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離開的路上,賀勉朝身後瞥了一眼,見距離大理寺有段距離,他才嘀咕道:「今日這是發生了何事?」
到了東門書鋪,舒鴻正在裡頭抄書。
賀勉將方才發生的事告訴了舒鴻。
「或許是鄒大人說的考核吧。」舒鴻不甚在意,握筆的手沒有絲毫顫抖。
「考核?」賀勉皺眉,「那過幾日的殿試不會和今日之事有關吧?」
舒鴻瞥他一眼,搖了搖頭:「不知。」
他突然想起了曾經在豐樂樓有一面之緣的那位公子。
抿了抿唇,舒鴻放下了筆,突然問道:「你最近可有去豐樂樓?」
賀勉一愣,「沒,問這個幹啥?」
舒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最後說道:「你可還記得咱們見過的那位決明公子?」
賀勉點了點頭,此人他自然是記得的。
那位決明公子知道的消息很多,若不是很少見到他,賀勉都想花錢從他那買消息了。
舒鴻嘆了口氣,說道:「我總覺得他有些不對勁。」
賀勉倒是沒感覺有什麼問題,畢竟這是雲京,本就是什麼人都有。
「下回再見著了,我替你觀察觀察。」賀勉說道。
舒鴻點了點頭。
_
考核從天未亮進行到了深夜。
大理寺門口的燈亮了一整夜。
直到門口仵作路過敲鑼,方徊才知道已經到了第二日。
他用力眨了眨有些發酸的眼睛,叮囑手下將東西分類送去皇宮,自己才坐上了回家的轎子。
方府門口,方夫人身旁的丫鬟為她攏了攏身上的大衣,「夫人,夜深了,咱們先回去吧。」
燈光下,方夫人神色有些疲倦,但還是搖了搖頭,「無事。」
方夫人如今四十有一,但光看面容卻像是三十歲左右的婦人。她平日愛讀些書,有時還能幫方徊在公務上出出主意。
丫鬟小聲抱怨道:「不知皇上這些日子是在做些什麼,難道是折騰人不成?」
方夫人輕輕捏了捏小丫鬟的臉,眼神溫柔,話里卻帶著些責備:「不可胡說。歷代君主都有自己的功績,咱們如今的皇上,恐怕也有自己的路要走。」
自從五石散的案子死了兩位大臣之後,方徊的公務更加繁忙。
但方夫人卻並不覺得這是壞事。
以前方徊回家總是抱怨案子不好處理,擔心和自己惹不起的官員作對,案子總是不了了之。
隔三岔五就有蒙冤的百姓在大理寺門前以死相逼。
時間久了,方徊自己都良心不安。
直到後來年家出了事,京中官員一下老實了許多,生怕下一個意外身亡就成了他們家裡的渾小子。
京中一下子平靜了不少。
這些事或許*百姓們未曾察覺,但方徊卻是感覺最為明顯的。
雖說那兩個官員確實是意外,但方夫人覺得其中還是有些殺雞儆猴的意味在。
丫鬟揉了揉自己被捏得有些疼的臉,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她默默閉上了嘴。
過了一會兒,門前傳來了腳步聲。
是方徊回來了。
「夜裡涼,怎麼在這等我?」方徊將夫人冰涼的手握住。
方夫人嘆了口氣:「這不是擔心你。」
方徊嘿嘿一笑。
幾人在門口又說了幾句,才往府里走去。
_
三日休沐。
官員考核最終的結果還要花費些時間。
再次上朝時,房啟明總是感覺周圍同僚的目光往自己這兒看。
也不怪他們,畢竟以往官員調度都由吏部負責,眾人或許以為他知道什麼內幕。
但實際上,房啟明自己都戰戰兢兢。
此次考核之事由陛下全權負責,房啟明連一絲風聲都沒聽到過。
宋訣坐在龍椅上,瞅著底下一眾大臣謹慎小心的模樣,心裡舒坦多了。
趁著現在眾臣如此老實的時候,宋訣緩緩開口,提起了另一件事:「朕打算,將翰墨書院進行革新,增添些書卷和桌椅等,開設學堂。」
眾大臣茫然。
不過他們現在不敢隨便開口。
畢竟考核的事就像一把懸掛在他們頭頂的刀,不知何時就會落下。
他們可不想當出頭鳥。
「對了,說起學堂,朕還要好好謝謝方琢方大人。」宋訣笑眯眯地說道,「若不是方大人提供的錢財,國庫或許還支撐不住。」
武將們目光轉向了方琢。
學堂這種地方,一聽就是給他們文官準備的。
方琢再怎麼說以前也是從武的,怎麼能幫著那些只會耍嘴皮的傢伙們呢!
