面走,有技能在身都不愁。
陳泰英仔細考慮,又去找余尋光聊過,才答應了下來。
到9月16號《少年之死》舉行劇本圍讀會那天,被潘澤永委以「監製」一職的陳泰英先生已經把劇組裡他該知道的大小事都了如指掌。
余尋光的助理小米也帶著一個叫小江的新人就位。
《少年之死》的角色並不駁雜。確定好男主角是余尋光之後,潘澤永拿著劇本找到了曾經在《官運》中飾演法務長曲長河的左國明老師來飾演校長,除此之外,其他角色一概找的是話劇院裡的青年演員。這期間不是沒有資方想塞人進來,偏偏有潘澤永「大方」地把關,連試鏡都過不了。
就像章曄望而卻步的那樣,潘澤永要求演員們用話劇腔來作念白。來找後門,可以,只要滿足這個要求,角色好說。可如今的一些門外漢連話劇舞台的地板都沒踏足過,從哪兒用話劇腔演電影?
也有那麼一個人給潘澤永做軍令狀,就像余尋光當年拿下《群鴉風暴》時說能夠兩個月之內學好粵語一樣,他也大膽保證自己能在兩個月之中學好導演需要的「話劇腔」。潘澤永欣賞他的勇氣,給了機會,可問題是兩個月後的結果並不好。
潘澤永需要的不僅僅是腔調,還有準確的念白以及充沛的情感。
換言之,你準備了,可根本不夠。劇本都給你了,你練台詞的時候撿了芝麻不要西瓜,一味地注重強調而失了表演,他怎麼能通過?
最後這名演員被潘澤永以一句殘忍的「你不適合做演員」而勸退。
演員是吃天賦的,是吃技巧的,是吃專業的。不能隨便拉來一個人,就能說自己是演員。一個劇本給到你你要做什麼準備,這些都是有說法的。
潘澤永不是什麼愛耍弄脾氣的導演,可他也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他不是什麼人都願意放到自己的鏡頭裡拍的。
在他的強勢堅持下,後來一些人琢磨出味兒來,這種事便不了了之了。
於是潘澤永便得到了一群尚算專業的演員——之所以說尚算,是說如今連專業話劇團出來的新人的素質都不比往年。
在劇本圍讀會上,只是在對詞期間,潘澤永就忍了好些人的小毛病。那些錯誤犯得,連從話劇院裡出來的左國明的臉色都不好看。
居然能有人念著念著,啞著嗓子破音。
到最後只能是余尋光開口:「是有些緊張嗎?」
被點名的演員叫聞逸,面對導演的不滿,左國明的黑臉,編劇武晨遠的皺眉,他咽了咽口水才看著余尋光回答:「昨天睡得有些晚。」
余尋光瞟了一眼他發黃的指甲,問:「你抽菸是嗎?」
不僅抽,還是個老菸民了。聞逸被點到這個,略有些不自在,曲了曲手指把指甲藏進了劇本里。
余尋光沒有把他當雞殺,抖威風的意思,聰明人說話都是點到為止的,「您要是喉嚨干啞,早起可以喝一杯蜂蜜水。」
聞逸點頭說是。他態度也可以,像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對化妝師說:「麻煩化妝老師後面給我上妝的時候,往我手上抹點兒粉底液。」
到了8月,余尋光又要和李中桓、王宗倫一起去跑《禮物》的路演。畢竟是滬市電影廠的劇,同行的又有其他演員,這回的媒體比上次的溫和很多,但余尋光仍像大哥一樣護著兩位導演。
這部片子最後以10.81億的票房下映,觀眾里亦是好評居多。
「衝著余尋光和方正蓉的合作去看的,原本想著爺青回一次,結果兩位演員演出了和《風雅頌》完全不同的感覺——不,不同的是角色性格,那種骨子裡的堅守和忠貞卻是一致的,只不過這回的對象不是愛人,而是時代與國家。」
「非常好的獻禮片。感覺雖然是以電影製片廠為主題,但思想核心還是國家的發展與建設與騰飛。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編劇和導演巧妙地運用影視敘事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個相對宏觀的畫卷。不多說了,三代人的性格絲滑展示,先給余尋光磕一個。」
