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5頁
少女聽他答應,歡呼一聲,憧憬道:「等我學成道法,也能和丘家幾位姐妹一樣,一人就可以出海捕魚,阿父阿母就能在家安歇,不必出來辛勞了。」
年輕男子不禁露出了笑意,這等想法並非痴想,現在哪怕只是尋常人,都有機會學得一身道術,像他們這等捕魚為生的人,屆時只需一駕小舟就可出去萬里之外捕魚嬉浪,這是以往從來不敢想像的事。
張衍站在山巔之上,自是把這幾句對話聽得很是清楚,他笑了一笑,隨後回過身來,道:「兩位道友來了。」
旦易、寰同二人正遠遠站著,兩人見他看來,忙都是打了一個稽首。
旦易上來一步,道:「在下是否該稱一句道主?」
張衍微笑言道:「道友不必試探,我依舊是我,未有因道而變,此天非是無情之天,而是那有情之天。」
旦易、寰同兩人都是心下一松,儘管天序重理,可身為煉神修士,同樣看到了那最後大道渾一之勢,他們清楚這是造化之靈推動的,甚是擔憂最後出現的仍是造化之靈。
張衍笑道:「兩位尋來,當非無事,若有什麼話,盡可說來。」
旦易打一個稽首,道:「敢問道主,布須天自開闢之後,前三紀曆當為我人道大興,下來或可能有異類妖魔將我取而代之,而今諸天併合,敢問道主,人道還能延續興盛否?」
張衍笑了笑,道:「人道興盛與否,不當由我來定,而是人道自家來定。」
旦易若有所思,又是一禮,便往退後了一步。
張衍看向寰同,道:「道友可有什麼要問麼?」
寰同對著張衍鄭重一揖,神色肅然道:「敢問道主,若這天底之下,人人皆得道法,人人皆得長生永駐,那大道可還容得人道麼?」
張衍看向上方,道:「天外有天,世外有世,大道可容人人為長生,不容得是世人視長生為終途,道途無盡,變化無窮,吾與諸君共勉之。」
記二
蕭唐村正北方,修葺有一座高達三丈余的法壇,此乃是供奉道主的所在。
而今諸界之中,只要是修道人,都會供奉道主牌位,這等習慣隨著修道法門在塵世之間的傳播,也是一併流傳了出去。
現在但凡大一些的村落,都會設壇祭祀。
某日清晨,一個背著獵弓的精瘦中年男子帶著一名滿臉不服氣的少年來到一座法壇之前,其人給守壇人遞去了一隻山里打來的雉雞,就領著少年上了壇頂,到了一座神牌之前,就道:「陽兒,這是道主,快來拜見。」
這少年人正是處於精力旺盛,心比天高的時候,梗著脖子道:「我不拜,不就是道主麼?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讓我拜?」
中年男子一巴掌抽上去,道:「小子閉嘴,小心觸怒了老天爺!」隨後一腳踹在了少年人腿彎里,指著道:「你給我老實跪著,動一下我打斷你的腿。」
陽兒雖然不服氣,可也只能低下頭,老老實實跪著不動。
中年男子這才滿意,嘀咕了一聲,道:「倒是像我。」
他少時也是這般犟脾氣,看什麼都不順眼,讓他做什麼偏要反著來,每次自家老爹都是不管不顧,上來就是一頓打罵,後來叫他怎麼樣就怎麼樣,絕對不敢頂著來。
這時他自己也跪了下來,叩首道:「道主保佑,陽兒年幼無知,出言無狀,我給您老人家賠不是了,莫怪莫怪。」
少年咕噥道:「瘦老說了,太上皆忘情,道主乃是天地主宰,不求供奉,不求報償,如天地無好惡,風雨雷電,日升月降,四時輪轉,都是規序,絕不會因世人相拜而有所動,世人拜他不過是世人愚昧,妄圖沾些好處……」
中年男子掄起一巴掌扇在他後腦勺上,指著鼻子罵道:「你老子比你懂得多,道主不求什麼,可你老子我有求,今日你拜一下,不求道主看顧你,只求不會嫌棄你,老天爺是可以隨便亂說的嘛?啊?」
他越說越氣,上去一頓好抽,「我和你說,明日演教道爺過來講道授法,你一定給我想辦法拜入門下,拜不進去,回去我扒了你的皮!知不知道,知不知道!」
一頓打罵之後,陽兒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他涕淚橫流,垂頭喪氣道:「知道了。」
到了第二日,陽兒被中年男子帶著趕了三十多里山路,來至一座道宮之前,此是演教設布在此的傳法道場。
因為聽聞有精擅神通法術的上道巡法至此,並且會挑揀靈慧孩童收為弟子,故是將方圓數百里內的村寨都是驚動了。
陽兒趕到的時候,發現這裡所有人與他一般,俱是十歲上下的少男少女,陡然見得這許多同齡之人,他一下就將原來那一點不情願拋在了腦後。
中年男子把竹壺和乾糧塞給了他,狠狠關照了幾句,也就離去了。
陽兒看了看,少男少女各自分開,並不立於一處,而許多少年人都是圍作幾圈,看去似是在叫嚷著什麼。
他走到一個圈子近前,只見一個身子敦實的胖大少年大聲道:「我爹說了,修仙好處多多,修仙了就不用吃飯了,喝風就管飽了。」
「乖乖,那得省多少糧食啊。」
「我知道,我知道,那叫辟穀!」
「可風一點都不好喝,我還想吃飯……」
