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閔疏聽著,心下不禁一沉。魏長川雖然說的很簡略,但寥寥數語之間就已經勾勒出了瘟疫侵襲之下,人類文明解體的過程。
閔疏胸口發涼,是要在多短的時間內失去大量人口,才會讓軍隊甚至「國家」這個概念消失?
末世的可怖之處,從這一句話里撲面而來。
閔疏心裡發緊,抬起頭,有些艱澀地問:「那……我們,還剩多少人?」
魏長川知道他指的是在現存的人類基地中還剩下多少人,他道:「在我離開的時候,遠東基地有36452人,北美基地的情況我不太清楚。」
聞言,閔疏心裡咯噔一下,胃裡立即像吃了個鐵塊一樣沉。
偌大的國家,最後就只剩下三萬多人。閔疏心裡沉重極了,有好幾分鐘幾乎說不出來話,他想到自己的大學室友,又想到孤兒院的幾個阿姨,這么小的生還機率,他都沒辦法騙自己他們還活著。
就在這時,一隻手伸過來,握住了閔疏放在桌上的手。
閔疏抬起眼,對上了魏長川的沉靜的目光:
「基地已經建成三年了,現在情況已經比較穩定了。」
魏長川道。
閔疏知道他這是在安慰自己,勉強笑了笑,道:「幸好哥你現在才告訴我,要不然可能飯都吃不下去了。」
魏長川沒說話,也沒有放開他的手。閔疏低著頭,安靜了一會兒,才抬起頭,道:「那……哥你是不是要回基地去?」
基地在西伯利亞,科學家應該都在基地里,魏長川來這裡是為了採集冰川裡面的病毒樣本,現在採集到了,他應該就要回去了。
果然,在短暫的沉默之後,魏長川的聲音傳來:「是。」
這一剎那,閔疏說不清自己是什麼感受。這時他終於有些理解了魏長川第一次為什麼會不告而別,也許他最開始的計劃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採集完病毒樣本後就離開,如果不是在風暴里迷了路,他和魏長川根本不會遇見。如果註定要分開,在什麼都可能發生的末世之中,還是不要建立太深刻的聯繫為好。
不過現在說這些已經有些太遲了。
閔疏低著頭,什麼都沒說,魏長川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握著他的手。男人掌心的熱意不斷傳來,細密地包裹住他,如同這個人給他的感覺一般。
閔疏呼吸清淺,半晌後閉了閉眼,再抬起頭時,臉上已經掛上了淺笑:
「哥是要回在西伯利亞的那個基地嗎?」 他道:「那還挺遠的,哥是坐潛艇回去嗎?」
魏長川定定地看著他,眼眸中倒映出閔疏白皙的臉和彎彎的眉眼,半晌後,才垂下眼,放開了與他交握的手:
「對。」
「那應該要坐挺久的吧?哥路上要小心啊。」 閔疏笑著道。
兩人坐在餐廳中,後來又聊了些有的沒的,閔疏知道了魏長川一直都通過衛星通訊跟潛艇里同伴保持著聯繫,在把魏長川送上格陵蘭後潛艇就在遠處的北大西洋深處行駛,在接到魏長川成功採集樣本的訊息後,他們表示會在三天後在小鎮東北部的深水港靠岸接上魏長川。
閔疏還知道了,潛艇上的人都是與魏長川一樣的免疫者,他們其中並不都是軍人,也有其他各行各業的人,在成為千萬里挑一的幸運兒獲得免疫之後志願加入了人類存續組織指揮部,再被重新編成小隊去完成各種任務。
第19章 最後一天 基地
而魏長川所在的是一支潛艇小隊,小隊裡的也都是免疫者,常年在深海中穿梭,到世界的各個地方出任務。這次到格陵蘭島,魏長川也是坐潛艇來的。
「為什麼不坐飛機?」 閔疏好奇道:「飛機應該更快吧,難不成天上也有病毒?」
魏長川回答他:「不是,但現在太冷了。」
經過連年人工向大氣層投擲用於降溫的化學彈,氣溫已經下降了很多。現在的大氣高空平流層中的溫度已經到了會影響飛機燃油流動性的程度,隨便一層水汽就能讓機翼結冰,而以人類在八年之間因為大量損失人口而急速倒退的工業製造水平,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生產出抗凍的飛機。
而且瘟疫爆發之處,就是通過全球上空稠密繁忙的航線網絡造成了人口的極速減少。因此,現在人類基地只允許免疫者乘坐交通工具。回到基地時還需要長時間的隔離與消毒,以免將外界的病毒帶回基地中,感染脆弱的普通人類。
閔疏此時洗了個熱水澡,正窩在被窩裡,整個人都暖暖的:「那哥你回基地豈不是也要隔離?」
魏長川的手臂環過他,半閉著眼睛:「對。」
閔疏問:「要隔離多久?」
魏長川:「三個月。」
閔疏聞言嚇了一跳:「這麼久?」 這都快小半年了,閔疏問:「為什麼這麼久?」
