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守過了歲,五娘困得很,先回去睡了,石青問:「姑娘,要不先回房歇息吧?」
金陵的冬天雖不冷,但深夜裡總是有寒氣,石青給戚時微披了一件厚披風,還是擔心她凍著。
「沒事,」戚時微道,「已是元旦了,我想拿面鏡子,出去卜一卜。」
不知是不是孕期憂思過重的緣故,她這些日子總是心裡不安穩,恰好想起了以往戚太夫人同她講的卜鏡風俗,據說很靈,想出去試一試。
這占卜之術也不難,據說只要在正旦當天,在灶下放一碗水,虔誠祝禱一回,於懷中揣一面鏡子,心中默念著要問的問題出門,跨出門檻後聽到的第一句話,便是回答。
石青苦勸不住,還好這片院落在金陵中心,附近的坊市還算安全。石青只得道:「姑娘,您最多只能在門外這條街上轉轉,可不敢走遠。」
「知道,」戚時微說,「你把小林叫來,他帶幾個人護著我出門,總可以了吧?」
戚時微取了碗清水,在灶前跪了,閉目沉心祝禱片刻,提起裙角出門。
她懷中已揣了面小巧的銅鏡,心裡默念著「九郎幾時能回來」,跨過了門檻。
因她要聽鏡作卜,小林帶人在她前後遠遠跟了,都是一語不發,不敢打擾。
今天是除夕,沒有宵禁,雖說城中氣氛有些緊張,但畢竟是過年,街市上依舊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戚時微剛走兩步,就聽著一個清脆的童音大叫:「來了!」
什麼來了?
戚時微的眼光順著投注過去,發現是鄰居家的小女郎,不過六七歲,一邊飛跑一邊指著巷子外頭大聲叫道:「娘!有人來了,說是要找人,我不認識!」
戚時微目光剛一動,小林立刻道:「請九奶奶在此稍待,不要出巷子。」
小林一面說,一面做了個手勢,兩個精壯衛士上前,嚴嚴實實抓住那人的雙手,將他帶了過來。
「啊,」石青忽然驚道,「姑娘,這人……我認識!」
第66章 「生了生了!」
被壓著的那人抬起頭來,竟是戚時微全然陌生的一張臉。
「石青姑娘!」他道。
石青顧不上寒暄,對戚時微道:「這是商隊裡專管跑腿的小子,叫吳三,姑娘不是在一支船隊裡入了一股麼?後來契書是他送來的。」
也就是今半年的事,卻仿佛已經很遠了。戚時微想起來,她受五娘相邀,在出海航行的商隊裡參了一股,後續事宜自然不必她親自辦,是石青去領人拿的契書,因此認識此人並不奇怪。
吳三也顧不上旁的,忙一徑兒叩頭:「啟稟貴人,小的有大事要報!」
他嚇得瑟瑟發抖,臉上還掛著橫流的涕淚,戚時微看他一眼,道:「進去說話。」
小林便使人帶了吳三進去,隨意尋了一處偏僻房間,還不忘記很周到地給戚時微搬來一把椅子,在椅子旁又放了個暖爐。
吳三雖抖抖索索,口齒還算清楚,不一會兒將事情說明白了,原來他是來報信的。
能將生意做大的商行,自然不會只有一支船隊,戚時微入股的那支船隊早出海了,這家商號卻另有別的船隊正要靠岸,原本近日就要登港。
可等靠近了海岸線,船隊卻發現了不對!
