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孫二姑娘緩緩點頭。
花朝節這日,孫二姑娘出閣,另一邊洛陽的范四姑娘也出嫁的,她是從洛陽到京中發嫁。她的家世嫁的人身份也不低,算是執政人家,范家也準備了不少嫁妝,逶迤延綿十里。
錦娘這邊當然也是因為春天成婚的人多,綢絨鋪掙了不少錢,只不過接到女兒的信說魏七郎先恩蔭了大理寺丞。
「這樣也好,恩蔭了,亦是可以考進士的,總比什麼都沒撈到強。」錦娘道。
有旨意下來,就先恩蔭了再說。
蔣羨道:「我也是這般說的,似寧哥兒這般的萬中挑一,咱們定哥兒都很難和他哥哥相比。」
「無所謂了,我聽說做了宰相連門客都可以恩蔭,你是有卿相之才的人,將來即便女婿沒他爹在,也有你在。只不過,終歸是自己考的,那才算是正身。」錦娘道。
如果你已經盡力了就罷了,如果本來還有些聰明,就應該努力。
可魏夫人顯然是不會逼迫兒子的,這點上錦娘和魏夫人還不太一樣,她也疼小兒子,但是學業上不能馬虎。
過了三月,朝堂上發生了大變化,集賢相去世了……
這兩年集賢相上台,自然是改弦更張,但是皇帝還是想念起申黨來了。不過,申子期實在是太強硬,遂召了蔣放回來,蔣放此人乃睚眥必報之人。
京中哀鴻遍野,孫世琛卻異常高興,之前他搭載這位姐夫的東風,可是做過官的。
現下用此事倒是成為他的政治資本。
蔣放以前還算穩得住,大抵是被貶這麼幾年過的也不算好,還有申黨被清算,他上台來任參知政事來,先授意把蔣晏這樣的人全部貶謫了,就連他親哥哥蔣晏,從樞密院被貶低江寧府做知府。
蔣晏倒是義無反顧的去了,他甚至對許氏道:「將來也許許多年我又不能回來了。你在家中發嫁箏姐兒,替我照顧爹娘,一切拜託你了。」
「這叫什麼回事兒啊……」但許氏只覺得世道不公,好日子才過了不到三年,竟然丈夫又要走了。
蔣宣安慰母親道:「我聽說爹還是好的,別的人被貶到煙瘴之地,將來恐怕都無法活著回來的。像姑父,就是之前死在任上了。」
許氏扶額。
但轉眼有件事情讓她大呼不公平,因為官家讓蔣羨任翰林學士,知制誥,說是看到蔣羨在任上所著之書,官家直呼高明。
也有人說這是異論相攪論,都知曉蔣羨和哥哥不大對付,蔣放的政令非常清楚,蔣羨屬於那種也不是反對誰,反正誰交給我的任務,我都完成好。
對於錦娘她們而言,就是要回京城了,寧哥兒任期還有一年,蔣羨倒是想給兒子開個後門,但是寧哥兒堅決拒絕了。
「既然還有一年,兒子不如就在這裡干到明年再說。」寧哥兒如此道。
錦娘笑道:「這般也好,我們回去之後,幫你布置新房,將來你回京述職時,正好讓呂家送嫁成婚。」
寧哥兒別的倒好,只是有些捨不得錦娘:「娘,沒想到咱們沒聚多久,又得分開,兒子捨不得您。」
「前程為重。」錦娘拍了拍兒子的肩頭。
她也有不少事情,先是知會呂家,又把綢絨鋪的肖掌柜喊來叮嚀一番,讓他每年分兩次上京送一次分紅,又把洛陽莊上的莊頭喊了過來叮嚀了何時送佃租過去云云。
這些事重中之重,吩咐好了之後,蔣羨才和她一起啟程。
再次回到汴京,錦娘鬆了一口氣,她和蔣羨商量:「等咱們安頓好了,再跟筠姐兒她們說吧,家裡還要收拾呢。」
蔣羨自然同意,夫婦二人先去地窖看了一眼,發現銀錢還在,鬆了一口氣。
