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江清辭握住她的手,在她手背上印下一吻,眼神逐漸變得深邃,緩緩低下頭,吻上她的唇。
愛意無限升騰的一日,雲舒月滿心沉浸在其中,幾乎都忘了別的事情了。
皇上的旨意卻到了。
牢城營中,誰家該被免罪,誰家不該,果然也在旨意中寫得明明白白。
讓人意想不到的卻是,譚家人被宣判了免罪。
譚君雅拿著家中眾人被無罪釋放的旨意,良久回不過神來。
「這是……這是怎麼回事,父親不是當眾叛逃的嗎?」她哥哥這樣說道。
譚君雅愣愣道:「是武將軍……」
除了該被無罪釋放的,該繼續在牢城營服刑的,還另有幾家被皇上給了新的封賞的。
諸如鄭家一類,在戰場上立了不小功勞的,不僅被判無罪,還被皇上賞了些諸如百戶、都伯一類的小官。
從此便能繼續在軍營里發光發熱了。
最令人矚目的當是雲家了,誰也沒能想到,雲家竟就這樣翻身了。
那雲鴻禎是立功了不假,可哪至於叫皇上降下這麼大的恩賞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御極天下,威德廣被,今當論功行賞,彰表忠義。雲鴻禎於戰陣之間屢建奇勳,武略初中,特封其為明威將軍。朕亦敕造國公府於京,以示殊恩,望其勤勉奉公,不負朕望。
至於老臣雲明旭,歷事多艱,忠悃可鑑。往昔戰事,雖身罹重創,猶奮不顧身,率部死戰,挽狂瀾於既倒,其功昭著,勳業彪炳。朕深為嘉許,特賜國公爵位,榮歸京都,頤養天年。
朕之賞罰,唯以功過為衡,旨在激濁揚清,使天下忠勇之士咸知勸勉。望雲氏父子及諸臣工,恪盡職守,矢志報國,共襄太平之盛舉,同鑄社稷之輝煌。
欽此!」
雲家人接了聖旨,皆是面面相覷,心中滿是震驚與喜悅。
只是那「奮不顧身,率部死戰」八個字,這是從何而來?
雲明旭很摸不著頭腦,他記得他被潘黃帶著回軍營以後,一直躲在隊伍後面養傷。
雲舒月手中緊緊攥著聖旨,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著轉。
「嗚嗚嗚,父親,哥哥,你們倆這麼勇猛的嗎,怎麼不早說。」
她拿起小拳拳狠狠錘了他們兩個,早說她就能早高興呀。
立了功也藏著掖著不說,真是過分。
雲明旭是真不知道咋回事,雲鴻禎一臉堅毅,接過聖旨跪地,神色莊重,聲音洪亮:「臣定不負皇上期許,為保家衛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看著這一幕,雲舒月一邊喜極而泣,一邊想著,再也不偷偷罵皇上了,皇上是個好人。
太好了,她也再不必想著去夜郎國了,京城自有她一席之地。
就是,父親既然有了國公爵位,她也早已及笄,皇上什麼時候下旨封她為郡主呢。
這麼想著,雲舒月難免望向半山腰住著的太后,皇上不一定會下旨了,畢竟她們家如今的封賞已經夠多了,那她總能走走太后那條路。
這般想著,雲舒月不禁揣度起來,自己該如何說、怎麼討?
