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王琴的釀造技術是在網上學到的,廠里有人帶了家鄉的葡萄過來,說這種康貝爾葡萄適合釀酒,北方小鎮上不產葡萄,因此幾乎沒人釀製。
釀出來的葡萄酒其實並不好喝,王琴喝完一杯後才意識到當初糖放少了,對易純說:「如果她釀的話...」
易純抬眼看她,她頓了幾秒鐘,「應該會很好喝,她很會做飯。」
易純扒著碗裡的飯,怎麼也想像不到王麗華是如何把王琴拉扯大的。
在上世紀很貧窮的年代,王麗華只能用有限的食材做飯,她做飯好不好吃,其實王琴比易純更清楚。
易純的姥姥姥爺去世很早,王琴比王麗華小了近十歲。
在她之前,易純的姥姥已經生過三個孩子,全部是女孩,其中兩個夭折一個送人,生下王琴以後見又是女孩,打算尋個缺女孩的家裡收養,人家都已經找好了,城市裡的職工家庭,夫妻倆全是教師,結婚多年一直懷不上,他們不分孩子性別,只想圓當父母的夢。
接孩子的車停在村口,姥姥姥爺這邊要把孩子送走,王麗華就背著籮筐護牛犢一樣搶過王琴,使盡撒潑的力氣,坐在地上哭,緊緊抱住王琴說這是我妹妹,你們不能把她帶走。
之後沒人再敢收養王琴,都知道他們家有個蠻橫不講道理的王麗華。
王麗華當初不知道雙職工家庭意味著什麼,她只知道上一個妹妹被送給一對雙目失明的貧窮夫妻,有人跟她說五歲的妹妹每天要做飯照顧他們。
但是面前的大山一座又一座,翻過一座還有一座,她兩條腿走不到。
她像一隻被拴住的羊,年輕時的她只顧橫衝直撞,最後被撞得頭破血流,長大以後她被可計量的幾百塊錢安排進婚姻,所有人都在等待她孕育新的小羊,在丈夫去世後,她掙扎出一些單薄的反抗意識,但她脖子裡的繩子早已深深嵌入她的血肉,母羊甘願俯首。
鎮上的人不知開玩笑還是真心,毫不避諱地說王麗華這人太傻,太軸。王麗華不在乎,心情好時接上幾句,心情不好便叉著腰跟他們吵。
易純拉著王麗華的手指,認為那些人眼瞎,分明他們每年都會找她媽媽做衣服,怎麼就傻了?
總之,易純不確定王琴對王麗華的埋怨是不是因為錯失良好的生長環境,隨著她慢慢長大,她想這份埋怨興許還有一部分因為自己。
那一年春晚費玉清唱了《千里之外》,熟悉的音調響起,易純便想起千里之外的王麗華,玻璃罐里的七彩流星一簇一簇地閃過,她想,這沒準也是王麗華此時眼裡的煙花。
/
晚會進行到後半部分,王琴被三樓的阿姨拉過去打麻將,易純背上湯姆貓去跟蔣域和於小魚會合。
2008年春節,他們心裡似乎都懷揣不同的心情,誰也沒有過得很輕鬆。
世界上流光溢彩,他們那群人蹲在這些色彩中等待,不知道在等什麼,蹲著蹲著就成了一串省略號,像片看不到盡頭的海域。
逛花燈的時候於小魚被她媽媽喊走,三個人一起去喝夜豆漿的計劃泡湯,最後蔣域領著易純來到當初那個蒼蠅小館。
老闆家中無人,一直營業到深夜。
易純第一次來的時候是個雨夜,那時她剛好幫蔣域送完東西,聽著雨聲吃完了一碟馬蹄糕,她記得蔣域眼裡的雨幕。
在等上菜的時候,蔣域跟易純講這家餐館開了快二十年,原本是夫妻餐館,大概八年前,國內發了一場特大洪水,傷亡人數不計其數,老闆的妻子就是在那場洪水中去世的。
他們外出旅遊剛好經過那邊,妻子去世那天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他們沒有孩子,當時只養了六隻貓,選擇丁克,這在當時是不少人的茶後談資。
老闆處理好妻子的後事,先是帶著六隻貓回鄉下養了一年多的病,回來後重新裝修門面,一直開到現在,每年中秋和春節他不閉店,回家餵完貓以後繼續營業。
蔣域偶爾會在晚上過來,在店裡看會新聞或聽會音樂。
「你猜我是怎麼跟他認識的?」
蔣域拖住下巴,揚了揚嘴唇。
易純看了圈店裡的環境,認真地回他:「你在這裡打過工?」
蔣域笑出聲,「不是,他家裡第七隻貓是我替他抓的。」
「一隻得了口炎的貓,他讓我幫忙抓過去治病,那隻貓長得很卡通,領養不出去,老闆只好自己收養。」