二人把現下的箱籠先放在耳房廂房鎖住,又正好聽聞隔壁宅子要賣,錦娘倒是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如我們把隔壁的宅子買下來,這邊三進,二進你要會客做書房,三進咱們倆自己住。隔壁宅子也是三進,正好當作跨院一樣的,寧哥兒他們成婚就住那邊去,你待如何?」
原本買這個宅子的時候覺得夠住,甚至想著寧哥兒二十幾中了進士成婚,定哥兒成婚就更晚了。
如今新媳婦要進門來,她那麼多的嫁妝,陪嫁人也不少,住的地方難免會憋仄。再者,現下錦娘和大家動輒百萬的豪富之家無法比,但是隔壁的宅子還是不傷根本的。
隔壁宅子因為幾易其主,如今作價五千八百貫,她們家宅子格局和錦娘家不同,從大門進去,前院是池塘假山,正中垂花門兩邊是水榭,通過遊廊到二進院,二進院是硬山卷棚頂,前面是小小的幾間抱廈,正房三間,東西耳房三間,耳房前面是小小的涼亭,東西廂房五間。在第三進便是一排後罩房,西邊是廚房,東邊是柴房鐘樓。
這間宅子和錦娘他們花園連著,打通後,藏書樓的路和隔壁水榭假山倒成了一體,顯得更大了。
錦娘當然講價到五千二百貫拿下,隨即,又請裝背匠們過來打通這座宅子和園子的通道,還把前面重新做了圍牆,如此也拿了五百貫出來,專門修繕一番。
因為寧哥兒要去那邊住,所以二進院東邊辟出來做小書房,西廂房做定哥兒的臥室。等他成婚了,先在小跨院住些時候,將來分家再去太學院子裡住。
正想著,見對門的孟夫人過來了,錦娘笑道:「我這邊忙著我家大郎成婚的事情,卻忘記同你們說一聲。」
孟夫人見過了兩三年,錦娘整個人氣質更從容了,甚至隔壁宅子說買下就買下,說打通就打通,這可不是一般的實力。
「咱們又是什麼牌面上的人,還是你家大郎親事重要,我聽聞是樞密副使呂家的女兒?」孟夫人問起。
錦娘點頭:「正是,這樁親事說起來,也是我們高攀了。那姑娘我見過幾次,極是清貴的人家,人也不錯。」
孟夫人聽錦娘說起那姑娘生的似天仙似的,愈發期待起來。錦娘又看向孫大姑娘,也隨口問起她家的情況。
孫大姑娘道:「家父家母如今都在汴京,家父已經被授太常寺少卿了。」
這倒是從五品的官員,錦娘笑道:「如此倒是極好。」
其實不看的孫大姑娘,她都忘記了她娘也是穿越的,只不過錦娘有時候覺得穿越不穿越的,也沒什麼特別的,就跟現代社會的人還不都是形形色色,並非穿越的人就一定高明。
孫大姑娘心裡也是有委屈,她妹妹剛嫁過去,父親升了官,爹娘雖然嘴上不說,到底怪自己。但她是真心冤枉啊,她是真的為了妹子好。
錦娘倒是覺得蔣放這般上來就報復,也不似將來能做的長久的,遭遇挫折就滿是憤懣,清除黨羽操之過急,日後也不過是皇上的一把刀。
但她也不好說什麼。到底這也只是她自己心目中所想。
況且,有些人便是想做人家的刀還做不成呢。
她們四月份回來,七月份,三個月就把兩府並作一府,完美融入,自然,這也是因為錦娘錢堆著裝修,什麼都快。
如此,錦娘還特地請了親友們過來參觀,安排酒席。
魏家自然也請了,這次到的還真齊,魏夫人笑道:「如此一來,你們府上可寬綽多了。」