「這種歷史正向的片子簡直是余尋光的統治區。他不僅是掌管文藝片的神,他也是如今正劇向文藝作品的皇帝!」
這段時間,網上掀起了余尋光「誇誇風」,為了避免反噬,葉興瑜工作室在不停地聯繫平台限流,余尋光也配合地「銷聲匿跡」。
《少年之死》便在這種極其低調的環境中舉行了開機儀式。
第200章 大齡「少年」余尋光
這回余尋光並不是像以往那樣, 進組後再了解到劇組的具體情況。由著他和潘澤永關係近,所以哪怕是在前期,余尋光也對《少年之死》的劇組進度了如指掌。
就拿劇組的組織架構來說, 余尋光就知道《少年之死》的劇組裡有原來李恕坤團隊的人, 有潘澤永自己的人,也有武晨遠帶來的人,剩餘還有一些因人手缺少而外招的人。
余尋光最開始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下意識地皺眉發問:「這樣會不會不太好管理?」
潘澤永沉吟了片刻,顯然也是想到了這個方面。他道:「老師團隊裡的一些老師傅要麼順勢退休, 要麼另謀高就, 現在留下來的是曾經跟著我在《辰起時》磨合過的,基本上已經和我的團隊互相帶得差不多了。小武懂事, 這回他帶進來的同學全部都任助理、或者是副職的活。我之前去見過,都是一些想做作品, 很謙虛的年輕人。」
年輕人只要定下心,還是很聽話的。
說實話,願意帶著他們,也是潘澤永心好,願意給他們一個能在一線劇組「實習」的機會。再者這是武晨遠弄出的劇本,他也在電影中飾演男二,有他壓著, 再加上有餘尋光坐鎮,不怕出什麼問題。
「就是那些臨時進來的人……」潘澤永說到這裡撓了撓眉毛,也不害怕在余尋光面前露怯,「我吧,有點小人之心,確實有些擔心他們手腳不乾淨。」
《少年之死》前期拉來了一個億的投資, 這些錢該怎麼花,他要是心裡沒數,很容易被下面的人當傻子騙。
劇組的貪污情況在圈內一直存在,這種事十幾年前就有過過分的先例了,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什麼幾千塊錢一個的道具需要每天報損,明明只請了30個群演卻開了個3000的單子,有些膽子大的甚至敢直接當著媒體的面吹噓自己找來的價值數十萬的「絕版」手工道具。這類情況欺負的就是導演或者投資製片人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把他們當傻子糊弄。
老實說,潘澤永的執導經驗並不多,他迄今為止也沒單獨當過家。劇組事多,潘澤永既要忙拍攝,又要忙管理,難免會有注意不到的地方。
他琢磨著「壞心思」,伸舌頭舔了舔嘴唇,又往前坐,把整個身體都往余尋光這邊傾。余尋光一看這動作就知道他指定想開口求自己什麼,不主動吱聲,也沒動彈,就笑著等著他開口。
潘澤永看出來了,伸出手指點了點他,「你小子,焉兒壞。」
余尋光揚眉,端起杯子喝水,還故意咂嘴,把架勢拿足了。
「幫幫忙唄。就是你那助理,小陳,不,陳老師,」潘澤永搭著余尋光的胳膊,好一番小鳥依人求人之態,「我之前就瞅著他貼心,細緻。要不這回你把他借哥哥用用?」
余尋光做驚訝狀,「咦,你怎麼知道我們家陳老師剛好在學影視製作呀?」
潘澤永順著他的話往下接,「所以這不是巧了嗎?」
余尋光笑完了,把杯子放下,「我不給你做中間人,你自己去問他,答不答應都憑他。」
潘澤永當然知道這事兒得你情我願,只有一個,「我撬了你助理,你有人用?」
余尋光點頭,覺得這個不是問題,「有,公司那邊備著呢。」
小米有空的話完全可以讓他來。
潘澤永心裡更加有底,「行,這樣我也有個交代。」
