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時至正午,豐盛的酒菜上桌,訂婚宴正式開席。
蔣老太太端杯起身,另一手溫柔地落在坐在一旁的喬若肩頭,「我這個孫媳婦——不,准孫媳婦,到底還沒辦婚禮,孩子還在考察我們的階段。別看從撮合到現在的時間不長,真簡直是我玩兒了老命替蔣奕追到這一步的。」
喬若莞爾,眾人也笑。
「沒法子,這孩子忒招人喜歡,漂亮得不像話就不提了,其實素質過硬,自學的很多東西,比如英文、數理化,要勝過很多高文憑的人。這話我放這兒,往後大家瞧著,遲早會看到她的閃光點。」
「那是,您看中的人,絕對差不了。」有人立刻笑著說,引來一片附和聲。
「今天倆孩子訂婚,向結婚邁了一大步,我是真高興。希望大家理解我盼孫媳婦進門的心,往後遇到若若,替我跟蔣奕多說幾句好話,勸著她最好明年就讓我們喝上喜酒,好不好?」
「好!」
「非常感謝大家。我不囉嗦了,盡興吃喝之前,敬你們。」
蔣奕、喬若和賓客全部起身,端起酒杯喝一口,遂落座。
「準新郎、準新娘不得意思一下,挨桌喝一杯?這也是喜酒,打個圈兒吧。」有位老爺子高聲提議,語帶笑意。
這人是老太太的多年朋友,話一出口,換來一片贊同聲。
老太太對老友投去笑笑的一瞥,「你張羅喝酒的時候可不多,高興的還是找事兒呢?」
「這話說的。瞧著你盼了好幾年的孫媳婦八字寫好了一半,我也打心底高興。放心,誰會忍心讓咱們若若多喝?那不是有阿奕替她喝麼?」
老太太笑著默許了。
其餘的人又笑了。
隨後,蔣奕和喬若真就端杯繞場打了一圈,前者手裡是小酒盅,後者手裡則是香檳,走個來回根本不算個事兒。
一桌桌敬完邀請的客人,兩人也沒落下不請自來的兩桌,相繼各敬了一杯。
一對璧人走到眼前,宛若最悅目而流動的畫到了眼前,藺蕊、喬小靈有些恍惚,茫茫然地隨著同桌的人端杯抿一口酒。
蔣奕笑微微:「謝謝大家過來捧場。」
喬若笑盈盈:「招待不周,多擔待。」
同桌的人立刻搭話:
「怎麼會,能來就是我的榮幸。」
「沒錯沒錯,等會兒我敬蔣先生、喬小姐一杯。」
「你們真的太般配了,祝二位早日步入婚姻殿堂,白頭偕老。」
……
談笑聲中,藺蕊、喬小靈專注於仔仔細細地看清那對俊男靚女。
越看越不得不承認,兩個人太般配。他們變成了發光體,看得越久,那種光芒越盛,讓心存雜念的人自慚形穢。
藺蕊的心情跌到谷底,接下來的時間,一直有些恍惚,完全清醒過來時,已經站在路邊吹著冷風。
她記得,宴席進行到中途,賓客就開始陸續送上賀禮,禮物都是手袋、公事包就能放下的小禮盒或喜氣洋洋的信封。禮盒裡肯定是珠寶之類,信封都是厚厚的。
這是她沒料到的。送訂婚禮在錦市是常態,但送大額禮金的很少見,畢竟只是通向婚禮的一環,到底能不能喝上喜酒還要兩說,這一次卻破了例。
她聽到不少人說了,既然兩個人領結婚證時不擺酒,那這次就一併送上心意,老太太提前聲明不收禮也沒用,因為這是給準新郎新娘的見面禮。
即使如此,也不用送厚度起碼一兩千的禮金吧?這不就是擺明了要蔣家祖孫和喬若在心裡記上一筆,往後再不濟也得有人情往來?