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封賞而已,對雲舒月來說並不難。
晚上,牢城營眾人難得的聚在一處,營地中央擺起了幾張長桌,是要一起吃頓大席的意思。
今晚過後,明天大家就要各奔東西了。
已經沒有罪名在身,天大地大,有封賞的便去赴任,沒有封賞的便要自己去闖蕩。
江清辭站在丹奉台上,對底下盛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這個專管牢城營的校尉,說起來也並沒什麼用處了。
江崇禮帶著二兒媳站在江清辭身側,身後是備好的要送去雲家的禮。
「今晚何不讓雲家雙喜臨門,老二媳婦,你也去湊湊熱鬧吧。」
薛亦秋滿臉的不情願,就是知道公公打的是什麼算盤。
江清辭雖是高興的,但總隱約覺得,事情還有變數。
他沉聲道:「雲家明日便能啟程回京了,祖父,我們江家是否一定要等到三年之期滿。」
江崇禮心裡想著,當然不必,何時想回,何時回便是,但皇上說的是三年。
「等三年又如何?不等三年又如何?」
江清辭一愣,是啊,三年如何,無論今日提不提親,他與月兒本就是夫妻了,無論月兒是想與他在這裡待到三年期滿,還是想先回京去,他都無意見。
他轉頭朝母親頷首:「那便勞煩母親,替兒子去一趟吧。」
他手撫著胸口,那裡揣著一份蓋有夜郎國國君印的婚書。
他幾乎是能感覺到這份婚書效力的逐漸流失。
夜郎國國君的印,終歸是不如大禮朝的印。
更何況,雲家如今又是官身了,月兒既是明威將軍之妹,又是國公千金,他還真擔心,這份婚書拿出來無人會認了。
就像是,江家的三公子,與國公府的二小姐,到夜郎國鬧出的一場鬧劇,拿回來以後,長輩不認。
他輕輕嘆了聲氣,還是月兒想得周到,須得兩家長輩共同商討的婚事,才叫婚事。
雲舒月還沉浸在喜悅之中,明日,明日便能回京了,比從前還要榮耀地回京去。
譚君雅在一旁托腮發呆,雲舒月沒敢打擾她,怕她還沉浸在悲傷之中。
可譚君雅撐著撐著,忽然道:「為什麼呢?」
雲舒月問她:「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他要幫我家。」
雲舒月瞭然,擺擺手道:「武將軍不是個不饒人的,總體來說,是個好人。」
就憑他一五一十(添油加醋)把她父兄的功勞呈報上去這一點,雲舒月對武將軍很有好感。
譚君雅一拳錘在桌子上:「可他還是害死了我父親!」
雲舒月無奈道:「你別什麼都往人家身上推,實話說,譚伯伯出事,與武將軍應是沒什麼關係的。」
譚君雅泄了氣:「我知道,只是你又何必把事情說得這麼明白,我就是生氣還不行嗎?」
雲舒月眨眨眼,狡黠道:「實在生氣的話,跟我一起回京呀,找機會報復回來。」
譚君雅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人生新的目標:「報復?好主意。」
那姓武的不是牛氣哄哄的嗎,那麼多次,美人計苦肉計全使了,叫他幫忙他也不幫,最後假惺惺
的給了譚家這麼個好處,說明什麼,說明那些苦肉計美人計的還不是被他看進了心裡去,既然看進了心裡去,卻早不幫忙,人死了才知道找補。
譚君雅心想,如果你始終刀槍不入也就罷了,既然你的的確確是動了心,就別怪老娘手狠了。
雲舒月又把牢城營的姐姐妹妹們召集了起來。
「咱們微光詩社將來的據點就在京城,所以我希望大家一起回京去。」
第74章 江三,你別太自私了。……
眾女都皺著眉頭。
「我父兄說,要舉家搬去西北。」
「我們家決定去南方當漁民。」
「我們家要重操舊業,去江南辦布坊。」
總之,大家都各有各的去處,雲舒月總不能叫她們離開家人,跟著自己走吧。
她想了一會兒,眼睛一亮:「有了,我去找太后說,太后定不想讓我們詩社就此解散。」
雲舒月想著,若她們能在太后那兒得個女官的職位,就不必跟著父兄遠走了。
聽她這麼一說,眾女也都興奮起來,若是可以,誰不想回京呢?誰又想去那麼遠的地方呢。
雲舒月心裡一邊琢磨著,一邊往山上走,事不宜遲。
