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皎皎吃餛飩,她愛吃湯水的東西,寔哥兒卻極其挑食。

  「就把寔哥兒抱次間吃吧,他愛吃什麼吃什麼,或者何時想吃何時吃。」錦娘到了這個年紀,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出乎意料,皎皎卻很喜歡錦娘,很是贊同她的話:「弟弟每次吃飯就跟上刑似的,哭的人就都吃不好,就讓他到次間吃去。」

  她雖然也有祖母,但魏夫人是很威嚴的,好是好,但總覺得隔著什麼。在外祖母家裡,她總覺得自由許多,除了偶爾過來用早飯,平日外祖母都讓娘和她多睡會兒,甚至她在外祖母床上房裡都能歇息,要什麼外祖母就吩咐人滿足她。

  等大人們吃完,寔哥兒的乳母說他吃了幾口,被小舅舅帶去藏書樓玩去了。

  筠姐兒倒是很想的開:「讓他去吧。」

  錦娘笑道:「明日你們不必過來吃早飯,都好好地貓冬,寔哥兒那裡等開春了,找個兒科大夫看看,到底是挑食,還是缺什麼東西。」

  「頭都睡扁了。」筠姐兒搖頭。

  在娘家也不需要站規矩,想睡到何時就睡到何時,飯菜永遠備著,要吃說一聲就有人送來。

  自由自在,但總有一絲憂慮,她對錦娘道:「可女兒這心裡總是不那麼踏實。您說這是為什麼呢?」

  錦娘笑道:「因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姑爺未出仕,這便是你心目中最大的隱憂。其實這也很正常,你們雖然成了婚,也有了兒女,但是並未掙脫父母的羽翼,不是在魏家的羽翼之下,就是在蔣家的羽翼之下,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我和你爹都願意照顧接納你們,但是萬一你爹有一日也……,那你們又何去何從?」

  蔣家寧哥兒已經出仕,做官也十分勤勉,定哥兒眼看再過幾年也是要進學去科考的,魏七郎如果不努力,會被同輩人甩的越來越遠。

  小時候,一般人家看你家世好,生的漂亮都會夸幾句,但是長大了,你如果沒有相應的實力,就會和別人拉開差距。

  即便魏家家世好,魏七郎也能恩蔭出仕,但下一代的寔哥兒依舊不成,也不過就是有點錢的鄉紳罷了,可能還不如張九郎。

  張九郎是家裡唯一的嫡子,可是分了許多家產,到魏七郎這裡還不夠。

  這一席話給筠姐兒上了警鐘,她也說給魏七郎聽,還道:「我娘素來不說什麼大道理,她每日就是看看書,做做針線,打理家業,對我們都很寬容,難為她說出這樣的話來,興許朝堂又有什麼變幻了。」

  這魏七郎也是個聰明人,只不過家境優渥,一切唾手可得,如今他在岳家,學風家風完全不同。

  花宴、酒宴是可以靠後的,孩子們讀書第一,什麼應酬都可以推。

  就連他一直以為愛貪玩的定哥兒,其實人家玩也多半是去書樓看書,要麼睡個懶覺,他在這種環境下,也不能夠放肆自己。

  今年這一年,寧哥兒在外過年,好在錦娘臨走時,讓白大娘去給他做廚娘,也稍稍放心了些。魏七郎和筠姐兒二人在岳家過年,除了前幾日必要應酬,大家累了就休息,正月十五還一齊出去看花燈猜謎語,好不熱鬧。

  等到次年開春,錦娘在東華門花五千貫四百貫盤下五間門臉的商鋪,又通過牙人雇了兩位綾錦院出來的匠人,四個小夥計,專門做綢絨鋪的生意。

  這門生意是她熟悉的,畢竟去年塌房掌柜就說大名府那邊生意不太穩定了,她得自己找出路。好在手裡現下接近五萬貫,拿出五分之一做生意,不會動根本。

  當然,她也會投資一些產業,比如那塌房掌柜辦的船廠,錦娘也投入五千兩。

  但她無論是做生意還是投資,也不會輕易和別人說,包括自己的兒女。

  否則,兒女有太大指望,都不會想著進取了。

  二月底,呂家姑娘已經由母親兄弟護送上京,準備待嫁。原本是打算三月出嫁,但是因為寧哥兒四月才能述職,只能夠五月準備親事。

  新房布置從三月開始,扎彩綢、刷新漆,連呂家日陪嫁的下人住哪裡都安排好了。

  許氏和小鄔氏過來參觀都驚詫的很,因為相當於錦娘給兒媳婦重新買了一座宅子,水榭涼亭,修葺一新的宅邸,都讓人嘆為觀止。

  小鄔氏倒是沒說什麼,丈夫也恩蔭了,通過鎖廳試了,馬上要去西京做官了。

  許氏卻同女兒嘀咕道:「這宅子寫的也是你嬸娘的名字,再怎麼擴建也是她的。」

  箏姐兒偷偷又看了一眼,覺得十六叔家裡可真漂亮啊。

  四月,寧哥兒回京述職,他的前程甚至不必蔣羨操心 ,他岳父讓人推薦他到學士院召試,通過之後,立馬在翰林院做館閣校勘。

  寧哥兒看著娘又花錢替他們置辦院子,悄悄問道:「您又花了不少銀錢吧?」

  「買下來了花了五千多貫,修繕花了幾百貫,差不多六千貫吧。總不能讓新婦和你住二進院子去。再者,你們成婚了,總得過過你們小夫妻的好日子啊。你自個兒在那邊院子接待同僚,也便宜。」錦娘道。