海面上黑壓壓的一片,竟有些倭寇的船隻,正朝著金陵附近最大的港口行去。他們的商船大,一不當心還撞上一隻落單的倭寇小船。
出海通商的人,和倭寇、海賊打交道是慣了的,船上也有精壯打手和護衛,當即把那隻倭寇小船的上眾人綁了,遠遠繞開那片海域,然後用一隻信鴿給岸上送了信來。
據說,倭寇預備順水路進攻金陵,趁著沒過正月十五,民間正高高興興過節,防務鬆弛的時候。
這是件大事,商號收到了消息,不敢擅專,立刻派人星夜趕路來報信兒。這些日子,不少臨近城鎮的貴人攜家帶口地往金陵城跑,又有些人索性一路往北去了。他只知道他家主子前些日子也往金陵城去了,但主子做事也不會同底下人交代,竟不知具體在城中哪一處,還是已經出城了。
近日又不許人進城,吳三光是混進城中就花了好大一番功夫,
比預計的晚了幾天,他又找不著自家主子,這會子急的要命,生怕耽誤了時間。
——要知道,光是這家商號在金陵堆積的貨物就有幾千上萬兩!還有十來艘大船!更別說他自個兒在金陵城亦有親朋好友,真真是心急如焚。
「還請貴人幫幫忙,給我家主子報個信兒。」吳三一邊咚咚磕頭一邊道。
這事干係甚大,戚時微看了一眼小林:「你覺得此事可信嗎?」
小林沉吟著點了點頭:「金陵雖離海邊還有些腳程,但卻有水路連通,前些日子大家都猜倭寇是要從沿岸登陸,在海岸線布下重兵。大軍都在前線,沿路水路的防務竟空虛。倭寇向來又喜歡行險,孤注一擲從一個港口長驅直入,也不是不可能。」
「小的還有證明!」吳三忙道。
「是什麼?」
「這是我家掌柜的寫的信,原是要帶給主子的,」吳三拿出一封信來,「小人不識字,還請貴人驗看。」
戚時微看了,果然是以掌柜的口吻寫的信,簡要講了此事,底下蓋了商號的印鑑。
「這是他們從那幾個倭人口裡審出來的,命小人帶來。」吳三捧出一個蠟丸,從蠟丸里扯出一塊布來,上頭筆畫彎彎曲曲,畫了簡單的示意圖,下頭蓋了個奇怪的印鑑,字瞧著像是漢字,但又缺胳膊少腿的看不出來。
「是倭人的印鑑。」小林看了一眼,道。
至少他們的船隊遇上了倭人,是確鑿無疑的了。
戚時微便叫梧桐去叫醒五娘,讓她身邊的人來認了一回臉,果然也認得吳三。再看商號印鑑,也能對得上。
她一摸自己手心,發覺汗津津的:「金陵城中亂得很,我也不知你家主子現下在何處,但我能將你送去府衙,讓上官有些防備。」
吳三當即叩了個頭:「多謝貴人!」
他到這會還鬧不清戚時微身份,一口一個貴人的喊,戚時微也懶得糾正他,只對小林說:「你派人帶他過去,都交給你了。」
裴清榮離去前,必然也給小林手上留了東西,他又是個能辦事的人,戚時微畢竟不便在外頭跑動,交託給他是最放心不過了。
「是。」小林一語不發,彎腰一禮,便帶著人去了。
「六娘,」五娘道,「你看這事,幾分真,幾分假?」
「我也不知道,」戚時微道,「但我只叫小林帶他過去,小林那樣聰敏的人,必然不會替他打包票。屆時,吳三在上官面前再原樣說一遍,就全看上官的判斷了,他們曉得的總比我們多。」
「說得也是。」五娘點了點頭。
「至少,如果萬一是真的,我們得把這個消息快些傳過去,免得出什麼差錯。」戚時微望著窗外深沉的夜色,幽幽嘆了一口氣。
裴清榮可還在前線,她只盼戰事越小越好。
兩人夫婿都在前線,五娘也心中擔憂,但此時再擔憂也是無法,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戚時微與五娘對坐一會兒,都是無話,各自回去睡了。
戚時微心中揣著事情,覺就少,翌日清晨起身,小林已經回來了,向她稟報:「九奶奶,城中如今沒有府尹,衛所指揮使帶兵在外,只有副指揮使帶了幾千兵馬守城。小的帶吳三找到了副指揮使陳大人,陳大人說會增派人手,有所防備。」
小林很有條理,幾句話就將一晚上的奔波說完了。
「好,」戚時微鬆了口氣,想想又道,「你要不要也將消息給九爺送一份去?」
裴清榮現在還不知道在哪一處前線呢,萬一卒然遭遇倭寇,豈不要吃虧?
