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我不願背負這十三條生命的血債,於是奮力打傷兩名官差,乘機逃脫。」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抹難以掩飾的憤怒。
「幾天後,我方才得知,那天在別院中慘遭殺害的,根本不是什麼富商,而是安福縣的縣令。」「我也因此變成了一個被朝廷通緝的殺人犯,畫像四處張貼,我無法進入城池,也無處可去,只能藏身於深山之中,度過了漫長的兩個月。」
龔韜輕輕地撫摸著他下頜上那道醒目的疤痕。
「這道傷痕如同老友般伴我數十載,成了我身上最為顯著的印記。那些深藏不露的日子裡,我任由鬍鬚瘋長,遮掩住這道傷疤,如此一來,我與畫像上的自己已判若兩人。」
「有一日,我鼓起勇氣踏進縣城,竟未遭遇任何阻攔,心中的石頭也算落了地。」
「既然在安福縣都無人能識,若我遠離江南,踏上未知的土地,或許會更加安全。然而,我不甘心啊,我龔韜半生行事光明磊落,豈能背負這莫須有的罪名,終日東躲西藏?」
「這種不白之冤,我絕不受!」龔韜緊握雙拳,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自那以後,我便一直在籌謀,如何才能為自己洗清冤屈。」
「安福縣的原知縣離世後,不久便迎來了新任縣令。」
「但正是安福縣成了我被人陷害的舞台,在局勢未明之前,我自然不會輕易自投羅網。」
「於是,我離開了安福縣,沿途之上,人們紛紛談論著烏蘇知府的清廉公正,這位官員剛正不阿,深得民心,烏蘇的百姓提及他時,臉上總是洋溢著敬仰之情。」
「一個能獲得百姓如此愛戴的官員,定然是位賢良之才。因此,我在數月前,悄然潛入了烏蘇城。」
姜懷虞恍然大悟,「這麼說,你來到烏蘇,是希望能得到知府的公正裁決。」
「沒錯,正是這樣。」龔韜語氣堅定,眼中透露出對正義的渴望與信念。
龔韜微微頷首,隨後不疾不徐地闡述道:「誠然,我踏足烏蘇之地,並未急於露面。身為一名被官府通緝的逃犯,一旦落網,便難逃法網恢恢。若不能說服官府相信我的陳述,身上的冤屈便難以洗清。」
「行走江湖,我這條生命固然微不足道,但我絕不願無辜背負他人的罪名,讓那些真正的罪魁禍首逍遙法外。因此,我入城之
後,先是四處探訪,發現城內外百姓對知府的讚譽如出一轍,皆稱他是一位仁政愛民的好官。」
「然而,我仍舊心存疑慮,於是暗地裡跟蹤知府數日,觀察其一舉一動。果不其然,他行事光明磊落,的確是一位心繫百姓的好父母官。」
「於是,我下定決心,選擇了一個衙門休沐之日,待他獨自前往書鋪挑選書籍之際,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面前。當他得知我的真實身份,並未顯露驚慌之色,反而邀請我一同前往書鋪後院,私下交談。」
「他詢問我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我略加思索,回答道,時間緊迫,從別院進入再到離開,總共不過區區一刻鐘。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即便是武藝高強的我,也無法輕鬆屠殺十三位成年之人。」「而且,我的劍刃上並未沾染一絲血跡。遺憾的是,當時我向安福縣官兵辯解時,他們卻只相信人證,對我的解釋置若罔聞。」
「然而,知府大人卻截然不同,他聆聽完畢,微微點頭,評價道『的確漏洞百出。接著,他又指出,我不僅沒有作案的時間,更缺乏動機。」
「試問,誰會無緣無故殘殺無辜?尤其對方還是一位官員。安福縣縣令雖然名聲不及知府大人顯赫,但治理政務亦頗為勤勉,我與他素無瓜葛,又怎會對他家中十三口人下此毒手?」
「何出此言?」姜懷虞好奇地詢問。
凌墨沉默了片刻,才緩緩開口:「你是否聽聞過易容之術?」
「易容之術?」
姜懷虞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你這麼一提,我忽然想起來了。往昔翻閱雜談之時,曾在某本書中瞥見這種奇術,據說精通此道者,改變容顏只是皮毛之技,更為高深者,甚至能改造骨骼身形,從而隱匿真實年齡。」
「這種神秘莫測的手段,簡直無懈可擊,我曾以為這只是書中虛構,難道,世間真有此等奇事?」