魏長川微微掀起眼,見閔疏一臉好奇地看著他,復又閉上眼,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瘟疫發展到中期,全球人口減少一半,各國政府決定成立「人類存續組織」,並且在溫度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建立人類生存基地。
為了躲避空氣中無處不在的懸浮病毒,東西方各在西伯利亞與加國北方建立了地下基地,靠著地面幾個渦輪過濾系統沉降掉空氣中的病毒。
而同時,西方的另一批科學家則是發現了病毒傳播在高度上的限制,這種類似膠體般充滿病毒的空氣只會沉降在一定高度以下。由此,政府與眾多科學家、建築師一起設計建造了一座通天巨塔。
高樓建造在靠近水資源的世界最大淡水湖旁邊,一共369層,被從上到下分為三個部分,被稱作「下城」「中城」「上城」。位於安全高度之上的樓層建有配備落地窗的豪華大平層,裡面的居民可以開窗,也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而最下100層的公寓卻連窗戶都沒有,居民只能呼吸循環淨化後府廢氣。
這座全球最高的人類基地被稱為「巴別塔」,與傳說中古代巴比倫王國的巨塔同名。
然而它卻並未被幸運女神眷顧,一個住在高層的免疫者帶入病毒,讓瘟疫從最高處爆發,曾經斥巨資買下高層豪宅的名人顯貴們蜂擁至下層,將病毒一路帶下,最後塔內居民全滅。這座曾經被稱為末世最豪華、最為接近末世前生活質量的人類基地在建成僅僅八個月後就宣布淪陷,成為了一座擠滿感染者屍體的巨大墓碑。其中配備的強大電力系統在所有住戶死亡之後仍然
持續運行了將近一年,每晚都會按時亮起燈光,照著一扇扇落地窗中的屍體,上演著一場場瑰麗而詭異的燈光秀。
光是聽著,閔疏的背後就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一把抓住了男人的手臂:「哥,你別嚇我!」
魏長川閉著眼,沒說話,手安撫般地在他背後拍了拍:「別怕。」
閔疏腦中閃爍著一座樓里都是屍體的景象,忍不住朝魏長川湊近了些,抓住男人的手臂道:
「……這就是為什麼要隔離三個月?」
「對。」 魏長川點了點頭,順手將靠近的青年摟進懷裡:「從這個角度看,基地也沒有那麼安全。」
閔疏聞言一怔,有些詫異地抬頭看向魏長川。
只見男人閉著眼,濃密的睫羽遮在深邃的眼窩上,面容很平靜:
「裡面人口太密集,一旦有人感染,就全完了。」
人類在病毒面前太脆弱了,現存的兩個地下基地都僅靠著24h不間斷運行的空氣進化系統保護居民不受感染,但由於技術資源有限,基地內部的生活條件遠算不上舒適。
基地內部沒有太陽,沒有新鮮的空氣,也沒有自由,所有居民都由人類文明存續組織集中管理,只能維護居民最低限度的日常生活需求。至於末世前的什麼旅遊,散步,踏青,逛街等等娛樂活動,便只能存在在人們的記憶里了。
而一旦有病毒進入基地內,基地里的居民們就如同瓮中之鱉,只用幾個小時就會爆發瘟疫。
魏長川在黑暗中睜開眼,看向懷裡的青年。
閔疏這幾天被他抱慣了,白皙的面龐很順從地靠在他的頸側。青年的身體很輕,也很軟,像是只過於瘦弱的貓,趴在他胸口一點重量也沒有。
魏長川看著他,半晌後抬起手,輕輕捋過青年額角的一縷亂發:
「所以我不能帶你走。」
他低聲道。
閔疏聞言一愣,抬頭看向魏長川,對上了男人沉黑的雙眸。他說出不出魏長川臉上有什麼神色,男人的眉宇間似乎有些什麼情緒,又似乎什麼都沒有:
「到基地的路上會穿過一系列感染區,就算在潛艇內部也不一定絕對安全。」 他看著閔疏,平靜道:「等到了西伯利亞,倖存者需要隔離三個月,才能進入基地,期間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
在人類基地建立伊始,上億的倖存者從世界各地的感染區向基地移動,可謂現代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然而最後能抵達基地的人十不存一。魏長川是救援的親歷者,有時上一秒才經過感染檢測的倖存者,24小時內就能突發症狀暴斃,由此一車一船的倖存者遭到感染。很可能在救援的時候是一車活人,到半路就是一堆屍體了。到基地的轉移就是一場賭博,在沒有任何有效防護手段和特效藥的大瘟疫中,每個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免疫系統,還有就是幸運女神的垂青。
閔疏胸口發涼,是要在多短的時間內失去大量人口,才會讓軍隊甚至「國家」這個概念消失?