可這上山找太后的路上,正巧碰到了下山的江伯母。
薛亦秋拉著雲舒月:「月兒這是要上山找江三去?那就去吧,我去找你母親談事。」
雲舒月看著跟在伯母身後的一長串紅木箱子,哪裡還不懂這是做什麼去的。
她笑著,臉頰含羞:「伯母,那我就先上去了。」
提親的事情,她是提前與家裡說了的,江家伯母這一去,也不突兀。
雲舒月上山的腳步也輕快了許多,能嫁給清辭哥哥,當然好呀,並且是兩家長輩共同商議的,他們兩個從此以後,就是正大光明的夫妻了,真好。
她幾乎是蹦躂著上的山。
「太后娘娘!」
太后放下糖蒸酥酪的碗,慈祥地看向她:「雲二丫頭,你來啦,坐吧,想吃些什麼?」
鄧嬤嬤忙端上糕點過來,都是雲二小姐從前愛吃的。
「瞧你,什麼事這麼高興?」
太后早知道了皇帝的旨意,但是看著這把滿心思都掛在臉上的孩子,還是忍不住高興。
雲舒月拿起糕點吃得正香,不知想起什麼,連忙起身朝著太后磕了幾個大頭。
「太后對月兒可真好!」
雲舒月沒有明說什麼,但無論什麼好處,都往太后身上安准沒錯。
就當是太后幫著她家的,又能怎麼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愛意無限升騰的一日,雲舒月滿心沉浸在其中,幾乎都忘了別的事情了。
皇上的旨意卻到了。
牢城營中,誰家該被免罪,誰家不該,果然也在旨意中寫得明明白白。
讓人意想不到的卻是,譚家人被宣判了免罪。
譚君雅拿著家中眾人被無罪釋放的旨意,良久回不過神來。
「這是……這是怎麼回事,父親不是當眾叛逃的嗎?」她哥哥這樣說道。
譚君雅愣愣道:「是武將軍……」
除了該被無罪釋放的,該繼續在牢城營服刑的,還另有幾家被皇上給了新的封賞的。
諸如鄭家一類,在戰場上立了不小功勞的,不僅被判無罪,還被皇上賞了些諸如百戶、都伯一類的小官。
從此便能繼續在軍營里發光發熱了。
最令人矚目的當是雲家了,誰也沒能想到,雲家竟就這樣翻身了。
那雲鴻禎是立功了不假,可哪至於叫皇上降下這麼大的恩賞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御極天下,威德廣被,今當論功行賞,彰表忠義。雲鴻禎於戰陣之間屢建奇勳,武略初中,特封其為明威將軍。朕亦敕造國公府於京,以示殊恩,望其勤勉奉公,不負朕望。
至於老臣雲明旭,歷事多艱,忠悃可鑑。往昔戰事,雖身罹重創,猶奮不顧身,率部死戰,挽狂瀾於既倒,其功昭著,勳業彪炳。朕深為嘉許,特賜國公爵位,榮歸京都,頤養天年。
朕之賞罰,唯以功過為衡,旨在激濁揚清,使天下忠勇之士咸知勸勉。望雲氏父子及諸臣工,恪盡職守,矢志報國,共襄太平之盛舉,同鑄社稷之輝煌。
欽此!」
雲家人接了聖旨,皆是面面相覷,心中滿是震驚與喜悅。
只是那「奮不顧身,率部死戰」八個字,這是從何而來?
雲明旭很摸不著頭腦,他記得他被潘黃帶著回軍營以後,一直躲在隊伍後面養傷。
雲舒月手中緊緊攥著聖旨,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著轉。
「嗚嗚嗚,父親,哥哥,你們倆這麼勇猛的嗎,怎麼不早說。」
她拿起小拳拳狠狠錘了他們兩個,早說她就能早高興呀。
立了功也藏著掖著不說,真是過分。
雲明旭是真不知道咋回事,雲鴻禎一臉堅毅,接過聖旨跪地,神色莊重,聲音洪亮:「臣定不負皇上期許,為保家衛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看著這一幕,雲舒月一邊喜極而泣,一邊想著,再也不偷偷罵皇上了,皇上是個好人。
太好了,她也再不必想著去夜郎國了,京城自有她一席之地。
就是,父親既然有了國公爵位,她也早已及笄,皇上什麼時候下旨封她為郡主呢。
這麼想著,雲舒月難免望向半山腰住著的太后,皇上不一定會下旨了,畢竟她們家如今的封賞已經夠多了,那她總能走走太后那條路。
這般想著,雲舒月不禁揣度起來,自己該如何說、怎麼討?
