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公主不明白阿姊在算什麼,只猛猛點頭,並開心的第一時間去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皇嫂沈里。

  沈里理論上是沒去過行宮的,但不知道為什麼,下意識的就覺得行宮沒什麼好玩的,年年都是一個模樣。二公主如今主動提出借他們一個新鮮場地,他自然是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嗚嗚,二皇姐真是一個大好人。

  沈里越來越想和二公主聯手了,他找其他皇子公主聯手的計劃,因為三皇子和四皇子的騷操作而原地破產,本來都有點心灰意冷不想繼續往下嘗試了,如今又升起了那麼一點點奢望。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眼前的大好人皇姐正滿心盤算著時間,覺得他們去景山時正好能趕上城門換防,妹妹不在宮裡反而安全,確實是個好的不能再好的時機。

  她的銜蟬衛還能藏在山谷里,等與她匯合後,再一同入京。

  從景山騎馬只需幾息就能抵達玄武門。

  一如沈里跟著岑夫子學到的,為什麼大家這麼愛在玄武門搞事?因為玄武門就是離皇宮最近的後門啊。

  沈家的小郎君真不愧是個福星

  作者有話要說:

  我開文之前研究了很多古代的謀反,發現不少王爺啊將軍,都會選擇在換防這個空窗期起事。

  事實上,奠定北宋開國的黃袍加身,就是在換防路上的一場譁變。

  當然,他們謀反大概都策劃了至少幾年,二公主這個屬於倉惶起事。

  PS:二公主對抱朴事件的猜測只是個人猜測哈,昨天忘記說了,肯定會和真相有一些出入。

  第83章 入主東宮第八十三天:

  沈福星還在狀況外,但這完全不影響他的快樂心情,並迅速擬定了出行名單。

  從顏仲卿、謝蘭芝到楊了之,再到小姑沈卻金小姑父陽邑縣主,乃至是和小公主關係要好的其他幾個年紀較小的皇子公主,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到了一張去景山的馬車票。

  真票據。

  沈里學著現代高鐵票的樣子,煞有介事的給每個人都發了張「雍畿→景山」的馬車票,夾在了請帖里,並很歡迎大家帶上自己的朋友和僕從。

  二公主的莊子占地面積極大,再多的人都裝得下。

  這一次浩浩蕩蕩的出行幾乎驚動了整個後宮,如果不是老太后前段時間終於說動了皇帝,前往了軟禁清河公主的越王府暫居,大概連她也要加入其中。

  事實上,沈里也是派人去問過太后的。

  可惜,太后能出京,清河公主卻連府邸也出不去,最終老太后還是以「我去了,你們年輕人放不開」為由,婉拒了沈里的熱情邀請,選擇了陪在女兒身邊。據說清河公主在越王府吃好喝好,還心寬體胖了不少,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十分昂揚。

  除了太后和清河公主去不了以外,杜言生也說他有事去不了。

  聞時頌是一開始就說了沒辦法陪沈里一起。

  真是奇了怪了,大家在同一天都有事,二公主也說她把妹妹送到莊子上之後待到晚上就得走,她看起來也有很要緊的事。下月初六是朝廷什麼非常重要的日子嗎?沈里看著黃曆想了半天,也沒能琢磨明白這天到底有什麼重要的,這天甚至是個休沐日。

  不過,沈里一向不內耗,想不通也就不想了。

  很快,出遊的日子就到了。

  這一天惠風和暢,萬里無雲,馬車的隊伍長的仿佛一眼望不到頭。沈里本還想說到底是誰帶了這麼多行李,結果秋實卻告訴他,其中至少一半是太子殿下給您準備的。有人有物品,主要還是因為人多,需要帶上的生活必需品就多。

  沈里瞳孔地震。

  他只是去京郊遊玩三五天,不是要逃荒去北疆吧?為什麼要帶這麼多人?還幾乎都是東宮的熟面孔。以前沈里還會覺得東宮來來回回的就這些人,後來就明白了,這些都是聞時頌派的老演員。整天看上去忙來忙去,實則根本就是在繞著長秋殿轉,只服務於沈里一人。

  不是監視,也不是控制,就是聞時頌這個神經病連沈家派來的人都不放心,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分裂出十個八個的自己,親自補上這個「人手缺口」。可惜,他沒有辦法分裂,只能忍耐其他人。

  這些人平日裡也並不會幹涉沈里的任何決定,甚至春華秋實有些時候還是勸阻一下沈里一些過於天馬行空的想像,但這些人卻只會百分百的聽命,哪怕沈里要天生的月亮,他們都只會積極的開始搭梯子,最多擔心一下這越建越高的梯子會不會不安全。