「小的正有此意。」小林一抱拳,道。
「你自帶人出城去,不用管我。」戚時微道。
「不可,」小林道,「九爺吩咐過,我需跟在九奶奶身邊,一步不能離,只需派兩個侍衛出城即可。還請九奶奶准許小的調動侍衛。」
裴清榮臨去前吩咐過,萬事由戚時微做主,因此小林這會要調動兩個侍衛,也來先求戚時微允准。
小林對九奶奶在九爺心裡的地位很有數,萬萬不肯離開——調兩個侍衛還好,他們人手充足,但他要敢把九奶奶撂在金陵自己走了,九爺一怒,他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行,你去辦吧。」戚時微當機立斷,答應得很快。
不過一日,金陵城中就仿佛有了些變化。
街道上巡邏的士兵變多了,街面上的人變少了,氣氛一片肅穆。
小林回院後,又帶回了一個消息,副指揮使臨時封了金陵城,不許進也不許出,從藏兵器的武庫中拖了不少東西上了城牆,據說有強弩和鳥銃,還給城牆上的火炮填滿了火藥。
據說,副指揮使還派人去了臨近城池送信,叫沿路幾地都加強防備。<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金陵的冬天雖不冷,但深夜裡總是有寒氣,石青給戚時微披了一件厚披風,還是擔心她凍著。
「沒事,」戚時微道,「已是元旦了,我想拿面鏡子,出去卜一卜。」
不知是不是孕期憂思過重的緣故,她這些日子總是心裡不安穩,恰好想起了以往戚太夫人同她講的卜鏡風俗,據說很靈,想出去試一試。
這占卜之術也不難,據說只要在正旦當天,在灶下放一碗水,虔誠祝禱一回,於懷中揣一面鏡子,心中默念著要問的問題出門,跨出門檻後聽到的第一句話,便是回答。
石青苦勸不住,還好這片院落在金陵中心,附近的坊市還算安全。石青只得道:「姑娘,您最多只能在門外這條街上轉轉,可不敢走遠。」
「知道,」戚時微說,「你把小林叫來,他帶幾個人護著我出門,總可以了吧?」
戚時微取了碗清水,在灶前跪了,閉目沉心祝禱片刻,提起裙角出門。
她懷中已揣了面小巧的銅鏡,心裡默念著「九郎幾時能回來」,跨過了門檻。
因她要聽鏡作卜,小林帶人在她前後遠遠跟了,都是一語不發,不敢打擾。
今天是除夕,沒有宵禁,雖說城中氣氛有些緊張,但畢竟是過年,街市上依舊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戚時微剛走兩步,就聽著一個清脆的童音大叫:「來了!」
什麼來了?
戚時微的眼光順著投注過去,發現是鄰居家的小女郎,不過六七歲,一邊飛跑一邊指著巷子外頭大聲叫道:「娘!有人來了,說是要找人,我不認識!」
戚時微目光剛一動,小林立刻道:「請九奶奶在此稍待,不要出巷子。」
小林一面說,一面做了個手勢,兩個精壯衛士上前,嚴嚴實實抓住那人的雙手,將他帶了過來。
「啊,」石青忽然驚道,「姑娘,這人……我認識!」
第66章 「生了生了!」
被壓著的那人抬起頭來,竟是戚時微全然陌生的一張臉。
「石青姑娘!」他道。
石青顧不上寒暄,對戚時微道:「這是商隊裡專管跑腿的小子,叫吳三,姑娘不是在一支船隊裡入了一股麼?後來契書是他送來的。」
也就是今半年的事,卻仿佛已經很遠了。戚時微想起來,她受五娘相邀,在出海航行的商隊裡參了一股,後續事宜自然不必她親自辦,是石青去領人拿的契書,因此認識此人並不奇怪。
吳三也顧不上旁的,忙一徑兒叩頭:「啟稟貴人,小的有大事要報!」
他嚇得瑟瑟發抖,臉上還掛著橫流的涕淚,戚時微看他一眼,道:「進去說話。」
小林便使人帶了吳三進去,隨意尋了一處偏僻房間,還不忘記很周到地給戚時微搬來一把椅子,在椅子旁又放了個暖爐。
吳三雖抖抖索索,口齒還算清楚,不一會兒將事情說明白了,原來他是來報信的。
能將生意做大的商行,自然不會只有一支船隊,戚時微入股的那支船隊早出海了,這家商號卻另有別的船隊正要靠岸,原本近日就要登港。
可等靠近了海岸線,船隊卻發現了不對!