易純好奇有多卡通,蔣域讓她想一想黑貓警長的形象。
「它長得跟黑貓警長差不多,只不過黑白顏色長反了。」
易純想像一下,掖了下髮絲,沒忍住笑出來,「多有趣,怎麼就領養不出去?」
蔣域的目光持續放在她身上,托腮的手放下去,「其實是老闆最後不捨得,長得太卡通是他的託詞。」
易純還在笑,評價道:「口是心非啊。」
蔣域往前伸手,易純以為他又要摸自己的頭髮,都坐直準備好了,發現蔣域只是輕輕蹭了下她的嘴角痣,「是啊,口是心非。」
他這樣看人,易純慢慢地不笑了。
她那處嘴角痣其實並不明顯,比原子筆點上去的還要淺,不清楚是在這邊曬太多太陽,還是因為到春天了,連黑色素都想發芽,這粒痣最近才冒出來。
他們坐在原先的位置,靠近玻璃窗,天上的煙花不停,易純先是聽著煙花綻開的聲音,後來逐漸聽清楚了自己的心跳聲,再之後便分不清楚到底是從哪裡傳出的動靜。
她不知道到底是哪場雨起了作用,在他們各自被困在昏黃燈光下的時日裡,不知道該用什麼消弭不安,用凌晨陰霾藍下面生鏽的街道、悶熱綠色中明黃的裙子,還是用深色的綠皮火車和一場場的暴雨抵消他們心底的惶惶。
易純思考要如何做出回應,糾結片刻,用食指碰了碰蔣域的指關節,耳邊的幾綹頭髮再次掉落,她沒有管。
在易純抬頭的瞬間他們被餐館裡的一位陌生男人打斷。
蔣域收回手後低下頭,易純匆忙望過去的時候兩個人視線一碰,眨下眼睛後就分開了,像突然從水裡扎出來,發現終於可以呼吸了。
陌生男人拿著自己的照相機,很有禮貌地跟他們解釋,剛才他打算拍外面的煙花,沒有留心他們的入鏡,拍出來後發現這張照片構圖意境都很好,他不忍心刪掉,問他們是否介意,如果可以的話,他願意買下。
易純喝口茶,蔣域看向她,用眼神徵求她的意見。
易純搖頭,「沒關係,你可以留著,」她想到蔣域之前教她如何識破網絡騙術,加上一句,「只要別犯法。」
陌生男人連連搖頭,讓她放心。
他穿著一件灰白色的格子襯衫,背著一個很大的雙肩包,戴透明框眼鏡,鴨舌帽後蓄著長發,看不出年齡。
長發男自來熟地問能否坐在一起,他剛從國外轉機回來,打算北上回家過年,但是被迫留在這裡近十天,苦於無人交談,快要憋壞了。為證明自己身份,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和學生證,「我不騙人,真的大三在讀。」
易純看到黑色學生證上的學校logo,發現是北京的一所大學。
去年學期伊始,學校便請了考入這所學校的三位學長做學習經驗交流,但她當時沉迷於一本短篇小說,躲在會議室後排,耳機戴了兩個多小時。
長發男讀計算機,當時很有前景的專業,蔣域也因此跟他多交談了幾句。
他直言自己是個計算機廢物,攝影是從小就有的愛好,這次寒假出國參觀攝影展,沒有料到會被滯留,這些天在當地舊街尋找靈感。他翻出來自己的社交帳號,說他的攝影作品一般會放在上面,然後不好意思地笑,夢想著有一天他的作品能出現在各大藝術展上。
那天他們一直待到凌晨,長發男臨走前問能不能拍張合照留作紀念。
易純記得當時是豬年最後十分鐘,餐館老闆舉著照相機,揮動手臂調整他們的位置,他讓易純的表情不要僵硬,蔣域的眼神不要老是往旁邊瞟。
易純不自然地牽起笑,蔣域幫忙把她耳朵邊的碎發掖到後面,餐館老闆直接按下了快門。
老闆仰起臉,打算重拍,但看眼照片後打量了下易純跟蔣域,把相機還給長發男,甩手不干,「就這樣吧,挺好的。」
蔣域加了長發男的聯繫方式,接收到照片後讓易純過去看。
最後一秒鐘屋外的煙花集中爆開,在同片夜空中,易純和蔣域圍著一小片屏幕看剛才拍的照片,舊公寓裡的王琴搓著麻將看向窗外,稍一愣神,隨後丟出一個三條,千里之外的王麗華坐在那棵光禿的無花果樹下,抬頭時擦了下眼角。
