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頁
頓了頓,這才接著說:“不說這些事情了。老朽前來,其實是有些問題想要問你。
楊說的來意,可是完全出乎羅彥的意料。他絕對沒有想到,真的有人只是心中有些問題,就能夠不顧一切,硬生生等待自己三個月。所以此時神色也有些堅定地說道:“楊公有什麼問題儘管問便是了,羅彥斷不會有半分隱瞞。”
對於羅彥這個態度,楊說很是滿意。即便是裝的,也給人好感不是。
“第一個問題,那墨香居,真的能夠一直開辦下去麼?”楊說也怕羅彥是貼了錢做這件事情。真要那樣,可就是士林最大的遺憾了。出來一個羅彥,不見得會出現第二個。
墨香居的成本問題,一直是士林頗為關注的。這可關乎很多文化的傳承和光大。但是因為羅彥等人一直保密,所以直到兩年後的今日,楊說還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羅彥笑了笑:“不瞞楊公,墨香居售賣的一切書籍,盈利都控制在價格的一半左右,所以不虞辦不下去的問題。若非前期投入太過巨大,到如今尚未真正實現盈利,羅彥都想降價了。”
楊說雖然心中吃驚,不過對於答案還是很滿意的,也就不再計較那些商賈之事,而是繼續問起了第二個問題:“先前我也聽很多人說過,你在金州講學,在長安講學,不少士子都因此受益。所以,老朽在此厚顏懇請,這段時間,你在蘇州也講學一次。”
這一回,可是將羅彥徹底驚呆了。
原本以為老先生會說一些學問上的事情,不想,居然是要自己在江南講學。
第411章 刺史都被拒絕了
羅彥有些遲疑。
說實話講學這件事情,羅彥其實也很願意做。畢竟,那麼多的聲望值作為動力,他不動心那是假的。
但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便是,關於講學的內容,他有些猶豫。
在陸德明墳前守孝三月,羅彥已經將這些年讀過的書籍大致整理了一遍。不是他狂妄,只怕現在論起學問,比之一些大儒也不遑多讓。
可是問題就在這裡。
大儒定然是有自己的一套學問思想。可謂是縱覽前人,獨出一脈。這些人經過了重重的磨練,這才得到了世人的認可。
羅彥在這段時間也徹底有了自己的思想體系,所以,此時他是超級想將自己的那一套講出來。然而,他不過是三十出頭,便要開始走這條路,委實有些太過年輕。
只要他說出來自己的理論,定然會遭受士林重重的壓力。
能夠堅持下去,自然就能夠成就一代大儒。可是,堅持不下去,那就徹底玩完。
縱使有系統在手,羅彥也不免有些猶豫。
江南士林存在不少像楊說這樣的大人物。雖然平日裡不會冒出頭,可一旦遇到自己這樣的事情,估計全都會跳出來。
咬了咬牙,羅彥還是決定,接受楊說的邀請。反正早晚要挨這麼一刀,何必等到那些真正厲害的大儒都盡數老去,然後用時間磨資歷上位呢。
打定了主意之後,羅彥收起臉上的慎重和訝異,微微一笑,朝楊說老先生一拱手:“楊公盛情相邀,羅彥自然不敢拒絕。既然要在蘇州,那就定在半月之後吧。”
羅彥可不敢說就在明日之類的渾話。
自己要做的事情,容不得出半點差錯。這半個月,不僅是留給各地士子和大儒前來的時間,也是他留給自己仔細梳理心中所思的時間。
楊說看到了羅彥的猶豫和掙扎,但是也看到了羅彥最後的決絕。心知羅彥定然會全力以赴的他,自然心滿意足了。
他已然老了,而羅彥的聲名,也不會因為他的幾句話便能夠再上一個台階。唯有用這種辦法,用自己的影響力將江南士林召集起來,給羅彥一個徹底出頭的機會。
這正是楊說提出請求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我今日回去,便向江南各地的老友們派送書信了。半個月,想來也夠他們趕到蘇州了。”楊說這般點著頭,隨即朝著羅彥笑笑:“好了,既然問題已經問完,我這個老頭子就先回去了。好好準備。”
拒絕了陸敦義和羅彥兩人的挽留,老先生被宋好問撫著,離開了陸府。
回到正堂之後,陸敦義有些急切地詢問羅彥:“進之,這講學,可需要準備什麼東西。但有吩咐,我這邊差遣下人去做。這般大事,一定要準備的萬無一失才好。”
陸敦義雖然自己沒有講學過。但是這些年也聽說過自己大伯父是如何成名的。
當初在後陳國子學,以弱冠之年舌辯群儒,這才有了之後的地位。羅彥現在要做的事情,其實與陸德明當年所為別無二致。
對於陸敦義的關切,羅彥也有些感動。陸敦義這段時間因為墨香居的事情,忙的腳不沾地。還有心關注這些小事情。
“二兄莫要這般著急。
如今最大的準備,便是將我心中所想整理出來。這樣吧,我在家中苦讀十天,這期間不論是何人前來,二兄都替我擋回去便是了。”
這明顯又是得罪人的一件事情。
陸敦義可是聽說,蘇州刺史據說都已經在趕往吳縣的路上了。看這個時間安排,明顯自己的父母官也會如同那些個士子一樣被拒之門外。