末世的可怖之處,從這一句話里撲面而來。
閔疏心裡發緊,抬起頭,有些艱澀地問:「那……我們,還剩多少人?」
魏長川知道他指的是在現存的人類基地中還剩下多少人,他道:「在我離開的時候,遠東基地有36452人,北美基地的情況我不太清楚。」
聞言,閔疏心裡咯噔一下,胃裡立即像吃了個鐵塊一樣沉。
偌大的國家,最後就只剩下三萬多人。閔疏心裡沉重極了,有好幾分鐘幾乎說不出來話,他想到自己的大學室友,又想到孤兒院的幾個阿姨,這么小的生還機率,他都沒辦法騙自己他們還活著。
就在這時,一隻手伸過來,握住了閔疏放在桌上的手。
閔疏抬起眼,對上了魏長川的沉靜的目光:
「基地已經建成三年了,現在情況已經比較穩定了。」
魏長川道。
閔疏知道他這是在安慰自己,勉強笑了笑,道:「幸好哥你現在才告訴我,要不然可能飯都吃不下去了。」
魏長川沒說話,也沒有放開他的手。閔疏低著頭,安靜了一會兒,才抬起頭,道:「那……哥你是不是要回基地去?」
基地在西伯利亞,科學家應該都在基地里,魏長川來這裡是為了採集冰川裡面的病毒樣本,現在採集到了,他應該就要回去了。
果然,在短暫的沉默之後,魏長川的聲音傳來:「是。」
這一剎那,閔疏說不清自己是什麼感受。這時他終於有些理解了魏長川第一次為什麼會不告而別,也許他最開始的計劃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採集完病毒樣本後就離開,如果不是在風暴里迷了路,他和魏長川根本不會遇見。如果註定要分開,在什麼都可能發生的末世之中,還是不要建立太深刻的聯繫為好。
不過現在說這些已經有些太遲了。
閔疏低著頭,什麼都沒說,魏長川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握著他的手。男人掌心的熱意不斷傳來,細密地包裹住他,如同這個人給他的感覺一般。
閔疏呼吸清淺,半晌後閉了閉眼,再抬起頭時,臉上已經掛上了淺笑:
「哥是要回在西伯利亞的那個基地嗎?」 他道:「那還挺遠的,哥是坐潛艇回去嗎?」
魏長川定定地看著他,眼眸中倒映出閔疏白皙的臉和彎彎的眉眼,半晌後,才垂下眼,放開了與他交握的手:
「對。」
「那應該要坐挺久的吧?哥路上要小心啊。」 閔疏笑著道。
兩人坐在餐廳中,後來又聊了些有的沒的,閔疏知道了魏長川一直都通過衛星通訊跟潛艇里同伴保持著聯繫,在把魏長川送上格陵蘭後潛艇就在遠處的北大西洋深處行駛,在接到魏長川成功採集樣本的訊息後,他們表示會在三天後在小鎮東北部的深水港靠岸接上魏長川。
閔疏還知道了,潛艇上的人都是與魏長川一樣的免疫者,他們其中並不都是軍人,也有其他各行各業的人,在成為千萬里挑一的幸運兒獲得免疫之後志願加入了人類存續組織指揮部,再被重新編成小隊去完成各種任務。
第19章 最後一天 基地
而魏長川所在的是一支潛艇小隊,小隊裡的也都是免疫者,常年在深海中穿梭,到世界的各個地方出任務。這次到格陵蘭島,魏長川也是坐潛艇來的。
「為什麼不坐飛機?」 閔疏好奇道:「飛機應該更快吧,難不成天上也有病毒?」
魏長川回答他:「不是,但現在太冷了。」
經過連年人工向大氣層投擲用於降溫的化學彈,氣溫已經下降了很多。現在的大氣高空平流層中的溫度已經到了會影響飛機燃油流動性的程度,隨便一層水汽就能讓機翼結冰,而以人類在八年之間因為大量損失人口而急速倒退的工業製造水平,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生產出抗凍的飛機。
而且瘟疫爆發之處,就是通過全球上空稠密繁忙的航線網絡造成了人口的極速減少。因此,現在人類基地只允許免疫者乘坐交通工具。回到基地時還需要長時間的隔離與消毒,以免將外界的病毒帶回基地中,感染脆弱的普通人類。
閔疏此時洗了個熱水澡,正窩在被窩裡,整個人都暖暖的:「那哥你回基地豈不是也要隔離?」
魏長川的手臂環過他,半閉著眼睛:「對。」
閔疏問:「要隔離多久?」
魏長川:「三個月。」
閔疏聞言嚇了一跳:「這麼久?」 這都快小半年了,閔疏問:「為什麼這麼久?」
魏長川微微掀起眼,見閔疏一臉好奇地看著他,復又閉上眼,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瘟疫發展到中期,全球人口減少一半,各國政府決定成立「人類存續組織」,並且在溫度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建立人類生存基地。