方琢本人的臉色也不好看。他知道,宋訣說的是自己的私庫。
昨日在軍營中他已經丟了人,現在還要再丟一次人嗎!
不過方琢只敢在心裡頭默默埋怨,面上那是絲毫不敢表現出來。
「這都是陛下的功勞。」方琢推辭道,「陛下此舉造福天下讀書人,臣不敢隨意攬功。」
宋訣臉上的笑意更深。
方琢擦了擦汗,感覺周圍同僚看他的眼神更加不善。
下了朝,鄒越被叫去了九霄殿。
進殿後,宋訣將已經準備好的名單遞給了他。
名單上,是此次官員考核的結果。
增設了三個全新的部門,除了管轄六部的成了他之外,六部尚書沒有太大的變動。
唯一變化的就是兵部尚書,由方琢變成了何謂。
鄒越找了找方琢的名字,發現和何謂進行了調換。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未見過名字的官員晉升。
只是新增的三個部門,除了他占了尚書省的位置外,其他兩個都是空著的。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還有在名單之外單獨被畫了個圈的「翰墨書院」。
鄒越收起名單,想起了書院的事,他問道:「不知陛下辦此書院,要從哪裡招收學生,負責教書之人又如何決定?」
宋訣笑眯眯的,只說道:「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鄒越不理解。
宋訣也沒有過多解釋,只說到了之後他自然會明白的。
「去告訴禮部,結束官員調度之後,就可以準備殿試了。」離開前,宋訣最後才叮囑道。
鄒越點了點頭。
很快,這份名單就交到了吏部。
午門內,吏部辦公的地方。
房啟明顫抖著手接過那張薄薄的紙。
拿到殿內,周圍其他人都湊了過來。
「房大人,這就是此次考核的結果嗎?」有人小心翼翼地問道。
房啟明狀似鎮定地點了點頭,實則手心已經出了薄汗。
見他點頭,其他人默默咽了咽口水。
房啟明眯起眼,將名單打開。
第58章
房啟明捂著眼睛,在打開那張紙的時候,周圍人發出了一陣驚呼。
「晉升了!」有人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驚呼一聲。
自然,也有人發出了一陣哀號。
不過他們對自己的表現都有數,因此對於結果,大多數人都沒有異議。
「大人,大人?」有人拍了拍還捂著眼睛的房啟明,房啟明慢慢睜開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尚書之位保住了!
要不是顧及在眾人面前的面子,房啟明早就蹦起來歡呼了。
「咳咳!別看了,都散開,幹活去!」放下心之後,房啟明便開始趕人。
其他官員神色各異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房啟明開始慢慢看起其他職位。
隨後一眼就注意到了被換到尚書之位的何謂。
何謂是何將軍之子。何將軍逝世後,何家逐漸落寞,何謂也在兵部干起了侍郎。
若是不出什麼意外,恐怕他要在那個位置上待一輩子。
房啟明輕嘆一聲,不由得感慨世事無常。
第二天,房啟明便在朝中宣布了登記之後的結果。
朝中響起低低的震驚與議論聲,宋訣看著他們各式各樣的表情,心情相當不錯。
方琢站在人群里,感覺周圍同僚都在看自己。
他身後的何謂也有些不可置信。
不過上回書院的事之後,方琢便和不少老友疏遠了關係。
也因此,沒有一人上前安慰方琢。
方琢看向台上的宋訣,本想站出來抗議,卻在和對方對上視線的一瞬,停住了腳步。
宋訣似笑非笑的表情像是一種警告。
方琢背後一涼,腦子轉得飛快。
他猛地意識到,自己不能抗議。
私庫之事原本就是他的錯,宋訣一直沒有懲罰他,就是為了今天。
若是他站出來了,那他說不定落得下場比這個還慘。
思及此,方琢閉了閉眼,向後退了一步。
何謂瞥了他一眼,冷哼一聲,沒有絲毫的同情。
