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裡面的內容從分析她面對盤緯雄「撒潑」時努力接過領隊責任,成長蛻變,乃至在年後回院遇到暴風雨時,帶領大家妥善安置眾多老人,最後落到第二期結尾的統籌拔河比賽開幕式。

  這些剪輯片段中展現的高光點被一一揀出,並結合神態動作分析心理……老實說,代瀾看得有點臉頰發燙。

  不是因為受讚揚興奮,而是因為羞愧。

  但當下場合亂糟糟,這縷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更多被事情進展順利的喜悅搶占心房僅有的位置,於是探討被擱置,代瀾和著一片歡聲笑語回到車上,啟程回敬老院。

  直到落座最後一排,車子緩緩排隊駛出村口,一行人才從吵吵鬧鬧安靜下來,各玩各的手機 。

  鍵盤滴滴答答,代瀾瞥見宋汝然閉目養神,於是掐了聲音,側過半邊身體擠在角落,給她騰出位置,才繼續向辛穗報備建設廚房的最新情況,可惜剛剛在走路,兩人的在線時間恰好錯開。

  她這麼想著,給好友最後留了個表情包,正要熄屏,忽然微信彈出一條新消息。

  來自澄明音樂,魏思尚。

  「新歌已正式發布,祝賀BLUESTORY!」

  代瀾點開聊天界面,第二條信息恰好出現。

  那是雲朵音樂的歌曲分享連結,長串的網頁代碼之前,赫然寫著——

  「分享_翁或心_的單曲《環島》。」

  第71章 瑾瑜她的CP們

  代瀾聽一首曲子時會聽得很仔細,雖然她不知道其他人是否這樣,她會仔細聽這段音樂使用了哪些音效,連具體哪種人聲、樂器、合成器……都如同洋蔥層層剝開。

  她會和自己玩遊戲,挑戰找出曲子裡的規律,找出某個音效出現的節奏,在腦海里將它們不斷拆解,再縫合,幻想如果自己是作曲編曲者會如何安排它們。

  如果和作曲編曲者的節奏恰好吻合,於代瀾而言,才是真正和音樂以及創作者共鳴。

  ——甚至比傷口潰爛時,以拇指搓摁裂痕般自虐更能讓她震顫。

  所以當一首極其中意的曲子出現,並告知她有機會成為作詞人時,代瀾知道,她幻想成為填充靈魂的時刻已來臨。

  ……

  和澄明音樂的合作並非那麼簡單。

  起初代瀾並不想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連和魏思尚的聯繫也在小號進行。

  而且雖然答應了可以合作,但她依然保持對自我質疑,於是保險起見,BLUESTORY和澄明暫時以「選手」身份合作,沒有簽訂專屬合同。

  「選手」身份意味著澄明未來會隨時向她遞出曲目,邀請作詞,寫好後將與其他作詞人共同競爭,勝出再簽訂版權授權書。

  魏思尚尊重BLUESTORY的意願,有來有回,有商有量,自由度也高,這些都讓代瀾對澄明音樂方的好感倍增。

  很快,她提交的一首詞有了回音。

  於是代瀾和澄明音樂正式簽約,以BLUESTORY的身份成為旗下作詞人之一。

  而在簽訂合同,曝光了真實姓名後,魏思尚才添加了代瀾的微信大號。

  知曉BLUESTORY就是最近那檔火爆綜藝《多維》的參演者之一,魏思尚著實大吃一驚,還問代瀾為什麼不藉機曝光,狠狠賺一波熱度,這樣對澄明也有益。

  她當然還是拒絕,沒有多說理由,只說「我不想」,代瀾不想,不願意,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魏思尚也是混跡娛圈的老人了,聽了也識趣沒再多問,只嚴格對接工作。

  所以呢?她這段時間的努力成果就在掌心。

  《環島》。

  由代瀾創造的詞,在此刻與曲相融,構築成一首純粹的抒情歌,沒有虛無宏大的敘事背景,只是來自一個人孤獨的呼喚。

  車窗稍稍落下一條縫隙,不算很冷的風掀起她的劉海,代瀾側頭,沒有理會,閉上眼,讓那音樂便在耳畔流淌。

  前奏鋼琴聲宛若陽光照射在湖面風吹時漾起的波瀾,那光芒破碎閃爍,明明渴望朝陽,聽來卻如此寒冷。

  與破碎而細膩的鋼琴聲形成鮮明對比,翁或心極具個人特色的煙嗓在短暫空白中切入吟唱——

  「心臟是最小環島。」

  「冷漠呼吸才能得到。」

  「下一秒。」

  「恆定的_得與失_的軌道。」

  ……

  「相聚的謊言成了圈。」

  「緣落就散不必為難。」

  「只剩下她。」

  「真心要劃分三瓣。」

  每一聲琴音都是綠葉,而她的聲音就似搖曳風中的藤蔓,輕描淡寫就將故事串連,控訴世間人情荒蕪,心臟在冰冷中凍結。

  情緒層層遞進,鼓點與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也逐一融入,連預副歌的輾轉痛楚也被仔細演繹,邁向第一段副歌——

