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甜姐兒一個庶女,如今又能讀書識字又能管家,說出去都是榮耀之事,談婆家的時候也是她的籌碼。

  甜姐兒能有今日,也是多虧了沈宣與薛鳳麟夫夫二人的提攜。以前白氏管家的時候,這等事情文姨娘可是想都不敢多想的!

  三個半月之後,沈宣誕下一子,上報晉武帝後,賜名永寧。

  因薛鳳麟年初平亂有功,卓繼承了父親的侯位,封為新一任的薛侯爺,其嫡長子薛永寧則剛出生就被封為了世子,沈宣也得了五品誥命。

  薛永寧百日那天,薛鳳麟大擺宴席,遍請京中世家,為其子祝賀。連二皇子也前來恭賀,還帶來了一柄前朝名將的寶劍作為的賀禮!

  這寶劍乃是特殊工藝製成,不鏽不腐,數百年過去仍然程亮如新。這工藝如今業已失傳,再無人可以複製,可見這寶劍價值如何貴重!

  二皇子年後平亂之後就被封為太子,送來如此至寶,自是表達了看重薛家的意思。

  這般尊榮,也不是人人得享,就連薛鳳麟也有些惶恐,只覺得這賀禮實在是有些太貴重了。

  「我這賀禮,也不全是因著你這次的功勞。」二皇子開口說道:「實則是因著你夫郎的一點兒善舉,讓我心中感念。」

  薛鳳麟一怔,看向沈宣。沈宣正抱著薛永寧,與各家內眷在一起說笑。他身邊還有一個有些熟悉的人影,正是豐家的哥兒豐舒明。

  豐舒明自年前與沈宣認識了以後,倒是仿佛自來熟了一般。

  年後沈宣產子,豐舒明就親自過來問候,還送來了不少賀禮。後面又來了幾次,漸漸便與沈宣成了好友。

  此時那豐舒明的髮髻上,插著一支碧玉簪,水頭極好,正是二皇子當日交給沈宣的那隻。

  「豐家的哥兒,已經許了人家。」二皇子沉默了一陣兒,才開口說道:「大理寺丞梁家的長子梁有為,聽說為人踏實能幹,在國子監里口碑也是不錯,今年秋天就要下場考試了。」

  薛鳳麟沒有接話,隻眼觀鼻鼻觀心默默站在一旁。二皇子……不,應該叫太子了……也已經擇好了太子妃。

  只是那太子妃的人選既不是姚金陵也不是孫菲菲,而是晉武帝欽點的督察院張大人之女張妙兒。並令其中秋之後,便與太子舉辦婚禮。

  張大人手上並無實權,但卻是晉武帝的心腹。晉武帝欽點他的女兒做了太子妃,自也有其深意。

  這等決議,自是無人敢反對,那姚家與孫家也歇了與太子聯姻的心思。眾人只一股腦的恭喜太子,又夸晉武帝眼光卓絕,讓太子得了張妙兒這般賢德的好女為妃。

  「我聽聞你與梁家的公子已經訂了親?」沈宣看了一眼豐舒明頭上的髮簪開口問道。

  「是也。」豐舒明點點頭道:「聽聞梁公子為人和氣,梁家家風也正,我父母對這門親事是很滿意的。」

  「你自己滿意麼?」沈宣眨了眨眼,試探的問了一句。

  豐舒明聞言頓了頓,才摸了摸頭上的髮簪,勾了勾嘴角說道:「是太子殿下說的媒,他眼光自是好的,我能有什麼不滿意的?」

  沈宣一怔,忍不住看了一眼二皇子的方向,便見他目光正好看向這邊,毫不掩飾的落在豐舒明的身上。

  太子妃已定之事,沈宣自是也早就知道了。他心中有些感慨,默道皇家之事果然麻煩,也是這兩人有緣無份了。

  時間一晃而過,又是三個月後,中秋佳節,太子大婚,養在鄉下的沈從霜也誕下了一個女兒。

  沈宣得了莊子上送來的信,裡面滿是沈從霜訴苦自己在鄉下過的如何艱難,才想起自年前薛鳳鯉將人送走以後,自己就忘記了他還有這麼一個妾室。

  如今沈從霜既誕下了孩子,那信上說的又十分可憐,養在條件不好的莊子上到底也說不過去。

  薛鳳鯉雖然是待罪之身,被軟禁在院中不得而出,但也還算是薛家的一員,倒不如將沈從霜接回侯府養著算了。

  沈宣派了人去莊上,將沈從霜與他的女兒帶了回來。

  沈從霜原本就身材纖細,去了鄉下大半年,也不知是怎麼養的,生完了孩子竟看起來有些骨瘦嶙峋,瞧著在鄉下的確是過的不好。

  薛鳳鯉如今已是罪人,沈家又被貶到了外地。沈從霜在京中是一個撐腰的也沒有了。

  他自知無依無靠,見了沈宣便低眉順目,只求沈宣憐他與孩子可憐,讓他們可以住在侯府。

  沈宣看了一眼他懷中的女孩兒。眉眼既不像他,也一點兒不像薛鳳鯉,也不知到底是遺傳了誰的。

