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比如呢?」唐晉追問。
譚昭昭臉上帶了點笑意,回答道:「比如那場長達半年的疫病傳播,城市垃圾被浸泡在水中沒錯,但最關鍵的是,這次水裡不會有隨處可見的屍體,倖存者也不會貿然下水,國家在安置區等地都有淨水和儲水裝置,所以我們可以更為從容地準備高溫災難的應對,只要做好防護,基本不用擔心疫病的傳播。」
她語氣平緩,說出的話卻格外具有說服力。
就連白一塵作為醫生,都點頭認可了她的話,「沒錯,倖存者有各大安置點,在管控之下基本不會成為疫病的源頭,更沒機會接觸源頭,所以疫病或許會有,但傳播性和強度應該都沒有宋千儀重生之前那個時空那麼嚴重。」
「所以比起搜尋物資,我覺得你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安置區那些倖存者們的生活垃圾怎麼處理。」譚昭昭點明可能會被忽略的這一點。
其實國家的垃圾處理做得不算差,但今時不同往日,一旦有人將大量生活垃圾以及糞便傾倒在暴雨積水當中,那很快就會隨著水流的擴散瀰漫到整個城市每一片積水連通的角落。
「除了糞便之外,還有就是打撈水裡那些小動物的屍體和飄散的垃圾。」譚昭昭聲音輕了些,下意識抱緊了星星,在小貓崽身上獲取到暖呼呼的溫度後,才繼續說:「很多流浪動物都會死在這場天災之中,沒有人類干預的話,它們的屍體會在水裡泡脹腐爛,所以需要及時打撈和處理。」
唐晉幾人也安靜下來。
一座城市會有多少流浪的小動物?
那些遷移躲避天災的家庭,又會在逃生前狠心丟下多少原本是家養的小寵物?
誰也算不清。
正如誰也不知道,這場漫長的天災之後,城市裡除了人類,還會不會有流浪的小貓小狗在街角建築間躲藏穿行。
「我們會反映上去的。」唐晉頷首應下。
「那現在可以來整理一下需要搜尋的物資清單了。」
譚昭昭很有條理,不僅邏輯清晰,還拿出平板把之前下載的城市地圖點開,上面有著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所有道路以及大型建築和地標等等。
「這是我們住的朝陽小區。」她放大一個紅點後,對幾人說:「我們周邊沒有特別大型的商超,但是小超市有很多,還有一些建材五金和服裝店,以我們的小區為原點往外擴散搜尋物資的話,首要搜尋的就是建材、服裝、還有飲用水。」
「建材的用處很多,給我們飼養的牲畜苗搭建棚窩,還有應對後續的地震,就算知道這棟樓不會塌,但意外誰也說不清,可以的話,我們還是應該有一個更安全的躲避地震的休息安全屋。」
「然後是服裝,高溫不需要太多服裝,但是後面還有更難熬的雪災,我們必須快人一步收集足夠的棉絨物,才能更從容地抵禦雪災和極寒。」
「除此之外,是需要一些窗簾,越厚重的越好。」
「窗簾?為什麼?」蘇明月好奇地提問。
李珊捏著記筆記的筆舉手回答:「這個我知道,夏季高溫,要把我們住的地方窗戶這些蓋住,避免陽光直射造成的傷害,還能讓屋裡比外面更涼快,這就類似於……我們總給冰櫃蓋毛毯一樣是吧?」
譚昭昭莞爾笑著點頭:「對,不過我也只是猜測,畢竟沒有親自試驗過,也不太清楚我的想法能不能用,反正這些東西提前準備是不會有錯的。」
說著,她又縮小了平板上攤開的地圖,猶豫道:「不過我們貿然去動別人的財產是不是不太好?那些遷移出去的人,雖然不能全部回來,但大多數應該還是會回到這裡的吧?」
如果這樣的話,那他們搜尋物資的行為,不就和之前那兩個撬門闖進別人家裡的匪徒沒什麼區別了嗎?