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封賞而已,對雲舒月來說並不難。
晚上,牢城營眾人難得的聚在一處,營地中央擺起了幾張長桌,是要一起吃頓大席的意思。
今晚過後,明天大家就要各奔東西了。
已經沒有罪名在身,天大地大,有封賞的便去赴任,沒有封賞的便要自己去闖蕩。
江清辭站在丹奉台上,對底下盛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這個專管牢城營的校尉,說起來也並沒什麼用處了。
江崇禮帶著二兒媳站在江清辭身側,身後是備好的要送去雲家的禮。
「今晚何不讓雲家雙喜臨門,老二媳婦,你也去湊湊熱鬧吧。」
薛亦秋滿臉的不情願,就是知道公公打的是什麼算盤。
江清辭雖是高興的,但總隱約覺得,事情還有變數。
他沉聲道:「雲家明日便能啟程回京了,祖父,我們江家是否一定要等到三年之期滿。」
江崇禮心裡想著,當然不必,何時想回,何時回便是,但皇上說的是三年。
「等三年又如何?不等三年又如何?」
江清辭一愣,是啊,三年如何,無論今日提不提親,他與月兒本就是夫妻了,無論月兒是想與他在這裡待到三年期滿,還是想先回京去,他都無意見。
他轉頭朝母親頷首:「那便勞煩母親,替兒子去一趟吧。」
他手撫著胸口,那裡揣著一份蓋有夜郎國國君印的婚書。
他幾乎是能感覺到這份婚書效力的逐漸流失。
夜郎國國君的印,終歸是不如大禮朝的印。
更何況,雲家如今又是官身了,月兒既是明威將軍之妹,又是國公千金,他還真擔心,這份婚書拿出來無人會認了。
就像是,江家的三公子,與國公府的二小姐,到夜郎國鬧出的一場鬧劇,拿回來以後,長輩不認。
他輕輕嘆了聲氣,還是月兒想得周到,須得兩家長輩共同商討的婚事,才叫婚事。
雲舒月還沉浸在喜悅之中,明日,明日便能回京了,比從前還要榮耀地回京去。
譚君雅在一旁托腮發呆,雲舒月沒敢打擾她,怕她還沉浸在悲傷之中。
可譚君雅撐著撐著,忽然道:「為什麼呢?」
雲舒月問她:「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他要幫我家。」
雲舒月瞭然,擺擺手道:「武將軍不是個不饒人的,總體來說,是個好人。」
就憑他一五一十(添油加醋)把她父兄的功勞呈報上去這一點,雲舒月對武將軍很有好感。
譚君雅一拳錘在桌子上:「可他還是害死了我父親!」
雲舒月無奈道:「你別什麼都往人家身上推,實話說,譚伯伯出事,與武將軍應是沒什麼關係的。」
譚君雅泄了氣:「我知道,只是你又何必把事情說得這麼明白,我就是生氣還不行嗎?」
雲舒月眨眨眼,狡黠道:「實在生氣的話,跟我一起回京呀,找機會報復回來。」
譚君雅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人生新的目標:「報復?好主意。」
那姓武的不是牛氣哄哄的嗎,那麼多次,美人計苦肉計全使了,叫他幫忙他也不幫,最後假惺惺
的給了譚家這麼個好處,說明什麼,說明那些苦肉計美人計的還不是被他看進了心裡去,既然看進了心裡去,卻早不幫忙,人死了才知道找補。
譚君雅心想,如果你始終刀槍不入也就罷了,既然你的的確確是動了心,就別怪老娘手狠了。
雲舒月又把牢城營的姐姐妹妹們召集了起來。
「咱們微光詩社將來的據點就在京城,所以我希望大家一起回京去。」
第74章 江三,你別太自私了。……
眾女都皺著眉頭。
「我父兄說,要舉家搬去西北。」
「我們家決定去南方當漁民。」
「我們家要重操舊業,去江南辦布坊。」
總之,大家都各有各的去處,雲舒月總不能叫她們離開家人,跟著自己走吧。
她想了一會兒,眼睛一亮:「有了,我去找太后說,太后定不想讓我們詩社就此解散。」
雲舒月想著,若她們能在太后那兒得個女官的職位,就不必跟著父兄遠走了。
聽她這麼一說,眾女也都興奮起來,若是可以,誰不想回京呢?誰又想去那麼遠的地方呢。
雲舒月心裡一邊琢磨著,一邊往山上走,事不宜遲。
可這上山找太后的路上,正巧碰到了下山的江伯母。
薛亦秋拉著雲舒月:「月兒這是要上山找江三去?那就去吧,我去找你母親談事。」
雲舒月看著跟在伯母身後的一長串紅木箱子,哪裡還不懂這是做什麼去的。
她笑著,臉頰含羞:「伯母,那我就先上去了。」
提親的事情,她是提前與家裡說了的,江家伯母這一去,也不突兀。
雲舒月上山的腳步也輕快了許多,能嫁給清辭哥哥,當然好呀,並且是兩家長輩共同商議的,他們兩個從此以後,就是正大光明的夫妻了,真好。
她幾乎是蹦躂著上的山。
「太后娘娘!」
太后放下糖蒸酥酪的碗,慈祥地看向她:「雲二丫頭,你來啦,坐吧,想吃些什麼?」
鄧嬤嬤忙端上糕點過來,都是雲二小姐從前愛吃的。
「瞧你,什麼事這麼高興?」
太后早知道了皇帝的旨意,但是看著這把滿心思都掛在臉上的孩子,還是忍不住高興。
雲舒月拿起糕點吃得正香,不知想起什麼,連忙起身朝著太后磕了幾個大頭。
「太后對月兒可真好!」
雲舒月沒有明說什麼,但無論什麼好處,都往太后身上安准沒錯。
就當是太后幫著她家的,又能怎麼樣。<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