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位女同志一看就是家裡條件不錯的,也不像是幹過活的樣子。

  而且她能察覺到,現在這位男同志雖然看起來很平靜,但是渾身緊繃,時刻在注意這位女同志。

  應該平時就很關心妻子。

  不過她還是提醒了一句:「有些懷孕的同志我們會和她的丈夫說,孕中期可以同房,不過幅度要小,而且適當的夫妻生活有助於以後的生產。但是你們這個情況,我建議最好不要,一次都不要有。」

  「一定要按時過來檢查,懷雙胎要注意的事項更多,作為丈夫,你也要多上點心。」

  謝宥川頷首,將醫生說的話都記在心裡。

  出醫院的時候,謝宥川下意識伸手,在後面護著她的腰。

  和平時的鎮定不同,看起來有些無所適從。

  姜沅打趣道:「你在緊張什麼?」

  謝宥川沉默許久,才說:「怕你在孕期太辛苦,也怕我照顧不好你。」

  雖然之前有所準備,但是聽到她懷了雙胎,心疼比驚喜更多。

  他這段時間看了很多關於女性在孕期中的生理以及心理反應,更何況她還是一位科研工作者,工作強度並不低,他有些怕姜沅吃不消。

  姜沅卻笑了。

  她停下腳步,看著謝宥川,認真道:「你一直以來都考慮的很周到,從孕前就開始做準備,並且在第一時間請徐姨來家裡幫忙。我的食譜也是你參考江斂的清單制定的,家裡的事我都不需要操心。」

  「我也知道,你為了讓我保持心情愉悅,特意給林白哥哥打了電話請教,收集了一些橘皮掛在家裡的各個角落並且定時更換。」

  「作為丈夫,你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姜沅挽著他的手,言笑晏晏道,「謝宥川,我從來都不是什麼易碎的瓷器。在備孕之前我就已經考慮好了在孕期關於工作和生活上要面對什麼,你不用這么小心翼翼。」

  聽完她的話,謝宥川默不作聲點頭,直到現在,放下所有的擔憂後,才有了一些初為人父的實感。

  知道孫媳懷的是雙胎,就連謝奶奶也坐不住了,連謝老爺子都不管了,親自過來照顧她。

  姜沅本來就是兩家的心頭寶,現在更加牽掛著所有人的心,都怕她懷了雙胎孕期會不容易。

  炎炎夏日格外漫長,姜沅本來一直是吹風扇的,謝奶奶也不知道從哪買來的兩台空調,在她的房間還有客廳都各裝了一台。

  邱映雪本來是想晚上陪女兒一起睡,她有經驗,還可以好好照顧女兒,可看了眼如膠似漆的小兩口,又看到十分貼心的女婿,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將注意事項反覆叮囑女婿,邱映雪這才稍微安心。

  得知她懷的是雙胎,林青穎也很高興,並且讓江斂按照給自己準備的東西,都給姜沅準備了雙份。

  以前是想著如果阿沅懷了孕可以用自己的,現在她懷了雙胎就不合適了。

  兩個孩子怎麼好厚此薄彼,都該用新的才是!

  姜沅懷孕有如實告知研究所的主任,並且在孕前就有提前說,自己在備孕。

  這一點也是辦公室主任所希望的,他認為在實驗基地落成之前,姜沅能把這樁大事辦成了也是好事,以後可以專心在實驗室工作。

  所以這段時間姜沅雖然有參加研究課題,但是基本上不怎麼進實驗室,反而開始進攻學術方面了。

  在年底,實驗基地宣告建成,但是實驗設備成了一個難題。

  作為國內第一個國際科研基地,太寒酸了自然是不行,上面一咬牙,斥巨資在海外購置設備。

  而這次,其他國家並沒有從中阻攔,畢竟全世界都在看著。

  一九八四年,元旦。

  駐美大使館收到了一筆來自海外華人商家自發募集的錢。

  金額之大,讓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不敢怠慢,立刻向外事部匯報。

  梁母還是第一次來大使館,她這次帶了兩萬美金過來,被工作人員請到使館內休息。

  「邱先生,海外華人同胞帶來了一百五十二萬美金要支援祖國的科研建設!」

  因公剛抵達美國的邱疏寒聽到消息後,眉眼怔忪,隨後反應過來,放下手中的公事,親自前往大使館。

  來大使館的人不少,總共是七十六戶在美商家,做服裝生意的最多,然後就是開餐館的,還有一些其它行業的。

  他們在得知國內科研基地建立好了以後,每家商量出兩萬美金,為祖國在科研領域的發展添磚加瓦。

  在見到這群愛國華人同胞後,一向善言的邱疏寒卻忽然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目光掃過一張張面孔,他整理好西裝,朝在座的華人同胞深深鞠了一躬。

