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將這群高中畢業生一路帶到基地食堂,陳棟才下血本用自己的卡給他們一人買了套飯。落座後那群小孩掏出手機猛拍了一氣,施淮雨卻在見到陳棟才時就一直隱隱有心事,想了很久才終於問出口:
「陳學長,從言信回去後你在大學過得好嗎?」
話題終於轉到那段寒假返校後的過往,陳棟才眸光微微動了動。而後他在眾人探尋的目光中緩緩露出一個笑,笑容中卻不再有苦澀:
「啊,這個啊。其實寒假回校那會兒,正好是我心情的低谷。」
時間倒回到24年年初,那時候施淮雨他們還在被九省聯考中的海豚故事和醫患關係折磨,陳棟才卻已是個出去見過世面的大學生。終於逃回夢澤的他懷著滿心期待去言信老校區門口想來次故地重遊,卻狠狠吃了杯閉門羹。
「同xio,這疊er現在已經似津渡粗中部呢地盤啦,高中僧進不克,趕緊走嘎!」
(同學,這裡現在歸津渡初中部管了,你們高中生不能進,趕緊走哈!)
「但我真是言信去年的畢業生,高中三年都是在老校區上的。我可以把身份證壓在這,就進去看十分鐘,可以嗎?」
「麼葛是說的起不會聽?不行就是不行,哪疊er來呢個多寺!」
(是不是聽不懂?不行就是不行,哪來這麼多事情!)
和操/著方言的保安對峙許久,陳棟才終於還是敗下陣來。他和曾經最熟悉的教學樓隔著校門遙相對望,一月份的冬風一吹,竟讓身在春城的他覺得寒冷徹骨。
去年剛畢業時候聽到言信要搬新校區,23屆幾乎所有人都在哀嚎「憑什麼一畢業學校就裝修這種事輪到我們了」。可真到老校區完全進不去那天,這些曾在辰星路178號揮灑過三年汗水的少年人還是會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屬於他們的青春,就這樣變得物非人亦非了。
後面試圖回老校區失敗的同學越來越多,這群23屆的學子漸漸認清現實,選擇去到那個完全陌生的新校址看自己高中時候的老師。
對看老師這件事,陳棟才其實覺得又盼又怕——言信當然有李薇雅這樣讓他受益終身的良師,可也有像段凝那樣同他說過無數心理暗示,最後害他在高考理綜進場前一晚崩潰失眠然後考砸理綜的人。得知這兩位老師今年依舊搭班後他有一瞬間產生了退縮,最後卻還是在李薇雅鼓舞下走進高三理九,又沖那位曾在校學生會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宣傳部部長說出經驗。
給施淮雨灌完備考雞湯,陳棟才其實覺得自己了卻了個夙願。
他的高考結果太令人遺憾了,遺憾到直到現在他每想起高三下那段日子還會覺得窒息。淋過暴雨的他想給言信的學弟學妹撐一把傘,儘自己最大力幫助他們繞開陷阱和荊棘,去到自己曾幻想過無數次的成功彼岸。
這種感覺,就像是歷盡千帆後的他穿越回2023年那個黑暗之春,拉了曾在無盡題海里苦苦掙扎的自己一把。
那天上午所有課程結束後,李薇雅將陳棟才帶到食堂。她請這位自己曾經的得意門生吃了份新校區最負盛名的石鍋小酥肉,然後笑道:
「棟才,看到你回來我們真特別高興呀!上屆最厲害的學生又回言信了,有你打氣淮雨他們一定能考很好的!」
這表揚和他高中時聽到過的讚賞如出一轍,可在這時候再聽到這話,陳棟才的目光卻下意識閃了閃:
「但我最後完全毀了。本來我可以考個屏蔽把言信的名片重新打出來,結果現在弄成這樣。」
「嗐,說的什麼話!棟才,你真的已經特別特別優秀了——早上在理九時候看見了吧?現在這些同學聽見你名字還是會特別崇拜,鴻航也是他們好多人最想考的學校。沒人會因為這個怪你,你還是他們的榜樣!」
「我知道,但我原諒不了去年坐在高考場上做不出題的我自己。要是當年沒犯那些莫名其妙的錯誤,我在言信這三年就不會有個這麼失敗的結局。」
「嘿,棟才,你這麼想可就不對了!」
看身穿白羽絨服的男生垂下頭還想說些妄自菲薄的話,李薇雅難得露出個有點嚴肅的表情。這表情太過熟悉卻又太過陌生,有一瞬間陳棟才似乎覺得現在不是在新校區陌生的大平層食堂,而是在老校區四樓的英語課教室。櫻苑食堂中白熾燈光明亮,胖胖的中年英語老師一字一句說道:
「你完全沒必要用高考成績折磨自己,因為這其實真的不重要。沒人會因為高考考好實現所有理想,也沒人會因為高考考砸就失去一切。高考從來不是任何事情的終點,而是人生的起點。」
聽陳棟才複述完這樣一段,這群剛接受了一年「高考最重要」教育的少年紛紛疑惑地看了看他。已在外面闖蕩過一年的男大學生卻只是抬起眼瞧向他們,眸中依稀閃有淚花眼神卻無比堅定:
「那天在言信新校區的食堂里,李老師跟我說了不少她之前學生的事。