宋訣換了個姿勢:「這是第一次考核,希望諸位愛卿日後好好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到了東門書鋪,舒鴻正在裡頭抄書。
賀勉將方才發生的事告訴了舒鴻。
「或許是鄒大人說的考核吧。」舒鴻不甚在意,握筆的手沒有絲毫顫抖。
「考核?」賀勉皺眉,「那過幾日的殿試不會和今日之事有關吧?」
舒鴻瞥他一眼,搖了搖頭:「不知。」
他突然想起了曾經在豐樂樓有一面之緣的那位公子。
抿了抿唇,舒鴻放下了筆,突然問道:「你最近可有去豐樂樓?」
賀勉一愣,「沒,問這個幹啥?」
舒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最後說道:「你可還記得咱們見過的那位決明公子?」
賀勉點了點頭,此人他自然是記得的。
那位決明公子知道的消息很多,若不是很少見到他,賀勉都想花錢從他那買消息了。
舒鴻嘆了口氣,說道:「我總覺得他有些不對勁。」
賀勉倒是沒感覺有什麼問題,畢竟這是雲京,本就是什麼人都有。
「下回再見著了,我替你觀察觀察。」賀勉說道。
舒鴻點了點頭。
_
考核從天未亮進行到了深夜。
大理寺門口的燈亮了一整夜。
直到門口仵作路過敲鑼,方徊才知道已經到了第二日。
他用力眨了眨有些發酸的眼睛,叮囑手下將東西分類送去皇宮,自己才坐上了回家的轎子。
方府門口,方夫人身旁的丫鬟為她攏了攏身上的大衣,「夫人,夜深了,咱們先回去吧。」
燈光下,方夫人神色有些疲倦,但還是搖了搖頭,「無事。」
方夫人如今四十有一,但光看面容卻像是三十歲左右的婦人。她平日愛讀些書,有時還能幫方徊在公務上出出主意。
丫鬟小聲抱怨道:「不知皇上這些日子是在做些什麼,難道是折騰人不成?」
方夫人輕輕捏了捏小丫鬟的臉,眼神溫柔,話里卻帶著些責備:「不可胡說。歷代君主都有自己的功績,咱們如今的皇上,恐怕也有自己的路要走。」
自從五石散的案子死了兩位大臣之後,方徊的公務更加繁忙。
但方夫人卻並不覺得這是壞事。
以前方徊回家總是抱怨案子不好處理,擔心和自己惹不起的官員作對,案子總是不了了之。
隔三岔五就有蒙冤的百姓在大理寺門前以死相逼。
時間久了,方徊自己都良心不安。
直到後來年家出了事,京中官員一下老實了許多,生怕下一個意外身亡就成了他們家裡的渾小子。
京中一下子平靜了不少。
這些事或許*百姓們未曾察覺,但方徊卻是感覺最為明顯的。
雖說那兩個官員確實是意外,但方夫人覺得其中還是有些殺雞儆猴的意味在。
丫鬟揉了揉自己被捏得有些疼的臉,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她默默閉上了嘴。
過了一會兒,門前傳來了腳步聲。
是方徊回來了。
「夜裡涼,怎麼在這等我?」方徊將夫人冰涼的手握住。
方夫人嘆了口氣:「這不是擔心你。」
方徊嘿嘿一笑。
幾人在門口又說了幾句,才往府里走去。
_
三日休沐。
官員考核最終的結果還要花費些時間。
再次上朝時,房啟明總是感覺周圍同僚的目光往自己這兒看。
也不怪他們,畢竟以往官員調度都由吏部負責,眾人或許以為他知道什麼內幕。
但實際上,房啟明自己都戰戰兢兢。
此次考核之事由陛下全權負責,房啟明連一絲風聲都沒聽到過。
宋訣坐在龍椅上,瞅著底下一眾大臣謹慎小心的模樣,心裡舒坦多了。
趁著現在眾臣如此老實的時候,宋訣緩緩開口,提起了另一件事:「朕打算,將翰墨書院進行革新,增添些書卷和桌椅等,開設學堂。」
眾大臣茫然。
不過他們現在不敢隨便開口。
畢竟考核的事就像一把懸掛在他們頭頂的刀,不知何時就會落下。
他們可不想當出頭鳥。
「對了,說起學堂,朕還要好好謝謝方琢方大人。」宋訣笑眯眯地說道,「若不是方大人提供的錢財,國庫或許還支撐不住。」
武將們目光轉向了方琢。
學堂這種地方,一聽就是給他們文官準備的。
方琢再怎麼說以前也是從武的,怎麼能幫著那些只會耍嘴皮的傢伙們呢!