  沈里見他們真的什麼都沒幹涉,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歲他們去了。

  只是……

  一趟出遊就帶這麼多人,真的很誇張啊。

  沈里茫然的抱著滾燈,站在忙來忙去的車隊前面,他不都帶了最安全的保證嗎?滾燈正瘋狂搖晃著它的螺旋小尾巴,在沈里哥哥懷裡興奮的汪汪叫。

  可沒轍,只能帶上,畢竟大家看起來都挺期待這次公款出遊的,一雙雙眼睛裡充滿了對宮外世界的渴望,以及沒有被公司團建折磨過的清澈。

  自認為是個好老闆的沈里,不想當天才叫停別人出遊的美夢,只能一股腦的帶上了所有人,並真誠的希望二公主不要生氣。

  二公主也確實沒有生氣,她在率公主府的府衛來了之後,只反覆確認了聞時頌有沒有跟著一起。在聽說太子有事,這回不僅不能去景山,連早上的送行都只送到東宮門口時,她整個人都肉眼可見的明媚了起來。

  甚至還反過來勸沈里,人多一點熱鬧,太子殿下這樣也只是關心你,畢竟他自己不能來啊。

  馬車裡,臉上貼了個白條的沈里只能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看來二皇姐是真的朝討厭聞時頌啊,她寧可替他說好話,也不想他跟著一起出遊。

  「快點快點,別想耍賴啊,該你出牌了。」楊了之忙不迭的招呼沈里趕緊看牌。

  顏仲卿、謝蘭芝,加上楊了之和沈里,四人正好湊了一車牌局,輸了貼條還是沈里出的「好主意」。可惜,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等車隊抵達郊外二公主的莊子時,沈里臉上已經貼的跟個鬼似的了。

  他從一推開馬車前的車門出來,就嚇了路過的小公主一跳。

  只不過小朋友也就是緩了一下就認出了皇嫂,一下子就笑了起來,指著沈里的臉忙不迭的叫阿姊來看。

  沈里也是玩興大起,跳下馬車,就佯裝生氣的追著小朋友跑了起來,說要把紙條貼到她的臉上。

  小朋友也是一邊跑一邊笑,和極幼稚版的「皇嫂」在莊子開闊的庭前就吱哇亂叫的鬧了起來。

  這響徹雲霄的笑聲好像尊定了接下來一整天的歡快基調,他們去半山腰的自然湖裡釣了魚,采了半青不熟的桃子,還在晚上的時候一起搞了個熱火朝天的篝火晚會,當然,後者讓沈里有點後悔,初夏的季節已經不適合玩火了,實在是太熱了。

  每個人都很開心,小公主更是玩的樂不思蜀,連阿姊是什麼時候離開的都不知道。

  當然,也是因為二公主刻意的沒有去提醒妹妹,她在夜色朦朧中最後看了一眼自己僅剩下的親人,然後就頭也不回的翻身上馬,帶著大多數都是女性的府衛下山了。

  她並不準備道別,因為他們終將再見。

  ***

  趁著換防譁變,這事古已有之,甚至有不少知名的軍事政變都是在換防途中搞出來的,好比陳橋兵變。

  別問為什麼都有這麼多例子了,還要沒完沒了搞換防,因為換防這件事本身就是在防止將領擁兵自重,若一直不換防,他們只會更得「兵」心。

  好比二公主。

  她離開銜蟬衛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銜蟬衛至今其實還是在她的掌控中,甚至因為換防主帥不能隨隊的原因,現在銜蟬衛說了算的副將和軍師正是她最忠心的心腹之二。他們起事雖然倉促,但整個衛隊卻異常的團結。

  一般的換防譁變是怎麼樣的呢?

  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基本就是打時間差。你以為我還在甲地,但其實我已經借著換防的時間對外是秘密的,各地關卡不敢阻攔,而兵貴神速的到了乙地,打了你一個措手不及。

  事實上,連老皇帝都是想這麼利用換防,來給沈青起一個畢生難忘的教訓。

  他換嘯鐵衛和沈青起都沒成功,最後就換了離嘯鐵衛最近的兄弟單位。也就是楊了之她爹掌握的麒麟衛。

  明面上說的是麒麟衛不動,只招了楊侯爺回京執掌其他衛隊。

  這也是為什麼楊侯爺如今能夠留京的原因,他在大朝會之後便沒有再回駐地,一直留在京中與妻女團聚。

  但只有老皇帝和楊侯爺知道,麒麟衛早已經準備要動身回京了。楊侯爺不知道老皇帝為什麼要這麼做,也不會問,軍人的天職讓他只會聽命行事,暫時待在京中當了一個閒人。不知道為什麼,他始終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且越來越強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