凌墨頷首,「江湖之中,藏龍臥虎,精通易容之術者大有人在,但你提到的改變骨骼身形,那稱為縮骨神功,已經數十年未曾現世了。」
「原來是這樣。」
姜懷虞嘆了口氣:「倘若有人能將易容之術與縮骨神功相結合,那麼此人在這紛繁世界,便可暢通無阻,來去自如。」
「我聽一些老前輩言及,數十年前,江湖中因爭奪縮骨神功秘籍,曾引發無數爭鬥,血雨腥風瀰漫多年,沒想到,這神功最終竟消失無蹤。」
姜懷虞面露懷念之色,「如此寶貴的技藝,學會了便能變換容顏身形,化身為他人,對江湖人士來說,無論是復仇還是避難,都是一件無價之寶,自然是眾人爭搶的對象。」
話音落下,她接著問道:「凌公子,你所言的那個方法,莫非就是易容之術?」
凌墨微微點頭,「正是如此,我有一位摯友,精通易容技藝,若能請他出手,助龔韜改變容貌,必定能騙過守城官兵的眼目。」
姜懷虞喜形於色:「這真是天大的好事!敢問凌公子的這位摯友,此刻身處何方?」
第237章
凌墨輕輕嘆息了一聲,神情有些沉重,「距今一個月前,我收到了她的信件,她在信中告訴我她已抵達蓬萊。如今要從烏蘇傳信至蓬萊,再由她趕回來,至少也得一個半月的時間。」
「一個半月……」
姜懷虞沉思片刻,點頭贊同道:「雖然這個時間跨度頗長,但若能確保龔大俠安然無恙地離開此城,這無疑是最佳方案。再說,龔大俠身受重傷,休養也需要一段時間,算來算去,恰好相符。」
凌墨目光堅定,語氣堅決地說:「那我現在就立刻給她寫信,讓她前來烏蘇一行。」
不知何故,姜懷虞在他說話時,竟在他的臉龐捕捉到了一抹難以言喻的為難之色。
她緩緩起身,優雅地行了一禮,語氣誠懇至極:「凌公子,應當感激您拯救之恩的人是我,然而卻始終讓您勞心勞力。」
她察覺到凌墨欲言又止,便搶在他前面繼續說道:「我明白您想表達的是,摯友之間無需如此拘謹。然而,作為朋友,亦不能總是依賴他人。再者,鑑於龔大俠的特殊身份,此次事件的風險頗為巨大,我不願讓您因此涉險。」
「因此,藉助您朋友的援手,即使是藉助您的面子請他出手相助,後續的報酬以及他提出的任何額外要求,都將由我一人承擔,這樣是否可行?」
凌墨再次嘆息,「你又何苦如此。身為江湖人士,我對龔韜這樣的義薄雲天的英雄心生敬意。如今他被奸人陷害,我既然已經知情,便無法坐視不管。我之所以伸出援手,並非完全是因為你的請求,你不必把所有的責任都背負在自己身上。」
再者,龔韜曾在危急關頭救了姜懷虞一命,他內心也充滿了感激……
「凌公子,您為我付出已經太多,現在就讓我盡一份綿薄之力吧。」
姜懷虞面色堅決,顯然已經下定決心,不容更改。
她並不清楚凌墨與那位友人之間是否結下了何種恩怨,然而,既然連他都感到如此棘手,她又怎忍心再讓他因自己而背負這份人情債?
「好吧。」
凌墨無法抵擋她的堅決,只得無奈應允。
信件發出後,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巧妙地將龔韜隱藏在院子裡,同時又不讓任何人察覺。
……
自從上一夜的驚心動魄之後,那四名盜賊元氣大傷,再未出來興風作浪,城中居民也終於享受了幾日的安寧。
民眾自發聚集在州衙前燃放鞭炮,以表達對官府除暴安良的感激之情,烏蘇城的百姓終於重獲安寧。
據說那天城中人頭攢動,將州衙所在的街道圍得水泄不通,這一幕甚至驚動了暫代烏蘇政務的巡撫大人。他在民眾面前露面,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使得百姓們群情激昂,熱鬧非凡,直到傍晚才逐漸散去。
自此,烏蘇城的居民心中,關於盜賊作亂的記憶似乎已經翻過一頁。
然而,姜懷虞對此卻不以為然。
「上次夜間捉拿盜賊的官兵,據那位領頭的班頭所說,正是被巡撫大人提拔的。喬同知被停職,崔捕頭也不在,這一切難道僅僅是巧合?顯然,這位巡撫大人並非善類,甚至可能與案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凌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我們務必謹慎行事。」
姜懷虞深知事態的嚴重性,因此,即便在曹書綰的生辰當天,她也未能親自出席,只是讓迎香代替她送去了禮物。
