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這座名為「秀水」的村鎮恰如其名,百步一橋,水網交錯。青磚瓦房,流水潺潺,兩岸的花樹搖曳生光。詩文中的「小橋流水人家」在此具象化,宋從心有些懷念地看著這座小鎮,想著日後來這裡養老似乎也不錯——儘管她知道,秀水鎮其實是痴絕城門人晚年隱居的地方。
「快跑快跑!江姐姐要吃人了!」
「江姐姐要吃人了!」
宋從心站在橋上看水,突然間,兩個捏著風車的小孩從巷角尖笑跑過。宋從心下意識望過去,便見巷角處又衝出一道人影。身手敏捷的女子餓虎撲食般逮住了調皮的小孩,兩手托著孩子的腋下將其抱起。小孩也不畏懼,依舊尖聲大笑,離地的兩條腿蹬來蹬去,似是把女子的胳膊當鞦韆了。
女子一個蹲身,將小孩摁在自己的膝蓋上,掄起手臂啪啪就是一頓揍。
「病剛好就亂跑,褂子也不穿,鞋子也不穿!」女子的聲音略顯喑啞,但宋從心卻突然被釘住了腳,「一個個鬧騰的!回頭給你們開苦苦的藥丸子,一天三頓!」
倆小孩原本一個被摁著揍,一個在一旁錘打女子的肩膀。皮實的孩童被打了屁股也沒哭嚎,但一聽說要吃藥丸子,頓時哇哇大哭起來。
女子將倆小孩輪流摁在膝蓋上抽,完事了拎著小孩的脖領子往回走。她穿著一身玉蘭短褂,腳下踩著軟布鞋,烏油油的長髮僅用一根玉簪挽起。她長大了許多,也健康了許多。因為奔跑而充血泛紅的臉頰豐盈有肉,面部表情也生動了許多。即便板著一張臉,也能看出她的眼神是靈動的、鮮活的。
宋從心就站在橋上,靜靜地看著她。
她知道這孩子改了名字,在白玉京修過巫言與醫術,現在是秀水鎮的一名醫師。明月樓每個月都會將她的生活簡況遞給無極道門,一開始巨細無遺,被宋從心敲打了幾回後,監視的眼線便放寬了許多。明月樓門徒與樓主一樣都是人精,他們最初接到的命令是「監視」。但在察覺到宋從心對監視目標有利益之外的感情後,他們便巧妙地將「監視」變為了「照拂」。遞給宋從心的簡報也不再癲到連午後吃了幾塊點心都要記錄,反而多了許多她日常生活中的趣事。
女子拎著兩個孩童,途經橋樑時,明明宋從心已經施加了令人忽視自己的術法,她卻好似心有所感般地回頭。
「你們自個兒回去,要乖乖的。不然我讓阿兄來治你們。」女子將倆小孩放下,將手上挎著的褂子草鞋給小孩穿上,道,「聽見了嗎?」
女子口中的「阿兄」對小孩的威懾力極大,兩個原本還敢蹬鼻子上臉的孩子瞬間安靜了下來。女子推了他們一把,他們便手疊著手,聽話地回去了。
看著兩個小孩遠去,女子轉身,望向宋從心。
她站在原地,與宋從心隔橋相望。突然,她小跑了過來,扶著石欄杆,道:「你好。我叫江仙,你叫什麼名字?」
宋從心的衣擺被風揚起,她現出面容,卻不是圖南的模樣。
「你好,江仙。」她微笑。
「很高興見到你。我是,拂雪。」
第364章
如今改名為「江仙」的拉則,與兄長江央住在一棟擁有花圃的小院裡。
當然,江央本身並不姓江,其名字實為「妙音」之意。但或許是為了讓江央記住自己罪惡的過往,也或許是樓主懶得取名,直接取了同音。神眷後人搖身一變,從北地子民變成了南州土著。哪怕江央拉則的眉眼是北地人特有的深邃,但明月樓多的是樓主的狂信徒——就算樓主指著田裡的蛤(服了)蟆說青蛙,這群門徒也會連夜把所有蛤(真服了)蟆都漆成綠的。這般眾口鑠金之下,沒有人懷疑過江家兄妹的出身,連拉則都以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秀水人。