  寧哥兒道:「娘總是為兒子考慮的如此周到。」

  錦娘笑道 :「再者,新娘子有三萬貫嫁妝,咱們家也不差啊,所以你們夫婦也是平等的。」

  汴京不少女家因為嫁妝多,挾持嫁妝欺凌男方的,錦娘當然也是為自己兒子增加底氣。

  寧哥兒感動的無以復加:「娘……」

  「你馬上成婚了,月例銀子可就是一個月五貫了,新郎官。」錦娘打趣。

  寧哥兒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呂家姑娘在端午前兩日把嫁妝送過來的,三萬貫的嫁妝自然是相當多,蜿蜒十數里,悠悠不斷地。

  往日躲在家裡的鄰居們都出來看熱鬧,連孟夫人看了都忍不住眼紅:「這些嫁妝,幾輩子都吃不完了。」

  想到這裡,她又看了孫大姑娘一眼,孫大姑娘還得裝作若無其事。

  錦娘讓阿盈過去看看,把人安排,規矩也說一說,好讓呂家的人也有個底。

  呂瓊華是次日出嫁的,先進了新房,她的陪房道:「咱們前面是幽蘭榭,一個水榭,我們住的院子叫望月居,很是大,後面還有後罩房,都是給您和姑爺住的。」

  「我是聽娘說蔣家給我們準備的是極大的院子,沒想到這般大。」呂瓊華道。

  陪房笑道:「咱們這裡出去便是蔣家花園,雖然並不十分大,但是茂林修竹,花團錦簇,很是精巧,通過園子的迴廊才到蔣夫人的正房。昨日奴婢向她家管事大娘子打探,知曉蔣夫人事情很少……」

  呂瓊華心想蔣夫人她見過,絕對不是真的沒成算的人,這只能說人家是先禮後兵。自己若是做的不好,那外面所有的人都會說是自己的問題了。

  很快 ,呂瓊華就見丈夫進來 ,丈夫生的十分高大,肩膀寬闊,相貌英俊,讓她幾乎一見就安心。

  夫婦二人去給錦娘她們行禮,今日蔣羨和錦娘都是穿著正藍繡牡丹的衣裳,只是蔣羨的繡著姚黃牡丹,錦娘繡著紅牡丹,夫妻二人看起來就雍容極了。

  新婚夫妻拜完高堂,長輩們各有禮贈,連蔣放都送了厚禮,別的人自不必說,唯獨許氏,仍舊是不出所料,這次送的是一盒檀木梳。

  好在這種大喜的日子,錦娘也不願意為她破壞氣氛。反正到時候箏姐兒出嫁,她也會回差不多的東西。

  新婚夫婦進了新房,錦娘累了一天 ,腰酸背痛,趕緊爬到床上去。反正望月居後面錦娘連小廚房都幫她們準備了,早飯都不必過來吃。

  蔣羨笑道:「你這個婆婆可真夠心大的。」

  「錯,這就叫管一個人比管一群人容易,你看我這邊院子是阿盈管,那邊就讓兒媳婦管著,每個月交帳領錢就是了,不合理的我挑出來,具體怎麼管看她自己。她若管不好,我管她才心裡服氣,她若管的好,我把家交給她管也可以。」錦娘笑道。

  如此倒也是個好法子,蔣羨想別人家田畝生意幾乎都是男子過手,所以所謂的女人管家多半是從外帳撥出一筆金額到家裡,用於吃喝住行,那些都是固定的錢額,按照規矩做就好。他家是外面生意,內帳都是妻子管。

  不過,若是兒媳婦連內帳都管不好,只能先讓她學。

  原本蔣羨覺得妻子這般對未來兒媳婦,應該是非常放心,沒想到其實她根本不迷信什麼大家女,也不迷信什麼嫁妝多就代表能力強。

  日後倒是有好戲看了。

  呂瓊華次日和寧哥兒過來的時候 ,向錦娘和蔣羨,還有筠姐兒魏七郎奉上針線,錦娘笑道:「等會兒你們再去老宅那邊拜見長輩,中午再回來用飯。」

  昨日黃昏拜堂時看了公婆一眼,俱是一樣的藍色提花羅的衣裳,竟然都十分年輕,毫無老態。今日二人都是穿的春衫,公公著深紫色的圓領袍,露出來的領子繡著一隻黃雀,平添了幾分活潑,婆婆則著藕荷色抹胸,淺紫色對襟長褙子,對襟全緣領銷金四季花卉,袖口繡著一隻黃雀,底下搭配牙白色百迭裙。<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