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謝靈瑜率人直奔主帳的時候,幾乎未遭到任何阻擋。
但是原本重兵把守的主帳,此刻周圍卻沒什麼人,待謝靈瑜派人進去查看之後,查看之人便迅速出來。
「殿下,帳內空無一人。」
跑了?
謝靈瑜盯著眼前的大帳,便立即吩咐周圍人說道:「立即傳令下去,逆賊謝獻已棄軍逃跑,凡投降者不殺。」
如今叛軍已是大勢所去,但是謝靈瑜也不可能將這麼人都殺了。
這些底層的士兵,也不過是被上面之人利用罷了。
很快,便有一隊騎兵領命,開始沿著營地四處奔跑疾呼。
「傳永寧王殿下命令,賊首謝獻棄軍逃跑,凡投降者不殺!」
「傳永寧王殿下命令,賊首謝獻棄軍逃跑,凡投降者不殺!」
騎兵們的聲音從原本只有少數人聽到,漸漸傳遞到了所有叛軍士兵的耳中,當這些士兵左看右看,卻始終不見領頭之人,心中便有所明白。
叮噹。
當一把刀被扔在地上,有人高喊著:「我投降,我投降。」
不等他身邊的戰友反應過來,投降之人已經跑向了朝廷軍的陣營。
當第一個投降之人出現的時候,整個叛軍便如同決堤的豁口,扔掉手中武器的士兵越來越多,到後面即便還有副將想要阻止,卻已被暴怒的士兵斬殺在當場。
大局已敗,即便是最愚鈍的人,都已經看出了眼下的局面。
謝靈瑜騎在馬背上,看著一批又一批的叛軍士兵扔掉刀劍,舉手投降,心中乃是百般感慨。
「本以為我今日會死在這裡,」與她共騎一乘的蕭晏行,也輕聲說道。
局勢變化只在瞬息之間,連蕭晏行都未曾想到,今夜他們會等來援軍。
但也正是因為他帶著揚州守衛軍,深夜偷襲叛軍營地,火燒連營之後造成叛軍的騷亂,這才讓到來的朝廷軍有了一舉擊潰叛軍的機會。
兵敗如山倒,在這一刻具象了出來。
「賀蘭放,你的人在營地之中找到謝獻了嗎?」謝靈瑜對此刻來到她身前的賀蘭放說道。
賀蘭放當即搖頭:「回殿下,並未發現逆賊謝獻行蹤。」
謝靈瑜抬頭望向不遠處,冷笑一聲:「他跑不遠的。」
說著,謝靈瑜便要帶人前去追擊謝獻,賀蘭放當即說道:「殿下,您身份尊重,豈能輕易涉險,不如讓末將率兵追擊謝獻。」
「有些仇得本王親自去報,」謝靈瑜神色堅定而冷漠。
賀蘭放心下默然,他乃是出身永寧王府的參將,自然知道謝靈瑜和謝獻之間的前仇舊恨,當年先永寧王便是死於楚王的刺殺。
如今楚王雖死,但是謝獻乃是楚王之子,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謝靈瑜如今是定然不會放過謝獻的。
那一夜,謝靈瑜帶領三千騎兵,前去追擊謝獻。
謝獻所逃的方向乃是明州,明州靠海,從海路可直接逃往高麗。當謝靈瑜得知謝獻的逃亡方向之後,她便立馬猜測到了對方的意圖。
可見對方也想過一旦造反失敗之後的退路。
這一追便是直至天明,當天光漸漸亮起時,不遠處的青山清晰可見,一群山鳥不知是被晨光叫醒,還是被絡繹不絕的馬蹄聲吵醒,從山林之中飛向天際。
也正是在此刻,謝靈瑜的兵馬追上了謝獻一行人。
只不過,她還未靠近便聽到前方的打鬥聲,待一行人策馬迎上時,就見前方已是戰成一團。
