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林苒發現太子當真有點在意這個人。
她覺得好笑:「殿下先前不是說他護主有功,何來處置之說?」
「奚大人為妾身擋箭是事實,那麼多雙眼睛都瞧見了,自該重賞,若非妾身有傷在身,是當親自去一趟忠勇伯府的。現下多有不便,只得待明日一早命春鳶宜雪代妾身前去探望。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蕭照也確認林苒對奚鶴鳴當真十分無動於衷。
太過冷淡反而讓他生疑,他記得當初太子妃誇讚過此人,今日之言怎似對奚鶴鳴全無認可?
「既護太子妃有功,孤怎能不聞不問?」
「明日孤會命陳安陪同你的丫鬟們一道去忠勇伯府。」
蕭照沒有急著去追究林苒態度變化。
他明白,無論何種原因,定與今日長公主府發生的事情脫不了關係。
「太子妃再同孤細說一說罷。」
「姑母今日的這場生辰宴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凡太子妃所見不拘事情大小盡可一一道來。」
林苒無意隱瞞,便從她們抵達長公主府起事無巨細全交待一遍。
這一次不必她暗示,蕭照也自覺添滿一回又一回茶水。
允諾秋狩要為大家準備彩頭的事兒說了。
被薛敏瑜灌酒說了,長公主同皇后娘娘提及奚鶴鳴,對皇后娘娘表明對奚鶴鳴的認可同樣說了。
一支熛矢驚擾後花園賓客,一群黑衣人忽然出現,小侍女潑得她滿身茶水、人群將她和王皇后幾人衝散,以及後來沈雲芝不知從何處衝出來抱住她、奚鶴鳴挺身護她……所有發生在長公主府尤其是在長公主府後花園發生的事情,林苒無不與蕭照坦白。
「以長公主當時的反應看來似乎不知會有這場刺殺。我也信長公主不知,否則太子妃在自己府中遇刺出事如何逃得了干係?且殿下曾經說過,長公主不會糊塗到同外賊勾連在一起。」
黑衣人的出現在長公主意料之外,那麼長公主原本的心思便無從得知了。林苒擱下茶杯,由著蕭照又一次為她添茶,慢慢道:「這些人對長公主府的布局了如指掌才能在夜裡也順利實行他們的計劃,他們背後之人對長公主府的情況定是十分熟悉的。」
背後之人與其真正目的單憑推測難以觸碰,林苒很快打住念頭。
「妾身所言,殿下可覺得有怪異之處?」
蕭照直截了當回:「有。」
不必林苒追問,他補上三個字,「奚鶴鳴。」
「奚鶴鳴從前在軍中歷練,多得稱讚,想來智勇無雙,武藝不俗,但今夜,如太子妃所言,熛矢為暗號,可知有弓箭手藏在暗處,奚鶴鳴既能從纏鬥中脫身趕來護主,便有機會將那名弓箭手找出來。」
蕭照所說與林苒不謀而合。
但她想要聽的不是這個:「殿下之前提及處置奚鶴鳴是為何?」
蕭照含笑看她,眼底閃爍著愉悅之色,卻答非所問:「今日孤的岳父與小舅哥皆去赴宴了,他們護佑賓客才沒能趕去保護太子妃,反倒這個奚鶴鳴似直奔太子妃而來。」蕭照冷笑一聲,語氣更冷,「孤倒想問他藏的什麼心思。」
林苒:「……」
太子竟然真的莫名其妙在吃醋。
「他乃是皇后娘娘為永寧相看的駙馬人選。」
「太子殿下慎言。」
林苒語氣一樣冷冷的,但瞥見蕭照面上笑意不改,頓時了悟他先前恐怕不過瞧奚鶴鳴不順眼才句句帶刺。她沉默,蕭照不語,安靜中外面傳來陳安恭敬的聲音:「太子殿下,徐大人有要事稟報。」
「想來徐大人有所收穫。」
「太子殿下日理萬機,妾身也不便多留,恭送殿下。」
說罷林苒站起身。
蕭照見她別開臉不看自己,明白她心下惱怒,是與往日不同的不快。
「孤出言不遜,太子妃見諒。」
「天色已晚,今日辛苦,太子妃早些安置。」
蕭照跟著站起身,寬慰過林苒兩句,確實須得先行去處理今夜之事。
縱未得林苒的回應,仍離開去見徐明盛。
林苒的確惱怒,談的是正經事卻說些不正經的話,她很難不惱,甚至險些脫口而出問一問他可知尊重二字。只是拿這樣的話去問一個萬萬人之上的太子著實愚蠢,她沒有問,也失去繼續聊下去的心情。
雖然有些許的不愉快,但蕭照走後,林苒便未再多想。
多想無益,今日確實辛苦,一鬆懈下來倍感疲乏,於是她交待過春鳶宜雪去探望奚鶴鳴的事情,自顧自歇下。
離開承鸞殿的蕭照去了外書房。
徐明盛候在這裡,見到太子,行過禮立即稟報:「那名受傷逃脫的弓箭手找到了,在沈家,微臣無用,未能抓到活口,此人反抗過一番見逃脫不得也如長公主府那些黑衣人一般服毒自盡了。」
「意料之中。」蕭照語聲淡淡,「但在沈家找到的人,卻是耐人尋味。」
他想起林苒提及沈雲芝今夜的反常舉動。
禍水東引,引向沈家?
