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那問題出在哪裡呢?為什麼這么小的一件案子會死第二個人,還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母親。
蘇若錦坐不住了,「瑾哥哥呢?」
「啊?」書同差點沒跟上小主人的思路,「聽說小郡王進宮了。」
蘇若錦是次日見到趙瀾的,「我爹怎麼樣?」
趙瀾看向滿臉緊張的小娘了,回道,「覆審的文件、流程我都看了,沒問題。」
蘇若錦只關心,「覆審時,王三還咬住自己沒殺人的話嗎?」
趙瀾點頭,「但是人證、物證、現場等具全,他狡辯不了,也是畫了押的。」
「他母親死了,他再來個是被逼的,這案子是不是……」
皇上都已經知道了,確實已經重新審了。
不知為何,有什麼東西閃過蘇若錦腦際,但是太快,她沒抓住。
她什麼都不管,只關心蘇言禮,「那我爹……」
「放心沒事。」不管是證據鏈還是覆審流程,老師都沒有差錯,就算追責,他也不是第一責任人。
明明前幾天小娘子還無憮無慮,突然之間就變得憂愁起來。
趙瀾心疼,「走,帶你去散散心?」
蘇若錦雙眼一亮,是她想的這個意思?
趙瀾:……
他什麼意思也沒有,就是想帶小娘子出去兜兜風,她這眼神,難道是他想的那個意思?
第370章 新官遇攔3
身為朝庭官員,蘇言禮就算在家裡提到公務,那也是籠統的一句,不能多講,更不能細說。
出門途中,趙瀾作為旁觀人員給蘇若錦細說了案子的來龍去脈及大理寺判案的一些細節。
王三家住在京城汴河東水門一帶,在蘇家曾經住的三合院東邊,那一段是普通百姓聚住的地方,不管是民宅還是商鋪都挺集中的。
趙瀾與蘇若錦到時已是中午,兩人找了一家小食肆,一邊吃飯,一邊聽周圍人八卦,而八卦的消息正好是最近發生的王家老媼吊死在刑部路口之事。
王三與李四一直是鄰居,從小玩到大,先後娶妻生子,時光流轉,就這樣下去,他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將依舊以這樣的方式生活下去。
不知是不是嫌日子太安穩了,還是其它什麼原因,李四與張三的妻子勾搭上了,不知兩人好了多久,突然有一天就被王三發現堵在灶間雜物房,他氣的拿柴刀就要砍了李四,被一對狗男女拉住,李四更是放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行,「王三哥,我睡了你婆娘,你也去睡我婆娘,我再補給你一百兩銀子,咱倆就算扯平了。」
蘇若錦聽到大理寺審出的口供,差點驚掉了下巴,王三不僅同意了,還真去了李四家,結果李四的妻子根本不知道丈夫把她賣了,在家裡午休鄰居大哥突然撲上來,她拿起剪刀就扎人,男人與女人的力氣肯定不一樣,意識到自己被騙的王三盛怒之下把李四的妻子殺了,然後跑出來時被鄰居看到,就被抓了,大理寺判秋後斬。
當然,李四與王三婆娘因為通*被杖責後也關進了大牢,被判流放,一個流到嶺南,一個流到北地,轉眼間,王李兩家家破人亡。
蘇若錦忍不住問:「他們各自兒女呢?」
有人道,「被各家族人領回塞到沒兒沒女或是子女較少的宗親之家。」
「王家除了老婆婆,還有嫡系親戚嗎?」
食客搖頭,「王家兩女一子,王三是老三,兩個姐姐早就外嫁,他算獨子,王父前兩年生病已過逝,李家姐妹兄弟五個,老大是男的,好幾年前因意外事故死了,老二、老三、老五都是女子,早已出嫁,李四也算是李家獨子,家中兩位老人早已去世多年。」
王李兩家直系三代,老一代的居然只有王氏老媼,現在已經吊死,而第二代都是獨子?那第三代呢?
獨子?
這兩個字一直出現在蘇若錦耳中,突然想到毛丫還有曾經的李秀竹,她們都因為爹死沒兒子被吃絕戶,難道王、李兩家……
蘇若錦趙瀾相視一眼,二人默契的抹了抹嘴,從小食肆出來。
「阿錦想知道王李兩家有沒有男丁?」
「嗯。」
蘇若錦想起後世看過的電視劇,好像有些鄰居為了奪人家財蓄意做局讓人家破人亡。
可李四自己也進了牢房,還被流放北地,應當不是做局吧,總不會蠢的把自己送進大牢吧?
難道就是一件普通的通*案?她想多了?