海面上黑壓壓的一片,竟有些倭寇的船隻,正朝著金陵附近最大的港口行去。他們的商船大,一不當心還撞上一隻落單的倭寇小船。
出海通商的人,和倭寇、海賊打交道是慣了的,船上也有精壯打手和護衛,當即把那隻倭寇小船的上眾人綁了,遠遠繞開那片海域,然後用一隻信鴿給岸上送了信來。
據說,倭寇預備順水路進攻金陵,趁著沒過正月十五,民間正高高興興過節,防務鬆弛的時候。
這是件大事,商號收到了消息,不敢擅專,立刻派人星夜趕路來報信兒。這些日子,不少臨近城鎮的貴人攜家帶口地往金陵城跑,又有些人索性一路往北去了。他只知道他家主子前些日子也往金陵城去了,但主子做事也不會同底下人交代,竟不知具體在城中哪一處,還是已經出城了。
近日又不許人進城,吳三光是混進城中就花了好大一番功夫,
比預計的晚了幾天,他又找不著自家主子,這會子急的要命,生怕耽誤了時間。
——要知道,光是這家商號在金陵堆積的貨物就有幾千上萬兩!還有十來艘大船!更別說他自個兒在金陵城亦有親朋好友,真真是心急如焚。
「還請貴人幫幫忙,給我家主子報個信兒。」吳三一邊咚咚磕頭一邊道。
這事干係甚大,戚時微看了一眼小林:「你覺得此事可信嗎?」
小林沉吟著點了點頭:「金陵雖離海邊還有些腳程,但卻有水路連通,前些日子大家都猜倭寇是要從沿岸登陸,在海岸線布下重兵。大軍都在前線,沿路水路的防務竟空虛。倭寇向來又喜歡行險,孤注一擲從一個港口長驅直入,也不是不可能。」
「小的還有證明!」吳三忙道。
「是什麼?」
「這是我家掌柜的寫的信,原是要帶給主子的,」吳三拿出一封信來,「小人不識字,還請貴人驗看。」
戚時微看了,果然是以掌柜的口吻寫的信,簡要講了此事,底下蓋了商號的印鑑。
「這是他們從那幾個倭人口裡審出來的,命小人帶來。」吳三捧出一個蠟丸,從蠟丸里扯出一塊布來,上頭筆畫彎彎曲曲,畫了簡單的示意圖,下頭蓋了個奇怪的印鑑,字瞧著像是漢字,但又缺胳膊少腿的看不出來。
「是倭人的印鑑。」小林看了一眼,道。
至少他們的船隊遇上了倭人,是確鑿無疑的了。
戚時微便叫梧桐去叫醒五娘,讓她身邊的人來認了一回臉,果然也認得吳三。再看商號印鑑,也能對得上。
她一摸自己手心,發覺汗津津的:「金陵城中亂得很,我也不知你家主子現下在何處,但我能將你送去府衙,讓上官有些防備。」
吳三當即叩了個頭:「多謝貴人!」
他到這會還鬧不清戚時微身份,一口一個貴人的喊,戚時微也懶得糾正他,只對小林說:「你派人帶他過去,都交給你了。」
裴清榮離去前,必然也給小林手上留了東西,他又是個能辦事的人,戚時微畢竟不便在外頭跑動,交託給他是最放心不過了。
「是。」小林一語不發,彎腰一禮,便帶著人去了。
「六娘,」五娘道,「你看這事,幾分真,幾分假?」
「我也不知道,」戚時微道,「但我只叫小林帶他過去,小林那樣聰敏的人,必然不會替他打包票。屆時,吳三在上官面前再原樣說一遍,就全看上官的判斷了,他們曉得的總比我們多。」
「說得也是。」五娘點了點頭。
「至少,如果萬一是真的,我們得把這個消息快些傳過去,免得出什麼差錯。」戚時微望著窗外深沉的夜色,幽幽嘆了一口氣。
裴清榮可還在前線,她只盼戰事越小越好。
兩人夫婿都在前線,五娘也心中擔憂,但此時再擔憂也是無法,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戚時微與五娘對坐一會兒,都是無話,各自回去睡了。
戚時微心中揣著事情,覺就少,翌日清晨起身,小林已經回來了,向她稟報:「九奶奶,城中如今沒有府尹,衛所指揮使帶兵在外,只有副指揮使帶了幾千兵馬守城。小的帶吳三找到了副指揮使陳大人,陳大人說會增派人手,有所防備。」
小林很有條理,幾句話就將一晚上的奔波說完了。
「好,」戚時微鬆了口氣,想想又道,「你要不要也將消息給九爺送一份去?」
裴清榮現在還不知道在哪一處前線呢,萬一卒然遭遇倭寇,豈不要吃虧?
「小的正有此意。」小林一抱拳,道。
「你自帶人出城去,不用管我。」戚時微道。
「不可,」小林道,「九爺吩咐過,我需跟在九奶奶身邊,一步不能離,只需派兩個侍衛出城即可。還請九奶奶准許小的調動侍衛。」
裴清榮臨去前吩咐過,萬事由戚時微做主,因此小林這會要調動兩個侍衛,也來先求戚時微允准。
小林對九奶奶在九爺心裡的地位很有數,萬萬不肯離開——調兩個侍衛還好,他們人手充足,但他要敢把九奶奶撂在金陵自己走了,九爺一怒,他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行,你去辦吧。」戚時微當機立斷,答應得很快。
不過一日,金陵城中就仿佛有了些變化。
街道上巡邏的士兵變多了,街面上的人變少了,氣氛一片肅穆。
小林回院後,又帶回了一個消息,副指揮使臨時封了金陵城,不許進也不許出,從藏兵器的武庫中拖了不少東西上了城牆,據說有強弩和鳥銃,還給城牆上的火炮填滿了火藥。
據說,副指揮使還派人去了臨近城池送信,叫沿路幾地都加強防備。<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