方琢本人的臉色也不好看。他知道,宋訣說的是自己的私庫。
昨日在軍營中他已經丟了人,現在還要再丟一次人嗎!
不過方琢只敢在心裡頭默默埋怨,面上那是絲毫不敢表現出來。
「這都是陛下的功勞。」方琢推辭道,「陛下此舉造福天下讀書人,臣不敢隨意攬功。」
宋訣臉上的笑意更深。
方琢擦了擦汗,感覺周圍同僚看他的眼神更加不善。
下了朝,鄒越被叫去了九霄殿。
進殿後,宋訣將已經準備好的名單遞給了他。
名單上,是此次官員考核的結果。
增設了三個全新的部門,除了管轄六部的成了他之外,六部尚書沒有太大的變動。
唯一變化的就是兵部尚書,由方琢變成了何謂。
鄒越找了找方琢的名字,發現和何謂進行了調換。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未見過名字的官員晉升。
只是新增的三個部門,除了他占了尚書省的位置外,其他兩個都是空著的。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還有在名單之外單獨被畫了個圈的「翰墨書院」。
鄒越收起名單,想起了書院的事,他問道:「不知陛下辦此書院,要從哪裡招收學生,負責教書之人又如何決定?」
宋訣笑眯眯的,只說道:「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鄒越不理解。
宋訣也沒有過多解釋,只說到了之後他自然會明白的。
「去告訴禮部,結束官員調度之後,就可以準備殿試了。」離開前,宋訣最後才叮囑道。
鄒越點了點頭。
很快,這份名單就交到了吏部。
午門內,吏部辦公的地方。
房啟明顫抖著手接過那張薄薄的紙。
拿到殿內,周圍其他人都湊了過來。
「房大人,這就是此次考核的結果嗎?」有人小心翼翼地問道。
房啟明狀似鎮定地點了點頭,實則手心已經出了薄汗。
見他點頭,其他人默默咽了咽口水。
房啟明眯起眼,將名單打開。
第58章
房啟明捂著眼睛,在打開那張紙的時候,周圍人發出了一陣驚呼。
「晉升了!」有人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驚呼一聲。
自然,也有人發出了一陣哀號。
不過他們對自己的表現都有數,因此對於結果,大多數人都沒有異議。
「大人,大人?」有人拍了拍還捂著眼睛的房啟明,房啟明慢慢睜開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尚書之位保住了!
要不是顧及在眾人面前的面子,房啟明早就蹦起來歡呼了。
「咳咳!別看了,都散開,幹活去!」放下心之後,房啟明便開始趕人。
其他官員神色各異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房啟明開始慢慢看起其他職位。
隨後一眼就注意到了被換到尚書之位的何謂。
何謂是何將軍之子。何將軍逝世後,何家逐漸落寞,何謂也在兵部干起了侍郎。
若是不出什麼意外,恐怕他要在那個位置上待一輩子。
房啟明輕嘆一聲,不由得感慨世事無常。
第二天,房啟明便在朝中宣布了登記之後的結果。
朝中響起低低的震驚與議論聲,宋訣看著他們各式各樣的表情,心情相當不錯。
方琢站在人群里,感覺周圍同僚都在看自己。
他身後的何謂也有些不可置信。
不過上回書院的事之後,方琢便和不少老友疏遠了關係。
也因此,沒有一人上前安慰方琢。
方琢看向台上的宋訣,本想站出來抗議,卻在和對方對上視線的一瞬,停住了腳步。
宋訣似笑非笑的表情像是一種警告。
方琢背後一涼,腦子轉得飛快。
他猛地意識到,自己不能抗議。
私庫之事原本就是他的錯,宋訣一直沒有懲罰他,就是為了今天。
若是他站出來了,那他說不定落得下場比這個還慘。
思及此,方琢閉了閉眼,向後退了一步。
何謂瞥了他一眼,冷哼一聲,沒有絲毫的同情。
宋訣換了個姿勢:「這是第一次考核,希望諸位愛卿日後好好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