「可不是,那邊一進的水榭和我們園子正好一處,寧哥兒他們住那邊,如此一來也好。寧哥兒愛看書,呂家姑娘也是滿肚子才氣,正好環境幽靜。」錦娘笑呵呵的。
魏夫人知曉錦娘與旁的女子不同,不是只吃嫁妝的女人,人家會錢生錢,打理家財打理的極好,否則,也不會動輒就這般大手筆。
筠姐兒笑道:「娘,您和您兒媳婦也住的太遠了了吧。」
隔著一座園子呢,便是走過來,少說也得一刻的功夫。
錦娘心想住的遠點還好,正所謂不聾不啞不做阿翁,雞犬相聞,到時候你說一句話我不高興,我說一句話你不高興,未必是好事。
況且她這個做婆婆的大手筆為兒子媳婦買新宅,只要是個正常人,也不會同婆婆作對,當然,就是作對也不怕,錦娘也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宴席用完,魏夫人有些欲言又止,但還是離開了。
是在中秋後,錦娘才知曉魏相被罷相,只保留了大學士的頭銜,魏大老爺便以身體不適回決定回大名府。
錦娘聽了之後,對蔣羨道:「咱們以前總捨不得女兒外嫁,如今好了,正好讓女兒姑爺都到家裡來,如此倒是極好。」
她夫婦二人商量好就去了魏家,魏大老爺和魏夫人雖然捨不得魏七郎,但也知曉魏家隨著大老爺罷相,將來恐怕兒子無人扶持,有這門姻親在,倒是比什麼都強。
蔣家大郎已經進士考出去了,二郎還太小,此時的資源肯定是還有一部分能給自己兒子。
魏夫人含淚握著錦娘的手道:「三姑太太,就麻煩您了。」
「沒什麼,本來就是應該的。即便七郎不是我的女婿,也是我的侄兒呢。」錦娘是真的這般想的,她沾了魏家不少光,早就想回報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花朝節這日,孫二姑娘出閣,另一邊洛陽的范四姑娘也出嫁的,她是從洛陽到京中發嫁。她的家世嫁的人身份也不低,算是執政人家,范家也準備了不少嫁妝,逶迤延綿十里。
錦娘這邊當然也是因為春天成婚的人多,綢絨鋪掙了不少錢,只不過接到女兒的信說魏七郎先恩蔭了大理寺丞。
「這樣也好,恩蔭了,亦是可以考進士的,總比什麼都沒撈到強。」錦娘道。
有旨意下來,就先恩蔭了再說。
蔣羨道:「我也是這般說的,似寧哥兒這般的萬中挑一,咱們定哥兒都很難和他哥哥相比。」
「無所謂了,我聽說做了宰相連門客都可以恩蔭,你是有卿相之才的人,將來即便女婿沒他爹在,也有你在。只不過,終歸是自己考的,那才算是正身。」錦娘道。
如果你已經盡力了就罷了,如果本來還有些聰明,就應該努力。
可魏夫人顯然是不會逼迫兒子的,這點上錦娘和魏夫人還不太一樣,她也疼小兒子,但是學業上不能馬虎。
過了三月,朝堂上發生了大變化,集賢相去世了……
這兩年集賢相上台,自然是改弦更張,但是皇帝還是想念起申黨來了。不過,申子期實在是太強硬,遂召了蔣放回來,蔣放此人乃睚眥必報之人。
京中哀鴻遍野,孫世琛卻異常高興,之前他搭載這位姐夫的東風,可是做過官的。
現下用此事倒是成為他的政治資本。
蔣放以前還算穩得住,大抵是被貶這麼幾年過的也不算好,還有申黨被清算,他上台來任參知政事來,先授意把蔣晏這樣的人全部貶謫了,就連他親哥哥蔣晏,從樞密院被貶低江寧府做知府。