拉則到路邊要了兩份青團,宋從心付了錢。那錢幣金燦燦的,像麥穗一樣漂亮。拉則忍不住要了一枚,拿在手裡翻看。
「這是穗幣,主要在大陸中部流通。南州疆域廣闊,多河流山川。行路艱難,故而穗幣還未在南州普及。但它很漂亮,又比尋常貨幣保值,外來的商賈會很樂意以此易物。」宋從心掏出一袋穗幣遞給拉則,「在鎮上用有些顯眼,但它和白玉京的貨幣是共通的。」
「你知道白玉京,你也在那裡修學嗎?你還去過大陸中部?」拉則不斷提問,她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中部會不會很遠,要怎麼去呢?」
「確實不算近。」宋從心頷首,「南州與中部隔著十萬大山,密林與妖獸是天然的屏障。千百年來,南州因地勢而未能與其他州域建立聯繫。加上風土人情和語言的差異,即便商賈投機,也難以通行。不過陌州水路已經開通,港口也在修建。再過些年,白玉京官話普及,人們對南州的了解也會越來越多。」
宋從心語速不快,塵世的一切被她娓娓道來。無論拉則好奇什麼、疑惑什麼,宋從心都能給出答案。那些常人眼中難以跨越的山與海,仿佛只是稍稍拂動她衣角的塵埃。
不管兩人再如何放慢腳步,道路都有盡時。臨近岔路,拉則便預感到離別的到來。
「我該去哪裡找你?我們還會見面嗎?」拉則比劃著名手背上的三葉金印,「你會去白玉京嗎?我可以去白玉京找你。」
「一年。如若我還在世,便會再來見你。如若不來,便莫要再等了。」
「為什麼?你要去做危險的事嗎?」
「我不知。正因不知,所以無法承諾。」
「一定要去嗎?」
「是的。一定要去。」宋從心笑嘆,「他在等我。我是一定要去見他的。」
拉則不再說話了。宋從心知道她明白了,畢竟拉則一直是個通透的孩子。她給拉則買了一串糖葫蘆,拍了拍她的腦袋。轉身,便在天光中消匿了。
拉則舉著糖葫蘆站在攤子前,目光有些收不回來。她似乎也曾目睹過這樣的背影,在一座高高的山上。
「江姐兒,今日不用坐堂啊?回得真早。」賣糖葫蘆的老翁樂呵呵地笑著,「怎的今天捨得買海棠果串了?不是說要攢錢,日後出去遊學嗎?」
「又不是花我的錢。」拉則下意識反駁,回過神來,收回了延向那人足跡的視線,「……安翁,你猜誰給我買的糖葫蘆?」
「嚯。誰啊?」安翁樂呵呵地打著蒲扇,手裡還捏著方才從另一人手裡接過的錢,「該不會是江哥兒吧?但快到飯點了,江哥兒不是不讓你在外面吃零嘴麼?不過吃串糖葫蘆也不礙事,生津開胃!嗯……是你左姨還是三娘啊?不過三娘那摳門的,你是幫她跑腿了嗎?」
「……」拉則眨了眨眼睛,沒有立刻接話。她咬了一口糖葫蘆,把糖殼嚼得嘎吱作響。
「是山一樣的人,頭髮白白的,好似積了雪。」
……
宋從心上了山,去了千林佛塔。
千林佛塔,南州佛門聖地,人間禪宗香火最旺盛的地方。這裡是無數得道高僧覺悟圓滿時的歸隱之處,也是佛門覺者開壇授道的講壇。
佛門道統未興前,千林佛塔是一片荒山,山中白骨累累。許多年前一宗不知起源的戰役,兩軍對壘不惜放火燒山,燒死了敵軍,也燒死了山民。之後百年,此地草木不蔭。後有四名苦行僧途經此地,見山中陰氣盛極,便生了渡化之心。