上一次是沈新獨子沈世才一夜之間暴斃於小倌館,這一次輪到沈雲芝連同沈家蓄意謀害太子妃?
「太子殿下說得極是。」徐明盛道,「沈大人乃戶部侍郎,沈妃娘娘懷有龍嗣,在沈家發現那名弓箭手實在詭異,只是,此人是被沈家二小姐藏在閨閣之中。」
蕭照扯了下嘴角,不置可否。
沈妃得寵沈家上下才得以雞犬升天,他們沒有和外族勾結的能力和手腕。
但有沈世才一條人命橫在中間,種種跡象又指向沈家,而沈家二小姐對太子妃的嫉恨已無法遮掩,沈家在此事上只會百口莫辯。而沈家能暫時倖免的唯有一個人——懷有龍嗣的沈妃。
事情如柳暗花明驟然變得清晰許多。
蕭照臉色微沉道:「之後的事情你不必插手,交由刑部審理。」
「是。」徐明盛領命,等得片刻,不見太子有其他的吩咐,正欲告退,聽得太子平靜發問,「孤今日讓你去赴宴是為何,你不清楚麼?」
徐明盛低下頭:「微臣明白。」
蕭照說:「孤也不怪罪你,只是你若對樂安有意,何必將她拒之千里。」
讓徐明盛去赴宴,自是要他護衛太子妃平安。
然而今夜,徐明盛先
行保護母后、永寧以及樂安去了。
蕭照無意與他論此事對錯。
可,徐明盛得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退下罷。」
蕭照伸手從書案上取過一本未批閱的奏摺,沒有再去看徐明盛。
「是,微臣告退。」
徐明盛衝著蕭照行一禮,後退幾步,隨後退出外書房。
關上書房門,徐明盛輕吁一氣。他轉過身,站在廊下仰面看一看黑漆漆的天幕,眼前浮現的是王溪月慌亂無措的樣子。今夜無疑是他失職,這樣的錯不能再犯。
春禧殿內,王溪月仰躺在床榻上呆呆望著帳頂足足有一個時辰。
她一遍遍回想起徐明盛護她的模樣,心情越來越複雜。
都道患難見真情。
今天夜裡徐明盛算不算對她袒露了真情?若非擔心她、怕她出事,怎麼會那樣快趕來相護?
卻也不見得。
畢竟,她同姑母、阿嬋姐姐在一起。
即便不在乎她,也絕不可能連同姑母和阿嬋姐姐的安危一樣不在乎。
沒準她是那個被捎帶著的。
剛好她在才連同她一起保護罷了,並無特殊。
這些想法在王溪月腦海里來來回回翻騰,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是那樣,一顆心一會兒甜蜜,一會兒酸澀。想到最後,她拿手掌捂住臉,不願再想,眼淚反而控制不住從眼角落下來。
罷了罷了。
王溪月哭過一場,憤憤坐起身,她終於下了個決心——
明日,不,過得些時日,等徐明盛不忙了,她定要去找徐明盛問個清楚!
這天夜裡難以入眠的遠不止王溪月一個。
長公主蕭琳一夜未曾合眼,天未亮,她已經進宮去求見延興帝。
昨天夜裡消息已經傳到延興帝耳中。
得知皇后、蕭嬋、太子妃以及妹妹一家性命無虞,且太子已經在查,他便放下心睡了個安穩覺。
延興帝睡醒已是辰時附近。
長公主蕭琳被召見是又過得半個時辰的事情。
入得殿內,延興帝正用在桌邊用早膳,長公主疾步上前,一面哭一面拜倒在他面前,哀泣痛哭喊冤:「皇兄這次一定要為妹妹做主啊!昨夜府里發生的種種,妹妹事先絲毫不知情,求皇兄明鑑!」
「朕哪次不曾與你做主?」
延興帝不以為意,「朕倒不曾聽說事情與你有關,你慌什麼?妹妹快起來,陪朕用早膳。」
長公主一怔,見自己皇兄如此淡定,拿帕子擦擦淚,由著宮女扶她起身。
她遲疑問:「妹妹怎麼聽說……在沈家尋見了賊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覺得好笑:「殿下先前不是說他護主有功,何來處置之說?」
「奚大人為妾身擋箭是事實,那麼多雙眼睛都瞧見了,自該重賞,若非妾身有傷在身,是當親自去一趟忠勇伯府的。現下多有不便,只得待明日一早命春鳶宜雪代妾身前去探望。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蕭照也確認林苒對奚鶴鳴當真十分無動於衷。
太過冷淡反而讓他生疑,他記得當初太子妃誇讚過此人,今日之言怎似對奚鶴鳴全無認可?