蔣晏倒是義無反顧的去了,他甚至對許氏道:「將來也許許多年我又不能回來了。你在家中發嫁箏姐兒,替我照顧爹娘,一切拜託你了。」
「這叫什麼回事兒啊……」但許氏只覺得世道不公,好日子才過了不到三年,竟然丈夫又要走了。
蔣宣安慰母親道:「我聽說爹還是好的,別的人被貶到煙瘴之地,將來恐怕都無法活著回來的。像姑父,就是之前死在任上了。」
許氏扶額。
但轉眼有件事情讓她大呼不公平,因為官家讓蔣羨任翰林學士,知制誥,說是看到蔣羨在任上所著之書,官家直呼高明。
也有人說這是異論相攪論,都知曉蔣羨和哥哥不大對付,蔣放的政令非常清楚,蔣羨屬於那種也不是反對誰,反正誰交給我的任務,我都完成好。
對於錦娘她們而言,就是要回京城了,寧哥兒任期還有一年,蔣羨倒是想給兒子開個後門,但是寧哥兒堅決拒絕了。
「既然還有一年,兒子不如就在這裡干到明年再說。」寧哥兒如此道。
錦娘笑道:「這般也好,我們回去之後,幫你布置新房,將來你回京述職時,正好讓呂家送嫁成婚。」
寧哥兒別的倒好,只是有些捨不得錦娘:「娘,沒想到咱們沒聚多久,又得分開,兒子捨不得您。」
「前程為重。」錦娘拍了拍兒子的肩頭。
她也有不少事情,先是知會呂家,又把綢絨鋪的肖掌柜喊來叮嚀一番,讓他每年分兩次上京送一次分紅,又把洛陽莊上的莊頭喊了過來叮嚀了何時送佃租過去云云。
這些事重中之重,吩咐好了之後,蔣羨才和她一起啟程。
再次回到汴京,錦娘鬆了一口氣,她和蔣羨商量:「等咱們安頓好了,再跟筠姐兒她們說吧,家裡還要收拾呢。」
蔣羨自然同意,夫婦二人先去地窖看了一眼,發現銀錢還在,鬆了一口氣。
二人把現下的箱籠先放在耳房廂房鎖住,又正好聽聞隔壁宅子要賣,錦娘倒是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如我們把隔壁的宅子買下來,這邊三進,二進你要會客做書房,三進咱們倆自己住。隔壁宅子也是三進,正好當作跨院一樣的,寧哥兒他們成婚就住那邊去,你待如何?」
原本買這個宅子的時候覺得夠住,甚至想著寧哥兒二十幾中了進士成婚,定哥兒成婚就更晚了。
如今新媳婦要進門來,她那麼多的嫁妝,陪嫁人也不少,住的地方難免會憋仄。再者,現下錦娘和大家動輒百萬的豪富之家無法比,但是隔壁的宅子還是不傷根本的。
隔壁宅子因為幾易其主,如今作價五千八百貫,她們家宅子格局和錦娘家不同,從大門進去,前院是池塘假山,正中垂花門兩邊是水榭,通過遊廊到二進院,二進院是硬山卷棚頂,前面是小小的幾間抱廈,正房三間,東西耳房三間,耳房前面是小小的涼亭,東西廂房五間。在第三進便是一排後罩房,西邊是廚房,東邊是柴房鐘樓。
這間宅子和錦娘他們花園連著,打通後,藏書樓的路和隔壁水榭假山倒成了一體,顯得更大了。
錦娘當然講價到五千二百貫拿下,隨即,又請裝背匠們過來打通這座宅子和園子的通道,還把前面重新做了圍牆,如此也拿了五百貫出來,專門修繕一番。
因為寧哥兒要去那邊住,所以二進院東邊辟出來做小書房,西廂房做定哥兒的臥室。等他成婚了,先在小跨院住些時候,將來分家再去太學院子裡住。
正想著,見對門的孟夫人過來了,錦娘笑道:「我這邊忙著我家大郎成婚的事情,卻忘記同你們說一聲。」
