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直以來,在王旭的主持下,衛國軍走的都是精兵.路線,這也是為什麼占領緬甸,收復海南、台灣之後王旭沒有大規模擴軍的原因。

  現在的衛國軍,已經發展成為了一支多兵種協同.作戰、機械化作戰,高機動、進攻手段多樣化的近現代化軍隊。

  反觀現在的中央軍,這四百多萬軍隊構成極其.複雜,既有嫡系、雜牌又有暫編、偽軍、保安團。龐大的兵員大多是生活所迫或者乾脆就是被強迫而來的貧苦子弟,內部管理混亂,整體戰鬥力低下,而且派系矛盾嚴重,待遇千差萬別,嫡系甚至流傳“打死共匪除外患打死雜牌除內亂”的說法。

  別說現今在抗.日戰爭中嚴重損耗實力的中央軍,即便是抗日戰爭前的中央軍,恐怕也不是已經完成近現代化軍隊建設的衛國軍的對手。

  單從鄭州事變中衛國軍的雷霆手段就完全可以看得出,衛國軍隨時有能力在中央軍腹地任何一個點進行縱深突破,打亂中央軍的整體防禦部署,甚至可以執行斬首,一舉摧毀中央軍的指揮系統。憑藉這些手段,再加上機械化部隊的突擊分割,衛國軍完全有能力將看似無比龐大的中央軍徹底變成一盤散沙。

  衛立煌、顧祝同這些高層軍官就是因為看得清楚這些,才會皺著眉頭,低頭沉默不語。

  會議室一片沉寂,人人都低著頭不敢直視蔣介石。

  這時,還是剛從前線趕回來的劉峙打破了沉寂:“委座,卑職以為……未必一定要與衛國軍一戰。”

  聽到這話,蔣介石的臉越發陰沉了,朝著劉峙就是劈頭蓋臉的喝罵:“不必與衛國軍一戰,那你的意思是向衛國軍舉手投降,躬親其入主中央了?你如此心思,對得起黨國對你的栽培和信任嗎?”

  這可是誅心之語,頓時嚇得劉峙面無血色,連忙解釋道:“不是……委座,卑職不是這個意思!卑職的意思是,衛國軍方面也不是非要和中央開戰不可。”

  劉峙終究是五虎上將之首,多年來立下赫赫戰功,蔣介石心裡當然不會相信他的這個嫡系會有投降衛國軍之心,剛才不過是因為心情極度惡劣才會那樣喝斥劉峙,所以聽到劉峙的解釋後,他的臉色也就稍微緩和了下來,不過依舊略帶些責怪意思地說道:“我現在不是要你們商討是否要和衛國軍和談,而是應對衛國軍的對策,如何擊退衛國軍三十萬大軍和東北軍的進攻!”

  蔣介石聽不進去和談的話,並不代表其他人聽不進去。現在對共產黨全面圍剿的部署剛剛展開,實在不適宜再惹上衛國軍這樣的強敵,如果能夠和談當然是最好的。

  顧祝同終於忍不住站起來說道:“委座,卑職以為,現在並不適宜和衛國軍全面開戰。一來是因為對共匪的圍剿剛剛開始,此時若再和衛國軍開戰,必然難以集中力量克敵制勝。兩線作戰,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大忌。二來是因為以我軍目前的實力,向衛國軍開戰,恐怕……勝算不高。”

  雖然心裡也很明白衛國軍的實力強悍,可蔣介石還是感到非常不舒服:“勝算不高?什麼叫勝算不高,以十倍兵力猛攻,難道也對付不了區區三十萬的衛國軍嗎?你就是這樣對待黨國託付給你的重任嗎?”

  顧祝同解釋道:“雖說目前川滇邊境的衛國軍只有三十萬,但這三十萬是經過多年戰爭薰陶出來的百戰精銳,武器裝備也非常先進,戰鬥力之強悍恐怕堪比英美軍隊。對於這點,從二十餘萬衛國軍就能擊敗近百萬關東軍便可略知一二。所以,卑職以為,如果能夠和談解決衝突也未必不可。”

  衛國軍的實力是很強悍,這點蔣介石心中也承認,可他不能容忍部下過於畏懼衛國軍,有點不滿地看著顧祝同,說道:“你是不是過於誇大衛國軍的實力了!衛國軍即便人人都有三頭六臂,難道還能抵擋得住中央數百萬大軍不間斷地猛攻不成?”

  此時衛立煌也十分擔憂地說道:“委座,雖然現在衛國軍只集結了三十萬大軍,可一旦全面開戰,衛國軍能夠動用的兵力絕對遠遠不止這麼多。據卑職所知,衛國軍所控制的雲南、緬甸等地經濟發展良好,他們的財政足以支持衛國軍擴充數倍有餘。而且,衛國軍擁有大量的先進兵工廠,隨時可以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組建部隊。衛國軍還擁有非常完備的預備役體系,隨時可以招募大批高素質的兵員。保守估計,一旦全面開戰,衛國軍隨時都可以拉起上百萬有戰鬥力的部隊。”

  衛立煌所說的其實就是衛國軍的戰爭實力,戰鬥力和戰爭實力是有根本性區別的。

  就拿二戰來說,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完全可以躋身世界一流水平,可他的戰敗卻是必然的,原因無它,只因為日本國的戰爭實力根本不足以支撐他取得最終的勝利。

  德國的戰敗也可以歸結為這個原因,二戰時德國陸軍的戰鬥力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但還是避免不了戰敗的結局,同樣是國家戰爭實力的原因。

  人口、經濟、資源等等,這些都是決定戰爭實力的關鍵要素,一兩個國家軍隊的戰鬥力再所向無敵,他們的戰爭實力也是無法和全世界全人類抗衡的。縱觀整個二戰史,法西斯國家都是先勝後敗,便是這個道理了。

  說到這,不禁讓人想起當年慈禧太后向萬國宣戰的愚昧和無知,中華民族想要強盛起來,想要屹立於世界之巔,就不得不記住這些歷史的教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