  「諸位同胞,我代表祖國人民感謝你們送來的一場及時雨。」

  「邱先生。」有認識他的商家趕緊開口道,「我們也只是想盡一點微薄之力,您不用這樣。」

  「對呀,誰都希望祖國越來越好,我們在海外的華人華僑腰杆子才能越來越硬嘛。」

  「我們都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哪怕如今我們已經移居海外,可說到底與祖國還是血脈相連,我們都知道,祖國需要這筆錢。」梁母真誠道,「祖國的面子也是我們海外華人的面子,科研基地必須弄起來,不能讓外國人小看我們!」

  老一輩人的對祖國的羈絆都很深,家國情懷也很重,不然她也不會同意女兒回國搞科研。

  以梁慧琳在物理實驗室的經驗,哪怕去了美國境內別的研究所,月薪也不低,一千美元總是有的。

  而梁慧琳在回國後,月薪只有五十三塊八毛二。

  梁慧琳

  三人對此卻並沒有任何異議。

  因為她們不是奔著錢而回國的。

  姜沅如果留在美國,光是在物理實驗室的月薪都有將近兩千塊,更別說各種科研獎金還有奧萊斯大學的獎學金。

  可她回到國內,照樣拿著八十多塊錢的工資。

  這些科學家只有一個共同的願望——

  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祖國成為科研強國。

  邱疏寒將這些海外同胞的名字以及金額登錄在冊,並且親自送他們出去。

  一向溫和的眸子有些微紅,卻依舊帶著笑意,目送華人同胞們的背影離開。

  這件事傳回國內後,掀起了軒然大波。

  以宣城製衣廠、首都紅星機械廠、黎城紡織廠為代表的國營企業,紛紛召開職工代表大會。

  「同志們!海外同胞已經行動起來了,咱們也不能落後!這兩年我們廠的經濟效益節節攀升,不僅超額完成了國家分配的任務指標,並且還預留了相當充足的自有資金。」

  余廠長站在台上,揮舞著拳頭,慷慨激昂道:「咱們工人向來是最先出力的,國家有什麼困難,我們哪怕咬著牙也要頂上!這次經過廠領導班子會議全體決定,我們製衣廠準備向科研基地捐款兩百八十萬!」

  這筆錢廠領導和財務科都是嚴格計算過的,根據廠年入千萬以上的利潤來算,除了按照規定應該上交的款項,再扣除生產成本、職工工資福利、以及各項擴產支出,這個金額屬於定格了。

  但如今的製衣廠在保證廠子的正常運作之下,咬咬牙還是能拿出來。

  國外的華人同胞都表態了,作為一個經濟效益非常好且有社會責任擔當的國營大廠,余廠長覺得這個金額最合適。

  而且現在國家鼓勵企業支持科研教育等領域,他們這項決定匯報上去,上面主管部門也會大力讚揚。

  職工們也紛紛舉著拳頭附和:「捐!咱們必須要搞科研!」

  「我們都同意!」

  而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其它國營廠,鋼鐵廠的經濟效益向來不錯,還有化工廠機械廠這些。

  不過孫廠長沒有餘廠長這麼豪氣,製衣廠說利潤上千萬,但他估摸著是上了好遠了。

  這幾年宣城製衣廠可謂是國內國外的錢都賺,員工都擴招好多批了,儼然成了超大型國營企業。

  不像他這種小縣城鋼鐵廠。

  所以孫廠長比較謹慎,只湊出了二十萬。

  其它的國營企業也紛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帶動了很多改革開放後自己做生意的小商販,還有一些工人以及普通百姓。

  幾塊錢,十幾塊幾十塊幾百塊的都有,人民日報和收音機以及新聞聯播天天播放同胞們的愛國之舉,海外也不斷有同胞向大使館捐錢。

  這時候的姜沅也懷孕六個多月了,過年這段時間她在家休息,天天都能聽到電視機關於國人積極支持科研的新聞。

  和謝宥川商量了一下,夫妻倆幾乎將所有的存款全部捐出。

  她每個月的工資不少了,有八十多,加上各種補貼也快一百了,謝宥川因為是團級幹部,雖然現在工資加津貼沒有在邊防團那麼高,但也有差不多兩百。

  哪怕捐了存款,養孩子還是夠的。

  而邱疏寒邱映雪兄妹倆更是在第一時間就向有關單位捐了款項。<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