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清軍收復了澎湖島,台灣門戶頓時大開,十幾天後,台灣派人上書請降。康熙為之憂心焦慮了幾年的一統國土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施琅右眼徹底瞎了,但他卻保住了性命,這多虧了碩海以自己的身軀,為他抵擋了炮火。
可碩海卻不見了,當施琅、姚啟聖、還有康熙特派給碩海的近身侍衛們,發現碩大夫不見了的時候,各個心急如焚,可找遍了他們所能找的地方,也未見到碩神醫的影子,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直至大戰告捷,康熙再一次命人尋來各種工具,連著漁民,帶著水手,甚至是參戰的水軍們放棄了休養時間,大家齊齊動手,在澎湖海面上,進行了一個星期的打撈,可卻都毫無所獲。
康熙無奈,班師回朝,一路上,他的心情極差,眾人也都明白皇上是因何面無喜色,各個嚇的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句錯話便被當了陪葬品。
“萬歲爺,您就用點兒膳吧,奴才知道萬歲爺心情不好,可也不能禍害自己的身子啊,萬歲爺要保重龍體啊。”
康熙這幾日來食慾都很差。梁九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此時正跪著央求著康熙進食,康熙一擺手道:“不吃,不吃,朕毫無食慾,這打的叫什麼仗?梁九功,你告訴朕,這打的叫什麼仗?
此戰雖大捷,可朕的愛將、朕的忠臣、朕的知己,卻沒了,梁九功你知道嗎?碩海他不僅僅是醫術精湛、才華過人,他更是一個不貪圖榮華富貴,與世無爭的良臣,他心中只有治病救人,卻從不為自己設想,也只有他,才最知朕心;
原本,朕都打算好了,待大戰告捷,朕會給他個封號,讓他與朕共享盛世繁華,如若他不要封號。只想帶著他表妹馨蘭出宮,朕也答應他,讓他過他想要的生活去,朕偶爾微服出宮,也可以與他把酒言歡;
可現在倒好,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朕回去怎麼跟蘭嬪交待?
梁九功,你是曉得碩大夫與蘭嬪之間的情分的,臨行前,朕是親口跟蘭嬪承諾。一定將人給她完完整整的帶回去,而現在,朕失言了,朕在一個女子面前失言失信了;
馨蘭恨朕朕認了,可她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她怕是寧死也不會留在宮裡面對朕的,可順她心思放她出宮,她一個弱女子,孤苦伶仃的,如何過活!”
大戰告捷,早有八百里加急奏報,飛速送往京師,慈寧宮中,孝莊太皇太后急忙上香,感謝蒼天和老祖宗們的庇佑,並吩咐內務府提早做好給皇上和將士們接風的事情。
皇上正在回京的路上,馨蘭從侍女口中得到這個消息時,高興的不得了,表兄回來便可帶她回家了,他們就可以拜堂成親了,她期盼的這一天真的就在眼前了,她興奮的自己對著鏡子羞答答的笑。
心情好了,精神頭也足了,馨蘭每日早早起來,將自己穿戴整齊,站在景陽宮門口翹首企盼著,心口“噗通噗通”的跳著。
夜晚,馨蘭緊緊的握著碩海送給他的鴛鴦玉墜,想著,笑著,夢著……。
大軍終於回朝,朝會過了,論功行賞也完了,康熙也到慈寧宮給孝莊老太后請過安了,可卻遲遲未見碩海的影子。
馨蘭急了,忍不住派侍女前去打探,可侍女回來卻支支唔唔,一會兒說是沒看見人。一會兒又說不曉得怎麼回事兒,急的馨蘭恨不得自己跑去乾清宮,可那裡,她又去不得。
終於,皇上來了,馨蘭難掩喜悅,第一次從心裡往外的笑對皇上,見過禮後,再瞧皇上身後只跟著梁九功,碩海呢?馨蘭有些慌了。
康熙不知該如何啟齒,生怕馨蘭難以承受,馨蘭久久未見碩海出現,再瞧康熙的臉上,從未有過的愧疚和窘迫,還略帶著些許悲傷,馨蘭似乎明白了什麼。
二人就這樣默默的坐著,心照不宣卻又各番滋味的坐著,四目都噙著淚水,可誰都不忍讓那淚落下,更都不忍先開口。
直到一輪圓月升上夜空,全宮上下一片沸騰,中秋佳節,加上慶功宴會,雙喜之際,宮裡宮外,普天同慶。
馨蘭很平靜,從未有過的平靜,可雙眼卻如死灰般的茫然,她費盡了全力,用平日裡最為常用的幾個字,拼湊成了一句話,恍如隔世般的從口中艱難的吐出:
“他……是怎麼走的?”