四位僧人在山中結廬而居,開墾荒地,引水成渠。他們收殮了山中殘骨,用五十年種了滿山的無憂樹。後來,僧人收徒授業,於此圓寂。許多前來悼念的禪修見證了荒山成林的壯舉,有的將四僧的故事帶往了遠方,有的則留在了這裡——「慈心化千林,萬樹生菩提」,禪心院自此而興。
禪心院山門台階共有三千階,走到半山腰時,能聽見遠方傳來郎朗的誦經聲。宋從心放眼望去,一座又一座竹筍式的尖塔林立山間,與周圍樹林融為一體。山路上,年長的摩尼扛著石磚,領著一群背著竹筐的小沙彌。他們走過的石階上布滿了凹下的腳印,汗水濕透了僧人的衣襟。
在講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門,僧人勞作的同時也打熬根骨。日日流淌的汗水,最終成就一身鐵骨銅皮。形如千林的佛塔,也是僧侶們一石一磚堆砌起來的。
宋從心登上最後一節台階,看見一位闔目靜立的僧侶。他穿著棕灰色的短衣,雙手合十,站姿如松。陽光漏過枝葉,灑在一排石佛之上。若不細看,恐怕會將這年輕的僧人錯認成一尊石像。宋從心沒有隱藏自己,僧人似有所感,緩緩睜開了眼睛。
對於修行因果輪迴之道的禪修,宋從心看不見他們眼中的光景。眼前人似乎在等她。只見這位年輕的伽藍僧上前,對宋從心行了一個敬禮。
「……」宋從心沉默。半晌,她才攏袖,從懷中抱出一隻獨角的雪獸。
小獸乖巧地趴在宋從心懷裡,四肢蜷縮在肚皮下。祂酣睡著,脊背隨著呼吸一起一伏。此時恰有一片無憂花瓣飄落,落在小獸的鼻尖。祂忍不住打了個噴嚏,睜開一雙琉璃色的眼睛。小獸抬頭,迷迷瞪瞪地與僧人對視。半晌,祂打了個哈欠,將腦袋也埋進了肚子裡。<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快跑快跑!江姐姐要吃人了!」
「江姐姐要吃人了!」
宋從心站在橋上看水,突然間,兩個捏著風車的小孩從巷角尖笑跑過。宋從心下意識望過去,便見巷角處又衝出一道人影。身手敏捷的女子餓虎撲食般逮住了調皮的小孩,兩手托著孩子的腋下將其抱起。小孩也不畏懼,依舊尖聲大笑,離地的兩條腿蹬來蹬去,似是把女子的胳膊當鞦韆了。
女子一個蹲身,將小孩摁在自己的膝蓋上,掄起手臂啪啪就是一頓揍。
「病剛好就亂跑,褂子也不穿,鞋子也不穿!」女子的聲音略顯喑啞,但宋從心卻突然被釘住了腳,「一個個鬧騰的!回頭給你們開苦苦的藥丸子,一天三頓!」
倆小孩原本一個被摁著揍,一個在一旁錘打女子的肩膀。皮實的孩童被打了屁股也沒哭嚎,但一聽說要吃藥丸子,頓時哇哇大哭起來。
女子將倆小孩輪流摁在膝蓋上抽,完事了拎著小孩的脖領子往回走。她穿著一身玉蘭短褂,腳下踩著軟布鞋,烏油油的長髮僅用一根玉簪挽起。她長大了許多,也健康了許多。因為奔跑而充血泛紅的臉頰豐盈有肉,面部表情也生動了許多。即便板著一張臉,也能看出她的眼神是靈動的、鮮活的。
宋從心就站在橋上,靜靜地看著她。
她知道這孩子改了名字,在白玉京修過巫言與醫術,現在是秀水鎮的一名醫師。明月樓每個月都會將她的生活簡況遞給無極道門,一開始巨細無遺,被宋從心敲打了幾回後,監視的眼線便放寬了許多。明月樓門徒與樓主一樣都是人精,他們最初接到的命令是「監視」。但在察覺到宋從心對監視目標有利益之外的感情後,他們便巧妙地將「監視」變為了「照拂」。遞給宋從心的簡報也不再癲到連午後吃了幾塊點心都要記錄,反而多了許多她日常生活中的趣事。