「她說有幾個學姐直到現在都還會每年回來看她。上岸那一部分過得確實好,但高考失利那幾個也有開心快樂過得一帆風順的。所以不要放棄,任何時候我們都還有機會重新開始。
「這些話當然把我感動了,然後我就開始想,對像我這樣高考並沒考很好的同學來講,上高三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在座並沒有像陳棟才這樣高考極度失利的人,出分後大家朋友圈裡心態崩潰的同學卻都不在少數——理一班方尋康就因為過於緊張少考了三十多分,三年前堂堂言信中學的公費尖子到最後居然連所末流211都沒能考上——因此這話一出,在座不少人就又低頭思考起來。陳棟才卻很快自己作了回答:
「大一下那段時間,我一直弄不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上課下課任何一段空閒時間都在想,知網上卻沒任何一篇文獻告訴我應該怎麼去答。直到春天后的有一天,我走在五道路上看一群鴻航附中的高中生穿著校服路過,腦子裡莫名其妙就冒出一個念頭——
「高三,應該是很多人和現實世界的第一次正式較量。」
「高中和高三的意義」是個經常被華國人民提起的話題,眾畢業生卻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論調。施淮雨幾人饒有興趣地看向陳棟才,後者卻只是笑了笑,不疾不徐地繼續說著自己的觀點:
「大學生活其實真有點麻煩,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再只有『考出好成績』了,很多事完全沒人教過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在大學第一個學期經常崩潰,覺得離開言信一切就都毀了,我不可能再變成高一高二那個優秀到讓人羨慕的陳棟才,甚至想過好幾次自殺,覺得從教學樓上跳下去就一了百了了。
「但我最後還是沒跳,還是全須全尾回了言信,現在又完完整整出現在你們面前。因為我每次想死的時候,心裡就會有個聲音告訴我:『不要放棄,這其實還不是你的極限。』」
名校理工科大學生在期末月承受的壓力從來不比高三小,大雪給鴻都城的一月覆上層冰冷的灰色外殼,凜冽天氣凍得人的心也再沒力氣跳動。鴻都航空航天大學內的每個人都像是沒有生氣的行屍走肉,有的拼盡全力壓線及格就躺平了,還有的被期末複習打倒後就再沒爬起來。
985學校大一第一個期末見證了太多天之驕子的自甘墮落,那個來自西南的少年總能在早上六點出宿舍,到圖書館學到很晚很晚才離開。通宵自習室的燈在雪夜裡依舊明亮,平板類紙膜被電容筆刻下一道又一道擦不去的印痕——半年前那個在言信書苑不斷奮鬥的陳棟才似乎回來了,而且毅力更甚。
在當年那場名為「高考」的戰役里,他的的確確敗給了命運和現實。但那段全力備戰的過程卻在他心底種下一點又一點名為堅持的星火,一旦撞上契機就會燎原式地瘋狂爆發。真正的明珠絕不會永遠蒙塵,汲取知識和咬牙堅持的本領只要得到就是自己的,無論遇上多少個坎都不會憑空消失。
「所以啊,我現在已經完全想開了。我在高三學會了為夢想拼命,又在高考失利後學會怎麼頂著失敗的陰影重新開始。高考只是一次特別微不足道的失敗而已,言信教給我的東西早就被融進骨血里了,不可能被這區區一件事就抽走。
「而且我現在甚至覺得,高考遇到失誤對我反倒是件好事。
「現在我自認現在抗壓能力還算不錯,在鴻航過得也很開心。我能申請到暑假來衛星發射中心實習的機會,也能用績點去爭取那些只發一兩個人的獎學金。更何況我讀的還是自己喜歡的專業,每天上課都覺得特別快樂,多看一頁書就像離夢想多近了一步。鴻航或許不是全國最好的大學,但她同樣是在華國大名鼎鼎的名牌大學。要真去到鴻大我可能過得反而不會這麼開心,因為很多時候,『最優秀』其實並不如『最適合自己』重要。」
聽陳棟才說完這樣一段話,圍坐桌旁的同學都被深深震撼了。曾在競賽路上遇到過類似打擊的施淮雨點點頭,心中莫名生出幾分感慨。
「陳學長,從言信回去後你在大學過得好嗎?」
話題終於轉到那段寒假返校後的過往,陳棟才眸光微微動了動。而後他在眾人探尋的目光中緩緩露出一個笑,笑容中卻不再有苦澀:
「啊,這個啊。其實寒假回校那會兒,正好是我心情的低谷。」
時間倒回到24年年初,那時候施淮雨他們還在被九省聯考中的海豚故事和醫患關係折磨,陳棟才卻已是個出去見過世面的大學生。終於逃回夢澤的他懷著滿心期待去言信老校區門口想來次故地重遊,卻狠狠吃了杯閉門羹。
「同xio,這疊er現在已經似津渡粗中部呢地盤啦,高中僧進不克,趕緊走嘎!」
(同學,這裡現在歸津渡初中部管了,你們高中生不能進,趕緊走哈!)
