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走出洞口,穿過董村東面的這片密林。

  宋瑾之道:「董光祖的活屍也覺醒了意識,他是誰?」

  「也許他就是活屍自己誕生的意識。」我頓了頓,「也許,是另一位屠神者。」

  宋瑾之贊同:「天下之大,能屠神的門派,自然不止師門窺天這一支。」

  我笑笑道:「若真是如此,那倒有趣。不知他是孤身一人,還是帶著門徒。」

  「我記得西北有支流派,同窺天屠神的主張不同,他們主張與神共處。」

  「通過獻祭的方式,與神達成契約,減少傷亡嗎?」

  我若有所思。

  其實,我差點被董光祖說動。

  比起死上萬人,死幾千人似不足惜。

  若不是一切都過於巧合,讓我窺見凌駕於神明之上的命運,況且。

  況且,有的神未必就能信守諾言,想與其合作,恐怕沒那麼容易……

  宋瑾之道:「還記得滇南宮那次,那個叫常宴的人向神遞了信——」

  我蹙眉:「難道他......讓我想想,西北那個門派叫什麼來著,祭什麼?」

  「祭司。祭司推崇與神共存。但我覺得,有惡,還是根除的好。」

  「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就算天下人會因此而喪生?」

  「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就算天下人會因此而喪生。」

  「可當人蕩然無存,你伸張的『善』是為誰而生的?」

  「為天地。」宋瑾之道,「天下,不是獨屬於人的天下。」

  我咋舌:「你和師父一樣,要走近了聽,才能聽見滿肚子壞水在嘩嘩響。」

  「你在說他故意整你,讓你練了七年,才告訴你要挖眼睛的事?」

  「我在說他把我兩顆眼睛都剜下來的事——明明剜一顆就行了嘛。」

  宋瑾之沉吟片刻,愕然道:「還真是。」

  「感情你一直沒發現這個盲點啊!」

  言談間,我們穿過東面樹林,來到本該存在著董村的地方。

  眼前只有破敗的村落,沒有人居住過的痕跡。

  董村的過去被改變,所以未來隨之改變。

  宋瑾之環顧四周道:「舉村搬遷?」

  我道:「應是在飢年搬下山,入世求生。」

  宋瑾之道:「不知道蘇念慈和蘇念懷有沒有再來董村。」

  我道:「也不知道,董巫醫和董慕,有沒有在十年間暴斃身亡。」

  宋瑾之道:「先渡女兒溪,再下山去打聽。」

  我點頭,搭著他的手臂登上碼頭的破船。

  宋瑾之搖動船槳,船緩緩向對岸駛去。

  董村搬遷到了山腳下,是座平平無奇的村落。

  村長是個叫董璟的男人,據說他身兼多職, 還替前任村長撫養女兒。

  董招娣今年已經十歲了, 有一個叫董青的妹妹,父母在董青出生後離世。

  據說董招娣原本會她娘被溺死,卻被路過的神算子阻攔, 於是作罷。

  她一個月時就會說話,咿咿呀呀地告訴當時還活著的爹:遷村。

  樹挪死, 人挪活。董村自山間搬遷至山下, 竟然一路向好。

  雖然離開了桃源洞, 村人依舊留存對洞神的信仰,常上山祭拜。

  我在村中逛了一圈, 四處探聽蘇氏姐妹的下落,村民面露茫然。

  「沒咧。」男人撓撓頭, 憨厚道,「沒聽說過啊!」

  看來她們的命運已被改寫,與董村毫無瓜葛。

  感慨萬千,我找了間臘肉鋪子坐下。

  去書齋借書的宋瑾之撩簾進屋:

  「找到你要的書了。」

  他騰出手翻頁。

  落花洞女, 是湘西部落中未婚, 且與洞神墜入愛河的女子。

  她們在洞中不吃不喝數日, 回家後亦是憂思纏身, 不願飲食。

  女子麵粉若桃花, 眸燦似星辰, 族人以為, 此女是與洞神墜入愛河。

  族人不敢違抗洞神的旨意, 會挑選良辰吉日,將女子送入洞中, 與神聯姻。

  湘西有一村落, 村中有一戶人家,家中有一位姿容秀麗的小女。

  小女適齡尚未婚配,路過洞神居所, 數日不吃不喝,容貌越發昳麗。

  父母大驚,挑選良辰吉日,將其獻與洞神, 被雲遊四方的宋郎中攔下。

  宋郎中笑稱:此乃心病, 令千金春心萌動無處寄放, 害起了畸變的相思病。

  父母不再將小女囚於深閨, 而是讓她外出遊覽,落洞的症狀加以減輕。

  數月後, 小女痊癒。父母意圖登門致謝, 卻發現宋郎中已不知所終。

  其後,村人不再將害病女子與神聯姻,進獻紙紮新娘,圖好意頭。

  ......

  我一邊聽他念書,一邊呼呼吹著臘腸蒸飯:

  「附近可有姓崔的村子?」

  老闆娘凝神想了一會兒,篤定道:

  「沒有, 這姓在山中很少見。」

  我放下筷,伸了個懶腰,笑道:

  「我吃飽了,多謝款待。」

  出了村, 宋瑾之道:

  「師姐,滇南和湘西都解決了,現在去哪?」

  我指向前:

  「這。」

  「好。」

  (全文完)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