2008年春節是一個熱鬧到誇張的節日,舉國人民歡慶「奧運年」,易純對除夕夜的印象宛如用消字筆寫下的字,過段時間總會慢慢褪色,印象較深的是在餐館裡,有陌生人拍下她和蔣域的第一張合照。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釀出來的葡萄酒其實並不好喝,王琴喝完一杯後才意識到當初糖放少了,對易純說:「如果她釀的話...」
易純抬眼看她,她頓了幾秒鐘,「應該會很好喝,她很會做飯。」
易純扒著碗裡的飯,怎麼也想像不到王麗華是如何把王琴拉扯大的。
在上世紀很貧窮的年代,王麗華只能用有限的食材做飯,她做飯好不好吃,其實王琴比易純更清楚。
易純的姥姥姥爺去世很早,王琴比王麗華小了近十歲。
在她之前,易純的姥姥已經生過三個孩子,全部是女孩,其中兩個夭折一個送人,生下王琴以後見又是女孩,打算尋個缺女孩的家裡收養,人家都已經找好了,城市裡的職工家庭,夫妻倆全是教師,結婚多年一直懷不上,他們不分孩子性別,只想圓當父母的夢。
接孩子的車停在村口,姥姥姥爺這邊要把孩子送走,王麗華就背著籮筐護牛犢一樣搶過王琴,使盡撒潑的力氣,坐在地上哭,緊緊抱住王琴說這是我妹妹,你們不能把她帶走。
之後沒人再敢收養王琴,都知道他們家有個蠻橫不講道理的王麗華。
王麗華當初不知道雙職工家庭意味著什麼,她只知道上一個妹妹被送給一對雙目失明的貧窮夫妻,有人跟她說五歲的妹妹每天要做飯照顧他們。
但是面前的大山一座又一座,翻過一座還有一座,她兩條腿走不到。
她像一隻被拴住的羊,年輕時的她只顧橫衝直撞,最後被撞得頭破血流,長大以後她被可計量的幾百塊錢安排進婚姻,所有人都在等待她孕育新的小羊,在丈夫去世後,她掙扎出一些單薄的反抗意識,但她脖子裡的繩子早已深深嵌入她的血肉,母羊甘願俯首。
鎮上的人不知開玩笑還是真心,毫不避諱地說王麗華這人太傻,太軸。王麗華不在乎,心情好時接上幾句,心情不好便叉著腰跟他們吵。
易純拉著王麗華的手指,認為那些人眼瞎,分明他們每年都會找她媽媽做衣服,怎麼就傻了?
總之,易純不確定王琴對王麗華的埋怨是不是因為錯失良好的生長環境,隨著她慢慢長大,她想這份埋怨興許還有一部分因為自己。
那一年春晚費玉清唱了《千里之外》,熟悉的音調響起,易純便想起千里之外的王麗華,玻璃罐里的七彩流星一簇一簇地閃過,她想,這沒準也是王麗華此時眼裡的煙花。
/
晚會進行到後半部分,王琴被三樓的阿姨拉過去打麻將,易純背上湯姆貓去跟蔣域和於小魚會合。
2008年春節,他們心裡似乎都懷揣不同的心情,誰也沒有過得很輕鬆。
世界上流光溢彩,他們那群人蹲在這些色彩中等待,不知道在等什麼,蹲著蹲著就成了一串省略號,像片看不到盡頭的海域。
逛花燈的時候於小魚被她媽媽喊走,三個人一起去喝夜豆漿的計劃泡湯,最後蔣域領著易純來到當初那個蒼蠅小館。
老闆家中無人,一直營業到深夜。
易純第一次來的時候是個雨夜,那時她剛好幫蔣域送完東西,聽著雨聲吃完了一碟馬蹄糕,她記得蔣域眼裡的雨幕。
在等上菜的時候,蔣域跟易純講這家餐館開了快二十年,原本是夫妻餐館,大概八年前,國內發了一場特大洪水,傷亡人數不計其數,老闆的妻子就是在那場洪水中去世的。
他們外出旅遊剛好經過那邊,妻子去世那天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他們沒有孩子,當時只養了六隻貓,選擇丁克,這在當時是不少人的茶後談資。
老闆處理好妻子的後事,先是帶著六隻貓回鄉下養了一年多的病,回來後重新裝修門面,一直開到現在,每年中秋和春節他不閉店,回家餵完貓以後繼續營業。
蔣域偶爾會在晚上過來,在店裡看會新聞或聽會音樂。
「你猜我是怎麼跟他認識的?」
蔣域拖住下巴,揚了揚嘴唇。
易純看了圈店裡的環境,認真地回他:「你在這裡打過工?」
蔣域笑出聲,「不是,他家裡第七隻貓是我替他抓的。」
「一隻得了口炎的貓,他讓我幫忙抓過去治病,那隻貓長得很卡通,領養不出去,老闆只好自己收養。」
易純好奇有多卡通,蔣域讓她想一想黑貓警長的形象。
「它長得跟黑貓警長差不多,只不過黑白顏色長反了。」