此時蕭晏行騎著馬就在謝靈瑜的身側,他抬眸看過去,仔細看了半晌:「這些人穿著的都是叛軍的衣服。」
穿著同樣叛軍衣服的人,居然在這裡打成一團了。
顯然這實在是不對勁。
「我想應該逃亡的叛軍內訌了,」一直在盯著遠處的蕭晏行又開口說道,他這般說倒也不是胡亂猜測。
兵敗如山倒,這些人一路逃跑,而身後還有謝靈瑜帶兵追趕著。
山窮水盡之時,自相殘殺乃是人之常情。
「不好,」謝靈瑜突然說了一聲,隨後她便雙腿夾緊馬腹,便要再次策馬。
但是蕭晏行卻轉頭看著她,阻止她說道:「殿下,小心,困獸亦有三分殘勇。」
他是怕謝靈瑜貿然帶人過去,倘若激起這些叛軍士兵破釜沉舟,反而會讓謝靈瑜處於危險之中。
但是謝靈瑜卻等不及了,她說道:「若當真是叛軍內訌,謝獻現在只怕危險了。」
蕭晏行一怔,他確實是萬萬沒想到,謝靈瑜居然是擔心謝獻的安危。
「謝獻的這條命,是我的。」
謝靈瑜再不猶豫,揚鞭策馬便往前沖。
蕭晏行也不再說什麼,帶人便跟了上去。
原本正在激烈交鋒的叛軍兩方,竟沒想到被敵人追趕上了,但是謝靈瑜沒心情收拾這些叛軍士兵,她策馬向前,一路張望尋找著謝獻的身影。
直到在一處溪水邊,就看見被人緊緊圍住的謝獻。
顯然此刻謝獻已是到了絕境之處,而此刻帶人圍攻他的,正是他的部下。
原來謝獻眼看著朝廷援軍到來,而昨日己方營地在一片火海之中被朝廷軍長驅直入,他便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了。
所以他還帶著最為忠心的人馬,便連夜逃跑。
只要他趕往明州,便可乘船直入高麗,到時候即便大業無望,卻好歹能保住性命。
卻不想當他率領手下一路逃往明州的時候,居然有部下反叛了。
他們殺死了忠於謝獻的士兵,一路追殺謝獻直至這個溪邊。
「王敬意,本王待你何等恩重如山,你竟敢背叛本王,」謝獻看著昔日裡曾經忠心耿耿的部下,面色鐵青吼道。
對面的王敬意卻咧嘴一笑:「既是如此,便請殿下束手就擒,也省得兄弟們動手了。畢竟只要有殿下這顆腦袋,我便可帶著兄弟們向朝廷軍投降。」
若是往日裡,王敬意自是不敢背叛謝獻。
但是如今,他們已是喪家之犬了。
如今唯有砍下謝獻這個逆賊的腦袋,向朝廷投降,方可有一條活路。
於是這些士兵在王敬意的帶領之下,毫不猶豫的反了,只是謝獻身邊也有一群忠心耿耿之人,誓死保護謝獻。
這兩撥人這才在這裡殺成一團。
此刻謝獻身邊的人已經死傷殆盡,便是連他自己身上都有幾處刀傷,而王敬意更是毫不猶豫,直接舉起刀,便要向謝獻的脖頸砍去。
就在這時,一聲極其銳利的破空之聲,呼嘯而至,那是箭矢劃破虛空而發出的聲音。
只見箭頭疾如閃電般,便是一下刺穿了王敬意舉著長刀的那條手臂。
他手中長刀,在劇烈的疼痛之下,下意識鬆手掉在了地上。
所有人下意識回頭看向箭頭所來的方向,就連原本覺得自己命已休,已經準備束手就擒的謝獻,都忍不住帶著期望的眼神看了過去。
他本以為是對自己忠心的部下,殺過來救自己了。
可是當他看清楚射箭之人,一顆心再次沉了下去。
