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頁
這個地方,是衛星圍繞水星旋轉了十幾年之後選定的,周圍水金礦儲量豐富,地勢平坦,劉含兩人用不著外出修路就能夠讓採礦車順利的開進開出。他們的住房建好了,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安裝那台功能強大的電腦,以及露天的水金提煉設備。這是小白設計出的,利用水星豐富太陽能作為能量,就在水星原地提煉水金,這樣一來效率也就大大的提高了。
而且,水金原礦提煉之後的殘渣,擱在地球也是一種污染。有這些殘渣存在的地方,十幾年了,一根草都長不起來。海華又不得不把這些殘渣除了留下一點進行提煉研究之外,其餘的全都扔到太空了事。
水金的產量提上來了,本來還應該繼續在其他地方尋找,尋找新的礦種來代替地球的礦產,以增加未來的太空艦隊的威力。可惜,小白不是一個純粹的計算機,它懂得偷懶,它迫切的希望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夢幻世界當中去,好給它提供足夠的信仰,以供它進化。
所以,在水金大量運往海華之後,海華則只用開元和繼往號往來於水星和地球之間進行運輸、而展望號,則頻繁的起飛於外地軌道,海華用他的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宣告,現在海華閒下來了,想要在外地軌道建立空間站了。
沒辦法,太空戰艦太過於龐大了,想要在海華本土製造成功之後再起飛,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在太空建立一個龐大的空間站,這樣一來,太空艦隊的建設就在空間站完成了。
2040年,眼看著海華的空間站一天天成型。可是,快滿百歲的李剛的身體也不能繼續堅持下去了,那年4月28日,海華宣布李剛無疾而終,那天海華舉國同悲,為李剛遺留在地球的肉體舉行了國葬。
2060年,海華的空間站終於完成了,而以前的國際空間站和海華空間站對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在這二十年當中,海華發射出去的各個行星的衛星傳回了許多珍貴的新型元素波動,而海華的星際運輸艦隊的規模已經擴大到14艘。在金星、火星相繼建立了開採基地,大量珍稀礦產被運回海華或是海華空間站。而在2050年的時候,海華的星際號被安放在巨港邊上的海灣里,以此為基礎,建成了海華的首座太空博物館。
2070年,第一艘太空戰鬥機被海華空間站製造出來,它完美的融合了水金以及從金星開採來的精金,從火星開採來的火玉等等金屬,這使得它獲得了能夠硬抗美國最新式的防空飛彈的小規模攻擊。而和開元號相同的動力系統,使得它能夠在太空和大氣層之間完美的穿梭。這款戰鬥機被命名為了,剛毅系列,第一架就是剛毅-1,以此類推。海華空間站全力生產下,每年的產量高達20架。沒辦法,現在的太空幾乎就是海華一家獨大,水星、金星、火星的礦產資源,任海華可著勁兒的挑選。
隨後,也就是在2072年,海華空間站製造出來了一艘太空母艦,被命名為開拓號,李游則成為了該艦的第一人艦長。而這艘太空母艦和地球風靡一時的航母不同的是,除了能夠搭載太空戰機之外,它本身也有著強大的攻擊力和防禦能力,也就是說在地球目前的環境下,它不需要保護而單獨行動。現在,美國的空天飛機面對它的時候,前者的攻擊只能是給後者撓痒痒。而開拓號的攻擊手段很單調,那就是各類雷射武器,特別是其主炮,給它足夠的時間充能,一炮就能夠把RB四島全給抹平了。
開拓號的出現,確立了海華在太空的霸主地位。而開拓號上搭載的四十架剛毅系列戰鬥機,更是給海華提供了強大的大氣層內作戰能力。也就是說,現在的海華是全世界當之無愧的霸主。如果,不是擔心其他有核國家的核力量的話,海華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開拓號完工之後,海華空間站開始逐漸加大民用物品所占據的比例。而小白在給海華提供了包括太空堡壘、太空戰艦等等一系列設計之後,就開始全力攻關解決核問題上面。雖然,在本世紀初,老美曾經提出建立無核世界的倡議。可惜,還沒等他們說服其他國家,面對海華的強勢崛起,他本身就不得不加快核武的研發進度,加大核武的研發資金。畢竟,在其他方面比不上海華的時候,只有緊握核大棒,才能夠給他掙足足夠的籌碼。這一幕,和蘇聯解體之後的美俄關係又是多麼的相似啊。
2100年,小白從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這五顆星球各自獨特的礦產按照1:2:1:3:1的比例混合到一起提煉出一種全新的金屬。這種金屬被命名為華金,和汞一樣,常溫下呈液態,密度高達20.33,而且這種金屬不論怎麼加熱也好,冷凍也罷,都不能改變它的狀態。然而,加入少量錳元素之後,華金立即變為氣態,而這種變為氣態的華金,遇到正在發生化學反應的鈾之後,會立即終止後者的反應的同時,又變為固態。
而當這物種獨特的礦產,再加上地球上的固態的氦按照2:3:1:5:4:0.01的比例混合,則又會提煉出一種全新的金屬。這種金屬則被命名為龍金,這種金屬在常溫下是固體,密度比華金略高,23.31,和華金一樣,無論加熱還是冷凍,都不能改變其狀態。不過這種金屬接觸到核聚變反應之後,也會終止後者的反應,並且變成液態。液態的龍金相當的難以收集。