三個東道主也是要記住每個人的禮物的意思,專門找了兩個服務員寫上姓名標籤,貼在禮盒、信封上。
藺蕊沒送,不是打定主意來蹭吃蹭喝,原本預備了一百塊的禮金。一百在時下很多了,可有那些人的重禮比著……不送更好。
也是在這種時候,她悄悄離開,自己都覺灰頭土臉。
直到北風吹得要打哆嗦,藺蕊才攔了一輛面的,回往家裡。她難受極了,想哭,卻哭不出來。
喬小靈比藺蕊離開得早一些,原因是喬家的叔叔姑姑時不時對她行注目禮,滿眼
嫌惡,她再心大也架不住。
回到住處,她哭了一場。
喬若的風光和註定順遂的前景,讓她分外清晰地看清自己的前路,根本沒有盼頭,糟糕得一塌糊塗,偏又無力改變,怎麼能不哭一場。
這仍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一天,訂婚宴上的絕大多數人歡天喜地,如藺蕊、喬小靈一般心情差到極點的比比皆是,尤其蔣向東和權靜靜。
怎麼也沒料到,蔣奕訂婚這樣的大事,老太太也不准他們出席。真正鐵了心跟他們斷了親。
蔣向東終日沉默似啞巴。當爹當到這份兒上,容不得他不反思,承認自己對蔣奕太不是東西。
權靜靜則是憤恨之後想到了別的,表情變幻不定,面色分外精彩。
。
訂婚宴曲終人散後,蔣奕和喬若各回各住處,清點、記錄收到的禮金禮物,平時再不耐煩這類事,在如今也沒任何壞情緒。
喬若家的三個小妞的賀禮,在她回去時也已進了家門。都是大禮。
薛青送的是電腦和配套的辦公設備,與喬若先前在樓下書房添的大同小異,網線也扯好了。書房裡的電腦,她和小月桃桃每天都要學習運用,是屬於四個人,現在她想給喬若個人的。樓上主臥空間足夠大,添張書桌不算什麼,這樣一來,若若能隨時玩玩兒紙牌,收發郵件。
胡建月的禮物是全套國外名牌家具,大到衣櫃大床沙發茶几,小到梳妝檯上的妝奩盒,一應俱全。喬若是調整了樓房上下的格調,對自己的房間卻不大上心,那她就替她上心,也圖個訂婚之際環境從新開始的好意頭。
貝之桃的禮物,薛青和胡建月說有點兒邪性:那是一輛十足十威風又漂亮的摩托車。
別人不大清楚喬若駕照的分量,貝之桃可是再有數不過。愛車的人,通常也很喜歡機車,冬天也算了,春秋開著出門兜風,一準兒愜意得很。再說了,就算她姐姐不愛,不是還有蔣先生麼?橫豎浪費不了。
喬若分別擁抱了仨小妞兒,心裡被溫暖填滿。
第83章 安穩,辭舊
一九九一年初,農曆臘月中旬,喬若首次拿的貨售罄,已定的包括姚家華在內的供貨方及時發貨如期抵達,絲毫沒耽誤生意。
首批貨清帳後,扣除拿貨的本金,純利潤比喬若起初估算的多了不少——她最初預定的售價,不乏遠低於市價的,另外到年底了,蔬菜肉類都漲價,何況服裝和電子品,別家都漲你不漲,顧客是高興了,卻會在同行間拉仇恨留隱患,必須愉快地隨大流。
此外,從仝瑩瑩手裡得到的那批錄音機,銷售行情很好,共賣出了四萬多。
對於來源,喬若只半開玩笑地說是搶來的。
薛青她們早就猜著,那批貨跟小貨車是喬若一道弄到手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們不能要那批貨的利潤。把喬若激得白拿貨物和車,得是多大的事?不知道她吃了多大的苦,經歷了多大的危險,這一筆必須一分不少全給她。
這樣一來,喬若這邊,包括無本的錄音機在內的四萬多,總利潤三十萬掛零,薛青等三個扣除店內一應費用,第一筆買賣各自淨賺八萬多,齊齊躋身富裕階層,而到除夕之前,還有穩穩的一波可賺。
對此,喬若的實際感想是:要是在八十年代,這種買賣得到五倍十倍的利潤是常事,看在遇到蔣奕的份兒上,她也就忽略不計了。
也是在這時候,喬若和仨小妞簽了細緻的合同。
她本意是和她們均攤本金,拿一成利潤,等到她們可以獨立應對供貨方,合同終止,她不再摻和。
三個小妞兒一口拒絕,堅持維持之前她拿一半的情形,理由是喬若根本沒往心裡去的一件事:首次拿貨的錢是她出的,賣完要給她本金被她強勢否了,她們算是坐著就被帶上道、賺到了大錢。