就見騎在馬背上的人,一手握長弓,一手拉著韁繩 ,驅使著馬屁慢悠悠往前,仿佛此刻這裡並不是殺機四伏的戰場,而是長安西郊的獵獸場。
她方才也不過是隨手放了一箭,救下了一隻獵物而已。
這是她的獵物,她不允許旁人搶走。
而原本被射中手臂,恨不得將射箭之人千刀萬剮的王敬意,在看清楚來人之後,他竟是往前跑了幾步,毫不猶豫直接跪在了謝靈瑜馬匹的前面。
「殿下,小人王敬意願拿反賊謝獻頭顱,敬獻永寧王殿下。」
王敬意的聲音里,帶著諂媚的顫抖。
謝靈瑜卻是連眼神的餘光都沒有分一絲給他,只是身後也有人喊道:「永寧王殿下在此,你們還不放下手中兵器投降。」
這些士兵本就是跟隨者王敬意,想要殺掉謝獻之後,向朝廷投降。
此話一出,所有叛軍士兵都扔下了手中兵器。
謝獻看到這一幕,心中再無一絲波瀾。
在謝靈瑜出現的那一刻,他便知道大勢已去。
「緊趕慢趕,總算還是讓本王趕上了,」當謝靈瑜策馬來到謝獻的面前時,她沒有下馬,而是居高臨下的望著他。
這番舉動有種將謝獻踩在腳底下的感覺。
昨日之前,謝獻還是帶著數十萬大軍圍攻揚州,勢要活捉謝靈瑜。
可是現在,他卻成了被活捉的那一個。
只是謝靈瑜玩味地打量著謝獻許久,卻是一點也沒著急,仿佛是在細細打量著已經掉入她囚籠里的獵物,一點點看著他陷入垂死掙扎的境地。
果不其然,謝獻沒有忍住,率先開口。
「謝靈瑜,你想要如何?」謝獻望著她,狀似不屈的問道。
這句話聽得謝靈瑜便是一陣好笑,她微微挑眉:「本王以為你看見本王想要說的第一句話應該是,要殺就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是原本重兵把守的主帳,此刻周圍卻沒什麼人,待謝靈瑜派人進去查看之後,查看之人便迅速出來。
「殿下,帳內空無一人。」
跑了?
謝靈瑜盯著眼前的大帳,便立即吩咐周圍人說道:「立即傳令下去,逆賊謝獻已棄軍逃跑,凡投降者不殺。」
如今叛軍已是大勢所去,但是謝靈瑜也不可能將這麼人都殺了。
這些底層的士兵,也不過是被上面之人利用罷了。
很快,便有一隊騎兵領命,開始沿著營地四處奔跑疾呼。
「傳永寧王殿下命令,賊首謝獻棄軍逃跑,凡投降者不殺!」
「傳永寧王殿下命令,賊首謝獻棄軍逃跑,凡投降者不殺!」
騎兵們的聲音從原本只有少數人聽到,漸漸傳遞到了所有叛軍士兵的耳中,當這些士兵左看右看,卻始終不見領頭之人,心中便有所明白。
叮噹。
當一把刀被扔在地上,有人高喊著:「我投降,我投降。」
不等他身邊的戰友反應過來,投降之人已經跑向了朝廷軍的陣營。
當第一個投降之人出現的時候,整個叛軍便如同決堤的豁口,扔掉手中武器的士兵越來越多,到後面即便還有副將想要阻止,卻已被暴怒的士兵斬殺在當場。
大局已敗,即便是最愚鈍的人,都已經看出了眼下的局面。
謝靈瑜騎在馬背上,看著一批又一批的叛軍士兵扔掉刀劍,舉手投降,心中乃是百般感慨。
「本以為我今日會死在這裡,」與她共騎一乘的蕭晏行,也輕聲說道。
局勢變化只在瞬息之間,連蕭晏行都未曾想到,今夜他們會等來援軍。