倒不是譚昭昭的道德感太高,只是在秩序搖搖欲墜的末日裡,堅守本心遵循社會秩序,哪怕只是讓這種默認的秩序多持續一天,或許都會有很多人能因此而活下來。
「不用擔心。」唐晉笑著說:「這些我們都會處理好,也並不是侵占民眾財產,而是集中所有能用的可用的物資,再進行二次分配,這其中造成的損失也會被我們折算成同等的物資進行補償。」
譚昭昭恍然。
也就是說,搜尋物資並不只是他們這個小隊,而是全國上下所有正在經歷災難的城市,都會有國家專門派遣的人員進行物資搜尋,然後集中起來進行二次分配和供應。
而被拿走物資的商家更不會吃虧了,用災難里自己保不住還暫時無用的物資,換來長期穩定且全面的物資供應,只要是有頭腦的商家基本都會同意這個交易。
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到了國家手裡,比被水泡了沖走又或是被搶劫惹來殺身之禍要安穩很多,懷璧其罪的道理,從古至今都是真理。
「你們要和我們一起去嗎?」陳怡問兩人,最主要還是問李珊。
因為李珊的武力值很高,譚昭昭是個每天進行基礎鍛鍊都要累到趴下的小菜鳥,所以大家其實基本默認她是純後勤人員。
當然,經過今天的這些分析後,她會從後勤變成更寶貴的指揮型人員,就更不用親自涉險了。
「昭昭,我跟他們去了,你怎麼辦?」李珊扭頭將決定權交給譚昭昭。
兩人一向如此,都能替對方做一些重要的決定,就看當下誰更冷靜果斷。
譚昭昭頷首同意了,「你去吧,我去你家裡給那些破殼的小傢伙們餵食和清理糞便。」
「對了,你們走的時候,記得把垃圾一起帶出去。」
「嗯,那你自己注意安全,要是發現什麼不對勁,立馬回家把那扇門關上通電。」
李珊說完,欲言又止地看了眼譚昭昭懷裡全程都很安靜乖巧的小橘貓,抿了抿唇,還算放心的跟著他們離開了。
經過上次的危機,她已經不會揣測星星會不會對譚昭昭懷有惡意了,反而會因為星星的存在而對譚昭昭的安危感到些許放心。
有這麼一隻神出鬼沒又特殊神秘的小貓崽在,譚昭昭一個人待著的安全度都能往上提升好幾個等級。
等他們走了,譚昭昭也再次把星星放到帽兜里,下樓去給小雞小鴨小鵝們餵水餵食清理糞便,這些家禽的糞便收集起來,又能用來肥土種菜,總之不會有什麼浪費。
而星星蜷縮在媽媽的帽兜里,睏倦的哈欠一個接一個,卻還強撐著看球球剛才的錄像。
是譚昭昭坐在那裡對唐晉幾人說話時的錄像。
畫面里的女生講話條理清晰,布置和安排也有條不紊,她足夠冷靜,目光也足夠敏銳和長遠。
星星覺得她的樣子看起來有點眼熟。
球球心知肚明,當然眼熟了,在星星生活的那個末世里,它的監護人也和譚昭昭一樣能夠這樣語氣溫和地把控全局。
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經歷,就連災難都截然不同。
但星星卻遇到了兩個相似的人類,他們還都成為了它的監護人。
這樣一想,也不知是星星的幸運,還是兩個時空的不幸。
第186章
暴雨第十三天。
星星比一開始長大了很多。
小小的身體有點點抽條,身上橘色可愛的絨毛更多,最關鍵的是,走路走得更穩了,也能自己用爪爪勾著沙發或者窗簾往更高處爬了。
頂樓的水開始往建築內部倒灌,整個樓梯間都像是西遊記里的花果山瀑布一樣潺潺流水,譚昭昭每天帶著星星出門都得打傘穿雨靴才行,還要時刻防止滑倒。
前兩天唐晉他們找回來幾個儲水箱,洗乾淨後放在樓頂接了很多的水,準備在高溫到來的時候把水過濾淨化後當作生活用水使用。
17樓的小鴨小雞小鵝們長得很快,一開始還是小小的黃色毛茸茸,這幾天也和星星一樣,走路越來越穩,還會撲閃著小翅膀短短地撲棱一小段距離。
就連種下的那些蔬菜種子也在這種潮濕的春季迅速破土發芽。
「在高溫來臨之前,我們能吃上鮮嫩的小青菜嗎?」蘇明月邊問邊湊近塑料箱裡剛剛冒頭的嫩綠芽點。
幾人相處久了之後,都會發現彼此隱藏起來的另一種更趨於日常的性格。
比如蘇明月,平日裡沒有任務的時候,就比較活潑。
陳怡則相對穩重一些,但偶爾思維的跳躍也比其他人更離譜。
就像現在。
陳怡盯著這些嫩芽想了想,也跟著問譚昭昭:「它們活不過高溫也耐不住極寒的話,那我們種它們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不把種子留到極寒之後再種?」
這種小青菜雖然生長很快,但也比較脆弱,短短一段時間裡,也不能有什麼收成,更別說等到它們能結種子的時候了。
既然這樣,那現在就種的話,不就浪費了嗎?
