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了。」梵覺深微微一笑,他面容掩蓋在半張面具之下,卻仍粲然生光,「我行殺戮之道,代償眾生之業。我與緣淺同守這若水河岸,定不讓惡鬼為禍人間。」

  宋從心望著一青一金的兩樽佛陀,神國中溢散的魂靈失去歸宿,循光向無何鄉而來。眾魂渺渺無依,佛子與他們同在。

  宋從心沉默良久,朝若水河岸深行一禮。

  隨後,她轉身,朝人間而去。

  ……

  扁舟划過星空,將一切紛爭拋諸腦後。輕舟所過之處,空間泛起金色的漣漪。

  宋從心坐在船頭,閉目入定。靈希在另一頭調整吐息,鞏固自己尚不穩定的境界。經歷了一場險死還生的惡戰,兩人都狼狽至極。宋從心雖在清平的幫助下還陽,但三火不穩,殘骨支離。相較之下,靈希受冥神給養,穩定境界後便脫胎換骨,登臨頂峰。她身周的氣息深如淵海,竟有融於天地之相。

  一切塵埃落定,未來還有更艱難的路要走。但至少此時此刻,她們能享受這一段來之不易的平靜。

  察覺到靈希收功,宋從心也睜開了眼眸。

  「……師姐。」靈希喃喃輕喚。

  靈希入魔後,魔氣於她眉間聚作魔印,凝成一塊黑色的結晶。一旦她催動魔氣,魔紋就會爬滿體表,令世人知曉這是被天道所棄的魔修。除此以外,靈希的發尾沾染了不詳的血色,純粹的金瞳也化作更為滾燙的金紅。她看

  上去,與天書記載中的魔尊一般無二了。

  宋從心注視著靈希,她用舌尖抵著上顎,摁捺著舌根泛上的苦意。

  「師姐……我沒事。」靈希起身,踩著搖晃的小舟,走到宋從心的身前,「你看,我還是人,還有體溫。沒有變成別的什麼東西。」靈希單膝跪地,一邊說著,一邊捉起宋從心的手放在自己的臉上。一如既往,在觸碰到師妹的瞬間,寒咒無聲消弭,指尖只餘一絲彌足珍貴的暖。

  宋從心五指收攏,攥住了靈希的手。

  「啊對了,我掌握了祂的權能,或許能為師姐壓制寒咒。」靈希自顧自地說話,似要藉此撫慰師姐的不安,「冥神雖說擇我為遺體,但我並未成為祂的人俑。相反,我繼承了冥神絕大部分的權能,必能在接下來的戰局發揮優勢。構成冥神之軀的族群已承認了師姐的道統,並向師姐讓步存續……這一戰,我們已占據先機。」

  「你……」宋從心深吸一口氣,她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忍下心口的鬱氣,沉聲道,「你隨我回宗。」

  「……」靈希握著宋從心的手,沉默半晌,卻是搖頭,「師姐,我還不能走。」

  「骨君的神國已毀,但永留民仍在大地上肆虐,變神天的妖魔邪祟,依舊覬覦著元黃天與上清界。」靈希起身,目眺遠方,「我繼承了冥神的權能,便也擔負著祂的責任。這片混亂無序之地沒有王法,沒有桎梏。我會成為此地的尊主,於此設下法理,令他們遵守我的規矩。否則,這百死不僵的蟲孑,遲早變成神舟的心腹大患。」

  「我其實……是有些慶幸的。」高天的狂風卷著靈希的衣擺,將她自言自語模糊淡去,「我並未走向命定的終局,仍能以人身丈量這片大地。這般看來,冥神擇我作活遺體的舉措固然殘忍,但於我而言,竟好似一種救贖之道。」

  風,掀開了靈希的帽紗,露出她重獲人身後褪去擬身的真顏。

  她回頭,淺笑。

  「至少,我能留在人間,等師姐去築一座城。」

  宋從心愣怔,她注視著靈希的笑臉。一些細碎模糊的記憶襲上心間,她忍不住站起身,捧住了靈希的臉。

  宋從心的手指微微顫抖著,可她卻顧不得這些。

  姜佑曾經說過,靈希是永留民惡意的產物,是外道的信徒為尋求天劍隕落之法而創造的非人之物。若當真如她猜測的那般,靈希本是幽州夏國地宮內起出的神胎,混雜了三青獸與幽神的血脈。那人族呢?靈希屬於人族那方的血脈又自何來?

  靈希並不是自然孕生誕下的嬰孩,她三族血脈相互砥礪,形成了極其微妙的平衡。以永留民那群瘋子的偏執與對神軀的苛刻,他們真的會尋來常人的血,用以締造這具足以弒殺人神的「神之容器」嗎?

  夏國與咸臨的沉淪大計是齊頭並進的,夏國的外道鑽研神造之軀,咸臨的外道謀奪苦剎之地。而數百年前,明塵上仙孤身一人步入苦剎,斬滅神祇分身,奪走神祇一桿枝椏……面對那樣恐怖的存在,師尊是否也付出了代價?