她們的態度很強硬:喬若要是不答應,就把第一批貨的半數本金還給她,第二批貨售完就散夥。
喬若啼笑皆非,說你們一人一份一萬左右的訂婚大禮,已經把本金還的七七八八了。
那三隻恨不得一起揍她一頓,說每個人賺到的可是八萬多呢,這壓根兒就不是能混在一起說的事兒。
一對三磨嘰了好幾天,礙於三小隻綁一起,從頭兇悍到尾,最終是日後均攤進貨本金、均分純利潤,喬若這個不耐煩到店裡賣貨的,負責錄入店鋪帳目、定期做帳目報表、接洽供貨方,合同期限十年。
說起來,聯絡供貨方目前只能交給喬若。供貨方發郵件的表述方式還好,但也少不了電話聯繫,普通話沒大範圍普及,他們說的磕磕絆絆,隨時能引發誤會。三個女孩總不能百上加斤地學粵語,就算願意學,也不見得有較強的語言天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蔣老太太端杯起身,另一手溫柔地落在坐在一旁的喬若肩頭,「我這個孫媳婦——不,准孫媳婦,到底還沒辦婚禮,孩子還在考察我們的階段。別看從撮合到現在的時間不長,真簡直是我玩兒了老命替蔣奕追到這一步的。」
喬若莞爾,眾人也笑。
「沒法子,這孩子忒招人喜歡,漂亮得不像話就不提了,其實素質過硬,自學的很多東西,比如英文、數理化,要勝過很多高文憑的人。這話我放這兒,往後大家瞧著,遲早會看到她的閃光點。」
「那是,您看中的人,絕對差不了。」有人立刻笑著說,引來一片附和聲。
「今天倆孩子訂婚,向結婚邁了一大步,我是真高興。希望大家理解我盼孫媳婦進門的心,往後遇到若若,替我跟蔣奕多說幾句好話,勸著她最好明年就讓我們喝上喜酒,好不好?」
「好!」
「非常感謝大家。我不囉嗦了,盡興吃喝之前,敬你們。」
蔣奕、喬若和賓客全部起身,端起酒杯喝一口,遂落座。
「準新郎、準新娘不得意思一下,挨桌喝一杯?這也是喜酒,打個圈兒吧。」有位老爺子高聲提議,語帶笑意。
這人是老太太的多年朋友,話一出口,換來一片贊同聲。
老太太對老友投去笑笑的一瞥,「你張羅喝酒的時候可不多,高興的還是找事兒呢?」
「這話說的。瞧著你盼了好幾年的孫媳婦八字寫好了一半,我也打心底高興。放心,誰會忍心讓咱們若若多喝?那不是有阿奕替她喝麼?」
老太太笑著默許了。
其餘的人又笑了。
隨後,蔣奕和喬若真就端杯繞場打了一圈,前者手裡是小酒盅,後者手裡則是香檳,走個來回根本不算個事兒。
一桌桌敬完邀請的客人,兩人也沒落下不請自來的兩桌,相繼各敬了一杯。
一對璧人走到眼前,宛若最悅目而流動的畫到了眼前,藺蕊、喬小靈有些恍惚,茫茫然地隨著同桌的人端杯抿一口酒。
蔣奕笑微微:「謝謝大家過來捧場。」
喬若笑盈盈:「招待不周,多擔待。」
同桌的人立刻搭話:
「怎麼會,能來就是我的榮幸。」
「沒錯沒錯,等會兒我敬蔣先生、喬小姐一杯。」
「你們真的太般配了,祝二位早日步入婚姻殿堂,白頭偕老。」
……
談笑聲中,藺蕊、喬小靈專注於仔仔細細地看清那對俊男靚女。
越看越不得不承認,兩個人太般配。他們變成了發光體,看得越久,那種光芒越盛,讓心存雜念的人自慚形穢。
藺蕊的心情跌到谷底,接下來的時間,一直有些恍惚,完全清醒過來時,已經站在路邊吹著冷風。
她記得,宴席進行到中途,賓客就開始陸續送上賀禮,禮物都是手袋、公事包就能放下的小禮盒或喜氣洋洋的信封。禮盒裡肯定是珠寶之類,信封都是厚厚的。
這是她沒料到的。送訂婚禮在錦市是常態,但送大額禮金的很少見,畢竟只是通向婚禮的一環,到底能不能喝上喜酒還要兩說,這一次卻破了例。
她聽到不少人說了,既然兩個人領結婚證時不擺酒,那這次就一併送上心意,老太太提前聲明不收禮也沒用,因為這是給準新郎新娘的見面禮。
即使如此,也不用送厚度起碼一兩千的禮金吧?這不就是擺明了要蔣家祖孫和喬若在心裡記上一筆,往後再不濟也得有人情往來?