沒一會兒,三泰就打聽到了王李兩家第三代的情況,「王李兩家各一個兒子,一個八歲,一個五歲。」都還沒到頂門立戶的時候。
蘇若錦突然問道,「二人家境怎麼樣?」
三泰回道:「王家有三個鋪子,李家家境差,只有兩間小斗子間租給來京討生活的小商小販,李四平時打雜養家餬口,遇到什麼事就做什麼,什麼幫牙人跑腿、到郊區幫小食肆、小商販打聽哪有賣菜、殺豬的,反正遇到什麼活就賺幾個錢養家。」
打雜……什麼活都可能遇到……那也意味著遇到的人也雜……是跟王三婆娘看到對眼通*,還是受了什麼人挑唆故意與王三婆娘通*,如果是有人挑唆,是什麼樣的人?得逞後,以什麼手段拿到三王家的三個鋪子?
蘇若錦說道,「瑾哥哥,我想去看看王三家的三個鋪子。」
「好。」
第371章 新官遇攔4
王家的三個鋪子地段都不錯,兩個出租,一個自家經營賣各式日常用品,但現在因抓的抓、死的死,鋪子看起來很蕭條,門口,有個十一二歲的小娘子與兩個中年婦人糾纏,鬧得鄰人與路人紛紛駐足圍觀。
蘇若錦在邊上聽了一會,很快就知道為何糾纏了,十一二歲的小娘子是王三的長女,兩個婦人是王家宗族族長家的兩個媳婦,他們讓小娘子不要管雜貨鋪子,趕緊回家帶弟弟,鋪子有宗族管。
誰都知道只要這一鬆手,以後這鋪子就可能不是王三家的了。
小娘子被他們推搡的無力還手,嚎啕大哭,毛丫忍不住要上手去幫忙,被蘇若錦一把拉,「丫姐,別動。」
毛丫忍不住轉頭看向自家小主子,「二娘子,你心一向是最善的,為何不幫她?」
蘇若錦盯她看了眼,想了片刻才附到她耳邊,對她講了幾句,「明白了嗎?」
「(⊙ o⊙)啊!」毛丫不敢相信,「真的嗎?」
蘇若錦冷冷道:「是不是真的,很快就要知道了。」她轉頭,「瑾哥哥……」
二人相視一眼,默契十足,趙瀾對三泰道,「這幾天派人盯緊王、李兩家所有人。」
「是,主子。」
看個三個鋪子,走訪了桃花巷子,一直到天黑,蘇若錦一行才回到侍郎府,他們到家時,蘇言禮也到家了,他的狀態不太好。
「爹,聖上怎麼說?」
「案子雖沒問題,但是產生的影響很不好,有御史彈核爹,如果不能把老媼對刑部、對朝庭的負面影響扳正,估計我會被貶謫。」
上任一個月不到,就被貶謫,那他以後的仕途就算有晉王府、范大人,怕是也不好走。
眾人心情沉重。
蘇言禮道,「我準備明天去桃……」
「不可……」
「不能去……」
蘇若錦與趙瀾異口同聲阻止他。
蘇言禮看向女兒、准婿。
趙瀾先道,「這裡是京城。」不是淞松府,不是知府最大,無論何種形式到死者家,都會產生輿論旋渦。
蘇言禮聽懂了他的話,「可是……」
蘇若錦直白道:「雖然爹代表的是邢部,想告訴天下老百姓,案子沒辦錯,可你一旦去了,就不是邢部的事了,就成了你蘇侍郎的事,你無形中就成了責任人,在老百姓的質疑聲中,不知不覺會形成自證陷井。」
「自證陷井?」
蘇若錦點頭,「我不把想人心想的太壞,但現在最好的辦法是以不變應萬變。」
案子是個簡單的案子,老媼也死的很可憐,可這麼簡單的案子偏偏輿論變得越來越不受控,如果沒有人在後面做推手,蘇若錦不相信。
她覺得背後之人,估計有一石二鳥甚至一箭三雕之計。
「什麼都不做?」
可是覆審的主審人是他,什麼都不做,合適嗎?