曹書綰了解她身懷六甲,行動不便,因此並未對她缺席感到生氣,反而親自來到小院探望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抹難以掩飾的憤怒。
「幾天後,我方才得知,那天在別院中慘遭殺害的,根本不是什麼富商,而是安福縣的縣令。」「我也因此變成了一個被朝廷通緝的殺人犯,畫像四處張貼,我無法進入城池,也無處可去,只能藏身於深山之中,度過了漫長的兩個月。」
龔韜輕輕地撫摸著他下頜上那道醒目的疤痕。
「這道傷痕如同老友般伴我數十載,成了我身上最為顯著的印記。那些深藏不露的日子裡,我任由鬍鬚瘋長,遮掩住這道傷疤,如此一來,我與畫像上的自己已判若兩人。」
「有一日,我鼓起勇氣踏進縣城,竟未遭遇任何阻攔,心中的石頭也算落了地。」
「既然在安福縣都無人能識,若我遠離江南,踏上未知的土地,或許會更加安全。然而,我不甘心啊,我龔韜半生行事光明磊落,豈能背負這莫須有的罪名,終日東躲西藏?」
「這種不白之冤,我絕不受!」龔韜緊握雙拳,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自那以後,我便一直在籌謀,如何才能為自己洗清冤屈。」
「安福縣的原知縣離世後,不久便迎來了新任縣令。」
「但正是安福縣成了我被人陷害的舞台,在局勢未明之前,我自然不會輕易自投羅網。」
「於是,我離開了安福縣,沿途之上,人們紛紛談論著烏蘇知府的清廉公正,這位官員剛正不阿,深得民心,烏蘇的百姓提及他時,臉上總是洋溢著敬仰之情。」
「一個能獲得百姓如此愛戴的官員,定然是位賢良之才。因此,我在數月前,悄然潛入了烏蘇城。」
姜懷虞恍然大悟,「這麼說,你來到烏蘇,是希望能得到知府的公正裁決。」
「沒錯,正是這樣。」龔韜語氣堅定,眼中透露出對正義的渴望與信念。
龔韜微微頷首,隨後不疾不徐地闡述道:「誠然,我踏足烏蘇之地,並未急於露面。身為一名被官府通緝的逃犯,一旦落網,便難逃法網恢恢。若不能說服官府相信我的陳述,身上的冤屈便難以洗清。」
「行走江湖,我這條生命固然微不足道,但我絕不願無辜背負他人的罪名,讓那些真正的罪魁禍首逍遙法外。因此,我入城之
後,先是四處探訪,發現城內外百姓對知府的讚譽如出一轍,皆稱他是一位仁政愛民的好官。」
「然而,我仍舊心存疑慮,於是暗地裡跟蹤知府數日,觀察其一舉一動。果不其然,他行事光明磊落,的確是一位心繫百姓的好父母官。」
「於是,我下定決心,選擇了一個衙門休沐之日,待他獨自前往書鋪挑選書籍之際,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面前。當他得知我的真實身份,並未顯露驚慌之色,反而邀請我一同前往書鋪後院,私下交談。」
「他詢問我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我略加思索,回答道,時間緊迫,從別院進入再到離開,總共不過區區一刻鐘。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即便是武藝高強的我,也無法輕鬆屠殺十三位成年之人。」「而且,我的劍刃上並未沾染一絲血跡。遺憾的是,當時我向安福縣官兵辯解時,他們卻只相信人證,對我的解釋置若罔聞。」
「然而,知府大人卻截然不同,他聆聽完畢,微微點頭,評價道『的確漏洞百出。接著,他又指出,我不僅沒有作案的時間,更缺乏動機。」
「試問,誰會無緣無故殘殺無辜?尤其對方還是一位官員。安福縣縣令雖然名聲不及知府大人顯赫,但治理政務亦頗為勤勉,我與他素無瓜葛,又怎會對他家中十三口人下此毒手?」
「何出此言?」姜懷虞好奇地詢問。
凌墨沉默了片刻,才緩緩開口:「你是否聽聞過易容之術?」
「易容之術?」
姜懷虞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你這麼一提,我忽然想起來了。往昔翻閱雜談之時,曾在某本書中瞥見這種奇術,據說精通此道者,改變容顏只是皮毛之技,更為高深者,甚至能改造骨骼身形,從而隱匿真實年齡。」
「這種神秘莫測的手段,簡直無懈可擊,我曾以為這只是書中虛構,難道,世間真有此等奇事?」
凌墨頷首,「江湖之中,藏龍臥虎,精通易容之術者大有人在,但你提到的改變骨骼身形,那稱為縮骨神功,已經數十年未曾現世了。」