雖然是苦著臉,陸敦義依舊沒有猶豫:“既然你這樣安排,那我便替你擋著便是了。唉,這回我算是跟著你將江南大部分人給得罪清了。”
楊說的來意,可是完全出乎羅彥的意料。他絕對沒有想到,真的有人只是心中有些問題,就能夠不顧一切,硬生生等待自己三個月。所以此時神色也有些堅定地說道:“楊公有什麼問題儘管問便是了,羅彥斷不會有半分隱瞞。”
對於羅彥這個態度,楊說很是滿意。即便是裝的,也給人好感不是。
“第一個問題,那墨香居,真的能夠一直開辦下去麼?”楊說也怕羅彥是貼了錢做這件事情。真要那樣,可就是士林最大的遺憾了。出來一個羅彥,不見得會出現第二個。
墨香居的成本問題,一直是士林頗為關注的。這可關乎很多文化的傳承和光大。但是因為羅彥等人一直保密,所以直到兩年後的今日,楊說還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羅彥笑了笑:“不瞞楊公,墨香居售賣的一切書籍,盈利都控制在價格的一半左右,所以不虞辦不下去的問題。若非前期投入太過巨大,到如今尚未真正實現盈利,羅彥都想降價了。”
楊說雖然心中吃驚,不過對於答案還是很滿意的,也就不再計較那些商賈之事,而是繼續問起了第二個問題:“先前我也聽很多人說過,你在金州講學,在長安講學,不少士子都因此受益。所以,老朽在此厚顏懇請,這段時間,你在蘇州也講學一次。”
這一回,可是將羅彥徹底驚呆了。
原本以為老先生會說一些學問上的事情,不想,居然是要自己在江南講學。
第411章 刺史都被拒絕了
羅彥有些遲疑。
說實話講學這件事情,羅彥其實也很願意做。畢竟,那麼多的聲望值作為動力,他不動心那是假的。
但現在面臨的一個問題便是,關於講學的內容,他有些猶豫。
在陸德明墳前守孝三月,羅彥已經將這些年讀過的書籍大致整理了一遍。不是他狂妄,只怕現在論起學問,比之一些大儒也不遑多讓。
可是問題就在這裡。
大儒定然是有自己的一套學問思想。可謂是縱覽前人,獨出一脈。這些人經過了重重的磨練,這才得到了世人的認可。
羅彥在這段時間也徹底有了自己的思想體系,所以,此時他是超級想將自己的那一套講出來。然而,他不過是三十出頭,便要開始走這條路,委實有些太過年輕。
只要他說出來自己的理論,定然會遭受士林重重的壓力。
能夠堅持下去,自然就能夠成就一代大儒。可是,堅持不下去,那就徹底玩完。
縱使有系統在手,羅彥也不免有些猶豫。
江南士林存在不少像楊說這樣的大人物。雖然平日裡不會冒出頭,可一旦遇到自己這樣的事情,估計全都會跳出來。
咬了咬牙,羅彥還是決定,接受楊說的邀請。反正早晚要挨這麼一刀,何必等到那些真正厲害的大儒都盡數老去,然後用時間磨資歷上位呢。
打定了主意之後,羅彥收起臉上的慎重和訝異,微微一笑,朝楊說老先生一拱手:“楊公盛情相邀,羅彥自然不敢拒絕。既然要在蘇州,那就定在半月之後吧。”
羅彥可不敢說就在明日之類的渾話。
自己要做的事情,容不得出半點差錯。這半個月,不僅是留給各地士子和大儒前來的時間,也是他留給自己仔細梳理心中所思的時間。
楊說看到了羅彥的猶豫和掙扎,但是也看到了羅彥最後的決絕。心知羅彥定然會全力以赴的他,自然心滿意足了。
他已然老了,而羅彥的聲名,也不會因為他的幾句話便能夠再上一個台階。唯有用這種辦法,用自己的影響力將江南士林召集起來,給羅彥一個徹底出頭的機會。
這正是楊說提出請求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我今日回去,便向江南各地的老友們派送書信了。半個月,想來也夠他們趕到蘇州了。”楊說這般點著頭,隨即朝著羅彥笑笑:“好了,既然問題已經問完,我這個老頭子就先回去了。好好準備。”
拒絕了陸敦義和羅彥兩人的挽留,老先生被宋好問撫著,離開了陸府。
回到正堂之後,陸敦義有些急切地詢問羅彥:“進之,這講學,可需要準備什麼東西。但有吩咐,我這邊差遣下人去做。這般大事,一定要準備的萬無一失才好。”
陸敦義雖然自己沒有講學過。但是這些年也聽說過自己大伯父是如何成名的。
當初在後陳國子學,以弱冠之年舌辯群儒,這才有了之後的地位。羅彥現在要做的事情,其實與陸德明當年所為別無二致。
對於陸敦義的關切,羅彥也有些感動。陸敦義這段時間因為墨香居的事情,忙的腳不沾地。還有心關注這些小事情。
“二兄莫要這般著急。
如今最大的準備,便是將我心中所想整理出來。這樣吧,我在家中苦讀十天,這期間不論是何人前來,二兄都替我擋回去便是了。”
這明顯又是得罪人的一件事情。
陸敦義可是聽說,蘇州刺史據說都已經在趕往吳縣的路上了。看這個時間安排,明顯自己的父母官也會如同那些個士子一樣被拒之門外。
雖然是苦著臉,陸敦義依舊沒有猶豫:“既然你這樣安排,那我便替你擋著便是了。唉,這回我算是跟著你將江南大部分人給得罪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