「但我真是言信去年的畢業生,高中三年都是在老校區上的。我可以把身份證壓在這,就進去看十分鐘,可以嗎?」
「麼葛是說的起不會聽?不行就是不行,哪疊er來呢個多寺!」
(是不是聽不懂?不行就是不行,哪來這麼多事情!)
和操/著方言的保安對峙許久,陳棟才終於還是敗下陣來。他和曾經最熟悉的教學樓隔著校門遙相對望,一月份的冬風一吹,竟讓身在春城的他覺得寒冷徹骨。
去年剛畢業時候聽到言信要搬新校區,23屆幾乎所有人都在哀嚎「憑什麼一畢業學校就裝修這種事輪到我們了」。可真到老校區完全進不去那天,這些曾在辰星路178號揮灑過三年汗水的少年人還是會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屬於他們的青春,就這樣變得物非人亦非了。
後面試圖回老校區失敗的同學越來越多,這群23屆的學子漸漸認清現實,選擇去到那個完全陌生的新校址看自己高中時候的老師。
對看老師這件事,陳棟才其實覺得又盼又怕——言信當然有李薇雅這樣讓他受益終身的良師,可也有像段凝那樣同他說過無數心理暗示,最後害他在高考理綜進場前一晚崩潰失眠然後考砸理綜的人。得知這兩位老師今年依舊搭班後他有一瞬間產生了退縮,最後卻還是在李薇雅鼓舞下走進高三理九,又沖那位曾在校學生會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宣傳部部長說出經驗。
給施淮雨灌完備考雞湯,陳棟才其實覺得自己了卻了個夙願。
他的高考結果太令人遺憾了,遺憾到直到現在他每想起高三下那段日子還會覺得窒息。淋過暴雨的他想給言信的學弟學妹撐一把傘,儘自己最大力幫助他們繞開陷阱和荊棘,去到自己曾幻想過無數次的成功彼岸。
這種感覺,就像是歷盡千帆後的他穿越回2023年那個黑暗之春,拉了曾在無盡題海里苦苦掙扎的自己一把。
那天上午所有課程結束後,李薇雅將陳棟才帶到食堂。她請這位自己曾經的得意門生吃了份新校區最負盛名的石鍋小酥肉,然後笑道:
「棟才,看到你回來我們真特別高興呀!上屆最厲害的學生又回言信了,有你打氣淮雨他們一定能考很好的!」
這表揚和他高中時聽到過的讚賞如出一轍,可在這時候再聽到這話,陳棟才的目光卻下意識閃了閃:
「但我最後完全毀了。本來我可以考個屏蔽把言信的名片重新打出來,結果現在弄成這樣。」
「嗐,說的什麼話!棟才,你真的已經特別特別優秀了——早上在理九時候看見了吧?現在這些同學聽見你名字還是會特別崇拜,鴻航也是他們好多人最想考的學校。沒人會因為這個怪你,你還是他們的榜樣!」
「我知道,但我原諒不了去年坐在高考場上做不出題的我自己。要是當年沒犯那些莫名其妙的錯誤,我在言信這三年就不會有個這麼失敗的結局。」
「嘿,棟才,你這麼想可就不對了!」
看身穿白羽絨服的男生垂下頭還想說些妄自菲薄的話,李薇雅難得露出個有點嚴肅的表情。這表情太過熟悉卻又太過陌生,有一瞬間陳棟才似乎覺得現在不是在新校區陌生的大平層食堂,而是在老校區四樓的英語課教室。櫻苑食堂中白熾燈光明亮,胖胖的中年英語老師一字一句說道:
「你完全沒必要用高考成績折磨自己,因為這其實真的不重要。沒人會因為高考考好實現所有理想,也沒人會因為高考考砸就失去一切。高考從來不是任何事情的終點,而是人生的起點。」
聽陳棟才複述完這樣一段,這群剛接受了一年「高考最重要」教育的少年紛紛疑惑地看了看他。已在外面闖蕩過一年的男大學生卻只是抬起眼瞧向他們,眸中依稀閃有淚花眼神卻無比堅定:
「那天在言信新校區的食堂里,李老師跟我說了不少她之前學生的事。
「她說有幾個學姐直到現在都還會每年回來看她。上岸那一部分過得確實好,但高考失利那幾個也有開心快樂過得一帆風順的。所以不要放棄,任何時候我們都還有機會重新開始。