  過往的碎片紛至杳來,拼湊出完整的脈絡。宋從心近乎心碎地撫過靈希的眉眼,嘴唇翕動。

  ……

  清平的話語又一次在她耳邊響起。

  ——「不要被故事的表相蒙蔽,相信自己的心。」

  ——「仔細思考,書中的明塵,真的是明塵嗎?」

  ……

  昔年,身為外門弟子的靈希第一次面見掌門。她點破了當世第一人的秘密,明塵也在滔天殺意中詢問她的本心。

  「我要她以及那些像她一樣的人,不再成為九宸山上無字的孤墳!」靈希的話語幾乎是從靈魂深處吼出來的,她麻木地流淚,一字一句,「我……我是因為她而活下來的生命。所以,我因她而生,也將為她而死!我知這世道容不得我,若我真有為禍蒼生的一天,你來殺我啊!這世上只有你做得到!」

  然而,然而。

  「若真有那麼一天。」一身白衣的明塵回首,在聽見她這番話後,人神斂去了所有殺意,久久沉吟,「你雖為神祇容器,卻生出了人的魂靈。你行於正道,亦有惡念殺心。這大多是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們所賦予你的,人世塑造了你的人心。孩子,我可以向你許諾,若你選擇成為人,這世道未必容不下你。

  「從今往後,你拜我為師,習我的劍,承我的道。

  「我來為你,找到人世的位置。」

  ……

  宋從心將靈希擁入懷中,《傾戀》書中最後的謎團,在這一刻得到了答案。

  「原來,天書中那位墮仙成魔、從此自封劍冢的『明塵上仙』……

  「是你啊,靈希……」

  第363章

  彼世的清平與明塵上仙唯一的弟子並不相識,她記載的只是普羅大眾看到的故事。

  彼世,明塵上仙唯一的弟子遭人迫害,叛出宗門。數年後,她再次現於人間,卻已是問鼎魔界的尊主,統帥變神天百萬妖邪。至此,獨身世外的上清界被迫捲入仙魔大戰。在知曉魔尊身份後,各宗派遣代表前往九宸山,欲向明塵問責。不曾想,明塵早已離開了九宸山,即便長老也不知他的去向。

  而在此之前,經歷了玄中失蹤以及九嬰災變等一系列事件,上清界對無極道門的不信任已經到了難以遏制的地步。這使得接下來的抗戰中,各大宗門各自為政,不再聽從無極道門的指揮調度。神舟大陸各地爆發戰火,一些弱勢的宗門甚至被屠戮了滿門。但在此等危機關頭,身負山河之重的正道魁首卻不知所蹤。

  矛盾一步步激發,內部分裂日漸嚴重。就在上清界詰問無極道門魁首何在時,變神天的攻勢突然收縮,各地的妖魔大軍分崩離析。被魔修操縱的妖魔害獸失控噬主,勝利的天平毫無預兆地向正道傾斜。在仙門的乘勝追擊中,魔修潰不成軍,一敗塗地。至此,險些打崩半座神舟的仙魔大戰才暫時告一段落。

  但之後發生的一切,才是噩夢的開始。

  從前線傳來的戰報,魔界大軍潰敗的緣由是魔尊的死亡——明塵上仙手刃了自己唯一的弟子。但經歷了如此慘烈的一戰,上清界並不感激無極道門,反而怨恨明塵上仙縱容妖魔混血,令其為禍蒼生。儘管明塵大義滅親,但終究功不抵過。持劍長老玄中失蹤一案被舊事重提,明塵對其弟子有包庇不倫之情的流言甚囂塵上。

  而就在這風口浪尖之時,「明塵」自變神天歸來。書中提到,「明塵」是一路從變神天殺上上清界的。「他」這一路走來,血流漂櫓,伏屍百萬。不論妖魔、外道,邪修還是魔修,一切阻擋「他」的人,最後都慘死在「明塵」劍下。

  這場瘋狂且不顧一切的殺戮,讓上清界一眾大能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

  「明塵」歸宗之日,各宗大能親眼見證了明塵身後滔天的血煞與魔氣,其勢如烏雲蔽日,鎮得全場無人能語。「明塵」沒有多言其他,只是反手將劍擲向山門,轟然切斷了下山之路。「他」一雙血瞳掃視全場,原先咄咄逼人的各總代表竟無法開口發聲。

  「明塵」就這般佇立山門,闔目靜待。但直至太陽落山,也無人敢越雷池一步。最終,明塵拂袖而去,無極道門封鎖山門,不再過問世事。

  「不負天下,只負一人」,是書中的「明塵」步入劍冢前留給塵世的最後一語。正因為《傾戀》的結尾出現了這樣一句話,整本書的基調才會偏移。畢竟對明塵上仙而言,在手刃徒弟後說出這般言語,已經能證明他用情至深、痛極恨極。<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