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保科長,城南悲田坊有三名初產婦不能順產,我們這兒也沒有麻醉醫生,也沒有手術器械,只能把她們送到醫院去。您看?」

  保科長不假思索地回答:「譚主任您放心,城西有很多車和志願者,沒有救護車也能送。我立刻安排。」

  保科長和魏璋,再次與李知州協調,三輛私家車從南門進城,接走三名初產婦,有兩名穩婆同行。

  半小時後,城西傷寒治療區又打來電話,要送兩名病人去醫院。

  保科長一行人再次協調派車,在傍晚時分把兩名病人接走。

  原以為可以按部就班渡過的第二天,好不容易熬過去,更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回滑州驛躺下沒多久,魏璋接到鄭院使的電話:

  「魏使,德縣醫師全都病倒,目前只有連下官在內的五名太醫還在支撐,但傷寒病患足有一千多……」

  「經過捧日軍調查,發現有人刻意污染德縣水源,此人已經捉拿收押。可是……」

  通話忽然中斷。

  魏璋一骨嚕爬起來:「可是什麼?」

  手機里傳出嘈雜的響聲,似乎是鄭院使發生了什麼意外。

  魏璋皺緊眉頭高聲問:「鄭院使,說話。」

  又過了一會兒,手機里傳出發顫的回答:「魏,魏使,鄭院使他暈倒了……鼻息、脈相都很虛弱……現在給他扎針……」

  空氣像凝固了一樣,每分每秒都慢得令人窒息。

  不知過了多久,魏璋再次聽到回答:「鄭院使醒了,但還是虛弱得很。」

  緊接著又聽到鄭院使的聲音:

  「魏使,下官只是有些累,無大礙,只是藥材快用完了,病患越來越多……德縣離滑州有些遠,沿途有近三成的道路只能騎馬……」

  「下官已經將德縣實情告知陛下,但不敢輕易打擾邵館長,所以……」

  鄭院使當然知道自己這樣的再三要求過分,可眼前起著高熱、渾身疹子的傷寒病患們,真的來不及救治。

  病患太多,德縣的藥材快用完了,醫師遠遠不夠,再這樣下去,每拖一個時辰就可能多死幾個病人。

  「我知道了。」魏璋結束通話,拿著手機走出廂房在廊下張望,看到每個房內還都有燭光。

  「滑州支援群」正聊得熱火朝天。

  按譚主任和裴瑩的估計,短則三日,長則七日,悲田坊的孕婦們都能順利分娩,到時婦產科的任務就完成了。

  消化科的估計也挺樂觀的,畢竟抗生素和止血藥效果驚人,不發生意外,病人們按要求定時定量地吃東西,短則七天,長則十四天,都能恢復。

  呼吸科更加樂觀,如果今天楊功不病危,會相當順利。

  魏璋把德縣的現狀發到了「滑州支援群」里,熱鬧的群聊瞬間結束。

  好半晌,群里才有人提問:「滑州城到德縣多遠?」

  魏璋找來滑州驛的店小二問了又問,才發信息回答:「路程是方沙城到這裡的二分之一,但路況不好,後三分之一只能騎馬。」

  群里又一陣安靜,沒過多久,就有人在群里發言:「也就是說,如果明天天一亮就出發,以我們的速度,最遲中午就能到德縣。」

  「為了診治更高效,可以讓德縣的捧日軍先準備竹竿和帶編號的布條,我們一到就能開始按病情用藥。」

  這下魏璋反而沉默了:「你們這樣連續趕路不會累嗎?」

  「累啊,但我們可以見縫插針地休息,前兩年到處支援做核酸就是這麼過來的,上車睡覺,下車幹活。」

  魏璋又在支援群發消息:「明天一早需要八輛車帶上電動車頭盔,醫療器械和藥物,出發去德縣。野外駕駛經驗豐富的優先。」

  幾乎瞬間,爆破組就搶到了三輛車的名額,三分鐘內搶完。

  魏璋怎麼也控制不住表情,往群里發消息:「那我肯定要捨命陪你們這些真君子了,早睡早起。」

  十分鐘後,廂房內的燭火都滅了,滑州驛內靜悄悄。

  第144章

  陰沉的天空布滿烏雲, 風大沙塵重,德縣小城,城外村莊、良田和被大雨沖毀的官道, 一片灰濛濛。

  捧日軍分成三隊,一隊守著熟水鋪、一隊給城內水井開蓋讓百姓取水、另一隊則幫著鄭院使配補液鹽。

  德縣縣丞蔡琿今年四十五,本就是芝麻綠豆似的小官,先是遇上連日大雨,幾乎同一日就有傷寒病患……撐到現在,整個人像老了十歲。

  草藥還剩最後一鍋, 出去採買藥材的藥鋪掌柜遲遲未歸;德縣醫師全都染了傷寒, 只剩鄭院使和四名太醫硬撐。

  之前陛下親口所說, 會調集滑州地界以外的醫師來幫忙,到現在別說醫師, 連匹馬影子都沒看見。

  蔡琿帶著縣衙上下,既要安撫百姓,還要防止傷寒病患外逃,更要保證傷寒治療區的飲食……每一天都頭大如斗。

  明明已到正午時分,越來越陰沉的天空隱隱有下雨的樣子,蔡琿真的絕望。

  偏偏就在這時,郵差快馬從縣衙門前經過,見到蔡琿趕緊行禮:「蔡縣丞,有沒有書信要發?」

  蔡琿看著郵差鼓囊囊的包有些納悶:「你這是收了誰的書信?」

  「啊,回縣丞的話, 是鄭院使和太醫們的書信,」郵差有些為難,「說是他們以防萬一準備的遺書。」

  蔡琿的臉色一僵,隨即揮了揮手:「快送去。」

  郵差騎馬踩著泥路走了。

  蔡縣丞站在縣衙的二樓, 眺望德縣東門方向,眼角餘光看到鄭院使走過來,急忙轉身,兩人相視苦笑。

  因為太醫院最新的疫病防治方案,日常只喝熟水、吃熟食,如果大雨成災或被淹過以後,哪怕洗臉都要用熟水,不然容易生眼疾。

  德縣很窮,蔡琿也沒什麼油水可撈,全縣日常喝水都靠熟水鋪,但天氣漸熱,經年喝生水的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所以水源被蓄意污染後,傷寒病患激增。

  現在,病患多,能幹活的少,還有一部分要幫病患。

  熟水鋪燒水從早到晚,還要配補液鹽,身體好的基本能不喝水就不喝,至於洗漱的水都能省就省。

  所以,蔡琿早起摳了眼屎,連臉都沒洗,反正大家都一樣,誰也別笑誰。

  「稟蔡縣丞,」鄭院使爬到二樓,走得氣喘吁吁,「您可看到官道上有人來德縣麼?」

  蔡琿早就見識過鄭院使的「千里傳音器」,聽他這麼一說,立刻兩眼放光:「鄭院使,您是不是收到了什麼消息?」

  鄭院使嘆氣:「下官昨日先向陛下報告了德縣實情,後來向支援滑州府的魏使求救,也細說了實情。」

  蔡琿激動起來:「飛來醫館的醫仙們會來嗎?真的嗎?」

  鄭院使眼神一黯:「魏使只讓砍竹子、給病號戴編號布條,但沒說何時會來。」

  「竹子砍了麼?布條戴了麼?」蔡琿只聽得到會來,其他的全當沒聽見。

  「捧日軍忙了一個通宵,現在都備好了。」

  蔡琿麻了,然後肚子裡咕嚕嚕響,哦對了,米糧也都儘量供給病患們,早食還沒吃。

  鄭院使從寬袖裡掏出最後兩片豬肉脯,拆了包裝遞了一塊過去:「蔡縣丞。」

  蔡縣丞學著鄭院使的樣子,把豬肉脯放進嘴裡,反覆嚼出好味道,特別不舍地咽下:「鄭院使,本官是不是也應該準備一份遺書?」

  鄭院使詫異地望著蔡縣丞,他的眼神比陰沉的天空還要暗:「蔡縣丞,大可不必……」

  蔡縣丞苦笑:「按大鄲律,本官保不住傷寒病患也保不住烏紗帽,還出了細作污染水源一事,如果病患們死去太多,本官的小命也難保。」

  「還是寫吧,誰知道能撐多久?」

  前後撐了有半個月?還是更多日子?不,感覺像硬熬了三年。

  鄭院使望著越來越低的烏雲和更猛烈的風沙,絕望更深重地壓在心頭,從貼身的裡衣取出一張照片。

  蔡縣丞又一次看向昏暗的遠處,這下徹底絕望了,醫師都病了、藥材沒了、病人越來越多,救援遲遲不到,能做的都做了,還能怎麼辦?

  一轉身,就看到鄭院使紅著眼圈看手裡的紙片,忍不住湊過去看上一眼,當時就驚訝到破音:「鄭院使,這是什麼?」

  鄭院使老臉一紅,遞給蔡縣丞:「下官帶拙荊去過飛來醫館,魏使給我們拍了照片留念,那裡真的特別好看……是不是?」

  蔡縣丞看得眼睛都直了,這是什麼仙人法器?怎麼能把人放在小紙片上,人還一模一樣?

  鄭院使把照片重新收好:「下官問心無愧,死而無憾。蔡縣丞,下官告辭。」然後邁著堅定的步伐準備下樓。

  忽然,鄭院使的老年機又響了。

  蔡縣丞趕緊跑過去:「是不是有新消息?!陛下還是魏使?」

  鄭院使摁了接聽鍵:「魏使?」

  「鄭院使,你們現在在哪兒?我們看到德縣東門了。」

  鄭院使的身體比大腦更快反應,跑到城樓東面,只見遠處,一個又一個特別明亮的光點衝破陰沉,沿著官道越來越近,激動到飆高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