「既護太子妃有功,孤怎能不聞不問?」
「明日孤會命陳安陪同你的丫鬟們一道去忠勇伯府。」
蕭照沒有急著去追究林苒態度變化。
他明白,無論何種原因,定與今日長公主府發生的事情脫不了關係。
「太子妃再同孤細說一說罷。」
「姑母今日的這場生辰宴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凡太子妃所見不拘事情大小盡可一一道來。」
林苒無意隱瞞,便從她們抵達長公主府起事無巨細全交待一遍。
這一次不必她暗示,蕭照也自覺添滿一回又一回茶水。
允諾秋狩要為大家準備彩頭的事兒說了。
被薛敏瑜灌酒說了,長公主同皇后娘娘提及奚鶴鳴,對皇后娘娘表明對奚鶴鳴的認可同樣說了。
一支熛矢驚擾後花園賓客,一群黑衣人忽然出現,小侍女潑得她滿身茶水、人群將她和王皇后幾人衝散,以及後來沈雲芝不知從何處衝出來抱住她、奚鶴鳴挺身護她……所有發生在長公主府尤其是在長公主府後花園發生的事情,林苒無不與蕭照坦白。
「以長公主當時的反應看來似乎不知會有這場刺殺。我也信長公主不知,否則太子妃在自己府中遇刺出事如何逃得了干係?且殿下曾經說過,長公主不會糊塗到同外賊勾連在一起。」
黑衣人的出現在長公主意料之外,那麼長公主原本的心思便無從得知了。林苒擱下茶杯,由著蕭照又一次為她添茶,慢慢道:「這些人對長公主府的布局了如指掌才能在夜裡也順利實行他們的計劃,他們背後之人對長公主府的情況定是十分熟悉的。」
背後之人與其真正目的單憑推測難以觸碰,林苒很快打住念頭。
「妾身所言,殿下可覺得有怪異之處?」
蕭照直截了當回:「有。」
不必林苒追問,他補上三個字,「奚鶴鳴。」
「奚鶴鳴從前在軍中歷練,多得稱讚,想來智勇無雙,武藝不俗,但今夜,如太子妃所言,熛矢為暗號,可知有弓箭手藏在暗處,奚鶴鳴既能從纏鬥中脫身趕來護主,便有機會將那名弓箭手找出來。」
蕭照所說與林苒不謀而合。
但她想要聽的不是這個:「殿下之前提及處置奚鶴鳴是為何?」
蕭照含笑看她,眼底閃爍著愉悅之色,卻答非所問:「今日孤的岳父與小舅哥皆去赴宴了,他們護佑賓客才沒能趕去保護太子妃,反倒這個奚鶴鳴似直奔太子妃而來。」蕭照冷笑一聲,語氣更冷,「孤倒想問他藏的什麼心思。」
林苒:「……」
太子竟然真的莫名其妙在吃醋。
「他乃是皇后娘娘為永寧相看的駙馬人選。」
「太子殿下慎言。」
林苒語氣一樣冷冷的,但瞥見蕭照面上笑意不改,頓時了悟他先前恐怕不過瞧奚鶴鳴不順眼才句句帶刺。她沉默,蕭照不語,安靜中外面傳來陳安恭敬的聲音:「太子殿下,徐大人有要事稟報。」
「想來徐大人有所收穫。」
「太子殿下日理萬機,妾身也不便多留,恭送殿下。」
說罷林苒站起身。
蕭照見她別開臉不看自己,明白她心下惱怒,是與往日不同的不快。
「孤出言不遜,太子妃見諒。」
「天色已晚,今日辛苦,太子妃早些安置。」
蕭照跟著站起身,寬慰過林苒兩句,確實須得先行去處理今夜之事。
縱未得林苒的回應,仍離開去見徐明盛。
林苒的確惱怒,談的是正經事卻說些不正經的話,她很難不惱,甚至險些脫口而出問一問他可知尊重二字。只是拿這樣的話去問一個萬萬人之上的太子著實愚蠢,她沒有問,也失去繼續聊下去的心情。
雖然有些許的不愉快,但蕭照走後,林苒便未再多想。
多想無益,今日確實辛苦,一鬆懈下來倍感疲乏,於是她交待過春鳶宜雪去探望奚鶴鳴的事情,自顧自歇下。
離開承鸞殿的蕭照去了外書房。
徐明盛候在這裡,見到太子,行過禮立即稟報:「那名受傷逃脫的弓箭手找到了,在沈家,微臣無用,未能抓到活口,此人反抗過一番見逃脫不得也如長公主府那些黑衣人一般服毒自盡了。」
「意料之中。」蕭照語聲淡淡,「但在沈家找到的人,卻是耐人尋味。」
他想起林苒提及沈雲芝今夜的反常舉動。
禍水東引,引向沈家?