變為固態的華金以及液態的龍金,其內蘊含著大量的能量,按照小白隨之給出的一系列設計,以後海華太空艦隊的燃料就是這種固態華金,其提供的能量甚至比核聚變提供的能量還要龐大且穩定。而液態的龍金雖然其中蘊含的能量還要龐大,可是由於難以收集,則被放棄了。
而且,水金原礦提煉之後的殘渣,擱在地球也是一種污染。有這些殘渣存在的地方,十幾年了,一根草都長不起來。海華又不得不把這些殘渣除了留下一點進行提煉研究之外,其餘的全都扔到太空了事。
水金的產量提上來了,本來還應該繼續在其他地方尋找,尋找新的礦種來代替地球的礦產,以增加未來的太空艦隊的威力。可惜,小白不是一個純粹的計算機,它懂得偷懶,它迫切的希望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夢幻世界當中去,好給它提供足夠的信仰,以供它進化。
所以,在水金大量運往海華之後,海華則只用開元和繼往號往來於水星和地球之間進行運輸、而展望號,則頻繁的起飛於外地軌道,海華用他的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宣告,現在海華閒下來了,想要在外地軌道建立空間站了。
沒辦法,太空戰艦太過於龐大了,想要在海華本土製造成功之後再起飛,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在太空建立一個龐大的空間站,這樣一來,太空艦隊的建設就在空間站完成了。
2040年,眼看著海華的空間站一天天成型。可是,快滿百歲的李剛的身體也不能繼續堅持下去了,那年4月28日,海華宣布李剛無疾而終,那天海華舉國同悲,為李剛遺留在地球的肉體舉行了國葬。
2060年,海華的空間站終於完成了,而以前的國際空間站和海華空間站對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在這二十年當中,海華發射出去的各個行星的衛星傳回了許多珍貴的新型元素波動,而海華的星際運輸艦隊的規模已經擴大到14艘。在金星、火星相繼建立了開採基地,大量珍稀礦產被運回海華或是海華空間站。而在2050年的時候,海華的星際號被安放在巨港邊上的海灣里,以此為基礎,建成了海華的首座太空博物館。
2070年,第一艘太空戰鬥機被海華空間站製造出來,它完美的融合了水金以及從金星開採來的精金,從火星開採來的火玉等等金屬,這使得它獲得了能夠硬抗美國最新式的防空飛彈的小規模攻擊。而和開元號相同的動力系統,使得它能夠在太空和大氣層之間完美的穿梭。這款戰鬥機被命名為了,剛毅系列,第一架就是剛毅-1,以此類推。海華空間站全力生產下,每年的產量高達20架。沒辦法,現在的太空幾乎就是海華一家獨大,水星、金星、火星的礦產資源,任海華可著勁兒的挑選。
隨後,也就是在2072年,海華空間站製造出來了一艘太空母艦,被命名為開拓號,李游則成為了該艦的第一人艦長。而這艘太空母艦和地球風靡一時的航母不同的是,除了能夠搭載太空戰機之外,它本身也有著強大的攻擊力和防禦能力,也就是說在地球目前的環境下,它不需要保護而單獨行動。現在,美國的空天飛機面對它的時候,前者的攻擊只能是給後者撓痒痒。而開拓號的攻擊手段很單調,那就是各類雷射武器,特別是其主炮,給它足夠的時間充能,一炮就能夠把RB四島全給抹平了。
開拓號的出現,確立了海華在太空的霸主地位。而開拓號上搭載的四十架剛毅系列戰鬥機,更是給海華提供了強大的大氣層內作戰能力。也就是說,現在的海華是全世界當之無愧的霸主。如果,不是擔心其他有核國家的核力量的話,海華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開拓號完工之後,海華空間站開始逐漸加大民用物品所占據的比例。而小白在給海華提供了包括太空堡壘、太空戰艦等等一系列設計之後,就開始全力攻關解決核問題上面。雖然,在本世紀初,老美曾經提出建立無核世界的倡議。可惜,還沒等他們說服其他國家,面對海華的強勢崛起,他本身就不得不加快核武的研發進度,加大核武的研發資金。畢竟,在其他方面比不上海華的時候,只有緊握核大棒,才能夠給他掙足足夠的籌碼。這一幕,和蘇聯解體之後的美俄關係又是多麼的相似啊。
2100年,小白從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這五顆星球各自獨特的礦產按照1:2:1:3:1的比例混合到一起提煉出一種全新的金屬。這種金屬被命名為華金,和汞一樣,常溫下呈液態,密度高達20.33,而且這種金屬不論怎麼加熱也好,冷凍也罷,都不能改變它的狀態。然而,加入少量錳元素之後,華金立即變為氣態,而這種變為氣態的華金,遇到正在發生化學反應的鈾之後,會立即終止後者的反應的同時,又變為固態。
而當這物種獨特的礦產,再加上地球上的固態的氦按照2:3:1:5:4:0.01的比例混合,則又會提煉出一種全新的金屬。這種金屬則被命名為龍金,這種金屬在常溫下是固體,密度比華金略高,23.31,和華金一樣,無論加熱還是冷凍,都不能改變其狀態。不過這種金屬接觸到核聚變反應之後,也會終止後者的反應,並且變成液態。液態的龍金相當的難以收集。
變為固態的華金以及液態的龍金,其內蘊含著大量的能量,按照小白隨之給出的一系列設計,以後海華太空艦隊的燃料就是這種固態華金,其提供的能量甚至比核聚變提供的能量還要龐大且穩定。而液態的龍金雖然其中蘊含的能量還要龐大,可是由於難以收集,則被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