  他想起沈從霜曾說過薛鳳鯉不易生育一事,心中已有些瞭然。

  不過此事與他無關,他自是不會追究,又看在沈從霜與他報信的份上,便允了沈從霜的要求,讓他帶著孩子住在了薛鳳鯉院中。

  薛鳳鯉一個罪人,已經被看管起來,院中只得兩個下人伺候著。

  他雖然已經落魄,但從小養到大的性子卻是改不了的。便是已經淪落至此,對著兩個下人還是呼來喝去,少不了被伺候的下人們埋怨。

  沈從霜搬入薛鳳鯉院中之後,沈宣便給了他掌管院子事務的權力。

  聽聞他剛搬進去的時候,薛鳳鯉還與他大吵了一架,後面又過了幾日,便再沒聽到他院中傳來什麼動靜。

  沈宣之後才得知,原來薛鳳鯉之前雖出不了院子,但還能離開屋子中院中走動。但沈從霜搬進去後,便讓院中下人把薛鳳鯉關在了房間裡,連房門也不讓他踏出一步。

  每日除了送飯和打掃衛生,不允許下人們與薛鳳鯉說一句話。

  漸漸的,薛鳳鯉似乎也被他折磨的老老實實,再不敢多說一句。

  沈宣自是不會對薛鳳鯉有一分同情,只覺得這真是惡人自有惡人磨。

  若是他往日待沈從霜好些,怕是也不至於如此。也是這沈從霜才能治得住他,想來他如今的日子,是比之前要更難過了。

  金枝出嫁了,嫁給了薛府里管著田莊的任管事的兒子任大郎。

  這婚事是兩家父母著人介紹的,兩人見了面對對方也都頗為滿意。

  沈宣趁著金枝出嫁,破格給他提了個一等隨侍,讓他隨著任大郎一起出了府,去管理莊子上的事務了。

  金枝被提了一等隨侍,金桂自是也跟著一起升了等。金枝離開了侯府,金桂則是實打實的得了實權,做了沈宣身邊最體面的話事人。

  金枝出嫁當日,沈宣贈了金枝一套黃金頭面,又並百兩黃金的嫁妝,叫他風風光光的從侯府里出了門。

  府中的丫鬟隨侍無不羨慕,只道是跟在侯爺夫郎身邊,才能有這等體面。日後就是看在侯府這般面子上,婆家也不敢慢待他,這金枝的下半輩子也算是有所靠了。

  待金枝出門之後,沈宣才叫了金桂過來問他:「你與金枝年紀相仿,若是家中也有看上的好親事,我也可同金枝一般,體體面面的送你出門。」

  金桂聞言便跪地說道:「沈哥兒,你是知道我的。我不想嫁人,只想一直留在你身邊伺候你。」

  沈宣早猜到他會如此說,便讓他起身,給了他一封書信。

  金桂不知那書信到底是什麼,有些疑惑的接過一看,竟是一封介紹信。原來是沈宣推薦了他去京中的一個專門收取女子與哥兒的學堂讀書。

  「這楓安學堂裡面收了不少富貴人家的小姐與哥兒,教的也都是一些珠算管家理財之道。你在府中已經識了些字,也算是有些基礎。但若再讓你多做些別的,到底是不足。」

  「你既然有心留用,那就去這裡上上學,多學點本事,也好回來幫我的忙。」沈宣說道。

  「沈哥兒!我定會好好上學,不會丟了你的臉!」金桂十分激動的捏著那封書信,心中一時感慨萬千。

  這等學堂,就是京中的有錢人家也不見得會送自家子嗣過去。沈哥兒待他如此,是叫他一生受用,如此恩德,竟不知如何回報才好了!

  第136章

  京中的女子哥兒大多十六歲就出了門,薛家的庶女甜姐兒卻到了十八歲還沒有嫁出去。

  有人說是因著甜姐兒是庶女,薛家夫郎才故意刁難,不願意為她擇一門好夫婿,拖拖拉拉到了現在。

  便立時有人反駁,說那甜姐兒被薛家養的極好,吃穿用度都是上品。除此以外,她琴棋書畫也是樣樣精通,薛家夫郎還讓她幫著管理侯府的庶務。

  別說與其他庶女相比,便是與名門嫡女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別管外面如何紛紛擾擾,文姨娘看著如花似玉的女兒還待字閨中可謂是犯了一肚子的愁。

  這甜姐兒小時還好,如今讀書多了,又與沈宣每日混在一起,思想也變得奇奇怪怪的。

  就比如她年方十八還不願嫁人,只說要嫁也要嫁個自己喜歡的。

  文姨娘一去催婚,甜姐兒就會把薛鳳麟與沈宣搬出來。只說是哥哥和嫂子說了,就算自己一輩子不嫁人,侯府也不是養不起,隨她開心便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