「原來是這樣。」
姜懷虞嘆了口氣:「倘若有人能將易容之術與縮骨神功相結合,那麼此人在這紛繁世界,便可暢通無阻,來去自如。」
「我聽一些老前輩言及,數十年前,江湖中因爭奪縮骨神功秘籍,曾引發無數爭鬥,血雨腥風瀰漫多年,沒想到,這神功最終竟消失無蹤。」
姜懷虞面露懷念之色,「如此寶貴的技藝,學會了便能變換容顏身形,化身為他人,對江湖人士來說,無論是復仇還是避難,都是一件無價之寶,自然是眾人爭搶的對象。」
話音落下,她接著問道:「凌公子,你所言的那個方法,莫非就是易容之術?」
凌墨微微點頭,「正是如此,我有一位摯友,精通易容技藝,若能請他出手,助龔韜改變容貌,必定能騙過守城官兵的眼目。」
姜懷虞喜形於色:「這真是天大的好事!敢問凌公子的這位摯友,此刻身處何方?」
第237章
凌墨輕輕嘆息了一聲,神情有些沉重,「距今一個月前,我收到了她的信件,她在信中告訴我她已抵達蓬萊。如今要從烏蘇傳信至蓬萊,再由她趕回來,至少也得一個半月的時間。」
「一個半月……」
姜懷虞沉思片刻,點頭贊同道:「雖然這個時間跨度頗長,但若能確保龔大俠安然無恙地離開此城,這無疑是最佳方案。再說,龔大俠身受重傷,休養也需要一段時間,算來算去,恰好相符。」
凌墨目光堅定,語氣堅決地說:「那我現在就立刻給她寫信,讓她前來烏蘇一行。」
不知何故,姜懷虞在他說話時,竟在他的臉龐捕捉到了一抹難以言喻的為難之色。
她緩緩起身,優雅地行了一禮,語氣誠懇至極:「凌公子,應當感激您拯救之恩的人是我,然而卻始終讓您勞心勞力。」
她察覺到凌墨欲言又止,便搶在他前面繼續說道:「我明白您想表達的是,摯友之間無需如此拘謹。然而,作為朋友,亦不能總是依賴他人。再者,鑑於龔大俠的特殊身份,此次事件的風險頗為巨大,我不願讓您因此涉險。」
「因此,藉助您朋友的援手,即使是藉助您的面子請他出手相助,後續的報酬以及他提出的任何額外要求,都將由我一人承擔,這樣是否可行?」
凌墨再次嘆息,「你又何苦如此。身為江湖人士,我對龔韜這樣的義薄雲天的英雄心生敬意。如今他被奸人陷害,我既然已經知情,便無法坐視不管。我之所以伸出援手,並非完全是因為你的請求,你不必把所有的責任都背負在自己身上。」
再者,龔韜曾在危急關頭救了姜懷虞一命,他內心也充滿了感激……
「凌公子,您為我付出已經太多,現在就讓我盡一份綿薄之力吧。」
姜懷虞面色堅決,顯然已經下定決心,不容更改。
她並不清楚凌墨與那位友人之間是否結下了何種恩怨,然而,既然連他都感到如此棘手,她又怎忍心再讓他因自己而背負這份人情債?
「好吧。」
凌墨無法抵擋她的堅決,只得無奈應允。
信件發出後,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巧妙地將龔韜隱藏在院子裡,同時又不讓任何人察覺。
……
自從上一夜的驚心動魄之後,那四名盜賊元氣大傷,再未出來興風作浪,城中居民也終於享受了幾日的安寧。
民眾自發聚集在州衙前燃放鞭炮,以表達對官府除暴安良的感激之情,烏蘇城的百姓終於重獲安寧。
據說那天城中人頭攢動,將州衙所在的街道圍得水泄不通,這一幕甚至驚動了暫代烏蘇政務的巡撫大人。他在民眾面前露面,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使得百姓們群情激昂,熱鬧非凡,直到傍晚才逐漸散去。
自此,烏蘇城的居民心中,關於盜賊作亂的記憶似乎已經翻過一頁。
然而,姜懷虞對此卻不以為然。
「上次夜間捉拿盜賊的官兵,據那位領頭的班頭所說,正是被巡撫大人提拔的。喬同知被停職,崔捕頭也不在,這一切難道僅僅是巧合?顯然,這位巡撫大人並非善類,甚至可能與案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凌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我們務必謹慎行事。」
姜懷虞深知事態的嚴重性,因此,即便在曹書綰的生辰當天,她也未能親自出席,只是讓迎香代替她送去了禮物。
曹書綰了解她身懷六甲,行動不便,因此並未對她缺席感到生氣,反而親自來到小院探望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