「就是,都是大人騙我們的,我們都去喝風了,他們自己吃好吃的!」
年輕男子不禁露出了笑意,這等想法並非痴想,現在哪怕只是尋常人,都有機會學得一身道術,像他們這等捕魚為生的人,屆時只需一駕小舟就可出去萬里之外捕魚嬉浪,這是以往從來不敢想像的事。
張衍站在山巔之上,自是把這幾句對話聽得很是清楚,他笑了一笑,隨後回過身來,道:「兩位道友來了。」
旦易、寰同二人正遠遠站著,兩人見他看來,忙都是打了一個稽首。
旦易上來一步,道:「在下是否該稱一句道主?」
張衍微笑言道:「道友不必試探,我依舊是我,未有因道而變,此天非是無情之天,而是那有情之天。」
旦易、寰同兩人都是心下一松,儘管天序重理,可身為煉神修士,同樣看到了那最後大道渾一之勢,他們清楚這是造化之靈推動的,甚是擔憂最後出現的仍是造化之靈。
張衍笑道:「兩位尋來,當非無事,若有什麼話,盡可說來。」
旦易打一個稽首,道:「敢問道主,布須天自開闢之後,前三紀曆當為我人道大興,下來或可能有異類妖魔將我取而代之,而今諸天併合,敢問道主,人道還能延續興盛否?」
張衍笑了笑,道:「人道興盛與否,不當由我來定,而是人道自家來定。」
旦易若有所思,又是一禮,便往退後了一步。
張衍看向寰同,道:「道友可有什麼要問麼?」
寰同對著張衍鄭重一揖,神色肅然道:「敢問道主,若這天底之下,人人皆得道法,人人皆得長生永駐,那大道可還容得人道麼?」
張衍看向上方,道:「天外有天,世外有世,大道可容人人為長生,不容得是世人視長生為終途,道途無盡,變化無窮,吾與諸君共勉之。」
記二
蕭唐村正北方,修葺有一座高達三丈余的法壇,此乃是供奉道主的所在。
而今諸界之中,只要是修道人,都會供奉道主牌位,這等習慣隨著修道法門在塵世之間的傳播,也是一併流傳了出去。
現在但凡大一些的村落,都會設壇祭祀。
某日清晨,一個背著獵弓的精瘦中年男子帶著一名滿臉不服氣的少年來到一座法壇之前,其人給守壇人遞去了一隻山里打來的雉雞,就領著少年上了壇頂,到了一座神牌之前,就道:「陽兒,這是道主,快來拜見。」
這少年人正是處於精力旺盛,心比天高的時候,梗著脖子道:「我不拜,不就是道主麼?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讓我拜?」
中年男子一巴掌抽上去,道:「小子閉嘴,小心觸怒了老天爺!」隨後一腳踹在了少年人腿彎里,指著道:「你給我老實跪著,動一下我打斷你的腿。」
陽兒雖然不服氣,可也只能低下頭,老老實實跪著不動。
中年男子這才滿意,嘀咕了一聲,道:「倒是像我。」
他少時也是這般犟脾氣,看什麼都不順眼,讓他做什麼偏要反著來,每次自家老爹都是不管不顧,上來就是一頓打罵,後來叫他怎麼樣就怎麼樣,絕對不敢頂著來。
這時他自己也跪了下來,叩首道:「道主保佑,陽兒年幼無知,出言無狀,我給您老人家賠不是了,莫怪莫怪。」
少年咕噥道:「瘦老說了,太上皆忘情,道主乃是天地主宰,不求供奉,不求報償,如天地無好惡,風雨雷電,日升月降,四時輪轉,都是規序,絕不會因世人相拜而有所動,世人拜他不過是世人愚昧,妄圖沾些好處……」
中年男子掄起一巴掌扇在他後腦勺上,指著鼻子罵道:「你老子比你懂得多,道主不求什麼,可你老子我有求,今日你拜一下,不求道主看顧你,只求不會嫌棄你,老天爺是可以隨便亂說的嘛?啊?」
他越說越氣,上去一頓好抽,「我和你說,明日演教道爺過來講道授法,你一定給我想辦法拜入門下,拜不進去,回去我扒了你的皮!知不知道,知不知道!」
一頓打罵之後,陽兒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他涕淚橫流,垂頭喪氣道:「知道了。」
到了第二日,陽兒被中年男子帶著趕了三十多里山路,來至一座道宮之前,此是演教設布在此的傳法道場。
因為聽聞有精擅神通法術的上道巡法至此,並且會挑揀靈慧孩童收為弟子,故是將方圓數百里內的村寨都是驚動了。
陽兒趕到的時候,發現這裡所有人與他一般,俱是十歲上下的少男少女,陡然見得這許多同齡之人,他一下就將原來那一點不情願拋在了腦後。
中年男子把竹壺和乾糧塞給了他,狠狠關照了幾句,也就離去了。
陽兒看了看,少男少女各自分開,並不立於一處,而許多少年人都是圍作幾圈,看去似是在叫嚷著什麼。
他走到一個圈子近前,只見一個身子敦實的胖大少年大聲道:「我爹說了,修仙好處多多,修仙了就不用吃飯了,喝風就管飽了。」
「乖乖,那得省多少糧食啊。」
「我知道,我知道,那叫辟穀!」
「可風一點都不好喝,我還想吃飯……」
「就是,都是大人騙我們的,我們都去喝風了,他們自己吃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