那會兒離定組大概還有兩個來月的光陰,小陳被潘澤永找了一回,拿不準主意,又覺得這像是在跳槽,不太好意思找余尋光,便先找了易崇。
易崇聽了前因後果後建議小陳答應。
「小余前些年就在想你的安排了,你應該也知道,他沒想把你留在身邊一直做助理。」
小陳當然清楚,他今年上半年去央戲的大專班學影視也是余尋光推薦的。
小陳大名陳泰英,如今三十多歲了,也走上了成家立業的道路。余尋光和他十來年的交情,當然會為他考慮。
易崇說:「圈子裡也有很多助理後來轉了攝影或者是副導演的,你這叫職務調動,不算出格。再一個,潘澤永導演是正兒八經學導演出身的,前有中外專業院校的學習經歷,後來又有李恕坤導演培養,還入了央視的眼。跟著他幹活,對你有很大好處。」
積累好經驗,無論以後他是往哪個方面走,有技能在身都不愁。
陳泰英仔細考慮,又去找余尋光聊過,才答應了下來。
到9月16號《少年之死》舉行劇本圍讀會那天,被潘澤永委以「監製」一職的陳泰英先生已經把劇組裡他該知道的大小事都了如指掌。
余尋光的助理小米也帶著一個叫小江的新人就位。
《少年之死》的角色並不駁雜。確定好男主角是余尋光之後,潘澤永拿著劇本找到了曾經在《官運》中飾演法務長曲長河的左國明老師來飾演校長,除此之外,其他角色一概找的是話劇院裡的青年演員。這期間不是沒有資方想塞人進來,偏偏有潘澤永「大方」地把關,連試鏡都過不了。
就像章曄望而卻步的那樣,潘澤永要求演員們用話劇腔來作念白。來找後門,可以,只要滿足這個要求,角色好說。可如今的一些門外漢連話劇舞台的地板都沒踏足過,從哪兒用話劇腔演電影?
也有那麼一個人給潘澤永做軍令狀,就像余尋光當年拿下《群鴉風暴》時說能夠兩個月之內學好粵語一樣,他也大膽保證自己能在兩個月之中學好導演需要的「話劇腔」。潘澤永欣賞他的勇氣,給了機會,可問題是兩個月後的結果並不好。
潘澤永需要的不僅僅是腔調,還有準確的念白以及充沛的情感。
換言之,你準備了,可根本不夠。劇本都給你了,你練台詞的時候撿了芝麻不要西瓜,一味地注重強調而失了表演,他怎麼能通過?
最後這名演員被潘澤永以一句殘忍的「你不適合做演員」而勸退。
演員是吃天賦的,是吃技巧的,是吃專業的。不能隨便拉來一個人,就能說自己是演員。一個劇本給到你你要做什麼準備,這些都是有說法的。
潘澤永不是什麼愛耍弄脾氣的導演,可他也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他不是什麼人都願意放到自己的鏡頭裡拍的。
在他的強勢堅持下,後來一些人琢磨出味兒來,這種事便不了了之了。
於是潘澤永便得到了一群尚算專業的演員——之所以說尚算,是說如今連專業話劇團出來的新人的素質都不比往年。
在劇本圍讀會上,只是在對詞期間,潘澤永就忍了好些人的小毛病。那些錯誤犯得,連從話劇院裡出來的左國明的臉色都不好看。
居然能有人念著念著,啞著嗓子破音。
到最後只能是余尋光開口:「是有些緊張嗎?」
被點名的演員叫聞逸,面對導演的不滿,左國明的黑臉,編劇武晨遠的皺眉,他咽了咽口水才看著余尋光回答:「昨天睡得有些晚。」
余尋光瞟了一眼他發黃的指甲,問:「你抽菸是嗎?」
不僅抽,還是個老菸民了。聞逸被點到這個,略有些不自在,曲了曲手指把指甲藏進了劇本里。
余尋光沒有把他當雞殺,抖威風的意思,聰明人說話都是點到為止的,「您要是喉嚨干啞,早起可以喝一杯蜂蜜水。」
聞逸點頭說是。他態度也可以,像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對化妝師說:「麻煩化妝老師後面給我上妝的時候,往我手上抹點兒粉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