譚昭昭迎著兩人……三人疑惑的視線,沉默一瞬,解釋道:「不會浪費的,全國天災頻發,但不是所有地方的天災都是統一一致的,所以這些小青菜我種出來就只是為了我們自己吃,以防維生素攝入不足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和損傷,另外也是實驗,看這些植物在我們的照顧下,能不能勉強挺過高溫和嚴寒,如果可以的話,就算是意外之喜,不行的話,也沒什麼損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譚昭昭臉上帶了點笑意,回答道:「比如那場長達半年的疫病傳播,城市垃圾被浸泡在水中沒錯,但最關鍵的是,這次水裡不會有隨處可見的屍體,倖存者也不會貿然下水,國家在安置區等地都有淨水和儲水裝置,所以我們可以更為從容地準備高溫災難的應對,只要做好防護,基本不用擔心疫病的傳播。」
她語氣平緩,說出的話卻格外具有說服力。
就連白一塵作為醫生,都點頭認可了她的話,「沒錯,倖存者有各大安置點,在管控之下基本不會成為疫病的源頭,更沒機會接觸源頭,所以疫病或許會有,但傳播性和強度應該都沒有宋千儀重生之前那個時空那麼嚴重。」
「所以比起搜尋物資,我覺得你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安置區那些倖存者們的生活垃圾怎麼處理。」譚昭昭點明可能會被忽略的這一點。
其實國家的垃圾處理做得不算差,但今時不同往日,一旦有人將大量生活垃圾以及糞便傾倒在暴雨積水當中,那很快就會隨著水流的擴散瀰漫到整個城市每一片積水連通的角落。
「除了糞便之外,還有就是打撈水裡那些小動物的屍體和飄散的垃圾。」譚昭昭聲音輕了些,下意識抱緊了星星,在小貓崽身上獲取到暖呼呼的溫度後,才繼續說:「很多流浪動物都會死在這場天災之中,沒有人類干預的話,它們的屍體會在水裡泡脹腐爛,所以需要及時打撈和處理。」
唐晉幾人也安靜下來。
一座城市會有多少流浪的小動物?
那些遷移躲避天災的家庭,又會在逃生前狠心丟下多少原本是家養的小寵物?
誰也算不清。
正如誰也不知道,這場漫長的天災之後,城市裡除了人類,還會不會有流浪的小貓小狗在街角建築間躲藏穿行。
「我們會反映上去的。」唐晉頷首應下。
「那現在可以來整理一下需要搜尋的物資清單了。」
譚昭昭很有條理,不僅邏輯清晰,還拿出平板把之前下載的城市地圖點開,上面有著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所有道路以及大型建築和地標等等。
「這是我們住的朝陽小區。」她放大一個紅點後,對幾人說:「我們周邊沒有特別大型的商超,但是小超市有很多,還有一些建材五金和服裝店,以我們的小區為原點往外擴散搜尋物資的話,首要搜尋的就是建材、服裝、還有飲用水。」
「建材的用處很多,給我們飼養的牲畜苗搭建棚窩,還有應對後續的地震,就算知道這棟樓不會塌,但意外誰也說不清,可以的話,我們還是應該有一個更安全的躲避地震的休息安全屋。」
「然後是服裝,高溫不需要太多服裝,但是後面還有更難熬的雪災,我們必須快人一步收集足夠的棉絨物,才能更從容地抵禦雪災和極寒。」
「除此之外,是需要一些窗簾,越厚重的越好。」
「窗簾?為什麼?」蘇明月好奇地提問。
李珊捏著記筆記的筆舉手回答:「這個我知道,夏季高溫,要把我們住的地方窗戶這些蓋住,避免陽光直射造成的傷害,還能讓屋裡比外面更涼快,這就類似於……我們總給冰櫃蓋毛毯一樣是吧?」
譚昭昭莞爾笑著點頭:「對,不過我也只是猜測,畢竟沒有親自試驗過,也不太清楚我的想法能不能用,反正這些東西提前準備是不會有錯的。」
說著,她又縮小了平板上攤開的地圖,猶豫道:「不過我們貿然去動別人的財產是不是不太好?那些遷移出去的人,雖然不能全部回來,但大多數應該還是會回到這裡的吧?」
如果這樣的話,那他們搜尋物資的行為,不就和之前那兩個撬門闖進別人家裡的匪徒沒什麼區別了嗎?