上一次是沈新獨子沈世才一夜之間暴斃於小倌館,這一次輪到沈雲芝連同沈家蓄意謀害太子妃?
「太子殿下說得極是。」徐明盛道,「沈大人乃戶部侍郎,沈妃娘娘懷有龍嗣,在沈家發現那名弓箭手實在詭異,只是,此人是被沈家二小姐藏在閨閣之中。」
蕭照扯了下嘴角,不置可否。
沈妃得寵沈家上下才得以雞犬升天,他們沒有和外族勾結的能力和手腕。
但有沈世才一條人命橫在中間,種種跡象又指向沈家,而沈家二小姐對太子妃的嫉恨已無法遮掩,沈家在此事上只會百口莫辯。而沈家能暫時倖免的唯有一個人——懷有龍嗣的沈妃。
事情如柳暗花明驟然變得清晰許多。
蕭照臉色微沉道:「之後的事情你不必插手,交由刑部審理。」
「是。」徐明盛領命,等得片刻,不見太子有其他的吩咐,正欲告退,聽得太子平靜發問,「孤今日讓你去赴宴是為何,你不清楚麼?」
徐明盛低下頭:「微臣明白。」
蕭照說:「孤也不怪罪你,只是你若對樂安有意,何必將她拒之千里。」
讓徐明盛去赴宴,自是要他護衛太子妃平安。
然而今夜,徐明盛先
行保護母后、永寧以及樂安去了。
蕭照無意與他論此事對錯。
可,徐明盛得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退下罷。」
蕭照伸手從書案上取過一本未批閱的奏摺,沒有再去看徐明盛。
「是,微臣告退。」
徐明盛衝著蕭照行一禮,後退幾步,隨後退出外書房。
關上書房門,徐明盛輕吁一氣。他轉過身,站在廊下仰面看一看黑漆漆的天幕,眼前浮現的是王溪月慌亂無措的樣子。今夜無疑是他失職,這樣的錯不能再犯。
春禧殿內,王溪月仰躺在床榻上呆呆望著帳頂足足有一個時辰。
她一遍遍回想起徐明盛護她的模樣,心情越來越複雜。
都道患難見真情。
今天夜裡徐明盛算不算對她袒露了真情?若非擔心她、怕她出事,怎麼會那樣快趕來相護?
卻也不見得。
畢竟,她同姑母、阿嬋姐姐在一起。
即便不在乎她,也絕不可能連同姑母和阿嬋姐姐的安危一樣不在乎。
沒準她是那個被捎帶著的。
剛好她在才連同她一起保護罷了,並無特殊。
這些想法在王溪月腦海里來來回回翻騰,一會兒是這樣,一會兒是那樣,一顆心一會兒甜蜜,一會兒酸澀。想到最後,她拿手掌捂住臉,不願再想,眼淚反而控制不住從眼角落下來。
罷了罷了。
王溪月哭過一場,憤憤坐起身,她終於下了個決心——
明日,不,過得些時日,等徐明盛不忙了,她定要去找徐明盛問個清楚!
這天夜裡難以入眠的遠不止王溪月一個。
長公主蕭琳一夜未曾合眼,天未亮,她已經進宮去求見延興帝。
昨天夜裡消息已經傳到延興帝耳中。
得知皇后、蕭嬋、太子妃以及妹妹一家性命無虞,且太子已經在查,他便放下心睡了個安穩覺。
延興帝睡醒已是辰時附近。
長公主蕭琳被召見是又過得半個時辰的事情。
入得殿內,延興帝正用在桌邊用早膳,長公主疾步上前,一面哭一面拜倒在他面前,哀泣痛哭喊冤:「皇兄這次一定要為妹妹做主啊!昨夜府里發生的種種,妹妹事先絲毫不知情,求皇兄明鑑!」
「朕哪次不曾與你做主?」
延興帝不以為意,「朕倒不曾聽說事情與你有關,你慌什麼?妹妹快起來,陪朕用早膳。」
長公主一怔,見自己皇兄如此淡定,拿帕子擦擦淚,由著宮女扶她起身。
她遲疑問:「妹妹怎麼聽說……在沈家尋見了賊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