“他……失蹤了。”
“我,去找他……。”
“找不到了……。”
“不!能找到……至少,我能找到……因為,他承諾過……永遠不會離開我,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我們都不會鬆開彼此的手……。”
中秋的月好圓,好大,仿佛就在頭頂,伸手可及,清風徐徐,花香陣陣,月影中,忽然出現了一條白綾,一個空空的聲音自語著:“碩海,等我,馨蘭來陪伴你了,那個冰冷心碎的世界,馨蘭怎會讓你孤單遊蕩,抓緊我的手,我們再也不要分開了……。”
碩海猛然驚醒,“砰”的坐起身來,額頭滲出的冷汗,順著臉頰流下,雙目怔怔,口中大叫,“馨蘭……馨蘭……。”
耳邊卻傳來似曾相識的聲音“宇軒,兒子,醒醒,醒醒,兒子,嗚嗚嗚……你可醒了,嚇死爸爸媽媽了……都以為你成植物人了呢……。”
施琅右眼徹底瞎了,但他卻保住了性命,這多虧了碩海以自己的身軀,為他抵擋了炮火。
可碩海卻不見了,當施琅、姚啟聖、還有康熙特派給碩海的近身侍衛們,發現碩大夫不見了的時候,各個心急如焚,可找遍了他們所能找的地方,也未見到碩神醫的影子,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直至大戰告捷,康熙再一次命人尋來各種工具,連著漁民,帶著水手,甚至是參戰的水軍們放棄了休養時間,大家齊齊動手,在澎湖海面上,進行了一個星期的打撈,可卻都毫無所獲。
康熙無奈,班師回朝,一路上,他的心情極差,眾人也都明白皇上是因何面無喜色,各個嚇的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句錯話便被當了陪葬品。
“萬歲爺,您就用點兒膳吧,奴才知道萬歲爺心情不好,可也不能禍害自己的身子啊,萬歲爺要保重龍體啊。”
康熙這幾日來食慾都很差。梁九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此時正跪著央求著康熙進食,康熙一擺手道:“不吃,不吃,朕毫無食慾,這打的叫什麼仗?梁九功,你告訴朕,這打的叫什麼仗?
此戰雖大捷,可朕的愛將、朕的忠臣、朕的知己,卻沒了,梁九功你知道嗎?碩海他不僅僅是醫術精湛、才華過人,他更是一個不貪圖榮華富貴,與世無爭的良臣,他心中只有治病救人,卻從不為自己設想,也只有他,才最知朕心;
原本,朕都打算好了,待大戰告捷,朕會給他個封號,讓他與朕共享盛世繁華,如若他不要封號。只想帶著他表妹馨蘭出宮,朕也答應他,讓他過他想要的生活去,朕偶爾微服出宮,也可以與他把酒言歡;
可現在倒好,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朕回去怎麼跟蘭嬪交待?
梁九功,你是曉得碩大夫與蘭嬪之間的情分的,臨行前,朕是親口跟蘭嬪承諾。一定將人給她完完整整的帶回去,而現在,朕失言了,朕在一個女子面前失言失信了;
馨蘭恨朕朕認了,可她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她怕是寧死也不會留在宮裡面對朕的,可順她心思放她出宮,她一個弱女子,孤苦伶仃的,如何過活!”
大戰告捷,早有八百里加急奏報,飛速送往京師,慈寧宮中,孝莊太皇太后急忙上香,感謝蒼天和老祖宗們的庇佑,並吩咐內務府提早做好給皇上和將士們接風的事情。
皇上正在回京的路上,馨蘭從侍女口中得到這個消息時,高興的不得了,表兄回來便可帶她回家了,他們就可以拜堂成親了,她期盼的這一天真的就在眼前了,她興奮的自己對著鏡子羞答答的笑。
心情好了,精神頭也足了,馨蘭每日早早起來,將自己穿戴整齊,站在景陽宮門口翹首企盼著,心口“噗通噗通”的跳著。
夜晚,馨蘭緊緊的握著碩海送給他的鴛鴦玉墜,想著,笑著,夢著……。
大軍終於回朝,朝會過了,論功行賞也完了,康熙也到慈寧宮給孝莊老太后請過安了,可卻遲遲未見碩海的影子。
馨蘭急了,忍不住派侍女前去打探,可侍女回來卻支支唔唔,一會兒說是沒看見人。一會兒又說不曉得怎麼回事兒,急的馨蘭恨不得自己跑去乾清宮,可那裡,她又去不得。
終於,皇上來了,馨蘭難掩喜悅,第一次從心裡往外的笑對皇上,見過禮後,再瞧皇上身後只跟著梁九功,碩海呢?馨蘭有些慌了。
康熙不知該如何啟齒,生怕馨蘭難以承受,馨蘭久久未見碩海出現,再瞧康熙的臉上,從未有過的愧疚和窘迫,還略帶著些許悲傷,馨蘭似乎明白了什麼。
二人就這樣默默的坐著,心照不宣卻又各番滋味的坐著,四目都噙著淚水,可誰都不忍讓那淚落下,更都不忍先開口。
直到一輪圓月升上夜空,全宮上下一片沸騰,中秋佳節,加上慶功宴會,雙喜之際,宮裡宮外,普天同慶。
馨蘭很平靜,從未有過的平靜,可雙眼卻如死灰般的茫然,她費盡了全力,用平日裡最為常用的幾個字,拼湊成了一句話,恍如隔世般的從口中艱難的吐出:
“他……是怎麼走的?”
“他……失蹤了。”
“我,去找他……。”
“找不到了……。”
“不!能找到……至少,我能找到……因為,他承諾過……永遠不會離開我,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我們都不會鬆開彼此的手……。”
中秋的月好圓,好大,仿佛就在頭頂,伸手可及,清風徐徐,花香陣陣,月影中,忽然出現了一條白綾,一個空空的聲音自語著:“碩海,等我,馨蘭來陪伴你了,那個冰冷心碎的世界,馨蘭怎會讓你孤單遊蕩,抓緊我的手,我們再也不要分開了……。”
碩海猛然驚醒,“砰”的坐起身來,額頭滲出的冷汗,順著臉頰流下,雙目怔怔,口中大叫,“馨蘭……馨蘭……。”
耳邊卻傳來似曾相識的聲音“宇軒,兒子,醒醒,醒醒,兒子,嗚嗚嗚……你可醒了,嚇死爸爸媽媽了……都以為你成植物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