女子拎著兩個孩童,途經橋樑時,明明宋從心已經施加了令人忽視自己的術法,她卻好似心有所感般地回頭。
「你們自個兒回去,要乖乖的。不然我讓阿兄來治你們。」女子將倆小孩放下,將手上挎著的褂子草鞋給小孩穿上,道,「聽見了嗎?」
女子口中的「阿兄」對小孩的威懾力極大,兩個原本還敢蹬鼻子上臉的孩子瞬間安靜了下來。女子推了他們一把,他們便手疊著手,聽話地回去了。
看著兩個小孩遠去,女子轉身,望向宋從心。
她站在原地,與宋從心隔橋相望。突然,她小跑了過來,扶著石欄杆,道:「你好。我叫江仙,你叫什麼名字?」
宋從心的衣擺被風揚起,她現出面容,卻不是圖南的模樣。
「你好,江仙。」她微笑。
「很高興見到你。我是,拂雪。」
第364章
如今改名為「江仙」的拉則,與兄長江央住在一棟擁有花圃的小院裡。
當然,江央本身並不姓江,其名字實為「妙音」之意。但或許是為了讓江央記住自己罪惡的過往,也或許是樓主懶得取名,直接取了同音。神眷後人搖身一變,從北地子民變成了南州土著。哪怕江央拉則的眉眼是北地人特有的深邃,但明月樓多的是樓主的狂信徒——就算樓主指著田裡的蛤(服了)蟆說青蛙,這群門徒也會連夜把所有蛤(真服了)蟆都漆成綠的。這般眾口鑠金之下,沒有人懷疑過江家兄妹的出身,連拉則都以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秀水人。
拉則到路邊要了兩份青團,宋從心付了錢。那錢幣金燦燦的,像麥穗一樣漂亮。拉則忍不住要了一枚,拿在手裡翻看。
「這是穗幣,主要在大陸中部流通。南州疆域廣闊,多河流山川。行路艱難,故而穗幣還未在南州普及。但它很漂亮,又比尋常貨幣保值,外來的商賈會很樂意以此易物。」宋從心掏出一袋穗幣遞給拉則,「在鎮上用有些顯眼,但它和白玉京的貨幣是共通的。」
「你知道白玉京,你也在那裡修學嗎?你還去過大陸中部?」拉則不斷提問,她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中部會不會很遠,要怎麼去呢?」
「確實不算近。」宋從心頷首,「南州與中部隔著十萬大山,密林與妖獸是天然的屏障。千百年來,南州因地勢而未能與其他州域建立聯繫。加上風土人情和語言的差異,即便商賈投機,也難以通行。不過陌州水路已經開通,港口也在修建。再過些年,白玉京官話普及,人們對南州的了解也會越來越多。」
宋從心語速不快,塵世的一切被她娓娓道來。無論拉則好奇什麼、疑惑什麼,宋從心都能給出答案。那些常人眼中難以跨越的山與海,仿佛只是稍稍拂動她衣角的塵埃。
不管兩人再如何放慢腳步,道路都有盡時。臨近岔路,拉則便預感到離別的到來。
「我該去哪裡找你?我們還會見面嗎?」拉則比劃著名手背上的三葉金印,「你會去白玉京嗎?我可以去白玉京找你。」
「一年。如若我還在世,便會再來見你。如若不來,便莫要再等了。」
「為什麼?你要去做危險的事嗎?」
「我不知。正因不知,所以無法承諾。」
「一定要去嗎?」
「是的。一定要去。」宋從心笑嘆,「他在等我。我是一定要去見他的。」