「是的,爹。」
蘇言禮想了想道,「案子本身沒問題,確實是王三殺了李四妻子,這是不諍的事實。」
蘇若錦微微一笑,「瑾哥哥,李四被押去北地了嗎?如果沒有,能見他一面嗎?」
第372章 蠶食 結案
趙瀾想見一個犯人,輕而易舉。
蘇言禮不想女兒捲入其中,「阿錦,有什麼需要問的,我與子瑾一道去。」
「爹,這件案子到你這裡算是結了,不宜你出面。」
「那你……」
「可能是另個案子。」
蘇言禮一驚。
「爹,就算另一個案子,也是大理寺先審,其後才是邢部。」<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蘇若錦坐不住了,「瑾哥哥呢?」
「啊?」書同差點沒跟上小主人的思路,「聽說小郡王進宮了。」
蘇若錦是次日見到趙瀾的,「我爹怎麼樣?」
趙瀾看向滿臉緊張的小娘了,回道,「覆審的文件、流程我都看了,沒問題。」
蘇若錦只關心,「覆審時,王三還咬住自己沒殺人的話嗎?」
趙瀾點頭,「但是人證、物證、現場等具全,他狡辯不了,也是畫了押的。」
「他母親死了,他再來個是被逼的,這案子是不是……」
皇上都已經知道了,確實已經重新審了。
不知為何,有什麼東西閃過蘇若錦腦際,但是太快,她沒抓住。
她什麼都不管,只關心蘇言禮,「那我爹……」
「放心沒事。」不管是證據鏈還是覆審流程,老師都沒有差錯,就算追責,他也不是第一責任人。
明明前幾天小娘子還無憮無慮,突然之間就變得憂愁起來。
趙瀾心疼,「走,帶你去散散心?」
蘇若錦雙眼一亮,是她想的這個意思?
趙瀾:……
他什麼意思也沒有,就是想帶小娘子出去兜兜風,她這眼神,難道是他想的那個意思?
第370章 新官遇攔3
身為朝庭官員,蘇言禮就算在家裡提到公務,那也是籠統的一句,不能多講,更不能細說。
出門途中,趙瀾作為旁觀人員給蘇若錦細說了案子的來龍去脈及大理寺判案的一些細節。
王三家住在京城汴河東水門一帶,在蘇家曾經住的三合院東邊,那一段是普通百姓聚住的地方,不管是民宅還是商鋪都挺集中的。
趙瀾與蘇若錦到時已是中午,兩人找了一家小食肆,一邊吃飯,一邊聽周圍人八卦,而八卦的消息正好是最近發生的王家老媼吊死在刑部路口之事。
王三與李四一直是鄰居,從小玩到大,先後娶妻生子,時光流轉,就這樣下去,他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將依舊以這樣的方式生活下去。
不知是不是嫌日子太安穩了,還是其它什麼原因,李四與張三的妻子勾搭上了,不知兩人好了多久,突然有一天就被王三發現堵在灶間雜物房,他氣的拿柴刀就要砍了李四,被一對狗男女拉住,李四更是放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行,「王三哥,我睡了你婆娘,你也去睡我婆娘,我再補給你一百兩銀子,咱倆就算扯平了。」
蘇若錦聽到大理寺審出的口供,差點驚掉了下巴,王三不僅同意了,還真去了李四家,結果李四的妻子根本不知道丈夫把她賣了,在家裡午休鄰居大哥突然撲上來,她拿起剪刀就扎人,男人與女人的力氣肯定不一樣,意識到自己被騙的王三盛怒之下把李四的妻子殺了,然後跑出來時被鄰居看到,就被抓了,大理寺判秋後斬。
當然,李四與王三婆娘因為通*被杖責後也關進了大牢,被判流放,一個流到嶺南,一個流到北地,轉眼間,王李兩家家破人亡。
蘇若錦忍不住問:「他們各自兒女呢?」
有人道,「被各家族人領回塞到沒兒沒女或是子女較少的宗親之家。」
「王家除了老婆婆,還有嫡系親戚嗎?」
食客搖頭,「王家兩女一子,王三是老三,兩個姐姐早就外嫁,他算獨子,王父前兩年生病已過逝,李家姐妹兄弟五個,老大是男的,好幾年前因意外事故死了,老二、老三、老五都是女子,早已出嫁,李四也算是李家獨子,家中兩位老人早已去世多年。」
王李兩家直系三代,老一代的居然只有王氏老媼,現在已經吊死,而第二代都是獨子?那第三代呢?
獨子?
這兩個字一直出現在蘇若錦耳中,突然想到毛丫還有曾經的李秀竹,她們都因為爹死沒兒子被吃絕戶,難道王、李兩家……
蘇若錦趙瀾相視一眼,二人默契的抹了抹嘴,從小食肆出來。
「阿錦想知道王李兩家有沒有男丁?」
「嗯。」
蘇若錦想起後世看過的電視劇,好像有些鄰居為了奪人家財蓄意做局讓人家破人亡。
可李四自己也進了牢房,還被流放北地,應當不是做局吧,總不會蠢的把自己送進大牢吧?
難道就是一件普通的通*案?她想多了?