  「環島執拗呼喚。」

  「卻無人要停留。」

  「亦無法靠近_利刺內_她設下的圓圈。」

  環島是三道交匯,環島是孤身圓圈,註定人們只會從它行色匆匆經過,短暫匯成圓,而後消散,不會有人站上它的島,也不會有人了解它的過往。

  翁或心的煙嗓為這份孤獨感增色不少,在吟唱中越往深似乎越能聽到她添加了一絲極淺的憎恨,叫人聽來慪心,亦隨著第二段歌詞細微的變動而產生了變化。

  原先的預副歌為「只剩下我,真心要劃分三瓣」,而第二段預副歌改為「可以剩我,真心就劃分三瓣」。

  這句歌詞的絕望和寧可離群被遺忘的痛被她詮釋得簡直完美,緊接著第二段副歌后,情緒攀登至(Brge)橋部分——

  「有時我想我是環島。」

  「痛和遺憾是我的解藥。」

  「可是_直到如今。」

  「我依舊會期待向我伸出手的那個他(她/它)。」

  「將降臨。」

  「這才是最後懲罰_我懂。」

  「明白後呼吸冰凍。」

  「願環島循環陣痛。」

  尾段前再次升調,女聲爆發的高音極穩,讓情感達到巔峰,磅礴而出,最後銜接回到和開頭相同的鋼琴伴奏,撲簌簌分不清是眼淚還是落花,漂浮在那座孤島的外沿,卻連這些也無法靠近它的心臟。

  ……

  鋼琴聲結尾,又起,曲子如詞,在編曲上將首尾做了無縫銜接,若是不注意,或許會一直循環下去。

  但代瀾睜開了眼。

  從循環里逃出的第一件事,是將歌曲添加到自己的歌單里,退出的時候恰好顯示《環島》的專輯封面。

  那是一個純黑的圓,扣在純白的底,圓的中心有一顆鮮紅的心,這便是全部。

  她抿了抿嘴,掩飾笑容,飛快跳轉微信頁面回復魏思尚:「居然採用了我的創意,謝謝。」

  封面設計來自代瀾,連她自己也沒想到忽然冒出的靈感會被採納。

  那顆心既是環島上人的位置,亦代表著歌手翁或心的名字。

  除非魏思尚在線,否則她回復的信息不會被立即回復,代瀾已經習慣與對方的交流模式,所以也沒有等待,先退出小窗,登上小號檢查是否有來自澄明的信息。

  「聽歌了嗎?總感覺還是有點可惜,沒採用你初版的Brge。」

  是翁或心。

  代瀾立即回復,可還沒打完字,對方再次發來:「想來想去還是太可惜,如果有機會現場版或者以後開演唱會就好了,到時候就用回來初版。」

  初版……

  作為初學者,她的詞自然不會一次過。

  被告知詞已初步錄用後,魏思尚交代還需要修改部分內容。

  如果說完成曲里講述的是,環島孤獨,任人們路過,緣分消散,但仍然渴求冬夜裡那抹燭光帶來的溫暖,那麼初稿里就是對生命的厭棄,對人情虛偽甚至虛無的唾棄,甘願墮落自我,成為冰川孤島。

  很顯然,公司是不會通過一首對生命充滿輕視的出道曲的,考慮市場也考慮傳唱度,更是考慮到翁或心被公開後,大眾對她的初印象,代瀾最後還是修改成了更有希望的版本。

  不過對此她也能理解,畢竟事關許多人的努力。

  「期待有這麼一天,等你開演唱會,我一定到場。」

  手臂靠車窗支著頭,代瀾的耳機里早已跳到歌單里另一首抒情曲。

  其實和翁或心並不算熟絡,還是她的詞被選中之後,為了與歌手直接溝通意志,傳達歌詞感情,才聯繫上的。

  雖然才十九歲,但她的微煙嗓和幾乎無師自通的技巧已然足夠將許多抒情曲撐起,充滿了感性和故事性。

  而且性格也挺好的呢……

  只是看過公司發的一些照片和視頻,代瀾回想與翁或心交流的幾次,能感受到對方是個很嚴謹,對自我要求很高,對音樂表達、傳遞的精神極其看重的人,和她商量歌詞時非常清

  晰地感受到這點。

  所以她很願意與她交流。

  對方或許也感受到這點,同代瀾的探討也更加深入,在音樂表達很多地方上她們擁有共鳴,不過作為BLUESTORY,代瀾把自己遮掩得實在太嚴實,所以至今翁或心也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