拉則不再說話了。宋從心知道她明白了,畢竟拉則一直是個通透的孩子。她給拉則買了一串糖葫蘆,拍了拍她的腦袋。轉身,便在天光中消匿了。
拉則舉著糖葫蘆站在攤子前,目光有些收不回來。她似乎也曾目睹過這樣的背影,在一座高高的山上。
「江姐兒,今日不用坐堂啊?回得真早。」賣糖葫蘆的老翁樂呵呵地笑著,「怎的今天捨得買海棠果串了?不是說要攢錢,日後出去遊學嗎?」
「又不是花我的錢。」拉則下意識反駁,回過神來,收回了延向那人足跡的視線,「……安翁,你猜誰給我買的糖葫蘆?」
「嚯。誰啊?」安翁樂呵呵地打著蒲扇,手裡還捏著方才從另一人手裡接過的錢,「該不會是江哥兒吧?但快到飯點了,江哥兒不是不讓你在外面吃零嘴麼?不過吃串糖葫蘆也不礙事,生津開胃!嗯……是你左姨還是三娘啊?不過三娘那摳門的,你是幫她跑腿了嗎?」
「……」拉則眨了眨眼睛,沒有立刻接話。她咬了一口糖葫蘆,把糖殼嚼得嘎吱作響。
「是山一樣的人,頭髮白白的,好似積了雪。」
……
宋從心上了山,去了千林佛塔。
千林佛塔,南州佛門聖地,人間禪宗香火最旺盛的地方。這裡是無數得道高僧覺悟圓滿時的歸隱之處,也是佛門覺者開壇授道的講壇。
佛門道統未興前,千林佛塔是一片荒山,山中白骨累累。許多年前一宗不知起源的戰役,兩軍對壘不惜放火燒山,燒死了敵軍,也燒死了山民。之後百年,此地草木不蔭。後有四名苦行僧途經此地,見山中陰氣盛極,便生了渡化之心。
四位僧人在山中結廬而居,開墾荒地,引水成渠。他們收殮了山中殘骨,用五十年種了滿山的無憂樹。後來,僧人收徒授業,於此圓寂。許多前來悼念的禪修見證了荒山成林的壯舉,有的將四僧的故事帶往了遠方,有的則留在了這裡——「慈心化千林,萬樹生菩提」,禪心院自此而興。
禪心院山門台階共有三千階,走到半山腰時,能聽見遠方傳來郎朗的誦經聲。宋從心放眼望去,一座又一座竹筍式的尖塔林立山間,與周圍樹林融為一體。山路上,年長的摩尼扛著石磚,領著一群背著竹筐的小沙彌。他們走過的石階上布滿了凹下的腳印,汗水濕透了僧人的衣襟。
在講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門,僧人勞作的同時也打熬根骨。日日流淌的汗水,最終成就一身鐵骨銅皮。形如千林的佛塔,也是僧侶們一石一磚堆砌起來的。
宋從心登上最後一節台階,看見一位闔目靜立的僧侶。他穿著棕灰色的短衣,雙手合十,站姿如松。陽光漏過枝葉,灑在一排石佛之上。若不細看,恐怕會將這年輕的僧人錯認成一尊石像。宋從心沒有隱藏自己,僧人似有所感,緩緩睜開了眼睛。
對於修行因果輪迴之道的禪修,宋從心看不見他們眼中的光景。眼前人似乎在等她。只見這位年輕的伽藍僧上前,對宋從心行了一個敬禮。
「……」宋從心沉默。半晌,她才攏袖,從懷中抱出一隻獨角的雪獸。
小獸乖巧地趴在宋從心懷裡,四肢蜷縮在肚皮下。祂酣睡著,脊背隨著呼吸一起一伏。此時恰有一片無憂花瓣飄落,落在小獸的鼻尖。祂忍不住打了個噴嚏,睜開一雙琉璃色的眼睛。小獸抬頭,迷迷瞪瞪地與僧人對視。半晌,祂打了個哈欠,將腦袋也埋進了肚子裡。<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