「這些話當然把我感動了,然後我就開始想,對像我這樣高考並沒考很好的同學來講,上高三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在座並沒有像陳棟才這樣高考極度失利的人,出分後大家朋友圈裡心態崩潰的同學卻都不在少數——理一班方尋康就因為過於緊張少考了三十多分,三年前堂堂言信中學的公費尖子到最後居然連所末流211都沒能考上——因此這話一出,在座不少人就又低頭思考起來。陳棟才卻很快自己作了回答:
「大一下那段時間,我一直弄不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上課下課任何一段空閒時間都在想,知網上卻沒任何一篇文獻告訴我應該怎麼去答。直到春天后的有一天,我走在五道路上看一群鴻航附中的高中生穿著校服路過,腦子裡莫名其妙就冒出一個念頭——
「高三,應該是很多人和現實世界的第一次正式較量。」
「高中和高三的意義」是個經常被華國人民提起的話題,眾畢業生卻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論調。施淮雨幾人饒有興趣地看向陳棟才,後者卻只是笑了笑,不疾不徐地繼續說著自己的觀點:
「大學生活其實真有點麻煩,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再只有『考出好成績』了,很多事完全沒人教過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在大學第一個學期經常崩潰,覺得離開言信一切就都毀了,我不可能再變成高一高二那個優秀到讓人羨慕的陳棟才,甚至想過好幾次自殺,覺得從教學樓上跳下去就一了百了了。
「但我最後還是沒跳,還是全須全尾回了言信,現在又完完整整出現在你們面前。因為我每次想死的時候,心裡就會有個聲音告訴我:『不要放棄,這其實還不是你的極限。』」
名校理工科大學生在期末月承受的壓力從來不比高三小,大雪給鴻都城的一月覆上層冰冷的灰色外殼,凜冽天氣凍得人的心也再沒力氣跳動。鴻都航空航天大學內的每個人都像是沒有生氣的行屍走肉,有的拼盡全力壓線及格就躺平了,還有的被期末複習打倒後就再沒爬起來。
985學校大一第一個期末見證了太多天之驕子的自甘墮落,那個來自西南的少年總能在早上六點出宿舍,到圖書館學到很晚很晚才離開。通宵自習室的燈在雪夜裡依舊明亮,平板類紙膜被電容筆刻下一道又一道擦不去的印痕——半年前那個在言信書苑不斷奮鬥的陳棟才似乎回來了,而且毅力更甚。
在當年那場名為「高考」的戰役里,他的的確確敗給了命運和現實。但那段全力備戰的過程卻在他心底種下一點又一點名為堅持的星火,一旦撞上契機就會燎原式地瘋狂爆發。真正的明珠絕不會永遠蒙塵,汲取知識和咬牙堅持的本領只要得到就是自己的,無論遇上多少個坎都不會憑空消失。
「所以啊,我現在已經完全想開了。我在高三學會了為夢想拼命,又在高考失利後學會怎麼頂著失敗的陰影重新開始。高考只是一次特別微不足道的失敗而已,言信教給我的東西早就被融進骨血里了,不可能被這區區一件事就抽走。
「而且我現在甚至覺得,高考遇到失誤對我反倒是件好事。
「現在我自認現在抗壓能力還算不錯,在鴻航過得也很開心。我能申請到暑假來衛星發射中心實習的機會,也能用績點去爭取那些只發一兩個人的獎學金。更何況我讀的還是自己喜歡的專業,每天上課都覺得特別快樂,多看一頁書就像離夢想多近了一步。鴻航或許不是全國最好的大學,但她同樣是在華國大名鼎鼎的名牌大學。要真去到鴻大我可能過得反而不會這麼開心,因為很多時候,『最優秀』其實並不如『最適合自己』重要。」
聽陳棟才說完這樣一段話,圍坐桌旁的同學都被深深震撼了。曾在競賽路上遇到過類似打擊的施淮雨點點頭,心中莫名生出幾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