沒一會兒,三泰就打聽到了王李兩家第三代的情況,「王李兩家各一個兒子,一個八歲,一個五歲。」都還沒到頂門立戶的時候。
蘇若錦突然問道,「二人家境怎麼樣?」
三泰回道:「王家有三個鋪子,李家家境差,只有兩間小斗子間租給來京討生活的小商小販,李四平時打雜養家餬口,遇到什麼事就做什麼,什麼幫牙人跑腿、到郊區幫小食肆、小商販打聽哪有賣菜、殺豬的,反正遇到什麼活就賺幾個錢養家。」
打雜……什麼活都可能遇到……那也意味著遇到的人也雜……是跟王三婆娘看到對眼通*,還是受了什麼人挑唆故意與王三婆娘通*,如果是有人挑唆,是什麼樣的人?得逞後,以什麼手段拿到三王家的三個鋪子?
蘇若錦說道,「瑾哥哥,我想去看看王三家的三個鋪子。」
「好。」
第371章 新官遇攔4
王家的三個鋪子地段都不錯,兩個出租,一個自家經營賣各式日常用品,但現在因抓的抓、死的死,鋪子看起來很蕭條,門口,有個十一二歲的小娘子與兩個中年婦人糾纏,鬧得鄰人與路人紛紛駐足圍觀。
蘇若錦在邊上聽了一會,很快就知道為何糾纏了,十一二歲的小娘子是王三的長女,兩個婦人是王家宗族族長家的兩個媳婦,他們讓小娘子不要管雜貨鋪子,趕緊回家帶弟弟,鋪子有宗族管。
誰都知道只要這一鬆手,以後這鋪子就可能不是王三家的了。
小娘子被他們推搡的無力還手,嚎啕大哭,毛丫忍不住要上手去幫忙,被蘇若錦一把拉,「丫姐,別動。」
毛丫忍不住轉頭看向自家小主子,「二娘子,你心一向是最善的,為何不幫她?」
蘇若錦盯她看了眼,想了片刻才附到她耳邊,對她講了幾句,「明白了嗎?」
「(⊙ o⊙)啊!」毛丫不敢相信,「真的嗎?」
蘇若錦冷冷道:「是不是真的,很快就要知道了。」她轉頭,「瑾哥哥……」
二人相視一眼,默契十足,趙瀾對三泰道,「這幾天派人盯緊王、李兩家所有人。」
「是,主子。」
看個三個鋪子,走訪了桃花巷子,一直到天黑,蘇若錦一行才回到侍郎府,他們到家時,蘇言禮也到家了,他的狀態不太好。
「爹,聖上怎麼說?」
「案子雖沒問題,但是產生的影響很不好,有御史彈核爹,如果不能把老媼對刑部、對朝庭的負面影響扳正,估計我會被貶謫。」
上任一個月不到,就被貶謫,那他以後的仕途就算有晉王府、范大人,怕是也不好走。
眾人心情沉重。
蘇言禮道,「我準備明天去桃……」
「不可……」
「不能去……」
蘇若錦與趙瀾異口同聲阻止他。
蘇言禮看向女兒、准婿。
趙瀾先道,「這裡是京城。」不是淞松府,不是知府最大,無論何種形式到死者家,都會產生輿論旋渦。
蘇言禮聽懂了他的話,「可是……」
蘇若錦直白道:「雖然爹代表的是邢部,想告訴天下老百姓,案子沒辦錯,可你一旦去了,就不是邢部的事了,就成了你蘇侍郎的事,你無形中就成了責任人,在老百姓的質疑聲中,不知不覺會形成自證陷井。」
「自證陷井?」
蘇若錦點頭,「我不把想人心想的太壞,但現在最好的辦法是以不變應萬變。」
案子是個簡單的案子,老媼也死的很可憐,可這麼簡單的案子偏偏輿論變得越來越不受控,如果沒有人在後面做推手,蘇若錦不相信。
她覺得背後之人,估計有一石二鳥甚至一箭三雕之計。
「什麼都不做?」
可是覆審的主審人是他,什麼都不做,合適嗎?
「是的,爹。」
蘇言禮想了想道,「案子本身沒問題,確實是王三殺了李四妻子,這是不諍的事實。」
蘇若錦微微一笑,「瑾哥哥,李四被押去北地了嗎?如果沒有,能見他一面嗎?」
第372章 蠶食 結案
趙瀾想見一個犯人,輕而易舉。
蘇言禮不想女兒捲入其中,「阿錦,有什麼需要問的,我與子瑾一道去。」
「爹,這件案子到你這裡算是結了,不宜你出面。」
「那你……」
「可能是另個案子。」
蘇言禮一驚。
「爹,就算另一個案子,也是大理寺先審,其後才是邢部。」<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