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這有什麼問題呢,所謂“食色‘性也’”,人類對性愛這項事業的追求亘古不變,就算兩人不曾談及蘭陵笑笑生親撰的《金瓶梅》,我們又怎知他們沒機會讀到五代版的《肉蒲團》呢。

  俗話說,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以此類推,而每個失敗男人背後都有一個更失敗的男人。

  孟昶背後的這個男人,叫做王昭遠。

  在所有的歷史材料里,王昭遠都被描寫成一個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人,靠著哄孟昶開心而當上後蜀樞密副使。事實上,王昭遠不但主修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術,而且在吹牛領域也是一代宗師,每每自詡諸葛亮,文韜武略,有通天徹地之能。

  吹牛是個技術活。

  吹得好了就成了東方不敗,“日月神教一統江湖”,不但有人喊,而且有人信;而吹得不好了會變成啥樣呢,看看王昭遠就知道了。

  這個當年成都寺廟裡的小和尚,13歲的時候就因為為人機靈而被孟知祥看中,安排給孟昶當小書童,從此形影不離。等到孟昶即位,原樞密使王處回退休,他就安排這個一起長大、熟讀兵書的夥伴擔任樞密使,掌管蜀國兵權。日後宋軍打過來的時候,孟昶命他領兵抗敵,與宰相李昊一起在城外為之設宴餞行,酒席上王昭遠手執鐵如意,三碗酒下肚,捋起衣服,抱著李昊的胳膊說:兄弟我這次出兵,可不止把宋軍趕回去這麼簡單,我要領著手下這三萬健兒,殺入開封,恢復中原,干一票大的,以後你做你的宰相,我做我的樞密使,東邊管到太平洋,西邊管到地中海!

  李昊聽完,嚇得一個哆嗦。

  每讀至此,我都會想到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那位手拿戒尺的私塾先生,魯迅說他讀書到興起的時候就會“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然後念:“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那神態,像極了三杯就醉的樞密使王昭遠,揮舞著鐵如意,氣吞河山。

  有了美人相伴,再加上身邊這麼一個吹牛拍馬的樞密使,孟昶的生命開始一天天腐化下去,就像我們今天看到很多包二奶的貪官在獄中寫下來的工作總結一樣,他終於沒能抵抗美色和物慾的誘惑,墮落了。

  於是後蜀宮中出現了被孟昶稱為“七寶溺器”的日用品,是用精美的珍寶做成的夜壺。可以想像,夜壺用珍寶做成,那麼總得有與之相配的馬桶;有了黃金做好的馬桶,你的衛生間又不能太寒磣;一個金碧輝煌的衛生間,總不能被藏在一個像徒步現在的蝸居那樣的破房子裡吧。

  孟昶的生活,是超乎你想像極致的豪華奢侈。

  這個曾經很有追求的大蜀皇帝,開始變得像個昏君一樣醉生夢死。——當然你可以說,他就是一個昏君。

  孟昶的轉變總讓我想起一個大學女同學的故事,畢業之初她曾經懷著和當初徒步一樣遠大的理想,決心讓她的存在而拉動上海GDP每年增速的一個百分點。最近跟她通過一次電話,得知此人已經嫁了一個有錢老公,日子過得輕鬆愜意,她深有感觸地說:“原先,我特想把人生過得跌宕起伏,可如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散養在家,上午抱抱兒子喂喂奶,下午做做按摩敷面膜,晚上學學烹飪燒燒菜。最後夜深人靜的時候,裹著毯子,對著昏黃的月亮發發呆……我願,成為一個廢人,面朝大海,吃嘛嘛香。”

  而同時期的趙匡胤不但自己勤儉節約,宮中窗簾什麼的都用青布製成,身上所穿衣服也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甚至女兒魏國大長公主某一天在衣服上鑲了幾根漂亮的羽毛,趙匡胤都要教訓一番,讓她扯下來。

  公主不依,說:“不就是幾根鳥毛嗎,也算奢侈?”

  趙匡胤告訴她,你身為公主,一言一行,是個表率作用。你今天奢侈一下,衣服上別幾根鳥毛,明天其他宮女就會照辦,不久之後整個開封城就會流行衣服上別鳥毛,開封的鳥毛價格就會上漲,小商小販必會倒賣鳥毛,進而蔓延全國,金融市場接著就會亂,國家財政也要糟,明白沒,還不趕緊把羽毛扯掉。

  看來導演趙匡胤的經濟學功底也是相當紮實啊。

  可惜孟昶沒有機會從太祖這裡學習一點宏觀調控的基本知識了。

  他手下山寨版的諸葛亮每天都做著恢復中原的夢,這個不甘平庸的樞密使王昭遠,見眾人皆看不起自己,於是決意立一番功業給大家看,告訴他們“我不光會吹牛,還會打仗。”

  這一天在孟昶泡妞之餘,王昭遠對他說:“咱們君明臣賢,不應龜縮於四川一隅,而要以平定天下為大計,不如趁趙匡胤立國不久,聯合北漢,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待中原收復,咱們晚上可以欣賞大漠邊關的冷月而譜《塞下曲》,白天可以笑看東海潮水的漲落而奏《聽海歌》,何如?你聽張惠妹‘聽,海哭的聲音’那歌多好聽。”

  孟昶怦然心動,此舉一旦成功,不但可以青史留名,還能為寫詩填詞增添無數素材,於是修書一封,囊於蠟丸之中派人送給劉承鈞,沒想到不久之後,收件人卻變成了趙匡胤。

  很快,這對明君賢臣沒聽到張惠妹吟唱的“海哭的聲音”,卻聽到自己哭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