三個東道主也是要記住每個人的禮物的意思,專門找了兩個服務員寫上姓名標籤,貼在禮盒、信封上。
藺蕊沒送,不是打定主意來蹭吃蹭喝,原本預備了一百塊的禮金。一百在時下很多了,可有那些人的重禮比著……不送更好。
也是在這種時候,她悄悄離開,自己都覺灰頭土臉。
直到北風吹得要打哆嗦,藺蕊才攔了一輛面的,回往家裡。她難受極了,想哭,卻哭不出來。
喬小靈比藺蕊離開得早一些,原因是喬家的叔叔姑姑時不時對她行注目禮,滿眼
嫌惡,她再心大也架不住。
回到住處,她哭了一場。
喬若的風光和註定順遂的前景,讓她分外清晰地看清自己的前路,根本沒有盼頭,糟糕得一塌糊塗,偏又無力改變,怎麼能不哭一場。
這仍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一天,訂婚宴上的絕大多數人歡天喜地,如藺蕊、喬小靈一般心情差到極點的比比皆是,尤其蔣向東和權靜靜。
怎麼也沒料到,蔣奕訂婚這樣的大事,老太太也不准他們出席。真正鐵了心跟他們斷了親。
蔣向東終日沉默似啞巴。當爹當到這份兒上,容不得他不反思,承認自己對蔣奕太不是東西。
權靜靜則是憤恨之後想到了別的,表情變幻不定,面色分外精彩。
。
訂婚宴曲終人散後,蔣奕和喬若各回各住處,清點、記錄收到的禮金禮物,平時再不耐煩這類事,在如今也沒任何壞情緒。
喬若家的三個小妞的賀禮,在她回去時也已進了家門。都是大禮。
薛青送的是電腦和配套的辦公設備,與喬若先前在樓下書房添的大同小異,網線也扯好了。書房裡的電腦,她和小月桃桃每天都要學習運用,是屬於四個人,現在她想給喬若個人的。樓上主臥空間足夠大,添張書桌不算什麼,這樣一來,若若能隨時玩玩兒紙牌,收發郵件。
胡建月的禮物是全套國外名牌家具,大到衣櫃大床沙發茶几,小到梳妝檯上的妝奩盒,一應俱全。喬若是調整了樓房上下的格調,對自己的房間卻不大上心,那她就替她上心,也圖個訂婚之際環境從新開始的好意頭。
貝之桃的禮物,薛青和胡建月說有點兒邪性:那是一輛十足十威風又漂亮的摩托車。
別人不大清楚喬若駕照的分量,貝之桃可是再有數不過。愛車的人,通常也很喜歡機車,冬天也算了,春秋開著出門兜風,一準兒愜意得很。再說了,就算她姐姐不愛,不是還有蔣先生麼?橫豎浪費不了。
喬若分別擁抱了仨小妞兒,心裡被溫暖填滿。
第83章 安穩,辭舊
一九九一年初,農曆臘月中旬,喬若首次拿的貨售罄,已定的包括姚家華在內的供貨方及時發貨如期抵達,絲毫沒耽誤生意。
首批貨清帳後,扣除拿貨的本金,純利潤比喬若起初估算的多了不少——她最初預定的售價,不乏遠低於市價的,另外到年底了,蔬菜肉類都漲價,何況服裝和電子品,別家都漲你不漲,顧客是高興了,卻會在同行間拉仇恨留隱患,必須愉快地隨大流。
此外,從仝瑩瑩手裡得到的那批錄音機,銷售行情很好,共賣出了四萬多。
對於來源,喬若只半開玩笑地說是搶來的。
薛青她們早就猜著,那批貨跟小貨車是喬若一道弄到手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們不能要那批貨的利潤。把喬若激得白拿貨物和車,得是多大的事?不知道她吃了多大的苦,經歷了多大的危險,這一筆必須一分不少全給她。
這樣一來,喬若這邊,包括無本的錄音機在內的四萬多,總利潤三十萬掛零,薛青等三個扣除店內一應費用,第一筆買賣各自淨賺八萬多,齊齊躋身富裕階層,而到除夕之前,還有穩穩的一波可賺。
對此,喬若的實際感想是:要是在八十年代,這種買賣得到五倍十倍的利潤是常事,看在遇到蔣奕的份兒上,她也就忽略不計了。
也是在這時候,喬若和仨小妞簽了細緻的合同。
她本意是和她們均攤本金,拿一成利潤,等到她們可以獨立應對供貨方,合同終止,她不再摻和。
三個小妞兒一口拒絕,堅持維持之前她拿一半的情形,理由是喬若根本沒往心裡去的一件事:首次拿貨的錢是她出的,賣完要給她本金被她強勢否了,她們算是坐著就被帶上道、賺到了大錢。
她們的態度很強硬:喬若要是不答應,就把第一批貨的半數本金還給她,第二批貨售完就散夥。
喬若啼笑皆非,說你們一人一份一萬左右的訂婚大禮,已經把本金還的七七八八了。
那三隻恨不得一起揍她一頓,說每個人賺到的可是八萬多呢,這壓根兒就不是能混在一起說的事兒。
一對三磨嘰了好幾天,礙於三小隻綁一起,從頭兇悍到尾,最終是日後均攤進貨本金、均分純利潤,喬若這個不耐煩到店裡賣貨的,負責錄入店鋪帳目、定期做帳目報表、接洽供貨方,合同期限十年。
說起來,聯絡供貨方目前只能交給喬若。供貨方發郵件的表述方式還好,但也少不了電話聯繫,普通話沒大範圍普及,他們說的磕磕絆絆,隨時能引發誤會。三個女孩總不能百上加斤地學粵語,就算願意學,也不見得有較強的語言天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