孟夫人見過了兩三年,錦娘整個人氣質更從容了,甚至隔壁宅子說買下就買下,說打通就打通,這可不是一般的實力。
「咱們又是什麼牌面上的人,還是你家大郎親事重要,我聽聞是樞密副使呂家的女兒?」孟夫人問起。
錦娘點頭:「正是,這樁親事說起來,也是我們高攀了。那姑娘我見過幾次,極是清貴的人家,人也不錯。」
孟夫人聽錦娘說起那姑娘生的似天仙似的,愈發期待起來。錦娘又看向孫大姑娘,也隨口問起她家的情況。
孫大姑娘道:「家父家母如今都在汴京,家父已經被授太常寺少卿了。」
這倒是從五品的官員,錦娘笑道:「如此倒是極好。」
其實不看的孫大姑娘,她都忘記了她娘也是穿越的,只不過錦娘有時候覺得穿越不穿越的,也沒什麼特別的,就跟現代社會的人還不都是形形色色,並非穿越的人就一定高明。
孫大姑娘心裡也是有委屈,她妹妹剛嫁過去,父親升了官,爹娘雖然嘴上不說,到底怪自己。但她是真心冤枉啊,她是真的為了妹子好。
錦娘倒是覺得蔣放這般上來就報復,也不似將來能做的長久的,遭遇挫折就滿是憤懣,清除黨羽操之過急,日後也不過是皇上的一把刀。
但她也不好說什麼。到底這也只是她自己心目中所想。
況且,有些人便是想做人家的刀還做不成呢。
她們四月份回來,七月份,三個月就把兩府並作一府,完美融入,自然,這也是因為錦娘錢堆著裝修,什麼都快。
如此,錦娘還特地請了親友們過來參觀,安排酒席。
魏家自然也請了,這次到的還真齊,魏夫人笑道:「如此一來,你們府上可寬綽多了。」
「可不是,那邊一進的水榭和我們園子正好一處,寧哥兒他們住那邊,如此一來也好。寧哥兒愛看書,呂家姑娘也是滿肚子才氣,正好環境幽靜。」錦娘笑呵呵的。
魏夫人知曉錦娘與旁的女子不同,不是只吃嫁妝的女人,人家會錢生錢,打理家財打理的極好,否則,也不會動輒就這般大手筆。
筠姐兒笑道:「娘,您和您兒媳婦也住的太遠了了吧。」
隔著一座園子呢,便是走過來,少說也得一刻的功夫。
錦娘心想住的遠點還好,正所謂不聾不啞不做阿翁,雞犬相聞,到時候你說一句話我不高興,我說一句話你不高興,未必是好事。
況且她這個做婆婆的大手筆為兒子媳婦買新宅,只要是個正常人,也不會同婆婆作對,當然,就是作對也不怕,錦娘也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宴席用完,魏夫人有些欲言又止,但還是離開了。
是在中秋後,錦娘才知曉魏相被罷相,只保留了大學士的頭銜,魏大老爺便以身體不適回決定回大名府。
錦娘聽了之後,對蔣羨道:「咱們以前總捨不得女兒外嫁,如今好了,正好讓女兒姑爺都到家裡來,如此倒是極好。」
她夫婦二人商量好就去了魏家,魏大老爺和魏夫人雖然捨不得魏七郎,但也知曉魏家隨著大老爺罷相,將來恐怕兒子無人扶持,有這門姻親在,倒是比什麼都強。
蔣家大郎已經進士考出去了,二郎還太小,此時的資源肯定是還有一部分能給自己兒子。
魏夫人含淚握著錦娘的手道:「三姑太太,就麻煩您了。」
「沒什麼,本來就是應該的。即便七郎不是我的女婿,也是我的侄兒呢。」錦娘是真的這般想的,她沾了魏家不少光,早就想回報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