倒不是譚昭昭的道德感太高,只是在秩序搖搖欲墜的末日裡,堅守本心遵循社會秩序,哪怕只是讓這種默認的秩序多持續一天,或許都會有很多人能因此而活下來。
「不用擔心。」唐晉笑著說:「這些我們都會處理好,也並不是侵占民眾財產,而是集中所有能用的可用的物資,再進行二次分配,這其中造成的損失也會被我們折算成同等的物資進行補償。」
譚昭昭恍然。
也就是說,搜尋物資並不只是他們這個小隊,而是全國上下所有正在經歷災難的城市,都會有國家專門派遣的人員進行物資搜尋,然後集中起來進行二次分配和供應。
而被拿走物資的商家更不會吃虧了,用災難里自己保不住還暫時無用的物資,換來長期穩定且全面的物資供應,只要是有頭腦的商家基本都會同意這個交易。
最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到了國家手裡,比被水泡了沖走又或是被搶劫惹來殺身之禍要安穩很多,懷璧其罪的道理,從古至今都是真理。
「你們要和我們一起去嗎?」陳怡問兩人,最主要還是問李珊。
因為李珊的武力值很高,譚昭昭是個每天進行基礎鍛鍊都要累到趴下的小菜鳥,所以大家其實基本默認她是純後勤人員。
當然,經過今天的這些分析後,她會從後勤變成更寶貴的指揮型人員,就更不用親自涉險了。
「昭昭,我跟他們去了,你怎麼辦?」李珊扭頭將決定權交給譚昭昭。
兩人一向如此,都能替對方做一些重要的決定,就看當下誰更冷靜果斷。
譚昭昭頷首同意了,「你去吧,我去你家裡給那些破殼的小傢伙們餵食和清理糞便。」
「對了,你們走的時候,記得把垃圾一起帶出去。」
「嗯,那你自己注意安全,要是發現什麼不對勁,立馬回家把那扇門關上通電。」
李珊說完,欲言又止地看了眼譚昭昭懷裡全程都很安靜乖巧的小橘貓,抿了抿唇,還算放心的跟著他們離開了。
經過上次的危機,她已經不會揣測星星會不會對譚昭昭懷有惡意了,反而會因為星星的存在而對譚昭昭的安危感到些許放心。
有這麼一隻神出鬼沒又特殊神秘的小貓崽在,譚昭昭一個人待著的安全度都能往上提升好幾個等級。
等他們走了,譚昭昭也再次把星星放到帽兜里,下樓去給小雞小鴨小鵝們餵水餵食清理糞便,這些家禽的糞便收集起來,又能用來肥土種菜,總之不會有什麼浪費。
而星星蜷縮在媽媽的帽兜里,睏倦的哈欠一個接一個,卻還強撐著看球球剛才的錄像。
是譚昭昭坐在那裡對唐晉幾人說話時的錄像。
畫面里的女生講話條理清晰,布置和安排也有條不紊,她足夠冷靜,目光也足夠敏銳和長遠。
星星覺得她的樣子看起來有點眼熟。
球球心知肚明,當然眼熟了,在星星生活的那個末世里,它的監護人也和譚昭昭一樣能夠這樣語氣溫和地把控全局。
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經歷,就連災難都截然不同。
但星星卻遇到了兩個相似的人類,他們還都成為了它的監護人。
這樣一想,也不知是星星的幸運,還是兩個時空的不幸。
第186章
暴雨第十三天。
星星比一開始長大了很多。
小小的身體有點點抽條,身上橘色可愛的絨毛更多,最關鍵的是,走路走得更穩了,也能自己用爪爪勾著沙發或者窗簾往更高處爬了。
頂樓的水開始往建築內部倒灌,整個樓梯間都像是西遊記里的花果山瀑布一樣潺潺流水,譚昭昭每天帶著星星出門都得打傘穿雨靴才行,還要時刻防止滑倒。
前兩天唐晉他們找回來幾個儲水箱,洗乾淨後放在樓頂接了很多的水,準備在高溫到來的時候把水過濾淨化後當作生活用水使用。
17樓的小鴨小雞小鵝們長得很快,一開始還是小小的黃色毛茸茸,這幾天也和星星一樣,走路越來越穩,還會撲閃著小翅膀短短地撲棱一小段距離。
就連種下的那些蔬菜種子也在這種潮濕的春季迅速破土發芽。
「在高溫來臨之前,我們能吃上鮮嫩的小青菜嗎?」蘇明月邊問邊湊近塑料箱裡剛剛冒頭的嫩綠芽點。
幾人相處久了之後,都會發現彼此隱藏起來的另一種更趨於日常的性格。
比如蘇明月,平日裡沒有任務的時候,就比較活潑。
陳怡則相對穩重一些,但偶爾思維的跳躍也比其他人更離譜。
就像現在。
陳怡盯著這些嫩芽想了想,也跟著問譚昭昭:「它們活不過高溫也耐不住極寒的話,那我們種它們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不把種子留到極寒之後再種?」
這種小青菜雖然生長很快,但也比較脆弱,短短一段時間裡,也不能有什麼收成,更別說等到它們能結種子的時候了。
既然這樣,那現在就種的話,不就浪費了嗎?
譚昭昭迎著兩人……三人疑惑的視線,沉默一瞬,解釋道:「不會浪費的,全國天災頻發,但不是所有地方的天災都是統一一致的,所以這些小青菜我種出來就只是為了我們自己吃,以防維生素攝入不足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和損傷,另外也是實驗,看這些植物在我們的照顧下,能不能勉強挺過高溫和嚴寒,如果可以的話,就算是意外之喜,不行的話,也沒什麼損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