但也正是因為他帶著揚州守衛軍,深夜偷襲叛軍營地,火燒連營之後造成叛軍的騷亂,這才讓到來的朝廷軍有了一舉擊潰叛軍的機會。
兵敗如山倒,在這一刻具象了出來。
「賀蘭放,你的人在營地之中找到謝獻了嗎?」謝靈瑜對此刻來到她身前的賀蘭放說道。
賀蘭放當即搖頭:「回殿下,並未發現逆賊謝獻行蹤。」
謝靈瑜抬頭望向不遠處,冷笑一聲:「他跑不遠的。」
說著,謝靈瑜便要帶人前去追擊謝獻,賀蘭放當即說道:「殿下,您身份尊重,豈能輕易涉險,不如讓末將率兵追擊謝獻。」
「有些仇得本王親自去報,」謝靈瑜神色堅定而冷漠。
賀蘭放心下默然,他乃是出身永寧王府的參將,自然知道謝靈瑜和謝獻之間的前仇舊恨,當年先永寧王便是死於楚王的刺殺。
如今楚王雖死,但是謝獻乃是楚王之子,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謝靈瑜如今是定然不會放過謝獻的。
那一夜,謝靈瑜帶領三千騎兵,前去追擊謝獻。
謝獻所逃的方向乃是明州,明州靠海,從海路可直接逃往高麗。當謝靈瑜得知謝獻的逃亡方向之後,她便立馬猜測到了對方的意圖。
可見對方也想過一旦造反失敗之後的退路。
這一追便是直至天明,當天光漸漸亮起時,不遠處的青山清晰可見,一群山鳥不知是被晨光叫醒,還是被絡繹不絕的馬蹄聲吵醒,從山林之中飛向天際。
也正是在此刻,謝靈瑜的兵馬追上了謝獻一行人。
只不過,她還未靠近便聽到前方的打鬥聲,待一行人策馬迎上時,就見前方已是戰成一團。
此時蕭晏行騎著馬就在謝靈瑜的身側,他抬眸看過去,仔細看了半晌:「這些人穿著的都是叛軍的衣服。」
穿著同樣叛軍衣服的人,居然在這裡打成一團了。
顯然這實在是不對勁。
「我想應該逃亡的叛軍內訌了,」一直在盯著遠處的蕭晏行又開口說道,他這般說倒也不是胡亂猜測。
兵敗如山倒,這些人一路逃跑,而身後還有謝靈瑜帶兵追趕著。
山窮水盡之時,自相殘殺乃是人之常情。
「不好,」謝靈瑜突然說了一聲,隨後她便雙腿夾緊馬腹,便要再次策馬。
但是蕭晏行卻轉頭看著她,阻止她說道:「殿下,小心,困獸亦有三分殘勇。」
他是怕謝靈瑜貿然帶人過去,倘若激起這些叛軍士兵破釜沉舟,反而會讓謝靈瑜處於危險之中。
但是謝靈瑜卻等不及了,她說道:「若當真是叛軍內訌,謝獻現在只怕危險了。」
蕭晏行一怔,他確實是萬萬沒想到,謝靈瑜居然是擔心謝獻的安危。
「謝獻的這條命,是我的。」
謝靈瑜再不猶豫,揚鞭策馬便往前沖。
蕭晏行也不再說什麼,帶人便跟了上去。
原本正在激烈交鋒的叛軍兩方,竟沒想到被敵人追趕上了,但是謝靈瑜沒心情收拾這些叛軍士兵,她策馬向前,一路張望尋找著謝獻的身影。
直到在一處溪水邊,就看見被人緊緊圍住的謝獻。
顯然此刻謝獻已是到了絕境之處,而此刻帶人圍攻他的,正是他的部下。
原來謝獻眼看著朝廷援軍到來,而昨日己方營地在一片火海之中被朝廷軍長驅直入,他便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了。
所以他還帶著最為忠心的人馬,便連夜逃跑。
只要他趕往明州,便可乘船直入高麗,到時候即便大業無望,卻好歹能保住性命。