為了躲避空氣中無處不在的懸浮病毒,東西方各在西伯利亞與加國北方建立了地下基地,靠著地面幾個渦輪過濾系統沉降掉空氣中的病毒。
而同時,西方的另一批科學家則是發現了病毒傳播在高度上的限制,這種類似膠體般充滿病毒的空氣只會沉降在一定高度以下。由此,政府與眾多科學家、建築師一起設計建造了一座通天巨塔。
高樓建造在靠近水資源的世界最大淡水湖旁邊,一共369層,被從上到下分為三個部分,被稱作「下城」「中城」「上城」。位於安全高度之上的樓層建有配備落地窗的豪華大平層,裡面的居民可以開窗,也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而最下100層的公寓卻連窗戶都沒有,居民只能呼吸循環淨化後府廢氣。
這座全球最高的人類基地被稱為「巴別塔」,與傳說中古代巴比倫王國的巨塔同名。
然而它卻並未被幸運女神眷顧,一個住在高層的免疫者帶入病毒,讓瘟疫從最高處爆發,曾經斥巨資買下高層豪宅的名人顯貴們蜂擁至下層,將病毒一路帶下,最後塔內居民全滅。這座曾經被稱為末世最豪華、最為接近末世前生活質量的人類基地在建成僅僅八個月後就宣布淪陷,成為了一座擠滿感染者屍體的巨大墓碑。其中配備的強大電力系統在所有住戶死亡之後仍然
持續運行了將近一年,每晚都會按時亮起燈光,照著一扇扇落地窗中的屍體,上演著一場場瑰麗而詭異的燈光秀。
光是聽著,閔疏的背後就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一把抓住了男人的手臂:「哥,你別嚇我!」
魏長川閉著眼,沒說話,手安撫般地在他背後拍了拍:「別怕。」
閔疏腦中閃爍著一座樓里都是屍體的景象,忍不住朝魏長川湊近了些,抓住男人的手臂道:
「……這就是為什麼要隔離三個月?」
「對。」 魏長川點了點頭,順手將靠近的青年摟進懷裡:「從這個角度看,基地也沒有那麼安全。」
閔疏聞言一怔,有些詫異地抬頭看向魏長川。
只見男人閉著眼,濃密的睫羽遮在深邃的眼窩上,面容很平靜:
「裡面人口太密集,一旦有人感染,就全完了。」
人類在病毒面前太脆弱了,現存的兩個地下基地都僅靠著24h不間斷運行的空氣進化系統保護居民不受感染,但由於技術資源有限,基地內部的生活條件遠算不上舒適。
基地內部沒有太陽,沒有新鮮的空氣,也沒有自由,所有居民都由人類文明存續組織集中管理,只能維護居民最低限度的日常生活需求。至於末世前的什麼旅遊,散步,踏青,逛街等等娛樂活動,便只能存在在人們的記憶里了。
而一旦有病毒進入基地內,基地里的居民們就如同瓮中之鱉,只用幾個小時就會爆發瘟疫。
魏長川在黑暗中睜開眼,看向懷裡的青年。
閔疏這幾天被他抱慣了,白皙的面龐很順從地靠在他的頸側。青年的身體很輕,也很軟,像是只過於瘦弱的貓,趴在他胸口一點重量也沒有。
魏長川看著他,半晌後抬起手,輕輕捋過青年額角的一縷亂發:
「所以我不能帶你走。」
他低聲道。
閔疏聞言一愣,抬頭看向魏長川,對上了男人沉黑的雙眸。他說出不出魏長川臉上有什麼神色,男人的眉宇間似乎有些什麼情緒,又似乎什麼都沒有:
「到基地的路上會穿過一系列感染區,就算在潛艇內部也不一定絕對安全。」 他看著閔疏,平靜道:「等到了西伯利亞,倖存者需要隔離三個月,才能進入基地,期間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
在人類基地建立伊始,上億的倖存者從世界各地的感染區向基地移動,可謂現代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然而最後能抵達基地的人十不存一。魏長川是救援的親歷者,有時上一秒才經過感染檢測的倖存者,24小時內就能突發症狀暴斃,由此一車一船的倖存者遭到感染。很可能在救援的時候是一車活人,到半路就是一堆屍體了。到基地的轉移就是一場賭博,在沒有任何有效防護手段和特效藥的大瘟疫中,每個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免疫系統,還有就是幸運女神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