易純想像一下,掖了下髮絲,沒忍住笑出來,「多有趣,怎麼就領養不出去?」
蔣域的目光持續放在她身上,托腮的手放下去,「其實是老闆最後不捨得,長得太卡通是他的託詞。」
易純還在笑,評價道:「口是心非啊。」
蔣域往前伸手,易純以為他又要摸自己的頭髮,都坐直準備好了,發現蔣域只是輕輕蹭了下她的嘴角痣,「是啊,口是心非。」
他這樣看人,易純慢慢地不笑了。
她那處嘴角痣其實並不明顯,比原子筆點上去的還要淺,不清楚是在這邊曬太多太陽,還是因為到春天了,連黑色素都想發芽,這粒痣最近才冒出來。
他們坐在原先的位置,靠近玻璃窗,天上的煙花不停,易純先是聽著煙花綻開的聲音,後來逐漸聽清楚了自己的心跳聲,再之後便分不清楚到底是從哪裡傳出的動靜。
她不知道到底是哪場雨起了作用,在他們各自被困在昏黃燈光下的時日裡,不知道該用什麼消弭不安,用凌晨陰霾藍下面生鏽的街道、悶熱綠色中明黃的裙子,還是用深色的綠皮火車和一場場的暴雨抵消他們心底的惶惶。
易純思考要如何做出回應,糾結片刻,用食指碰了碰蔣域的指關節,耳邊的幾綹頭髮再次掉落,她沒有管。
在易純抬頭的瞬間他們被餐館裡的一位陌生男人打斷。
蔣域收回手後低下頭,易純匆忙望過去的時候兩個人視線一碰,眨下眼睛後就分開了,像突然從水裡扎出來,發現終於可以呼吸了。
陌生男人拿著自己的照相機,很有禮貌地跟他們解釋,剛才他打算拍外面的煙花,沒有留心他們的入鏡,拍出來後發現這張照片構圖意境都很好,他不忍心刪掉,問他們是否介意,如果可以的話,他願意買下。
易純喝口茶,蔣域看向她,用眼神徵求她的意見。
易純搖頭,「沒關係,你可以留著,」她想到蔣域之前教她如何識破網絡騙術,加上一句,「只要別犯法。」
陌生男人連連搖頭,讓她放心。
他穿著一件灰白色的格子襯衫,背著一個很大的雙肩包,戴透明框眼鏡,鴨舌帽後蓄著長發,看不出年齡。
長發男自來熟地問能否坐在一起,他剛從國外轉機回來,打算北上回家過年,但是被迫留在這裡近十天,苦於無人交談,快要憋壞了。為證明自己身份,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和學生證,「我不騙人,真的大三在讀。」
易純看到黑色學生證上的學校logo,發現是北京的一所大學。
去年學期伊始,學校便請了考入這所學校的三位學長做學習經驗交流,但她當時沉迷於一本短篇小說,躲在會議室後排,耳機戴了兩個多小時。
長發男讀計算機,當時很有前景的專業,蔣域也因此跟他多交談了幾句。
他直言自己是個計算機廢物,攝影是從小就有的愛好,這次寒假出國參觀攝影展,沒有料到會被滯留,這些天在當地舊街尋找靈感。他翻出來自己的社交帳號,說他的攝影作品一般會放在上面,然後不好意思地笑,夢想著有一天他的作品能出現在各大藝術展上。
那天他們一直待到凌晨,長發男臨走前問能不能拍張合照留作紀念。
易純記得當時是豬年最後十分鐘,餐館老闆舉著照相機,揮動手臂調整他們的位置,他讓易純的表情不要僵硬,蔣域的眼神不要老是往旁邊瞟。
易純不自然地牽起笑,蔣域幫忙把她耳朵邊的碎發掖到後面,餐館老闆直接按下了快門。
老闆仰起臉,打算重拍,但看眼照片後打量了下易純跟蔣域,把相機還給長發男,甩手不干,「就這樣吧,挺好的。」
蔣域加了長發男的聯繫方式,接收到照片後讓易純過去看。
最後一秒鐘屋外的煙花集中爆開,在同片夜空中,易純和蔣域圍著一小片屏幕看剛才拍的照片,舊公寓裡的王琴搓著麻將看向窗外,稍一愣神,隨後丟出一個三條,千里之外的王麗華坐在那棵光禿的無花果樹下,抬頭時擦了下眼角。
2008年春節是一個熱鬧到誇張的節日,舉國人民歡慶「奧運年」,易純對除夕夜的印象宛如用消字筆寫下的字,過段時間總會慢慢褪色,印象較深的是在餐館裡,有陌生人拍下她和蔣域的第一張合照。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