卻不想當他率領手下一路逃往明州的時候,居然有部下反叛了。
他們殺死了忠於謝獻的士兵,一路追殺謝獻直至這個溪邊。
「王敬意,本王待你何等恩重如山,你竟敢背叛本王,」謝獻看著昔日裡曾經忠心耿耿的部下,面色鐵青吼道。
對面的王敬意卻咧嘴一笑:「既是如此,便請殿下束手就擒,也省得兄弟們動手了。畢竟只要有殿下這顆腦袋,我便可帶著兄弟們向朝廷軍投降。」
若是往日裡,王敬意自是不敢背叛謝獻。
但是如今,他們已是喪家之犬了。
如今唯有砍下謝獻這個逆賊的腦袋,向朝廷投降,方可有一條活路。
於是這些士兵在王敬意的帶領之下,毫不猶豫的反了,只是謝獻身邊也有一群忠心耿耿之人,誓死保護謝獻。
這兩撥人這才在這裡殺成一團。
此刻謝獻身邊的人已經死傷殆盡,便是連他自己身上都有幾處刀傷,而王敬意更是毫不猶豫,直接舉起刀,便要向謝獻的脖頸砍去。
就在這時,一聲極其銳利的破空之聲,呼嘯而至,那是箭矢劃破虛空而發出的聲音。
只見箭頭疾如閃電般,便是一下刺穿了王敬意舉著長刀的那條手臂。
他手中長刀,在劇烈的疼痛之下,下意識鬆手掉在了地上。
所有人下意識回頭看向箭頭所來的方向,就連原本覺得自己命已休,已經準備束手就擒的謝獻,都忍不住帶著期望的眼神看了過去。
他本以為是對自己忠心的部下,殺過來救自己了。
可是當他看清楚射箭之人,一顆心再次沉了下去。
就見騎在馬背上的人,一手握長弓,一手拉著韁繩 ,驅使著馬屁慢悠悠往前,仿佛此刻這裡並不是殺機四伏的戰場,而是長安西郊的獵獸場。
她方才也不過是隨手放了一箭,救下了一隻獵物而已。
這是她的獵物,她不允許旁人搶走。
而原本被射中手臂,恨不得將射箭之人千刀萬剮的王敬意,在看清楚來人之後,他竟是往前跑了幾步,毫不猶豫直接跪在了謝靈瑜馬匹的前面。
「殿下,小人王敬意願拿反賊謝獻頭顱,敬獻永寧王殿下。」
王敬意的聲音里,帶著諂媚的顫抖。
謝靈瑜卻是連眼神的餘光都沒有分一絲給他,只是身後也有人喊道:「永寧王殿下在此,你們還不放下手中兵器投降。」
這些士兵本就是跟隨者王敬意,想要殺掉謝獻之後,向朝廷投降。
此話一出,所有叛軍士兵都扔下了手中兵器。
謝獻看到這一幕,心中再無一絲波瀾。
在謝靈瑜出現的那一刻,他便知道大勢已去。
「緊趕慢趕,總算還是讓本王趕上了,」當謝靈瑜策馬來到謝獻的面前時,她沒有下馬,而是居高臨下的望著他。
這番舉動有種將謝獻踩在腳底下的感覺。
昨日之前,謝獻還是帶著數十萬大軍圍攻揚州,勢要活捉謝靈瑜。
可是現在,他卻成了被活捉的那一個。
只是謝靈瑜玩味地打量著謝獻許久,卻是一點也沒著急,仿佛是在細細打量著已經掉入她囚籠里的獵物,一點點看著他陷入垂死掙扎的境地。
果不其然,謝獻沒有忍住,率先開口。
「謝靈瑜,你想要如何?」謝獻望著她,狀似不屈的問道。
這句話聽得謝靈瑜便是一陣好笑,她微微挑眉:「本王以為你看見本王想要說的第一句話應該是,要殺就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